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axie 发表于 2007-5-3 15:40:13

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

分析性心理治疗由荣格创立,是一种试图通过演绎象征意义来建立意识和潜意识间辩证联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对梦、幻想等潜意识产物的分析,使被分析者建立起意识与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间的沟通。



荣格生于瑞士,从小受文化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熏陶,坚信对任何问题,只要通过彻底的分析,都可以得到解决。最初,荣格在研究联想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要求被试者看到某个词语时,自由地说出首先进入脑中的相关词语,许多受试者对某些特定的词语相对于其它词语而言,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这种特定词语的种类因人而异。因此,荣格推断:这些词语一定与人的“情结”(complex)有关,这些词,荣格称之为“情结指示词”(comples indicators),任何触及到这种情结的词都会引起拖延的反应,而且这种情结在潜意识水平受到压抑,无意识中的情结占用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从而干扰了人的正常活动和记忆,妨碍了心理的正常发展。荣格的这种对潜意识和压抑的理解受到了弗洛伊德的赏识。之后,二人来往甚密,荣格出任了首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荣格认为,人的人格应分成:自我、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部分。三者互相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自我(self)是人格的中心,是指人的现实存在,是人的思维、情感、认知与感知觉的综合。人的自我与自我原型密切相关。自我原型是指:与生俱来的完整感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原型最初是以特定群体共同遵照的守则出现,久而久之,这些守则演化为这一群体中个体的人格特征。因此,原型是人的潜在性格,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结构中原型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当我们身陷绝境或是当外界的压力超过我们自我(ego)的应付能力时,自我原型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反映出来。荣格认为,当人出生时ego与self混为一体,人的前半生就是努力使二者区分开来,通过认同作用,使ego能独立,但随之我们也会发现ego的不完善,不足以满足人成熟的要求,因此,人的后半生应致力于ego与self的统一,这种追求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即使自己从集体潜意识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



个体潜意识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压抑的个人经历和体验,在潜意识中,这些压抑的体验以及相关的观念围绕着“情结”(情结是指伴有强烈情绪和行为的观念簇),而情结中心则是原型,因此,原型属于潜意识范围。按照荣格的观点,一个民族或一种部落人群会具有相同的原型思想,而每人可以具有不同的情结(如恋父、恋母等),而具有相同情结的人也可以因为个体差异而外观行为迥异。



集体潜意识是指与生俱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荣格发现:一些精神病人的幻觉、妄想具有普遍性,与一些神话故事、寓言有不谋而合之处,而且这种现象与病人的文化程度并无相关。因此荣格推论:人在潜意识水平具有相同的部分,称之为“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经常以原始意向来表达,这种原始的意象或称作“种族记忆”,荣格则称之为“原型”。原型思想可根据民族的不同,出现在本民族的神话、寓言、传说中,也可显现于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可以说这是远古以来人类所继承的共同心理部分,譬如英雄原型(神、精灵)、母亲原型(圣母、观世音)、智慧原型(诸葛亮、阿童木)。与个人的潜意识不同,集体潜意识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因为它的内容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发现。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总要外向显示,当它们在意识中不能表现时,就会在梦中、幻想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虽然不是每人都具备本民族所有的原型,或所具备的原型都对该个体产生同等的效应,但某些原型在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阿妮姆斯(animus)等。荣格的上述观点体现在他的著作《转换的象征》中,此书与弗洛伊德的许多基本观点大相径庭,它宣告了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最后脱离。



人格面具:是指人与外部环境协调的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人在不同的场合可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并不等于人有不同的内在人格。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地表现自己,就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忧伤或适应不良。



阴影:阴影中所蕴涵的人的基本动物性比任何其他的原型蕴涵的数量都多,是人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这部分是由集体潜意识中人类祖先遗传而来的,是人性中代表邪恶、攻击的象征,它常以妖魔、鬼怪或仇敌的形象投射出来。这种投射是在潜意识水平运作,因此常不被自己所察觉,如果某人对一些事具有强烈的反应,常预示着这事触及到他的阴影。为抑制阴影的种种现象,人就必须发展自己强有力的人格面具去抵消阴影的能量。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却是降低、削弱了本能和创造力,切断了自己与其本能特性智慧的连接纽带。荣格认为,阴影同时也是现实世界中自我的补偿,因此,阴影还具有积极的一面。譬如,人在意识水平经历负性体验时,潜意识水平作为补偿,可能含有多种正性体验,这种情况可能指导人们重振勇气。



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前者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向,后者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意向。荣格提出,人类的生理、心理都具有性倾向性,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某一些倾向逐渐占优势,但在人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另一倾向作为补偿。阿妮玛使男性具有女子气,并提供男子与异性交往的模式;同样阿妮姆斯使女性具有男子气,提供女子与男性交往的模式。每个男子或女子身上的女性或男性成分究竟如何为合适,这完全取决于该男子或女子所处环境的社会期望。因为具有上述特点,男性或女性身上的女子气或男子气常会在梦境中出现。如男子或女子梦见妻子或丈夫、女儿或儿子、公主或白马王子、妓女或强盗等等,同时阿妮玛与阿妮姆斯也是男性或女性心灵中理想的女子或男子模式,一旦现实生活中异性的形象与这一模式相左,心理上就可能出现剧烈的冲突。



荣格提出,人并非是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的控制,这些力量来源于自己的潜意识部分,我们的意识部分仅仅是潜意识这个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荣格还认为,潜意识并非只是生长发育阶段压抑作用的总和,潜意识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积极作用,它赋予人创造力,能帮助人确立生活的意义,并且指导人追求个人独立,正是人的这种独立本能,使我们持续地朝向完善自我、寻找特定的生活意义。



潜意识也是意识转换、变形的场所,人不可能直接意识到潜意识,因此,经常通过象征作用,使人具有能力去表达那些无法意识但确实存在的潜意识。潜意识还是我们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因为,原型具有能量,原型的显现本身就是力量的释放。因此,在心理治疗中如能很好地了解来客的原型思想,就能很好地了解此人。



在荣格看来,了解人的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即是通过分析梦境,因为梦经常包含来自潜意识的信息,通过象征来表达日常语言无法表达的意思,梦的解释即通过象征这一媒体,昭示梦境中反映出来的隐晦的潜意识内容,促使来访者能尽可能地在意识水平体验潜意识内容。



梦本身具有独特的逻辑性,与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并不一定吻合,释梦过程中常常错综复杂。同一梦境,可有许多可能的解释,有时,这些解释可以是完全互相矛盾的。但是,如果连续或反复出现的梦境就特别有意义。我们常常可以根据同一梦境出现的不同场合来调整我们的解释,使之更趋合理。因此,释梦的过程是一个尝试-失败的过程。咨询师应该懂得不管你采用何种途径释梦,都会有一定的机率失误。有时我们需要等待下一个梦境来证实解释的正确与否。



荣格对梦的解释不同于弗洛伊德,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压抑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经过伪装后的显现,因此,释梦就是剥除伪装,分析找出隐藏其后的真正含义。荣格认为梦只是一种表象,是一种用象征意义表达的潜意识内容,而这种潜意识内容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隐藏或压抑,因为潜意识具有自然趋向表达的倾向。



荣格认为:释梦可从主观和客观二个层面进行。如某人梦见自己的妻子,那么也许梦确实反映了夫妻间的某种关系;同时,从主观层面上也可认为,梦境是他内心的表达。妻子这一形象象征着内心的亲密关系、密友、权威人物等。例如,某人梦见自己正要与未婚妻拥抱时,有人敲门,她去开门后即与那人闲聊起来,他为此恼怒不已。从客观水平上讲,梦预示着他与未婚妻的关系不睦;但从主观水平上去解释,梦境中的未婚妻象征他内心的女性成份(阿妮玛),梦境象征他内心的男性成份与女性成份不能和谐,表明他为人处事上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难与人深交。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对梦在不同水平上的理解,可导致不同的解释,同时也可产生不同的结果。上述例子中从客观水平上解释,就很可能把关系不睦的责任归罪于女方;而从主观水平上来讲,就能促进当事人改变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梦境中的事物还常与梦者潜意识的原型有关,咨询师必须熟悉梦者所属民族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各种象征意义的载体,对这种象征意义把握得越准确,梦的解释也就越贴切。



在分析梦的过程中,咨询师通过分析梦境来帮助当事人涉足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对于那些过于沉溺于内心世界的患者,咨询师应努力寻找与现实联系的梦的解释;同时咨询师必须对违背自己道德标准的当事人的观点保持中立。



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初始的主要对象是中年人,这一年龄的人或多或少成功地使自己适应了外部环境,并且在职业中确立了自我的位置。除了偶尔的挫折、失望和不满之外,我们可以期待中年人会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心境度过其生命的后半时期。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生命的后半时期呈现出来的适应问题是其特有的问题,而人们对此并非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时期人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将自己的生活集中在一套新的价值上,先前用于外部适应的能量必须被转向对内心存在的适应,必须树立新的价值体系。荣格认为,新的价值即是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在心灵之中始终处于一种潜隐的状态,因为由于青年时期的外倾态势的扩张以及对于物质的兴趣,这些潜隐的精神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荣格的很多病人都是些具有很高造诣和技能的人,成就显赫,在社会中享有令人羡慕的地位,但他们常常自诉:对生命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先前对于他们来说极为重要的东西不再显得重要了,生命仿佛空虚而无意义,他们感到心理抑郁,精神苦闷。荣格发现了解释他们抑郁心态的道理:以前为了在社会中获取一席之地所投入的精力是他们精神活动的能量;现在,因为其目标已经实现了,于是便从这些兴趣中退出,价值的丧失产生了人格中的真空,正如荣格所说:“对于一位尚未适应环境,并至今一无所获的青年人来说,尽可能有效地形成其意识自我、培养他的意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反,对于一位处于生命后半生的时期,不再需要培养其意识意志力,但却渴望理解其个人生命意义,需要体验自身的内心存在。”荣格根据生命的意识及流向,把生命划分为外部适应和内部适应两大阶段,指出了中年人生命能量在这一时期完成由外向内转折的意义。荣格关于生命阶段的理论成功的揭示了为什么一些人,包括一些在事业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精神苦闷的根源。



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荣格思想的价值,然而人们对于荣格的心理学依然莫衷一是。阅读荣格的著作较困难,因为荣格的思想具有一种不见渊底的深邃感,而且他的理论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他的不少研究课题是被怀疑其存在真实性的课题,诸如星占学、通灵术、宗教、幻象等。除此之外,荣格认为:真正的心理活动是永远无法被确切地表达清楚的。今天,荣格的理论对现代心理学如: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影响颇大。“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的会员遍布世界各国。许多国家建立了分析心理治疗的培训中心,正式出版的刊物有《英国分析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透视》、《法国分析心理学杂志》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