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axie 发表于 2007-5-2 17:55:52

“同学交往”研究报告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是1999年,调查对象是在校的初高中生,年龄分布在十三至十八岁。本调查问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一年龄阶段同学交往行为的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对友情的理解、交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运用具体数据来说明一些现象,证明一些观点,并力求对教育工作者教育或引导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及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园已不再是远离尘世、远离现代化、远离高科技的世外净土。经济大潮和科技浪潮的冲击不仅影响着成人,也影响着还在中学校园里埋头苦读的中学生。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已深入家庭和学校,生活于现代社会中的学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但人际间的,特别是同学间的交往应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故而我们关注它。我们想了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孩子们,情感上最注重什么,最需要什么,从他们身上能折射出什么样的时代特色;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在那些方面对他们给予指导和帮助,如何才能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问卷的制订

本课题的小组成员都是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其中三个是班主任。由于有带班的丰富经验,有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因而问卷的制订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实践性,针对性比较强。本问卷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为同学交往的整体状况,一块为同学间的异性交往。前者是想从面上对学生的交往状况进行总体的把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后者是针对学生较敏感的但又实际存在的异性问题进行具体的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调查方式,选取对象为:初二一个班,高一六个班,高二一个班。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当时发放,当时填写,具有较大的真实性。此次共发放问卷397份,回收有效问卷389份,回收有效率约为97.98%。回收的问卷由一位老师带领几名学生进行了数据统计,最后又加以核实,因此本调查报告所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



四、调查结果

(1)关于校园中同学交往(整体)的调查分析

1.关于学生的气质类型与交往的关系:

A:外向活泼、善于交际;做事持久性差
B:较内向持重、有自制力;表现不够灵活
C:直率主动、反映快;易暴躁,少耐心.
D:内向、反映慢,动作迟钝,多愁善感;聪明,想象力强,遇事坚忍

41.5%
33.5%
23.3%
12.2%



从此图可看出,目前的学生中活泼外向型气质占五分之二,比例较他种类型高。

我们再从下表看一看这四种气质类型(分别用A、B、C、D表示)的同学在交友及交友能力上的表现。

A共同学(146人):

很善于结交新友

 
76.7%
很希望班中有好友

 
82.9%
在校中有一两个很要好的同学
47.3%

很希望交友,但不

主动
20.5%
对班中有无好友

无所谓
17.1%
在校中有较多的很好

的同学
49.3%

留恋旧友,无心情交新友
2%
不希望班中有好友
0%
在校中无要好的同学
0.6%



B类同学(118人):

很美于结交新友
20.3%
很希望班中有好友
86.4%
在校中有一两个很要好的同学
68.6%

很希望交友,但不

主动
64.4%
对班中有无好友

无所谓
5.1%
在校中有较多的很要

好的同学
16.1%

留恋旧友,无心情交新友
7.3%
不希望班中有好友
1.7%
在校中无要好的同学
6.8%



C类同学(82人):

很美于结交新友
72%
很希望班中有好友
75.6%
在校中有一两个很要好的同学
45.1%

很希望交友,但不

主动
25.6%
对班中有无好友

无所谓
23.2%
在校中有较多的很要

好的同学
54.9%

留恋旧友,无心情交新友
2.4%
不希望班中有好友
1.2%
在校中无要好的同学
0%



D类同学(43入):

很美于结交新友
16.3%
很希望班中有好友
62.8%
在校中有一两个很要好的同学
81.4%

很希望交友,但不

主动
46.5%
对班中有无好友

无所谓
16.3%
在校中有较多的很要

好的同学
7%

留恋旧友,无心情交新友
32.6%
不希望班中有好友
4.7%
在校中无要好的同学
14%



从以上四表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A类与C类的同学很善于结交新友,交友能力强,这与他们的外向主动型性格相吻合;B类与D类的同学在“欲结交新友,但不会采取主动”一栏里,所占比例较高,与他们的内向型性格吻合;在“留恋旧友,无心情结交新友”一栏里,D类同学表现尤为突出,这可能正是他们多愁善感的情结体现。



在对友情的渴望上,A、B、C、D四类同学都有积极的要求,这可从他们的选择中看出;尤其是A类同学,在“不希望班中有好友”一栏中竟无一人选择。



针对学校有无要好的同学一间里,这四类同学选择“有一两个”的比例较高,而A、C两类同学的要好同学较多,远不止一两个,C类同学甚至无人选择“没有”。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气质类型对他们的交友起很大的影响。



2.关于集体对同学交往的影响:

你怎样评价你现在的班级?

A:团结进取,凝集

力强,成绩优异
B:团结进取,凝集力强,成绩一般
C:比较团结,成绩一般,分化较严重
D:比较松散,成绩较差,个别生多

18.5%
41.5%
27.8%
2.9%



从此图可看出,同学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并不是很满意。那么,班集体对同学的交往有何影响?根据我们的统计,A、B、C三类班的同学能积极主动地去结交新友(分别为60%、56.2%,C班略低,为39.8%),希望班中有好友(分别为77 %、 80.8%、82.7%)并在校中有一两个好友(分别为56.9%、63%、63.3%);D类班的情况较特殊,“主动结交新友”与“欲结交但不会主动”的比例一样,都为40%,“希望在班中有好友”与持无所谓态度的差别只有10%(分别为50%、40%),虽然在校中有很要好的同学的有60%,但选择“没有”的也有20%,所占比例高于 A、B、C三种班集体的同类选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较好、较团结的班集体中,学生交友的积极性较高,而松散、较差的班集体对学生的交友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班中,学生情绪较低落,交友的积极性不高。



3.学生交往中的现状:

表现

评价
德才兼备,

有号召力
学习好,有

一定威信
有某方面

特长
学习平平,其他

方面表现较好
学习纪律都不

好,又难以提高
其 他

自己
2.6%
10%
15.9%
42.3%
4%
24.4%

交往中的朋友
17.6%
40.6%
25.6%
48.9%
6%
5.7%

希望交往的朋友
41.8%
38.9%
24.1%
27%
5.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学交往”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