lanaxie 发表于 2007-5-2 16:46:44

心理障碍知识

心理障碍知识
  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当然,这里的“行为”一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可观察的动作或活动,包含了人类功能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所以采用“可观察的”这种字眼,是为了使心理或行为的研究成为客观的科学研究。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在我认为,心理障碍是对刺激的反应的异常表现。

  人们承认心理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不能不加区分。坚信自己的行为、情感受到“最先进电子仪器控制”,断言“思想被窃听”的人不能被认为心理仍然正常。因此,在心理正常和异常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界限,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心理正常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用的绝对标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界限随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是不能绝对确定的。换言之,这种界限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言的。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变态,只有把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放到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通过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并和其本人一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加以比较,才能判断他有无心理变态以及心理变态的程度如何。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能为常人所理解,即使他有时出现轻度情绪焦虑或抑郁现象,也不能认为他的心理已超出正常范围。换言之,心理正常是一个常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还允许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心理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据WHO的估计,在同一时刻里,几乎可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一般仍按下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

  (1)严重的心理异常:①精神分裂症;②躁狂抑郁性精神病;③偏执性精神病;④反应性精神病;⑤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2)轻度的心理异常: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①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②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a.中毒性精神病;b.感染性精神病;c.脑器质性精神病;d.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e.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f.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g.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h.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i.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j.老年性精神病;k.精神发育不全;l.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①某些药物、致幻剂引起的心理异常;②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③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除了精神障碍,常见的心理障碍还有感知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睡眠障碍等。

  由此可见,形成心理障碍的生物因素包括人体疾病、遗传素质、生化改变和药物影响等。

  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内体液失调可引起心理异常,如黄胆汁分泌过多,可暴躁;黑胆汁分泌过多,可致忧郁。18世纪时,Gall提出脑和头盖说,认为心理障碍定位于大脑某些特殊部位,其学说虽属谬误,但指出了脑病变对异常心理的病因作用。其后,很多临床病理研究证实,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萎缩、脑肿瘤、脑血管病均可引起精神障碍、变态行为。癫痫病人常伴有发作性精神障碍和行为改变,同时可发现异常脑电活动。Penfield研究发现,轻微电刺激作用于颞叶皮层可引起回忆往事的心理反应。Sperry关于“裂脑人”的研究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人脑功能的认识。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脑病变与神经生理过程失调可引起精神障碍,发生变态行为。

  感染、中毒、代谢障碍能导致脑代谢障碍,也是心理异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例如,高热谵妄、低血糖症引起的意识模糊,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随的兴奋、易激惹和恐惧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发的抑郁,都已为肯定的临床事实。

  遗传因素与心理异常的关系在精神医学领域内有过很多的研究。采用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和染色体研究等方法,揭示了遗传因素在不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例如,先天愚型为遗传因素所决定。在躁狂抑郁症患者家族中有较多的同类患者,其遗传因素的作用也较为明显。但心理社会应激对发病也有“扳机”作用。甚至在焦虑症与强迫症患者中,其近亲发病率也较一般居民高。通常认为焦虑症、强迫症中心理社会应激有重要作用,可能遗传等因素形成的易患素质和心理社会应激共同导致了发病。这种易患素质常以某种人格特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内生化改变可以伴发心理和行为变化。对情感性障碍的研究揭示单胺类神经递质有代谢障碍,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有增加或减少。阻断多巴胺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等,用后可使患者镇静,减轻幻觉与妄想症状。反之,苯丙胺等促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恰可引起类似精神病样的反应。

  碳酸锂治疗躁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改善抑郁,表明生化变化可导致情绪变化。根据抗抑郁药的生化机制,人们研制出许多新型抗抑郁剂,这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情绪受到生化过程的影响。

  Mesmer认为人体内有一种磁性的液体,并称之为“动物磁性”。如此磁液过多或过少,可致精神失常。他还认为,这种磁液可与别人互相传递,互补不足。他在其巴黎的诊所中间放一只盛铁砂与水的大木桶,桶四周有许多铁棍,病人围着木桶,把铁棍触于身体有病部位,Mesmer围着他们走着,同时用铁棍碰触病人身体,宣告病人磁液已恢复正常,促进病人入迷,许多病人痛苦若失。后来人们知道这是暗示作用。虽然Mesmer的理论是错误的,但他导致了催眠术的应用。在催眠的状态下,可再现痛苦的根源,而这些隐蔽的心理冲突或精神创伤,是导致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为后来的精神动力学学说所采纳,精神动力学学说的创立与系统化,应归功于Freud。

  Freud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并不仅仅是人们思维和意志的结果,而且是人们心底深处的情感与愿望的结果。人们在幼年生活体验的情感和愿望,在文明社会中却遭到厌弃和禁止,从而受到压抑。但是,这些情感与愿望继续活跃在潜意识中,而且常常以象征的方式出现在睡梦、自由联想和那些似乎是非理智的举动中。因此,他认为,人的行为问题与心理障碍乃是遭到压抑的心理导致矛盾冲突的症结。只有当患者能发现、分析、理解和对付自己的心理障碍时,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Freud认为人格由伊特或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组成,它们互相协调时使人能够有效而满意地进行与外界环境的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反之,当人格的这三大系统互相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伊特是指本能所在,是生理遗传的心理表现;自我指较高级精神活动过程的领域,是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超我可以说是社会化的产物,代表人的良知。如果自我过弱,不能控制和统辖伊特或超我,那么冲突就会发生,人会感到烦恼、焦虑。为了缓和焦虑,人可以用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固定作用、倒退等心理防御机制自我调整。

  人的心理障碍之所以形成,来源不在精神活动内部,而是对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

  形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和家庭、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欲求也不断增加。人际关系日益广泛和复杂,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心理上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科学发达、工业发展、人口密集的都市,各种噪声、空气和水源污染,生活节奏加快,交通拥塞,竞争激烈,住房困难,人际关系矛盾增多,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心理障碍的重要根源。

  孤独,可导致人的抑郁不安,这在老年、社会支持缺乏者中尤为显著。某些出国人员因为语言关未通过也会感到孤独。老年人由于子女离家或出国探访、子女上班、外出无人照顾,整日独居,深感寂寞,心理问题接踵而来。

  心理障碍的内容与表现,也与社会文化有关。如穷乡僻壤,不知qietingqi、电子计算机为何物,其症状内容亦无此类反映。同样,40年前国人所想者为温饱的满足,今日人们则考虑合理之膳食,避免脂肪过多或过分肥胖,甚至有少女因追求苗条而节食以致发生神经性厌食者。

  性别也是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过去女性经济、社会地位与男性不同,因此男女之间心态有异。现在妇女参加工作,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权,其间差异不如过去显著。但还有不同之处,如女性的更年期心理障碍较男性为多,这是既有生理改变又有社会因素影响之故。

  

  临床上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怎么区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有四种,即:个人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医学标准和社会适应标准。
患有人格障碍的人心理是异常的,那么怎么区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呢?人的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也反映了社会的特征,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规则,人们对心理变态会有不同的判断。比如阿拉伯的妇女习惯带面纱,如果北京或者上海的妇女也带面纱呢?那大家就会觉得她不正常了,这就是个社会环境的习惯问题。再比如西藏人每年洗一次澡,如果北京人也一年洗一次,这正常吗?这都说明正常、异常心理的判断与环境、风俗有关。这跟高血压等生理疾病不同,它仅可根据一个简单的标准,如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便可诊断高血压。因此,变态心理学就是以研究正常心理发展和结构的规律为基础,并与正常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作对比,探讨异常心理活动、行为及个性特征发生改变的规律。当前,有关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一,揭示异常心理包括精神病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机制;二,病态人格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三,制订划分正常和异常心理判断的有效标准;四,研究消除和预防异常心理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谈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首先是"个人经验标准",从病人的角度讲,病人有自己的主观体验,他们自己感觉到焦虑、抑郁、害怕、恐惧,或诉说不清的不舒适感,或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比如,有个人有一次因为忘记关门而丢了东西,从此之后,他每次出门都要再推一下门,这是不是正常的啊?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在正常的范围内。但如果影响了日常生活,比如,这个人总是走路走到一半就转身回去看看门是不是关上了,这样一直在路上来回走,一直走了两个小时,别的同学都上完课回来了,他还在那里来回走,这就不正常了。他的这种行为本身正常人也有,但是过份了,这就是心理异常,但不是精神病。精神病人的行为跟正常人的行为不同,比如,人通过耳朵可以听到声音,通过光电可以看到形象。但是,如果没有外界客观刺激,他说也能听到或看到,这就是幻觉,这是精神病人的表现。而人格障碍与正常的区别是一个"量"的问题,而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的区别则是"质"的问题。比如,有人讲一个笑话,大家都笑,只有他笑不出来,或者笑出来也是苦笑,这是量的问题,开心不起来,这是抑郁症。但如果时刻感到有人想迫害他,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针对他的,这就是精神病的症状了。这种判别标准在某些神经症性障碍的病人身上常可应用;因为精神病人缺乏内省力,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就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被观察者心理正常还是异常。作为旁观者看他的行为跟以前一致不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可能有问题。经验的标准对心理障碍的病人有帮助的,但是很多人都否定自己不正常,就像精神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一样。
第二个是"统计学标准",判断一个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是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心理异常是一个连续的变量,是相对的,偏离均数值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化资料,且比较客观,操作也比较简便,因此,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欢迎。"统计学标准"是一个量化的标准,大多数人的行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比如,智商测量,高于正常水平的人也不过5%,而低能的也是5%左右,天才和弱智都很少,大多数人都在正常的范围内。
另外,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还有"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医学标准是将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畴,对变态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标准也比较客观,有可以测量的生物学标志。比如,老年人如出现全面智力衰退、生活不能自理将可能被诊断为"痴呆症",但小孩即使智力不好,只能称"低能"或精神发育迟滞,这有什么区别呢?"痴呆症"是说智商曾经达到过正常的水平,只是又下降了;"低能"是说智商从未达到正常水平。这些名词都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有形态学、功能学方面的证据。例如现在发现,情绪焦虑与脑功能代谢也有关系,为什么会焦虑、紧张呢?它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大脑部分区域代谢功能低下。
但是,医学标准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特别是对于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仍缺少可测量的生物学指标。换句话说,心理障碍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除了生物学原因之外,还有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原因。因此,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还需要有其他的标准,不能过分强调医学标准。这样就有了最后一个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应符合社会准则,并能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即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个体受损,不能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个体或社会是不适应时,则可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这里的异常行为是与行为的社会常模相比较而言的。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能够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并能按照社会的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使机体受损,就可能出现不适应社会的行为。比如,大家都知道游泳衣是游泳的时候才穿的,精神异常者则可能觉得很漂亮,就穿到大街上,或者上班的时候也穿。
A.Maslow正常心理的10条标准:一是要有充分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二是要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计;三是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四是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不要逃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社会多接触、多融合;五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不断完善自己;六是要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现在你们作为学生,主要还只是从书本上得到知识,等你们走向了社会就会知道,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七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是要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总把所有的心事藏起来也不是好的做法,要适度地发泄,这样才有利于情绪的控制;九是能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是在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这几条标准可以作为参照,有启发性。
既然我们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心理,那么怎么发展自己和展示自我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扬长避短。怎么发展自己和展示自我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扬长避短。本.拉登很聪明,也很出名,但与他为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丢了小命。他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于人类的发展、给社会做贡献,而是搞恐怖活动,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中国踢足球的李铁,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从中国到了英国;打篮球的姚明,也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从中国打到了美国NBA;演员赵薇,也很聪明,本来观众对她都很有好感,但她在时装展示会上竟然穿印有日本军旗的服装,这就是把聪明"发挥"到了大家不喜欢的地方了





人格

在这里,我们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一般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持有的反应方式(或态度)和行为模式",其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性格、气质、素质、兴趣、爱好、才能、能力、智力、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责任心、荣誉感等等。"人格"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没有绝对、明确的定义,但各个定义之间有共通之处:反映一个人真实、恒定的对社会的态度。人格反映一个人真实、恒定的对社会的态度。例如,一个人可以每天穿不同的衣服,但他固有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不变,即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很多东西是先天的,例如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家庭;但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例如才华、创造性等。正常人格的表现可以这样来看:是以对亲朋好友的统一概念为特征的,是正常的自尊、自信和生活情趣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统一和成熟的超我:负有责任感、自我批判的现实能力、处理伦理问题和做决定时的完整性与可变通性、遵守社会准则、尊重人,以及有理想等;它是一系列情感定位、控制冲动能力、升华能力和工作评价的反映。因此,健全、正常的人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人类文明历史有5000年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靠的是谁呢?不是某几个伟人,而是每代人的知识积累,以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所以,人要有理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句话,正常的人格包括多个方面,只有各方面协调、完善才是理想的人格。

人格障碍

"什么是人格障碍"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理想的彼岸,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社会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与特定文化背景中一般人的感知、思维、情感,特别是待人方式上有极为突出或明显的偏离,在认知、情感等方面跟一般人不同,特别是在为人处事上不正常,别出心裁、另类。这些人在心理上有问题,但还没有到精神病的地步,是介于正常与精神病之间,心理学上叫做"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高达5%-10%,人格障碍是心理上有问题,但还没有到精神病的地步,是介于正常与精神病之间。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高达5%-10%。但是在中国诊断出来的却很少。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有关专家:为什么在外国人格障碍的发病率这么高,比精神病要多很多,但在国内却是相反的,精神病要多于人格障碍,是不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呢?专家指出:在中国也是人格障碍病人比精神病人多,但是为什么中国诊断出来的人格障碍很少呢?因为现实是这样的:人格障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诊断出来也没多大作用。人格障碍的病人,可能本人没有意识到,而周围的人也能接纳。这些人的人权与人格尊重一样,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另有一类人是人格改变,他们行为模式相对稳定,但对行为和心理功能的多个重要环节均有影响;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苦恼与社会功能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他们能体验到自己有缺陷,想改变。我认为,对这些人,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发挥其潜能。有人格障碍的人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我们拉他一把,他就与正常人一样,正常人的队伍就能壮大,这些人是需要帮助的。去年4月7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对有心理苦恼的人要勇于帮助。江泽民总书记曾代表中国政府领导人给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写信,表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精神卫生工作。

心理健康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心理健康呢?WHO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疾或虚弱,而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它包括精神/心理(Mind)、身体(Body)、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s)三个方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即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十全十美,而是尽我所能,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经历挫折,每个人都会有挫折,而挫折是指因个体动机行为遭到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苦闷和沮丧情绪。所以人不能求全责备。古人有“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这句话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就容易导致遗憾和悲剧了。
了解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呢?21世纪不仅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身心理世界的时代。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将新世纪第一个卫生日的主题定为“精神卫生日”(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旨在呼唤全人类"消除偏见,勇于关爱"。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认识和了解心理,






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不足而进取,扬长避短,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自己无限的潜能。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认识和了解心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不足而进取,扬长避短,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自己无限的潜能。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压力和挫折?具体地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来自各个方面的这样那样的压力,因为会遇到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压力和挫折呢?打个比方说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气球,飞在空中,是很漂亮,但是要承受空气的压力,有的气球不堪压力,爆了;也有的气球干脆回避压力,泄气,就这么蔫蔫地飘着;还有一只气球,仍然精神地飘在空中。大家喜欢做那一种气球呢?如果换成人也是一样的,人在社会中,也要承受各方各面的压力,要面对很多挫折,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面对呢?是像第一只气球一样,承受不了,最终爆了,自杀?还是像第二只气球一样,怨天尤人,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回避压力和挫折?正确的做法是勇敢地面对压力和挫折,学会在压力中适应,在压力和挫折中把人生展示得更美好。首先,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成功都是由失败做铺垫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病树前头万木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挫折是指因个体动机行为遭到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苦闷和沮丧情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正确地面对它。第二,我们还可以寻求社会支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就是,本来我一个人要扛100斤的东西,但是有一个人帮忙,每个人就只剩下50斤要承担;三个人分担,每个人肩上的分量就又轻了一些。这就是说,你要寻求社会支持,寻求亲人、朋友的理解,向他们倾诉你的苦闷,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第三,应用一定的心理应对、防御策略,如升华、幽默、压抑、合理化、转移、隔离等心理防御机制会对你减轻压力有帮助。有这样一个典故,是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利用幽默化解尴尬的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学忘记了时间,他妻子来到门外叫他,他没有给妻子开门;妻子一怒之下,撞开门泼了苏格拉底一身水。如果一般人遇到这种事一定觉得非常尴尬,当着学生的面,这样下不来台,发火也不是,不发火也不是。苏格拉底就巧妙地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打雷之后必要下雨。"就这样化解了尴尬的局面,也让他的学生更佩服他了。
另外,还要学会将压力升华,要注重奋斗的过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能成功?他知道自己有缺陷,但能适应和面对,能扬长避短,最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小说家萧伯纳(GB Shaw)曾是个银行出纳员,度过9年心碎的日子,9年才挣了30英镑稿费,平均1天才1便士!但他一直把写作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坚持每天写5页稿子,终于成了不朽的作家。中国的《劝学篇》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诗经》中也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讲要注重奋斗的过程。人生如同长跑,"五十步笑百步何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可以这样说,你们现在才是人生长跑中的刚刚起步,今后还有社会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过去大家一直在接受学校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都习惯于从书本上学知识,等你们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教育,就是更多地是从书本以外学知识了。希望大家不要学"江郎才尽",这是昙花一现,希望不要怕"大器晚成",力求功在千秋。
最后我想把道格拉斯.玛拉赫(D.Malloch)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丛小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一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跃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还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了解与完善自我,健全和发展人格,享受和体验人生快乐!了解与完善自我,健全和发展人格,享受和体验人生快乐!



剖析《24重人格》

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编订并在大陆发行了由台湾学者翻译的《24重人格》一书,该书以自传体文学形式展示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多重人格的心理历程,展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世界。《24重人格》一书以自传体文学形式展示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多重人格的心理历程,展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世界。同时也说明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只要能够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去克服它,同样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首先,这本书讲的是怎样去理解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它是以第一人称写就的、揭示和探索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为读者展现了主观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而非物质世界的表象。它以“我”有24个分身或替身为主线,详尽描述了它们在不同阶段或时空的相继或分别或同时出现,对“我”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如何的干扰和影响,以及“我”分身的痛苦,让读者了解异常心理变化的作用及其影响力。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有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比如,你们现在这里听我的讲座,你们的身份和角色就是"听众",当你们到了商店时,就成了顾客;我在这里给你们做讲座,身份是老师;一个小时前,我还在飞机上,那时我的身份是乘客。这就是说,在不同的时、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身份出现,我们正常人在意识清晰状态下是能区分场合和不同场合的身份的。但以如果将不同的角色、身份,还有空间概念混淆在一起,那么就是多重人格的人,同时具有跨越时空的不同角色。你们有没有这种混淆时空、角色身份的经历呢?有!做那就是在我们梦的时候、意识不清晰时。在梦中,我们可跨越时空,可以同时有多个角色出现。《24重人格》这本书就是讲有一部分具有多重人格的人;比如,他坐在教室里听课,一会儿就回到了他七、八岁的孩提时代,一会儿又回到了现实,周围人都当他是精神病。该书主人公描写了当他就医的时候,前后十次都被误诊为精神病,最终,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他坚持读完了大学,还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人,这就是将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避免了被人当作精神病来看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三部分:"伤心旅店"、"绕过阴沟"、"打破障碍",揭示了"我"是如何与分身抗争、妥协和接纳的求治过程,最终战胜了心理的阴影和负面影响,发挥出"我"的自身潜能,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与榜样。该书揭示了"我"是如何与分身抗争、妥协和接纳的求治过程,最终战胜了心理的阴影和负面影响,发挥出"我"的自身潜能,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与榜样。该书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心理学科普读物,而且还是给人启迪与希望的人生发展、成长的指南读物。这本书开头有这么一段话:"这会儿,我就站在那个臂膀上沾满鲜血的男子的背后,看见他倾身向前,棉对盥洗台。 ......我钻进了这个人的身体,低头一瞧我看到了那只握着血淋淋的刀子的左手,接着又看到胳臂上潺潺渗流出鲜血的伤口。两只眼睛凝望着镜子。我忽然领悟到,镜中那张凝视着我的脸孔是我自己的脸,握住了刀子的手和流淌着鲜血的胳臂也是我的......这会儿,仿佛有一只昆虫爬上我的颈背,钻进我的右耳朵,嗲声嗲气地对我说:'欢迎光临'。哦,拜托,别在耍这一招了!到底是谁割伤了我?谁呀?是谁干的好事?"这段话如果让语文老师来批:这不是没有逻辑吗?!一定会批个零分。但作者表现了他跨时空的感受、感觉,就是我们正常人做梦才会有的感觉。他是把他自己的感觉、思维当成了现实,这样的人很痛苦,他在自己痛苦的时候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拿刀将自己的右手割下来",很残忍,但他自己意识不到,用自己的鲜血去画像,事后才感到恐惧。严重的时候,他也会求救。
如果要追究多重人格形成的原因,可以这样说,除了遗传外,更多的是来自后天的创伤体验,即焦虑、恐惧、害怕等是一类负性情绪,其核心是怕死和求生的本能。比如,美国的"9-11"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在大陆,自然感受不到什么影响,甚至还有的人会幸灾乐祸。但是真正具体到身临其境的个人,那种痛苦和影响是要伴随一辈子的。像唐山大地震、大兴安岭火灾,以前我们只谈有多少多少财产损失,很少重视人的心灵创伤,其实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危机,这些遭受灾难的人,精神濒于崩溃,会留下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什么人格障碍会发生呢?就是跟后天的创伤经历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创伤经历。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该书主人公小时候有过性创伤,他的外婆和他的母亲都跟他发生了性关系,这段乱伦经历对他的发育成长十分不利,成年后他有很多异常表现,后来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那么,他是怎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症结的呢?是通过"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这是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医生帮助他找到了原因。可以用冰山形象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有关理论: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快乐原则,建立人格的基础,为自我所控制和调节;相当于沉没于大海深处的冰山底部,很难被发现。自我:现实原则,人格的执行部分,统辖本我与超我;相当于阳光照射到、浮于海水表面、若隐若现的冰山中端。超我:至善原则,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发源于自我;相当于漂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的患者所出现的问题则是表面上的,其实质并非主动显露或被意识到,因此,好的治疗医生就是要透过现象找到背后的本质,就是通过"冰山一角",找到其隐藏背后的真正原因。好的治疗医生就是要透过现象找到背后的本质,就是通过"冰山一角",找到其隐藏背后的真正原因。
当然,在临床上要把经验和书本上的理论结合起来,心理治疗就是要透过症状或问题的表象来了解人的生活经历,揭示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心症结。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我要说的"三心二意"。所谓三心:首先是"耐心",要克服阻抗,透过"表象";其次还要"小心",注意移情与反移情,看到"外衣";三是要"细心",在克服阻抗,揭去"外衣"的过程中,澄清问题,解析症结。二意: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治疗者;敏锐地意会患者的言外之意或掩藏于诉述背后的深刻内涵。要注意是几点是,不要让病人形成对你的依赖,认为只有你一个人是真正了解他、对他好的人;特别是如果是异性病人,弄到最后,他或着她"非你不娶"或"非你不嫁"就不好办了。大家不要笑,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就要求医生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治疗者"的角色,不要因为同情或别的什么而越位。另外,一个好的心理医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敏感的心理医生能从对方讲话的吞吞吐吐、欲说还休中,观察、捕捉对方的神态,能够在不经意间找到问题的症结,让病人感到"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可不要"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个好的心理医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敏感的心理医生能从对方讲话的吞吞吐吐、欲说还休中,观察、捕捉对方的神态,能够在不经意间找到问题的症结,让病人感到"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可不要"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说,言语交谈的功用是非常微妙的,要注意运用言语的技巧,欲擒故纵,引导病人,让对方感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握语言技巧、引导病人很重要,但是国内优秀的心理医生很少,大都是直截了当、一语中的。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小学生,你向老师请教问题,有这样两种老师:一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你,很快就能给你讲完,你就会了这道题,但是以后你遇到同样类似问题的时候,还是不会,还要去问;另一种老师是不直接跟你讲答案,而是给你讲上大半天,讲思路,讲方法,最后也没有给你讲答案,而是通过引导让你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以后你再遇到同类的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了。大家说一下,你们是喜欢哪一类老师呢?很显然,大家都要选后者,谁也不愿让老师一直伴随自己的左右,做自己的拐杖。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或通过与你的交谈能"化干戈为玉帛"呢?这就要有知识的储备、经验的积累。心理医生不是只讲大道理,做政治思想工作。另外,作为一个好的心理医生,还要有真诚和爱心,因为患者在跟你谈话的时候,他也会观察你的神态,你是在全神贯注呢还是心不在焉、漠不关心,还是只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些都会对病人的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24重人格》的作者在书中讲道:"我"不断搬迁地方、更换治疗医师。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治疗,"我"逐步认识到掩盖于症状表象下面问题的症结--即在成年的记忆中早已忘却、但又无时不在影响和干扰现实自我的童年期性创伤经历(即幼年时候外婆、母亲与"我"的乱伦)。一个人儿童期的经历对他今后的成长发展影响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很重视教育孩子的原因。"我"通过医生的治疗和帮助,逐步识别出24种身份的不同意义,及其与童年期性虐待的关系,学会了面对和适应。这其中首先是鼓励成年的"我"不断努力和学习,学会"路朝前走,人向前看,少回首或者莫回首"。因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纠缠于过去,怨天尤人,不重视现在,更多地陷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所以要努力克服这一点,要"少回首"或者"莫回首"。"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学业有成,成为了一个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在患病和求医的过程中,"我"的家庭一直很和睦幸福,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儿子也健康成长。下面我们看看主人公在这本书的结尾写的一段话:"我要告诉各位,我这一生中有两个珍贵的连接,一个是跟我太太琪瑞之间的婚姻,一个是我跟我儿子凯尔之间的父子情"。"我学会让自己停留在'现在',不再退缩回到'过去'中,我学会表现愤怒、感受哀伤。 ......我终于修完博士课程,如今我可是一位正式的心理学博士了。我非常珍惜这个头衔,它赋予我一项新职责,要求尽我所能,帮助其他的人。"大家可以看到,这段话与文章开头的那段话有天壤之别,开头的话充满痛苦、彷徨、鲜血,没有逻辑;而结尾这段话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很有哲理和逻辑。这本书也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 "接受阴影,才会有阳光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光。"如果不要阴影,也就没有了阳光;如果想要阳光,就必须接受阴影;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阴影,这是办不到的,如果没有阴影,那就连阳光也得不到了。成功需要付出,需要面对现实。《24重人格》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 "接受阴影,才会有阳光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光。"如果不要阴影,也就没有了阳光;如果想要阳光,就必须接受阴影;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阴影,这是办不到的,如果没有阴影,那就连阳光也得不到了。成功需要付出,需要面对现实。
这本书深得国内外学者的好评,我们通过读这本书也应该受到启发才好。





人格问与答

1 问:有一个20岁的女孩,她在8岁时候摔成了脑损伤,从那之后,她与人交流就成了问题,无法正常跟人交流,影响情绪。她有爱恨这些感情,但是非常非常强烈。后来到成人教育学院去读书,但还是不能跟人正常交流,她喜怒无常,各种情感都非常强烈,也很容易爱上别人,吓得大家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她。她这情况该怎么办呢?
答:这是一个脑外伤的案例,她的脑发育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因此阻碍了她的正常大脑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众所周知,情感是要受理智控制的,而这个女孩的情感发展了,但理智的发展没有跟上,这就导致她的失控和困惑。我们要做的是怎样为她营造一个适应于她的小环境,而不是让她去适应大环境。可以找个山清水秀的小城镇,世外桃源这样的地方,或者康复院之类,让她过单纯而快乐的生活。
2 问:什么是强迫症、强迫人格?
答:患强迫症的人会有一些重复动作或强迫思维。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会有一些强迫动作,但过分求全责备,强求十全十美就成了强迫症。有的人自己认识到了对工作有影响,想改变。那么怎么才能改变呢?首先,自己不要刻意去想改变,往往是越想要改变越是改变不了。能够做的是,分散注意力,多参加社交活动,多跟别人交往,唱歌、跳舞、聊天,通过这些活动来减少“想”的机会。再有就是,学会允许问题的存在。强迫症患者有一种冲动打破沙锅问到底”,要我说,你不要“问到底”,沙锅打破了还有底吗?可是这些人他就是不到底就不踏实。其实到底了又怎么样呢?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一直这样围着问题转,就会像唐吉柯德战风车一样,永远没有休止,你就会一直被问题困扰。正确的做法就是允许问题存在,接受问题,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由问题组成的。具体付诸行动就是"多做少想,先做后想"。
3 问:健康的心理一定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吗?有很多成功人士或者风云人物,他们却有很一些奇怪的毛病,比如喜欢飙车什么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这要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哪一类人?是既成功又心理健康、明朗的人呢?还是只有事业的成功,但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格障碍呢?比如,有一些能干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他们平易近人,家庭幸福;而另一种人虽然有成功的事业,但是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大家喜欢哪种?事实上,每个人只要努力,都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对大数人而言,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岂不是更好?
4 问:性格有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几种,但如果多血质和抑郁质同时作用在一个人身上会怎么样?
答:性格的分类有多种,有一种古老的分类方法就是按照血型,这是不科学的。一个人是不是可能具有两种混合性格,我认为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我主张不要把理论的问题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妥当的。理论具有抽象性,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完善的人是可以套用的。比如,我们穿衣服,是量体裁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寸。一个人即使有缺陷,也能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5 问:我上大学本科时,宿舍有一位同学,他有一点先天缺陷,嘴唇豁一点,平时在为人处事上,我们其他人都尽量让着他,也没什么大矛盾。到考研的时候,这位同学就非常拼命、非常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他没有考上,而同宿舍却有其他同学考上。从此,他的性格就有了变化,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他每天都在不停地收拾床铺,尽管它已经非常整洁了;还不允许其他碰他的床铺,发现它不整洁,就向同学大发雷霆。整个过程中,其他同学都一直在让着他。请问这位同学是不是将压力孤注一掷地转移到考研上,而当考研失败的情况下,又把这种情绪转移到了床铺上?是他内心压力无法释放的一种表现吧?
答:你的解释很有道理。用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物极必反。这位同学很自卑,他希望通过学业的进步来改变,他努力了,但没有遂意,这样的挫折打击使他很痛苦,但他又没有朋友,没有释放压力的渠道。那么怎么来解决呢?他就把这种情绪投射到了床铺上。将压抑的情绪发泄到了整理床铺上,这是借题发挥,但他自己意识不到,是无意识的防御机制。如果有人点穿就好了,大家都躲着他,则就更疏远了他。他是想用主观来控制客观,好象说:我管不了我自己,还管不了你一张床?!他发展到这样,还是应该先解决强迫症的问题,要释放他内在的压力。
6 问:我听说性格有六种分法,那么有缺点的性格能不能修正呢?如果能,又该怎么修正呢?
答:能!比如,社交缺陷,可以通过自信心的训练来克服。我讲一讲具体怎么训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观察过缺少自信心的人的表现:都是很含蓄,喜欢低头,眼睛不敢看人,是看地,要改变就是胆子要大点。具体的方法是:学会承受目光的注视。你可以先训练照镜子,体会被目光注视的感受,一开始会很紧张,持续几分钟后就逐渐适应一点,变坦然了。能承受一双眼睛的注视,那么在现实中,你也渐渐能承受更多眼睛的注视。这样,有了自信心的训练,社交的技巧也就简单了,多观察、多听别人谈话,为我所用。
7 问:我有这样的感受:好象中国的教育制度更鼓励有强迫症倾向的孩子,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答: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也有一定的问题,中国的家长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少有人"望子成人"。
8 问:我有一位朋友,有心理问题,给她介绍了另一位朋友的哥哥给她治疗;刚去第一次的时候,感觉很好;两次、三次下来,就出了问题,朋友的哥哥不敢给她治了,原因是这个女孩子爱上了他。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自己给别人治疗,结果没把别人治好,自己却患上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答:"心理"的帮助有技巧。我举一个例子:外科医生拿的是手术刀,屠夫也拿刀,如果把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交到屠夫手里,那治病的刀就变成了杀人的刀。手术刀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在谁手中。同样的,谈话是工具,但要掌握在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手中才行;如果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操纵,开始可能有一点效果,但最后不可能解决问题,还可能累及自身。前一段时间也有报道,说一位女主持人想帮助别人,最后非但没有帮成,自己反而受了很大的刺激,结果自杀而亡。只有热忱,没有技术,就像屠夫操持手术刀一样,害人害己。至于你朋友的哥哥,我能给的建议是一定要明确角色,我一向反对将治疗的场合定在咖啡馆、宾馆这些地方,这样关系就不好把握了,应该固定在医院或诊疗室。另外,看病之前一定要先预约,跟患者之间的关系不要超出工作关系。
9 问:《24种人格》中讲的精神分析法,作者追述童年的性经历,提出性压抑,是打上了弗洛伊德理论的烙印,而弗洛伊德当时是处在维多利亚时代,有当时的文化背景;我们不能拿着一把锤子,就把所有的东西当钉子,他的这个实例是不是适应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价值并不是太高呢?
答:作者开始是用精神分析法解决了,后来就不再采用精神分析的技术,而是面对现实,克服弱点,扬长避短。当然,这本书也只是一家之言,现实中的案例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种理论就能解释得了的。心理治疗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整合,就我个人体会而言,我们要用"拿来主义",将一些优秀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加以继承和发展。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慢慢发展,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把国外理论本土化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如,中国的老庄思想。我们现在已经不完全是照搬,是在逐步本土化,可以借鉴这个观点:"现在中国的医学是中还是西呢?"应该是"西中有中,中中有西,中西结合,西占主流",心理学也一样,可以借鉴西方的东西,但也不能过分夸大,要本土化。可以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不问你"为什么是这样?",只要能治好他的病就行;而对于一个白领,他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知道更多的原因和理论方面的东西。所以说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治疗手段可以多样化,因人而异。
10 问:偏激是人格障碍吗?
答:不一定。如果在一定的规范范围内,就不能算是人格障碍,是个性。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是人格障碍。有的旁观者能够看出,但患者自己意识不到,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点拨他。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治疗首先要他自己愿意改变。如果他行为出格了,可以让他"撞了南墙才回头"。因为挫折并不见得是坏事,但是不要太严重,对他影响太大。
11 问:有一个农村女孩,她可以说生不逢时吧,她有哥哥有姐姐,但父亲,以及哥哥姐姐都很排斥她。她上学挺聪明的,因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点不太正常,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她的父亲打她的时候,她却会笑!我想问问您,她这样是属于什么情况?
答:这个女孩应该去明确地诊断一下,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不协调。一台散了架的机器和生了锈的机器不同,生锈的机器只要擦擦就能用了;而散了架的机器你再擦洗它也没用。精神病就好比是散了架的机器,而人格问题就像生锈的机器,所以要先给这个女孩明确诊断才能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心理健康标准的判别尺度

分清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对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燃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是有差别的。首先,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像生理疾病经过各种检查,如体温、脉搏、血压、肝功能等指标,综合结果即可知道。心理健康与否的差别常常不确定的,显示出的是程度不同,没有明确的数值。其次,对心理健康与否的判别还受社会环境、主观经验、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或种族信仰下的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可能会大不相同。再次,受个人的思想方式及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影响,判别者会对心理健康标准作不同的解释,这点我们从对心理健康定义和人体心理健康理论的讨论中已明显看出。

    在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中人们常综合专家们的究成果,并综合运用以下判别尺度,来评定心理健康与否。

               1 、统计学方法

      根据统计学的常态分布曲线,可以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正常与不正常为一连续的曲线,其广大的中间地带是正常的,两端则是偏离的。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中间区域,具有一般的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少部分人高于或低于一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极少的人属于极端健康或有精神病。各心理水平之间并不是截然断开的,每种水平之间相互联系。

   这种统计学上的常模比较,也被直接用到心理测量上来叛定某一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明尼苏达多项价格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都是以心理健康的常态分布为统计依据,制定出某种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标准(常模)。然后根据不同个体的测定结果,对照体标准的差异,判断某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方法比较客观,但必须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测验人员来实施。另外,由于这种方法求的是平均值,就会把“卓绝”、“超常”者也列入异常之列。

       2、适应判定法

(1)会适应判定

       社会适应判定法是以个人的社会适应为出发点,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准则,衡量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如果某个人的行为不为社会认可,他就会被视为异常。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异常的鉴别,而且有比较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

(2)活适应判定

   生活适应判定法是以个人是否表现出与生活场景相一致的感情、言语、行为为依据,判断人们的心理正常与否,尤其是判断个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攻击性、是否干扰了他人等。比如有些多动症的儿童,由于整日多动不安、好恶作剧、打架说谎,因而容易被判断成为不正常。这种方法与社会适应法相似,比较直观,易识别异常。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偶然与长期行为的区分,以保证方法的准确性。

   3.价值判定法

      价值判定法认为,所谓正常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异常就是坏的,无价值的。在平均范围内者,不一定都正常,而偏离者也不一定都异常,这取决于一种价值观。如在严重自然灾害下,多数人会有焦虑或抑郁反应,少数人则可能泰然自若。又如在癔病发作群中,总有有个别人不受感应。这是因为坚定者认为向灾害低头或受制于人毫无价值。

   这种遵循价值原则的方法是一种主观评定方法。

   4.症状判定法

       症状判定法是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疾病因素,来判断正常与否。如麻痹性呆痴、药物性中毒心理障等现象在常人身上一定是不存在的。又如在某些人身上发现了梅毒螺旋体。这都是不正常的依据。

   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它较为客观,但运用范围较狭窄。

   上述评判尺度各有长处与不足,人们常常把它们综合起来应用。如果个人行为按上述各种方法都评价较高,则可称为心理健康,反之则是异常了。

也有学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   智力发展正常;第二,情感反应适度;第三,意志品质健全;第四,人格统一完整;第五,自我意识正确;第六,人际关系协调;第七,社会适应良好。前四个方面从心理学的体系出发,概括了心理方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标准;后三个方面侧重了对己、对人、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与相互适应,可看做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标准。

1. 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是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的综合,属于一般能力。一般来说,能力强的人工作效率主高,容易适应环境。智力正常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所以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人们常用智力测验中的智力商数(IQ)表示智力发展水平。智商在70以下的为智力落后,在130以上为优异。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智力发展正常,智商起码在80以上(见表1-2)



智商的级别

智商
占人口的百分比
类别

130以上
2.2
超常、卓绝

120-129
6.7
优秀

110-119
16.1
中上

100-109
50.1
中等

80-89
16.1
中下

70-79
6.7
临界迟钝

69以上
2.2
智力缺陷


    除智力基本正常以外,对心理健康的人还有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具有正确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旺盛的创造力,能为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积极适应环境做好认识上的充分准备。

2、情感反应适度

    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其认知的支配,更受其情绪的直接影响。积极情绪能提高活动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极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水平,有害于身心健康。所以,我们把积极的情绪状态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中的心理健康的人,人两个明显的具体特征:从其态度上看应是乐观、心境良好;从其神经机制的表现上看应是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1)   情绪乐观、心境良好

    心理乐观的人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积原极向上,在一般情况下,总能保持满意的良好心境(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愉快的情绪状态)。这并不是说,心里健康的人不会产生消极情绪。心理健康与否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屋情绪,而是消极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心理健康的人积极的情绪,但是不会长久。他们能控制、调节、转移消极情绪,善于避免消极情绪对自身的伤害。

(2)   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情绪稳定表示出一个人神经中枢系统兴奋与抑止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情绪上和适度,如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保持一种“平常心”。

    反应适度指的是情绪的反应强度能与客观情境一致,比如“当喜则喜,当忧则忧”。心理健康的人决不会无缘无故地高兴和悲哀,也不会为一点小事而激动,或者一遇到问题就紧张。客观刺激与情绪反应之间失调,往往是心理异常的先兆。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耿耿于怀,不是暴跳如雷就是闷闷不乐,甚至于日不思食,夜不能寐;或者对不可笑的事大笑不止,对不悲伤的事悲痛欲绝,都说明心理有问题了。

3. 意志品质健全

    人的意志的主要品质有: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和果断性。这几种品质在心理健康的人身上表现出以下具体的特征:

第一,            独立、自主。心理健康的人做事有目标、有计划,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且从不过分依赖他人和盲从他人,也不屈从于环境和压力。

第二,            较强的挫折耐受力。心理健康的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同时也能在失败时适时地改变或放弃原先的决定重新作出调整。他们能正确面对挫情境,不断加强自己的耐受能力。

第三,            良好的自制力。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较好地抑制激动和愤慨、暴怒等激情的爆发。既不任性也不怯懦。

第四,            果断。心理健康的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而不会优柔寡断。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作出决定时犹豫不决三心二意。作出决定后又畏缩不前,左顾右盼,迟迟不付诸行动,甚至行动开始后还犹犹豫豫。

4、人格统一完整

   健康人格的基本特点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应当是连续少变的。表现在人格的行为特征上就是行为一贯性,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以及行为方式与角色的一致。

(1)   行为的一贯性

    心理健康的人的人格是统一的,只在要了解一个人心理的某些特点,就可以预见他在某种场合下将会如何行动。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为一贯、不统一,则说明他的心理健康已有问题。如“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就显示出行为表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2)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处于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级的独特心理行为模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其年龄特点相一致,就能认为其心理是健康的。如果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不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例如一个成年人常耍小孩子脾气,喜怒无常、好吵好闹,则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3)   行为与其“角色”相一致

    由于社会分工和职责不同,每个人会形成特定的行为方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应当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如父母抚养子女,学生尊敬师好学。如果一个人不能根据自己的角色来行动,就意味着心理可能有了不常变化。

5、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提倡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它包括了解自我与接纳自我。

(1)   了解自我

    了解自我就是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和情绪的特点,并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不自傲也不自卑。而且,由于了解自我,他所制定的生活目标、自我期待会切合实际,不会对自己提出过高的期望。相反,一个不了解自我的人,目标超越现实,对自己要求过高而又达不到,为此自卑、自责、自怨,因而易陷入心理危机;或者狂妄自大,诿过于人,用嘲笑讽刺,甚至攻击的手段,来消除受挫的紧张感。

(2)   接纳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了解自我而且还接纳自我,他总是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肯定自己。另一方面,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他能安然处之,特别是在不利的条件下, 还能安慰自己。

    一个人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就能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一个人没有自知力,其行为就会与社会发生偏差。

    6、人际关系和谐

    衡量人际关系的好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人际交往的认知,相互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二是人际交往情感,相互的态度、彼此间融洽的程度。由此可知,健康的人际关系应具备以下具体特点:

(1)   了解他人,理解他人

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了解他人的认识和情感的需要,他人的个性、兴趣和品质,能看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善意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心理不健康的人并不想了解他人,只关心自己的私利,对别人的痛苦、欢乐、兴趣、爱好都漠不关心。

(2)   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

    心理健康的人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例如他人与人相处时同情、友善、信任、欢乐、尊重总是多于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由于心理健康的人喜欢别人,接受别人,所以他在别人中间也总是受欢迎的。

7.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良好表现在以下方面: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对社会有责任心,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遵守社会规范和主动改造环境。

   (1)   了解现实,正视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对周围事物和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并能以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

   (2)   对社会有责任心

   心理健康的人对社会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热爱工作,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而心理不健康的人缺乏责任心,常体验到生活的无奈和生活的无价值。

   (3)   遵守社会规范

心理健康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愿意努力做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行为。

   (4)   在有限范围内主动改造环境

心理健康的人会主动积及地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消及的适应环境。他们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做出积及有效的行动,适当地改善周围条件。我们曾经提到过,适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低一级的适应水平向高一级的适应水平不断推进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急剧变化,要求个体经常打破已有的适应模式,不断更新旧的适应方式,创造更为广阔的生活新天地。那些怕打破心灵平静的“死水”式的适应、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隐士”式的适应、故意歪曲事实来达到内心平衡的“阿Q”式的适应以及在某些病态环境中生活感到十分自在的适应,都是消极或病态的适应,它们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卫生工作者所应坚决反对。心理健康的平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有不同的要求。在中小学这一持定的情境中,根据上述心理健康标准,我们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   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

   (2)   情绪乐观稳定,心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之中;

   (3)   意志坚强,有一定的挫折耐受力;

   (4)   人格完整,与学生的角色身分相称;

   (5)   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也能接受自己;

   (6)   能以同学、老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热爱集体;

   (7)   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积极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精   神   健   康   的   标   准

心理和精神,作为科学术语,实际上是一个意思。说得更准确些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心理学不叫做精神学,精神病学不叫心理病学,而精神病理学又叫做病理心理学,这完全是一个约定和习惯。北京市新建了许多立交桥。所谓立交桥实际上都是立体交叉的两条路。桥总是从上空跨过一条别的什么通道的,桥哪有不立体交叉呢?荀子有言:“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必去在名词上多费脑筋了。

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也是一个意思。换言之,这两个不同的词组标示的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常说的讲卫生,主要甚至完全讲的是身体卫生。“四要三不要”这个通俗的口号,讲的是如何讲求饮食卫生和预防肠胃传染病的一些方法,几乎不涉及精神卫生。

现在很多人都懂得身体卫生重要,也都在身体力行。但是我们对精神卫生却懂得太少了,甚至往往忽视。这种情况必需改变。

诚然,精神和身体是分不开的。“健全的寓于健全的身体。”这话很有道理。但是身体健康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精神也是健康的。实际上,许多身体健康的人精神很不健康。随便举个例子。有一位大学生,一直身体健康,从小几乎没有得过什么病,发育良好,中学读书时和大学入学前后多次体格检查,总评都是身体状况“良好”,可他的精神却很不健全。每次考试前心情总是特别紧张,担心考不好而苦恼、焦急,不能安心复习功课,考试时总是不能正常发挥才智,考不出他的实际水平;平时心情也常常很不愉快不是担心同学们看不起他,就是怀疑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像这样身体健康而心理上毛病不小(尽管各人的毛病不同)的人很多。因此,在讲求身体卫生的同时,我们还必需讲求精神卫生。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上可以精神健全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不仅可能,而且实际上做到了的人很不少。报纸杂志上常常介绍“身残志不残”的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都是精神上相当健康的。

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同样,健康本身也有不同的水平。举例说,一个人八小时工作后感到劳累,这自然不能算病,但显然不如每天工作八小时以后依然精力充沛的人的健康水平那么高。

不论是计论精神还身体,我最好把健康或者健全看做一种理想。一个人的精神跟身体一样,很难说任何时候任何一点儿小毛病都没有。所以我们把精神健康当做理想,是跟实际情况相对而言的。由于许多人的健康状况都很不理想,我们才有必要大张旗鼓开展卫生教育。不只是少数人要重视而是人人都要重视。正是由于追求的是一种理想,没有此境,我们才必须不断地努力去提高健康水平。就像“活到老,学到老”一样,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要为健康这个理想而努力。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把健康看做一种理想,这是一条最重要的理由。

怎样才算精神健全呢?本世纪以来,有这方面的专家们发表过许多卓越的见解。有一位专家认为,除了自己以外能够爱至少一个人,是精神健全的重要标志。这个提法相当深刻而富于启发性。这里所说的爱,是真正的的爱,是主动的爱,是对人性的崇拜。它意味着对另一个人的深入的了解、尊敬、信认、关怀和体贴,愿意(心甘情愿)为所爱的人做出必要的牺牲,能够体验到爱的力量和幸福;绝不意味着占有或控制别人,也毫不计较别人的报答。把这个提法反过来也许更正确,也就是说,除了自己以外谁也不爱的人(精神病学上称之为自恋者)毫无疑问是精神兴建全的。

爱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人的精神生活毕竟是多方面的和极为复杂的。因此不少人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不是“爱”这一个字所包括得了的。

    下面,我们提出三种标准,作为衡量精神健康的尺度,供读者参考。这些标准,如果孤立地只考虑其中的任何一条,恐怕都难免失之偏颇,所以最好把它们综合起来加以考虑。这三种标准是: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心理健康的标准
1908年,美国耶鲁大学学生皮尔斯,将自己患躁郁症和住进精神病院三年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本举世闻名的书棗《我寻回了自己》,同时,也为世界性心理卫生运动揭开了序幕。心理卫生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增进个人与社会的心理健康。


--------------------------------------------------------------------------------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神经症、人格障碍)

一般心理

严重心理疾病 极端心理健康

(精神病) 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上图是心理健康情况的常态分布曲线图。与我们前面所阐述的一样,各种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截然分开,每一种水平都与另一种水平相联,很难将一种心理健康水平同另一种区分开来(极端情况除外)。不少心理医生相信,仅仅没有神经症和精神疾病是不够的。一个人没有心理疾病,并不能证明他就有健康的人性。上图曲线中间或高峰部,代表的是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个位置,他们相对而言没有心理疾患。这是心理健康水平这一连续变量上的最优点。心理医生认为,处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其生活是不可能富有、幸福和丰富多彩的。即使我们没有什么心理疾患,也满足了自己的一切需要和动机,我们仍然会感到不幸和不满足。

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并无一个普遍模式。对于不同的人,心理健康

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中其所反映出的心理健康特点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模式,是对高水平心理健康的人进行研究的结论。

1.“成熟者”模式:

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一直从事对高水平心理健康人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即是“成熟者”,为此他提出了七个指标:

⑴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⑵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⑶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⑷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⑸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⑹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⑺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2.“自我实现者”模式: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旨在研究和挖掘人类心理的最大潜力,他把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亦即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认为这类人在人类中并不多见,但却是我们楷模,其特点有如下表现:

⑴良好的现实知觉。

⑵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

⑶自发、坦率、真实。

⑷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

⑸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

⑹功能发挥自主。

⑺愉快体验常新。

⑻有神秘或顶峰的体验。(顶峰体验是指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境界或情绪)。

⑼有社会兴趣。

⑽人际关系兴趣。

⑾有民主性格结构。

⑿有创造性。

⒀不随波逐流。

3.“创发者”模式:

弗洛姆认为,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变革的社会可以造成大量心理健康的人,他们可以充分使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潜能和能力,他称此种人为“创发者”。“创发者”主要有四个特征:

⑴创发性的爱情:相爱的双方能保持独身的个性,在爱情之中不可为追求“和谐”而泯灭个性,而应使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要达到这种爱是很困难的,因为它要涉及关怀、负责、尊重和理解四个方面难题。

⑵创发性的思维:对思维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并能以客观、尊重与关心的方式来考察思维对象。

⑶幸福:它是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状况,而不只是一种愉快体验。

⑷良心:这是一种严格的道德准则的体现。支配心理健康者的良心是自我的心声(出自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力量(迫于压力的)。

上述心理健康的模式主要基于极端心理健康人而言,也是一般人应奋进的目标。对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数人来讲,若提出一个标准,也就是所谓正常人的行为标准。马欺斯络曾在与米特曼合著的《变态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过如以下十一点:

⑴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有价值”之感。

⑵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份夸耀自己,也不过份苛责自己。

⑶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⑷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挫折的打击,无过度幻想。

⑸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⑹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份的否认或压抑。

⑺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随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⑻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及个人生活目的中宜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份。

⑼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⑽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⑾在不违背团体意愿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作过份的阿谀,也不过份追求社会赞许。

心理健康的维护
健康心理的维护是现代人所必须注重的一种心理教育内容,也是预防心理异常的好方法。因每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遭遇的问题各异,也就没有一套用于各人而皆准的方法。所以下面介绍的原则或方法并不见得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去做,因为生活本是一种艺术,运用妙否,全在乎心。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苏轼有言:“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此道的仅仅是知人难曲,不知他老人家可否知道,知人虽难知己更难。自我认识的映浅,是心理异常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悲自怜者因幼时的过分依赖,竞争中的多次失败,由此得出的自知是:“你行棗我不行。”于是束缚自我,贬抑自我。结果是焦虑增剧,毁了自己。

自暴自弃者不甘心说“我不行”,而又无正确的方向亦缺乏能力来表现自己,因此故作怪状,与人为难,在别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来肯定自我的价值,于是放纵自我,践踏自我。结果是反抗社会,害人害己。

自傲自负者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其实是一种极度自卑之人,但他们不像自悲自怜者那样因自卑而关闭自我、自怨自艾、自叹不如;而是自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只是不为。他们所持有的自知是“我行棗你不行”。于是呐喊着“我知道一切”,却连自己也不认识。结果是欺人一时,欺己一世。

自信自强者对自己的动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价,从不随便说:“我不行”,也不无根据地说“不在话下”。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也深怀尊重,他们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是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于是他们走上了“我行棗你也行”的康庄大道,其结果是充分认识自我,发挥最大潜力。

自悲自怜者、自暴自弃者和自傲自负者也并非全然不了解自己。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也认识了自己,但却用一种歪曲的形式来对待自己,即不能真正接收自己,其根子都是自卑。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不随意退却,不作自不量力之事,才可创造理想的自我,欣然接受自己,于是可避免心理冲突和情绪焦虑,使人心安理得,获得健康。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能否面对现实是心理正常与否的一个客观标准。心理健康者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一则他们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再者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他们又能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异常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现实或逃避现实。他们可能有美好的理想,但却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又置客观规律于不顾,因而理想成了空中楼阁。于是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逃避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有“走自己的路,任他人去说”的精神,若常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便会失去自主性,焦虑也由此产生。人生活在现实之中,没有一个人不被评说。所谓“人品”之“品”便是三张嘴。在风气不正的环境中,人品之好坏,常是由人说成的,所以做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若老是考虑“对不对得起别人?”“别人会如何看我?”也就失去了自我。看上司的脸色办事,看朋友的面子说话,四面讨好却可能落得四面楚歌。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重朋友忠告,自以为事,我行我素,只会落得形影相吊、无人理睬的境地。孔子云:“知耻者近乎勇也,”“耻”字的构成是个会意字,一种即你听到别人说你的坏话之时,应该止住你的行为;另一种当你听到别人说你时,应用心反省一下自己的和行为,能如此,便是“知耻”;否则便是“无耻”。心理医生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与别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生理上如此,心理上也是这样。比方由“月亮”想到“太阳”或“星星”或“黑夜”等;由“花儿”想到“小草”或“幸福”或“姑娘”等,都是正常的联想。但那些“对月伤心”者,由“月亮”想“死亡”;“见花附泪”者,由“花儿”想到“痛苦”,就显然与众不同,使人难以理解。若经常都如此“与众不同”,其心理便可能不健康,推而广之,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谈、举止、嗜好、服饰等,总是与人差别太大,与现实格格不入,又如何能得到心理健康呢?

结交知己,与人为善。
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人是群居动物,与人群一起不只是可得到帮助和获得信息,还可使我们的苦、乐和能力得到渲泄、分享和体现,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

与人相处之时,正面态度或情绪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应多于反面态度如仇恨、怀疑、畏惧、憎恶等。人生是美好的,与人相处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但不要天真地认为我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我。其实这是一种儿童的思维,但成人却常常摆脱不了。与人相处的原则:对得起他人,对得起自己。我们虽不提倡人家打你左脸还把右脸伸过去,但更不赞同人家因一小事负你便视其为仇人。人际关系是复杂的,我们交友肯定有深浅或厚薄。对于事实已证明不可深交的人,我们也不妨浅交,不必嫉恶如仇,注意适当的距离即可。所谓遇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论曲直,路窄林深。请体会一下郑板桥“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的宽大胸怀吧!

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工作的最大意义不仅限于由此获得物质生活的报酬,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它对个体还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工作能表现出个人的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平常锁事,还是长期从事的职业工作,都能获得一种成熟感。自己做的玩具,自己缝的衣服,自己打的家具等,都能获得与买的就是不一样的感受,这是因为它代表了你的“成就”。二是工作能使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个人在团体中要得到接受和承认并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工作成绩便是与人比较的最好标准。

由此,我们便知道了为什么有人说“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老年人,常常有严重的失落感。为适应这种新的环境,最佳方法就是重新工作。于是许多退休老人又去寻找临时工作,或做点小生意,或整日栽花锄草,修理家用小电器。就是在心理治疗的方法上,也有所谓异常者获得成就的满足、发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正常适应。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忙碌而机械,不少人情绪长期紧张而又不善于休闲调剂,于是也成了心理异常的一个原因。不少人遇到休闲日不知如何打发,经常睡个懒觉或看看TV消遣。也有人一逢休闲便拼命娱乐,或通宵打牌,或通宵跳舞,或通宵电影,于是休闲之日反比工作之时更累、更忙。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经常改换方式,或郊游,或聚会,或访友,或参观展览等等,也可参加一些职业性的活动或社会性的活动,要使休闲日更为丰富多彩,真正成为恢复体力,调剂脑力,增长知识,获得健康的时机。

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依靠自己,心理疾患的治疗除需有心理医生的指导外,也需依靠自己的信心和毅力,如果掌握了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的知识,我们不仅能随时关心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随时修正自己行为。从此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此亦乃本文写作之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障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