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axie 发表于 2007-5-9 19:15:04

认识同性恋

一、什么是“同性恋”?
名词概念
名词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指向”。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
性指向(sexual orientation):持久地被某一性别成员在性爱、情感或幻想上的吸引。
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是个体间在性爱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性唤起(sexual arouse) :外界刺激或内心幻想引发性生理反应的过程。
易性症(transsexuals):又称性别转换症。是指感受到生理性别 与心理性别的矛盾或不一致,深信自己是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另一性别的成员。
同性性行为包括:
男男性接触(man sexed with man,msm)
女女性接触(woman sexed with woman,wsw)

二、有多少人属于“同性恋”?
国内外各家学派看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至少占2-4%。
1948年,金赛等的调查发现,美国4%的男性和2-3%的女性终生都是同性恋者。
据刘达临1992年对中国大陆2.3万例性文明调查,大学生和城镇已婚夫妇中承认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2.54%,照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口有3000万左右;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则估计有3600-4800万。
张北川:男同1780万,女同1000万。

kinsey性欲谱:
0型:绝对异性恋
1型:异性恋为主,偶有同性恋行为
2型:异性恋为主,常有同性恋行为
3型:异性恋和同性恋行为均等
4型:同性恋为主,常有异性恋行为
5型:同性恋为主,偶有异性恋行为
6型:绝对同性恋
其中,1、2为“境遇性同性恋”,3、4为“双性恋”,
5、6为“专一型同性恋”

同性爱者与人口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确认,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对同性性活动严厉打击或是相当宽容,都不会显著改变同性爱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而且其比例较为恒定,约为2%-5%。
社会学界多中心调查提示,我国男同/双性爱者约占性成熟期人口的3%-4%,同/双性爱者总人口估测约3600-4800万人。连同其直系亲属,同性爱问题约与1.24亿-1.65亿人口直接相关。

三、 “同性恋”的成因
至今原因不明。几类学说:
1、遗传的学说
2、后天学说:心理发展、性别角色认同等
3、遗传、后天发育、社会文化综合作用

其中的心理学说:
thompson认为,同性恋对异性存在恐惧心理,害怕承担成人的责任。同性恋是企图从现实中逃脱的一种表现。
lado认为男同性恋可以见于以下5种情况:
1、得不到女性
2、偶发性的同性恋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之一
4、好奇的结果
5、代偿性的同性恋:害怕异性。

精神动力学的观点
1、男性的阉割焦虑、与母亲乱伦的压抑
2、儿童期受母亲的控制、占有导致憎恨
3、自恋、自我理想化的外向投射
4、认同于自己的母亲,停滞在母婴共生阶段

我认为,他们对同性的“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从同性那里寻找父亲般的慈爱,究其幼年是缺乏父爱的;特别是“恋老”者。
2、对女性的恐惧,其幼年是缺乏母爱的,母爱的缺乏、母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对来自女性的爱失去了信心;
3、与同性的竞争,如其幼年父亲是严厉的、权威的,对孩子批评过凶,造成孩子在向父亲认同方面出现障碍,他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象父亲一样强大(向竞争者认同),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一个象父亲一样的强者来保护自己。他认为:性是占有、是蹂躏,只有通过性才能获得“权力欲”的满足,才能控制别人,才能体现自我的强大;离开同性爱关系,自己就没有机会战胜同性、控制同性,显现自己的强大、克服自卑心理。
或许还有更多其它类型的“爱”,但总之,正是这些“爱”决定了他们的性指向。

我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与更多的同性爱者进行深入的交谈,以便发现更多类型的“爱”的内容和方式。

四、对“同性恋”认识的历史演变
对同性恋的界定大致分三个阶段:
(1)有罪论,同性恋是道德上的恶;
(2)变态论,同性恋是心理反常、性变态;
(3)正常论:除性取向不同外,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一样正常,犹如左撇子异于右撇子。有论者认为中国民众对同性恋的认识目前正处于从“有罪”到“变态”的转变过程;也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对同性恋的认识还处在西方国家60年代的水平。

五、“同性恋”是正常人的行为方式吗?
1、少数即为病态?
2、同性爱者的性行为与人类繁衍的生殖目的相违背,故为病态?
3、同性爱者的性心理、性行为模式不“标准”?
4、同性爱者的心理活动的其它方面可能存在异常?
5、同性爱者是违反道德的疾病行为?
6、对同性爱进行疾病诊断是“中国特色”?

六、“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1、同性恋者,除了性指向与异性恋者不同外,其它方面,如,记忆、智能、道德感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2、自我接纳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是仍会因不被社会接纳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3、自我不接纳者,会出现焦虑、抑郁,乃至自杀行为。
资料:资料:青少年同性爱者自杀率明显高于同龄异性爱者。我国三次大样本调查发现,男男性接触者中9%-13%的人因此有过未遂的自杀行为,相当高比例的人有过强烈自杀念头。自然人群自杀成功率22.2/10万,28.7万人/年,自杀未遂是成功者的6倍,200万人/年 。

七、“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问题
中国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对同性恋的定义:
  62.31 同性恋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就持续表现出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性爱行为;
  (3)对异性虽然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不再笼统地把同性恋认定为“精神障碍”(或称“心理变态”、“性变态”),仅在个体对自身性取向的认同或适应不良时才认定为精神障碍。

“同性恋的性活动不一定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由于同性的性行为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碍。”

1978年在同性恋权力运动的压力下,美国精神病学会在1983年召开全国性大会,以58%票赞成,38%票反对,4%弃权通过决议,把同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成为“非变态的性行为方式”,因此,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和第四版(dsm-iii、sm-iv)均无同性恋这一精神病学分类。

遊客 发表于 2007-5-9 20:26:44

我国男同/双性爱者约占性成熟期人口的3%-4%
汗……

lanaxie 发表于 2007-5-10 17:31:37

同志浅谈

喜欢同性,爱慕同性,渴望和同性在一起生活,性爱对象为同性,在感情和行为上具备此种倾向的女性即为女性同性恋,男性即为男性同性恋。
  中国女性同性恋现象和男性同性恋现象一样古而有之。关于男性,有“余桃”“断袖”之说等,关于女性,也有“对食”“象姑”等称谓。
  “同性恋”作为一个群体概念被学术界提出却是晚近的事,“同性恋”一词也是在1869年才由匈牙利人本克尔特提出,然后随着社会学界对人类个性发展与人类性行为研究的不断外延与开展,“同性恋”作为一种社会自然现象才逐渐被学术界重视并研究。
  现有研究表明,同性恋是一种跨地域、跨时代、跨民族、跨阶级、跨宗教、跨文化的自然存在现象。从黑人白人到黄人棕人;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博士教授到目不识丁者;从繁华都市到乡野僻地;从原始部落到二十一世纪;从奴隶贵族到工人阶级;从少男少女到古稀老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同性间互相爱恋的现象。
  因为爱恋对象与异性恋的截然不同,同性恋成为一个独特存在的群体,拥有了其独有的思想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该群体的这种独特文化存在现象也已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一些社会学家和性学专家的调查和研究,但在国内公共论坛,目前这还是一个比较禁忌的话题,该群体还是一个未被大部分人了解的群体,对于女性同性恋的研究相对更少。而男性同性恋因为与艾滋病的牵连,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着男性同性恋展开,而女性同性恋与社会的互动性就很少被提起。
  依照金西等前人的调查研究,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数基本认同在3—4%,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女性同性恋者就约占了1800万,这是一个庞大人群,却隐蔽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不被他人了解,不被他人关心,她们的生活,她们的感情,和她们的境遇,她们的未来,她们独特的性取向和她们的悲欢喜乐等等,难道人们真的没有兴趣了解吗?这种被误解为“变态”的爱恋是如何变态的?
  2001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重新定义同性恋,不再将同性恋统划为病态。在此之前,社会中有人说同性恋是“病态”似乎是有理有据。所以难怪目前大众对同性恋现象仍普遍持否定态度,认为同性恋仍是需要被“治疗”和救助的也不足为奇。但这种误解的根源是什么?因为这一群体的感情和性取向和大部分人不一样就要遭到否认?因为同性相爱不能自然生育就是违背天理?因为大部分人无法了解同性恋者的真实感情就干脆漠然视之?不闻不问?至于那些认为自己不需要了解同性恋仍便说同性恋是有病的,其思想主要是受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礼教观念之束缚。
  但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是一个思想观念力求更新与解放的时代,一些封建教条道德,等级意识,愚忠愚孝等,虽然已不提倡,可仍然弥散着某些腐烂的、让人窒息的气味,仍然顽固地侵占着某些人的头脑。所以有一部分人还以为这世上除了异性恋文化是正统的外其他的爱恋文化都是歪门邪道都要受到压制这不是个体原因,而是历史文化遗留之症结,尽管有失公正,却是社会事实。
  目前社会上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同性之间不会有爱情,认为同性间的亲密不过是一时玩闹,结果都要走上异性恋的道路。但据已有调查,有80%的世人并不否定,这世上,从古到今都存在一定数量的男性或女性会“受到与自己同性别的人的吸引,这种吸引既有精神上的,也有肉体上的;他们之间会发生恋爱,过性生活。”
  虽然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也未必是合适的,但既然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就应该真实地了解,此文不仅将阐述中国女性同性恋的存在现象及其生活方式和她们的矛盾困惑等,也将试着分析世人对其所抱的各种态度之缘由等等。
  只希望世人对女性同性恋群体有一些比较客观的了解,这也是本人做此文的真实目的。


一女性同性恋现象普遍存在

  公元前六世纪,当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一边怀念楚王一边吟诗彷徨的时候,出生于名门贵族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也在小亚细亚海岸的累斯博斯岛上弹着七弦琴,歌唱着自己缠绵的爱情。这位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萨福当时因为诗名出众,身边集聚了一批崇拜者,全都是美丽、可爱、活泼的少女,她与她们一起吟诗、弹琴、唱歌、跳舞,在城郊山水之间纵情漫游,并为她们写下不少诗歌,其中内容既有传授生活教义的,也有叹惜离别的,还有表示亲昵的。据此,后世学者认为萨福是被记载的最早的女性同性恋者。
  在近代世界舞台上,这些共拥有一个“女性同性恋者”身份的杰出女性在各国皆有。克莉斯蒂娜(1626-1689 )瑞典女王,爱琳特·巴特勒(1739-1829)法国女学者,维吉尼亚·吴尔芙(1880-1941)英国女作家,玛琳·黛德丽(1901-1992)德国女演员 ,西蒙·波伏瓦(1908-1986 )法国女哲学家,娜拉提洛娃(1956- )美国网球运动员,K·D·兰(1961- )加拿大流行女歌手等等。
  在中国,汉朝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又无子,让女巫楚服穿男子衣衫,与皇后一起寝居,好像夫妇,后遭到武帝发现,大怒废后,责其为“女而男淫”。
  荷兰汉学专家高罗佩(1910-1967)穷十数年研究中国古代性学,认为女性同性恋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普遍的,只要不发生过头的行为,人们认为女性同性恋关系是闺阁中必然存在的习俗,甚至当它导致为了爱情自我牺牲或献身行为时,还会受到人们的赞扬。
  明代戏曲作家李渔(1611—约1680年)曾就此题材创作过一部叫《怜香伴》的戏剧,说的就是女性之间互相爱恋的故事。
  清朝商人沈三白在自传体文章《浮生六记》中也记载了妻子芸和其友憨园的爱恋情事。“卿将效笠翁之《怜香伴》耶?”芸曰:“然。”自此无日不谈憨园矣。
  在沈三白的文字间,芸是一个很可爱的妻子,却也是一个爱慕女性的女性,照目前说来是一个双性恋者。
  在名著《红楼梦》中,描写男女同性恋中都有,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说的藕官和菂官,便是一对。
  出现在广东顺德等一带的自梳女,因为张之亮电影《自梳》的成功,也让世人对其有了一些了解,但这一群体并不等同于女性同性恋。正如影片描绘,意欢选择做自梳女是为了反抗家人将她卖给一个老头做玩偶,为了表决自己对心中爱恋的男子的忠诚,才“一梳福,二梳寿,三梳自在,四梳清白……”可惜那男子却是没有勇气的,也不懂何为爱。恰好另一名女子玉环也对男性深深失望,这两女子相互怜惜,相互照顾,才开始过相依相爱的日子。
  而出现在湖南省江永县和道县的一种女性文字“女书”,却是因为结拜姊妹间的感情沟通需要而孕育生长形成。
  “在结拜姊妹中,感情最深的一类,她们同吃同住,形影不离,被称为行客,意思是经常互相走访的客人。行客中有些感情最深的发展成为同性恋关系。”(佚名《女同性恋者的情歌与情感》)
  笔者有缘认识这样一对行客,只是一个老家在四川,一个老家在内蒙古,两人在中学时认识,结拜为行客,发誓一生一世要在一起,父母不同意,其中一个也闹生死,父母拗不过,默许了。可是家人周围环境看待她们的目光仍是怪异的,两人就此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已三十年。虽然两个人始终在一起,靠做一些买卖日子过得也还算稳定和平实,可那种身世漂泊之辛酸,那种有家不能回的无奈,即使不是当事人也能感受一二。
  因为世俗否定之态度,在今日媒体世界,除掉八卦,自我承认是女性同性恋的有名人士在国内还真少让人看到,除了因主演《今年夏天》的潘仪和石头被公开是一对女性同性恋外,便是台湾传奇女作家邱妙津,却已于1995年在巴黎蒙马特用水果刀深刺自己的心脏而自杀身亡,还有台湾艺员刘若英,在《下楼谈恋爱》中自爆同性恋经历,还有,香港粤剧界前辈白雪仙和任剑辉被女同界尊为是一对理想意义上的女性同性恋者。
  但是在网上,认定自我身份是女性同性恋的女性们却是汪洋一片。
  “我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但是长得很帅气,我有点忧郁有点自卑,没有人明白这是为什么,只有我明白,因为我喜欢女孩,我只喜欢女孩,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会去理解你,相反你要是告诉了别人,别人轻的可能会躲你远远的,重的可能就会重伤你,于是我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这个事情。在同学眼里我是个异类,在老师眼里我是乖乖女,只是穿着和神态有时让他们接受不了(我喜欢穿另类点的衣服)。”
  “我是一个LES(女同性恋),今年22岁,四年前才走进这个LES世界。这里有我们的称呼,有我们各自的角色,有我们相同又不同的人生,在圈里,像我这样的假小子,有一个统一的称呼:T。在这个LES家庭里,我和很多朋友一样,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坚持,找到了生命的新起点,也找到了爱。”
  “我天生就是T,我很MAN,从小就觉得自己很像个男孩,从不穿女孩的裙子,也不穿高跟鞋,那样的感觉很别扭。我喜欢女孩,天生就有一股想保护她们的冲动,我也承认自己是个女孩,我喜欢与女孩交往,与女孩共享这种温柔的感动。”
  还有很多,以前并不知道自己是喜欢女人的。开始也只是喜欢那些模样英气的女性,比如一些戏曲里女扮男装的角色,或者喜欢电影里反串的女人,如林青霞在《东方不败》中的扮相,在女性同性恋者中得到一致赞美。但这样的喜欢说不上是女性同性恋,只是有这种倾向而已。因为这样的喜欢对象是大众式的,像林青霞这样的明星几乎是男女皆爱,所以这一类女性一开始也没有察觉爱同性或者去思考自己的性取向是不是同性。
  但是有一天,身边忽然出现一个让人涌生出爱意的女人,那一瞬间发现,又惊又喜吧?
  “她是我朋友的一个朋友,第一次见到她,我的心就莫名其妙地一震,发现她看我的眼神也不太一样,想多看我几眼又不敢看的样子,让人觉得恍惚,意犹不尽的样子。虽然这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很短,话也说了没几句,可之后我却忘不了她,我向我朋友打听她的情况,正巧我那朋友要组织一次郊游,我和她都参加了,我主动去接近她,和她谈各类话题,便渐渐熟悉了,她也说非常喜欢我,很自然的就在一起了。我们还都是彼此的第一个,在一起两年多了,虽然也有一些矛盾,但我们是幸福的。”
  还有,一个曾不确定自己身份但内心总在抗拒男性的网友这样说:
  “我曾经和男生谈过恋爱,但总觉得心灵上隔了一层。那时对方一提到结婚,我就逃了。搞得我的亲友也是莫名其妙。认为我是眼光太高,把一个人品好学历高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好丈夫人选放掉了。那时的我,面对亲友的炮轰,实在不知要如何解释。(过了五、六年的现在,亲友们看到尚未结婚的我,仍是会提起那个‘好丈夫’人选,为我感到惋惜的样子)后来在公司,一个很体贴的女生对我展开猛烈追求,自己霎时头晕了,顾不得什么社会眼光、家庭压力而偷偷在一起。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没有去思想‘同性恋’这三个字的意义。过了好几年,才看清自己。之后,才选择不走异性婚姻,而取同性家庭的路。”
  ……
  在网上,不但倾诉身为一个女性却爱上一个女性的声音绵绵不绝,更有女性之间这种爱恋关系的起始经过和结果遭遇等等。几乎和异性恋一样,女性同性恋关系中也包括有暗恋的,有苦苦思念的,有彼此误会的,有满怀嫉妒的,有犹犹豫豫的,有不敢负责的,谈三角恋的,自然也有甜甜蜜蜜在一起的。尤其是,心怀此种情感,却为社会不容的郁闷心理等等,都有不同层次的宣泄和表达。
  而在现实周遭,因为社会普遍对女性飒爽之英气持肯定态度,使人不太容易发现谁是女性同性恋者,从而更掩护了这群以各种隐蔽方式存在于社会各阶层的现象,而作为女性,普遍个性又偏于阴柔,喜欢安定,不喜欢张扬,只求与相爱的人一起生活,无论感情还是性生活,与男性同性恋者相比要稳定得多,社会也更忽视了这一群体的存在。
  但这种女性同性恋关系确实存在着。
  1991年,安徽省无为县发生一起女性同性恋者(潘玉珍和林永霞)同居的案件,林的父亲要求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处罚,但当地政法部门和公安机关难以对此定性,逐层上报至国家公安部。公安部的答复是:“什么是同性恋,以及同性恋的责任问题,在目前中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你们所反映的问题,原则上可不予受理,也不宜以流氓行为给予治安处罚。”
  在网上,不但有全国各地的女性同性恋者找同省区或同城区的朋友,也有一些女性同性恋者喜欢自己搞职业调查,结论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拉拉(女性同性恋)。”虽然这不尽确凿,但女性同性恋者从事的职业面之广,已可见一斑,况且这些自动参加调查的女性同性恋者都是有条件上网者,还有另一些不能上网的女性同性恋者的职业是什么?只能说明女性同性恋者的职业种类比网上调查的更广。


二女性同性恋的成因和种类

  同性相爱恋之原因,就目前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生理学理论上说是先天因素,是遗传基因、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造成。观照到女性同性恋身上,大部分T角色成因为先天因素,她们根本不明为何,只可以和异性做兄弟,心里爱的却是同性。另一种是从心理学角度上说是后天形成居多,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等等。“精神分析学家们十分强调同性恋女人与母亲早期关系的重要性。有两种情况使青春期女孩子发现要摆脱母亲影响很难:一种是她被多虑的母亲过分溺爱,另一种是被“坏母亲”虐待,引起她很深的有罪感。”(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从第一种成因出发的女性同性恋便是天生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性的女性同性恋者,带有一种无法改变的命定之色彩。而由后天环境形成的女性同性恋者则是社会性的,具有偶然因素,有的开始在性格行为上也会带有些同性恋倾向,但如果遇不到一个同性而激起其爱欲渴望,也没有出现同性之间的性行为,那只是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女性,不能确定为事实上的女性同性恋者。但有的原本可能是异性恋,因为与女性的偶然性行为而导致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同性恋者。这第二类女性具有随变性,在以后的岁月有可能选择为同性恋生活,也可能选择异性恋生活。
  关于从小就发现自己和其他女孩不太一样的自然性同性恋者,有一部分女性在外形上就很男性化,不但面容轮廓如男性,声线上也像,说自己之所以是女性同性者是因为遗传之缘故的确不无道理。其中另有一些人甚至不能接受自己女性的身体而希望成为男性,那是易性癖或愿意为变性人了。作为女性同性恋者,一般都是愿意接受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体而去爱另一个女性的。
  至于社会性女性同性恋者,有观点说有的是因为被父母从小培养成“男性化”,打扮做事的风格都倾向于男性化;有的因为环境封闭,只能跟同性相处,古时如宫廷,现代如女校等;有的是受到“勾引”,本身不是女性同性恋者,却受到同性的追求,渐渐地认同并接受了这种感情;而有的是因为受到过男性的伤害,将感情转移到了同性身上,因爱而性,也显得很自然。
  无论是自然性的还是社会性的女性同性恋者,结果都是爱上了同性,愿意和同性在一起,过一种同性间的家庭生活。
  女性同性恋者的身份在圈中一般自我界分为P、T和不分。P是指比较女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欢穿女装、留长发等;T是比较男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欢留短发,穿着上也一般以休闲装为主;不分是界于P和T之间,外形特征一般中性,角色也可因对象角色而定,可P也可T。
  但这三者界限分类并不绝对,有长相女性化的T,也有长得像假小子的P,更有长得像P或T的不分。
  这种模糊分界不但在外形上,在心理喜好上也是模糊的。有些P在心理上可能偏一些T,所以也不是P一定会爱T,同样,有一些T可能在心理上偏些P,T也不是一定会爱P,P也可以爱P,T也可以爱T,不分可以爱不分,但不分也可以爱P或T等等。
  各人对于爱人的选择,总是各式各样的,在女性同性恋圈中,同样因为各人的性格、观念和欣赏接受标准不一样,再加上机遇不一样,遭遇的情况不一样,选择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但一般出现机率高一些的是P和T相恋和不分和不分相恋。
  有专家建议,女性同性间的爱情不要像异性恋那样分男女角色,区分P和T不要拿世人的“公”“婆”概念来套,真正称呼“爱人”可能更为恰当。这指的是心理上,两个女性即使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区分,但总是平等互助的,P、T和不分都是女人,不存在P应该如何,T应该如何,或不分应该如何。就如选择女人爱女人,这身份也是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三女性同性恋的感情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爱她,但我就是非爱她不可。”
  “这有什么办法?我愿意用一生的真心去爱,我也愿意忍受磨难,我要我们在一起。”
  “我不是因为同性恋才爱上你,也不是爱上你是同性恋,我只是爱上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和我一样是同性而已。”
  ……
  这些都是女性同性恋者发自内心的声音。
  世人都自以为是讴歌爱情的,讴歌那种真诚无私的爱,讴歌那种精神与肉体完美结合的爱,但这样崇高的爱不是只有在异性中才存在,这世间的爱原本博大无限,作为女性同性之爱,一样可以成就这份崇高,和恒久。
  香港粤剧名伶白雪仙和任剑辉,同为女性,但“愿作双鹣鲽,情深永无懈”的故事,不得不说是一段人间佳话。
  “互相推崇,视对方为理想人格,一生追随的目标;把对方当作另一个自己,在彼此的凝视和厮守中求得灵魂的完满。共同面对,互相扶持,在艺术上、性情上志同道合,生活里相伴相依。
  这本身,就已超越普通意义上的姐妹深情,男欢女爱。
  它包含着比同金坚的姐妹情谊,共进共退的兄弟情分,有贫贱夫妻的相濡以沫,也有江湖儿女的铁肩道义,有疼惜之意,也有感恩之心。
  这伴侣二字,实是最高境界。”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解放前就发生了,一个叫曹慧英的,当年是上海一间教会医院的医生,另一个是这间医院的护士,曹比她大6岁,曹在28岁时第一次看到她便喜欢上了她。两人生活在一起至今近70年一直也没有分开过。好些女性同性恋网站上贴有这两位老人的照片,虽满头银发,但神态爽朗而怡然。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两个女人在一起,一辈子同甘共苦,也有一种牵手的幸福。
  但是,在女性同性恋这一群体中,某些人迫于这一感情的压力与无奈,显露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有些人将女性同性恋看作是一件时髦的外衣,穿在身上,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多帅,多酷;而有些人可能是太年轻,爱一个人恍如游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一会儿和这个分了一会儿和那个好了,吵吵闹闹的,对爱显得轻率了些。
  这些和异性恋一样指责对方花心的事件在女性同性恋身上也不时发生着。
  随便你们,怎样说都可以,恶心,变态,无知……什么都可以……我明白我喜欢女生,就是她的出现,我改变了自己!爱过了痛过了!也就是她让我花心,让我不相信爱情,让我去伤害许多无辜喜欢我的女生,再爱我又怎样?我们注定要离开,我们注定只有回忆,因为我对你的爱只是记忆,我有了爱的人了!爱人可以再换,爱情也没有谁对不起谁!”
这位朋友,似乎不相信真爱了,但凭什么去伤害无辜喜欢她的女性?认为同性间这种爱没有结果而去随便游戏的,总将和异性恋中那些玩火自焚者一样伤害别人也伤害到自己。
  疑惑女性间这种爱恋没有未来的女性也不在少数。很多女子,迫于家庭和社会压力,无奈地选择了分手,所以有一些人当爱是一夜情和N夜情也并不奇怪。因为结果是要分的,是要忍受那个残酷而荒唐的结局的,似乎能多几个过程多灿烂几把也是一种补偿。可是快乐吗?
  “再也不会有爱了,玩是我惟一的选择,青春就是我的赌注。玩吧,反正有的是时间可以浪费,有的是青春可以消耗,我怕什么?颓废、滥情成了我舔噬自己流血伤口的良药。我周旋在任何一个女人之间,谈情说爱,说着连我自己都想不到的语言,面对着冰冷的机器,敲打着寂寞的键盘,静的时候,感觉灵魂和时间一起流走,飞出我的躯体,剩的只有一滩烂泥,好累,才发现,面具隐藏不了内心的空虚与麻木,让我静静的躺一下,让灵魂游回我的壳内,迎接明天游戏的到来。”
  虽然谈着情说着爱,但显然不快乐。爱如果连快乐都不是哪里还能奢谈幸福?
  寻找此类问题形成的根源,虽说是社会大环境对同性相爱普遍持否定态度,但是这一群体和社会上别的群体一样,其中也不泛一些优秀人才,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会奋发图强,会成就自己的理想,并凭自己的能力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其中也有爱过一场如梦一场的往事不堪回首者,只能哀叹时运不济,我命不幸;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让同行所不齿的流氓和骗子,不但玩弄同性的感情还骗取同性的钱财,当然这是极少数。大部分女性同性恋者无论是隐蔽的或暴露身份的都是在苦苦争求自己想要的一份幸福。
  在女性同性恋中,有一部分实在是迫不得已才踏上异性婚姻的女性,笔者曾听到好多类似故事,两个女生,在学校,或刚工作时,相识了,不知怎的,两人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在一起,可几年后,年龄渐长,双方父母都催促女儿结婚,无法正视社会眼光而受不了压力的,就违背心意,放弃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爱情,怀着一股义无反顾般的死心绝恋心情走进异性婚姻殿堂。
  这样的婚姻被女性同性恋者自己形容为“绝对是坟墓,就像花儿枯萎了,就像海水枯干了,就像整个世界沦陷了,哪有自我的存在?”很像陈百强唱的一首歌,《一生不可自决》,与深爱的必须分别,和不爱的却要年年月月,为什么?因为我懦弱,因为我心太软,虽然心里还是想她,觉得自己的心还是炽热,却也不想多说了,不想再将伤痛暴露在旁人面前。
  这一种充满怨恨的婚姻生活,谁来对他们负责?不但是被迫走进异性恋婚姻的同性恋女子,还有那位同性恋女子的丈夫,可能也会和男同性恋者的妻子一样莫名其妙,为什么配偶会对自己如此冷淡?
  “争不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怪自己不够勇敢也不够能力。”这些深陷围城的女性同性恋如此叹息,为什么有的女性同性恋者可以在一起生活而自己不可以?笔者以为这就是社会普遍观念对同性恋持否定态度的结果,这些善良(懦弱)的女性,做不到让自己和周围人皆大欢喜。
  在这一群体中,也有一些在与异性结婚前并不知道自己有女性同性恋倾向,也许还一直困惑自己与男性关系为什么难以协调,但偶然一次机遇,遇见了女性,迸发了爱意,才恍然自己原来是同性恋,可是有家庭,有孩子,想要努力走出围城,想要勇敢去拥抱自己的所爱,这其间的争执与争取,没有人愿意无故去承担,但为了爱,又必须去承担。在天涯虚拟社区之“一路同行”有一对广为人知的女子,为了承担当前做母亲的责任,约定八年后将一起共同生活,这坚韧而理智的决定,深得圈中人称赞。
  但笔者看来,敢于将自己爱恋同性的事件真正昭示于世人,在目前社会环境,仍需要莫大的勇气。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和异性恋一样正常交流和交友,网恋,在女性同性恋中尤为流行。天南地北的,一开始虽有了解和沟通,但大都是凭自己的想象力,把对方想象成自己喜欢的人。这种靠主观意念产生的恋情,和异性之间的网恋差不多,但据笔者了解,见面后成功的机率比异性恋要高一些。但是有好些女性同性恋者似乎看透了,或拒绝在网上谈情,只聊一些有兴趣的话题;或纯粹在网上调情,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而已。
  可仍是有很多人因为孤单,因为渴望一点暖意总是情不自禁地网恋了,那刻骨的思念,不能轻易见面的距离,说爱是幸福的,可天各一方毕竟折磨人,便会决定走入现实,去进行面对面的相处。而要离开自己的家人并抛弃原先的工作奔向她所在的城市,这样的抉择却也是非同小可,有的会比较谨慎,有的会一时冲动。比较谨慎的可能会错过这一份美好的感情,一时冲动的也可能导致后悔。
  当然,也有很多自相爱始便承诺一辈子相守的女性同性恋,无论相识于网络还是在现实身边,她们已经付诸行动,努力在一起生活。只是这样的例子,如果你不真心去靠近这一群体,是难以发现更难以体会她们之间的幸福的。笔者作为该群体中的一员,不但接触到一些女性同性恋之间爱恨缠绵难舍难分的伤感故事,更有好多已经幸福地在一起并为着前途努力打拼的女性同性恋家庭,虽不为社会承认,但名副其实地有了一个共同的家,有能力的自己买了房,还没能力的就先租房住着,同心协力,共同维护着一个家,自信没有什么问题不可解决。
  当然这种幸福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过一段时间后觉得彼此并不合适的,也可能因第三者出现而导致分手的,但在一起的初衷都是愿意生死白头的。
  “我们已年过而立,并且是共同生活了很多年的couple。多年来的生活里已经没有风花雪月,亲亲我我的柔情蜜意,但我们感觉到的是平实的关切和扶持,而且不排除偶而的吵吵闹闹。总之,生活与理想的差距是有的,要看我们的心态是不是能够平静地接纳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困惑迷茫。处在三十岁以上的朋友都应该看淡感情上的起伏,更专注在自己的事业上面,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有滋有味就更好了。”
  这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处世态度。真正爱一个人, 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无论要遭遇多大风雨,无论结果又如何,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给她未来和清醒,平安和希望。

四家庭和社会的态度

  “整个社会环境不过是一张空网,何必去在意?让我们在意的只是身边的亲人,如果亲人们都能理解女性同性恋,都能祝福女性同性恋,这个社会就皆大欢喜了。”
  两个相爱的人愿意在一起,又没有违法,这几乎和任何人无关。但是社会大环境对同性恋现象的不认可也不愿提及,直接影响到女性同性恋者家人对此所持的态度。少许开明的父母会给以激励和支持,认为只要女儿在社会上立稳脚跟,去爱什么人要和什么人在一起只要她以为是幸福的便是她的自由。但是多数家人却是否定阻挠并企图改变女儿的这种性取向,导致一部分女性同性恋者对自身也充满疑惑,却又难以改变自己。作为生养自己的父母,不得不在乎他们的感觉,故此又瞒了这个特性,面对父母期盼的眼神或苦心的说教,有时的确会委屈自己,去与一个不爱的异性结婚。
  在大中城市,不愿放弃自我的女性同性恋要回避一个异性婚姻而选择独身生活可能不会像农村或小市县的女性同性恋者那样遭到更多非议,可是一个不结婚的女人同样比一个离婚的女人更易受到世人的猜疑和家人的不支持,所以作为权宜之计,作为应付社会的一种方式,一些女性同性恋又采取先结婚后离婚的方式。
  明知是不幸福的婚姻还要自投罗网,这一种做法在理论上说绝对是错,在行为上讲也是不可取,对于被蒙在鼓里的丈夫,如果知道自己的妻子是只爱同性而不愿意接受异性的还会愿意与之结婚吗?可惜的是,很多男性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女人的性取向,即使婚后知道了这一点也不愿轻易放手,令一些已婚女性同性恋者想走出家庭的束缚而显得困难重重。当然这又受地域性,所受教育程度高低,性格迥异等不同而受到不同遭遇。在农村,一女子如果因自己爱同性之理由而与丈夫闹离婚说出去大半会让自己和家人难堪的,所以大半女性仍会隐忍自己,仍会埋没自己这种真实的情感需要和性渴望,这样压抑的人生显然是不快乐的,这样的家庭也是不快乐的,而一个不快乐的家庭必然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些不健康影响,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为了避免实际婚姻遭受的伤害,有一些女性同性恋开始尝试一种特殊婚姻,即和一些同样遭到家庭和社会压力的男性同性恋者假结婚,但俗语说一个谎言的结果是需要十个甚至更多谎言去填补,一旦父母知道儿女的欺骗行为,其受到的打击恐怕也不比知道女儿是同性恋会小,而在旁人面前要装出夫妻样也非常累人,所以这实在不是一种好办法。
  而这种违背自己意愿而苟且于世的态度也将越来越遭到社会上可以理解并认可同性恋的一些人不予认可。一般世人的道德观念首先是接受真实而摒弃虚假,相信只要给予时间,真爱终将会得到支持和赞成,但是明知是违背自己的还要去实行,就是知错犯错,是会受到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质疑,甚至会以为大部分女性同性恋者都是懦弱而不敢正视自身的。
  而一个已婚的女性同性恋者如果再踏入这个圈有时可能会受到某些未婚者的轻视和抗拒。因为未婚者大多为年轻女子,其思想大部分激进,既然你无法保持纯洁,就别来侮辱纯洁女孩子的感情,所以对不起,免谈。但理解者自然也存在,毕竟生活不单只有爱情,还有工作事业亲情友情等,所以另有一些未婚者认为已婚的女性同性恋者可能更懂得爱也更懂得如何忍耐。因为人的感情是无法用婚姻与否来界定,真爱一个人,是不会去理会她结婚与否的。
  照社会学定义,一个人的成长是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女性同性恋者更是容易受到孝道影响,或是疲于再争取,便会放弃这份爱,顺从父母的意思。
  中国文化对人伦的尊重,要求忠、孝、信、义,不但将伦理权力化,也将权力伦理化,女性同性恋者作为以单个个体存在时,是无法去抗衡这股传统力量的。所以大部分女性同性同性恋者选择走异性婚姻之路也实在难究其过,也是受到历史文化遗留之症结所致。
  在女性同性恋群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尚在学生阶段但已有幸在一起的女孩子们,因为经济上还不自立,这一种感情如果被父母发现并否定,就很可能立即被强行分开。但女孩间的这种情感若真爱了如何分得了?悲剧就可能出现,台湾电视连续剧《逆女》中丁天使的女朋友詹清清就因为父母的横加干涉而自杀身亡。今年初时笔者又在好些论坛看到一篇文章,说一对二十出头的女性同性恋爱人,因为亲信了黑龙江电视台的某制片,其中一个上了电视,录制了一期关于女性同性恋的节目,因此被家人知晓了女同性恋关系,对女儿进行了隔离,还让人误传已经自杀,另一个在四处找寻心上人。
  所以实在难怪绝大部分的女性同性恋者在现实中躲躲闪闪,选择隐蔽自己的身份,并安慰自己,幸福只是两个人的事,不需要让外人知道,当然,更不需要外人指点。但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总有一日要面对父母的疑问,是坚持还是放弃,就看个人的个性和生存能力了。
  因为无法说服父母,有个网友如此说:
  “不要去想什么只要独立了就好了,而且父母的生养之恩不是要你还的,你也还不了。只要想想父母知道自己是LES后的感觉,那是一种天都塌了的感觉,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因为他们有的只是你。
  我不是说LES的坏话,因为我也是LES,但是我曾经在亲情,爱情中进行了3年的拉锯战,最后的结果是我的父母遍体鳞伤,所以我放弃了,因为我看见了他们眼里有那种比永沉黑暗还哀伤的目光,那时候我的心比失去她还疼。”
  这一位朋友说得很无奈,只有牺牲自己的爱情去成全亲情,这在目前,非常能代表其中一部分女性同性恋者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当爱情已无所谓,生活却必须继续,因为自己身上还背负了某种责任,对于父母的责任,必须去完成。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爱情,尤其是真爱,选择退却虽然有其理由,但也不能形如枯木,心如死水。因为女性双性恋现象一样存在,这些走上异性婚姻的女性同性恋者中也含有这一类人群,既可以接受同性,也可以接受异性,那么选择这一条路也在情理之中。
有一些纯粹是女性同性恋者,绝对接受不了异性,若父母反对,也将花更多时间去与父母交流,论理。
  “如果我们拥有了我们想要的,他们就一定会失去吗?这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问题吧?是什么让这两者对立得这么厉害,如果我们要反省,那他们不应该反省吗?爱是付出,更要妥协,难道我们要学哪叱割肉剔骨还回父母恩情么?”
  “我尝试着不断和父母讨论、交流,毕竟总不能事到临头才跟他们说罢,那样的刺激未免太大了,对家庭会造成无可避免的伤害,我不喜欢!我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应当给他们接受和理解的时间与空间……”
  其实很多朋友都像这两位朋友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父母,面对现实,明白爱需要沟通,需要互相学习。但因为各种因素,得到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有点理性的女同性恋者一般都明白父母反对同性恋的最大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社会大环境的普遍否定态度,恐惧自己的女儿若标新立异就很可能受到社会的伤害,故此,父母以为阻止女儿同性恋便是为了她们好。
  照黑格尔的哲学学说,“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么同性恋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而反对同性恋现象存在的也是合理的,这两者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无错对。
  社会学又表明,任何一种集体意识的形成都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想要改变它仅凭个人力量是不可能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透析该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首先,信息的缺乏会导致许多同性恋者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怪诞的。其他的人也会这样认为。于是,同性恋者就会试图克服自己的本性,亲友们更会努力促成。结果,同性恋者个人和亲友在内心和行动中就有许多挣扎。个人的能量不转化为生产性的力量,反而因为无谓的自我挣扎和公众的不理解,产生许多的怨恨和暴力。”(万延海《北京必需透视同性恋的脸谱》)
  笔者曾试图在现实中和网络上与一些异性恋友人去谈关于女性同性恋的问题,90%在被问到该问题时一开始都有一种茫然不知之状态,其中有少许部分接着说表示理解,可以接受其存在;另有少许部分显得很惊讶,不能接受;大部分却迅速转移话题,表现出对此现象或问题毫无兴趣的样子。
  这似乎可以说明,社会上有大部分人,仍在拒绝了解此现象的存在。我们说社会与人的关系是互动的,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并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历史问题。

  萨福有一首诗,《没有听她说一个字》,前三段是这样写的:

坦白地说,我宁愿死去
当她离开,她久久地

哭泣;她对我说
“这次离别,一定得
忍受,萨福。我去,并非自愿”

我说:“去吧,快快活活的
但是要记住(你清楚地知道)
离开你的人戴着爱的镣铐。”

  无论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还是在当代中国,女性同性恋虽没有遭到社会的严厉禁止,但世人也只当此类情感是异性恋的一个辅佐补充,一个女人的命运就是要结婚生子,这仿佛是天经地义。
  同性恋婚姻悲剧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这两个因素联手将一些女性的未来幸福给予了否定。作为一个知情者,不知道这些女性还要委屈多久还要忍受多久?这种对世间美好感情野蛮处理的做法,让人觉得痛心。
  但是这世上可能有无法沟通的人,但一定没有无法沟通的事,给予时间,让世人去了解,终将真相大白。

五媒体对女性同性恋者的误解和促进

  去年十二月二日晚,央视新闻频道在黄金时间的《央视论坛》播出访谈节目:《同性恋:回避不如正视》,但是主要说的是男性同性恋和艾滋病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没有提到“女性同性恋”一词,可见政府对女性同性恋采取的态度依然是“不提、不问、不说、不理”,这一种态度仍然可以理解为漠视,或者是默许。
  但终归是好事,表示政府已从以前的回避态度开始正视这一群体的具体存在现象,从目前最严峻的问题论起,将一步一步,掀开中国同性恋的神秘面纱。
  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最大的愿望一般是希望世人不要再对其抱以歧视和成见,希望社会认可这是一种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正常情感,能给以和异性恋一样的社会平等地位和有效法律保障。
  要实现这一愿望,各类媒体将在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目前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歧视同性恋源于一种爱情排他主义,即认同和自己同一类型的生活爱情方式,排斥和自己非同的另一类方式。但在这个讲究生活多元化、个性解放的二十一世纪显然是不适宜的。
  因为大多数人是异性恋而有些人是同性恋就该受到反对吗?或者人数多的就可以压制人数少的?一样是父母生的,一样是地球生物,一样吃五谷长大,同性恋的性取向问题和有的人是左撇子一样没什么错和对,只是一种心理和生理喜好而已。比如去饭馆吃饭的顾客,各式菜肴随便人点;比如同去一座城市游玩的旅客,有的人选择了坐飞机,有的却是坐火车、汽车、轮船,甚至还有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只要你喜欢,都可达到目的地,而途中观赏到的风景的差异也是个各人选择的结果。
  这个道理很容易懂,但是歧视仍然存在。这歧视和不理解主要来自于公众已经习以为常的一种儒教道德观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受儒家控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这种性道德灌输结果给世人造成了一种内省规矩的潜移默化,男女同性恋不会自然生育,所谓的阴阳无法调和,首先和这种道德格格不入,所以在现代人的潜意识中,一部分人会毫不思索地去否定同性恋,将同性恋推入黑暗中。
  早在十年前,笔者从书店购得一书,曾经是浙江美院院长肖峰的《谈艺论美》,其中有一篇,肖峰到了美国旧金山,观看到那里的同性恋游行队伍,觉得恶心极了。这种因个人喜恶问题而误解同性恋的文字被印成书出版,极可能影响大众对同性恋的看法。
  一些报刊杂志为迎合世人猎奇心理也登一些不利于大众正面了解同性恋的文字,比如说同性恋该如如何治疗,或者夸大一些负面新闻,什么同性恋殴打、买淫、杀情人等等,这种强调只能更加深世人对同性恋的误解,甚至将同性恋形象和犯罪、丑陋等联系在一起。
  笔者在新浪网,曾看到一篇《中国古代同性恋隐语》这样说:《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对食”即当今所谓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牺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这些幽禁的宫女因不得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
  这样的文字,似乎在了解女性同性恋,但这种名词解释般的断意,说女性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又如何不导致某些人的误解?
  今年初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性学者刘达临、鲁龙光共同主编的《中国同性恋研究》,文中有章节认为同性恋仍是需要治疗的,仍是一种心理疾病,甚至可以预防等。这种传统的观点,在网络环境中招致了对同性恋持接受态度的网民们的比较强烈的反应。
  几乎和《中国同性恋研究》同时出版的李银河新作《你如此需要安慰》,以举例点评的方式,给予了有别于大部分异性恋情感的非一般情感故事以阐述和沟通,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对女性同性恋关系的点解。
  公众媒体作为世人自由(不触犯法律)言论的工具,对同性恋持不一样观点的声音都得到了一样表现。
  1992年,老作家萧乾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唉,同性恋》,呼吁社会正视同性恋问题。
  1994年,张北川所著47万字的《同性爱》一书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学术著作,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阐释了人类史的发展是朝着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拥有平等权力的方向进步的。
  1999年,女同性恋者简报《天空》出版。对于女性间的该情感模式和历史成因开始比较理性的阐述。
  此后,一些大型网站都对女性同性恋这一自然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在电影界,获1998年金紫荆奖最佳女演员和1997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自梳》,是1997年华语影坛的佳作。刘嘉玲、杨采妮, 两个女人在乱世里惺惺相惜,衍生出超越生死的爱恋,她们所爱的程度足以使很多拥有异性之爱的人汗颜。尽管因战乱而离散多年,但这种感情始终是不离不弃,温暖如初。所谓真爱,无论异性还是同性,就是如此境界,
  作为国内第一部女同电影,《今天夏天》,2000年由一个27岁的女子李玉导演,在2001年威尼斯国际影展上获得艾尔维拉·娜塔莉奖,在2002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影片主要讲的是女性同性恋者生存在家庭与社会的尴尬关系,主角小群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现代女性,同时作为一个女性同性恋者,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却显得艰难,在被动中争求,反抗,让人觉得压抑。
  另外,国外一些优秀女性同性恋电影进入国内,也让一些人对于女性同性恋的生活情感等多了一层感性与理性上的认识,如《男孩不哭》、《时时刻刻》、《女魔头》,这三部将女性同性恋和社会伦理关系结合一体的电影,三位女主演希拉里·斯旺克、妮可·基德曼、莎莉·赛隆分别获得第七十二届、第七十五届和第七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有意思的是,《男孩不哭》和《女魔头》皆改变于美国真人真事,而妮可·基德曼在《时时刻刻》中演的弗吉尼亚·伍尔芙也是一个真人,一个女权主义和同性恋倾向者,一个苦思人生意义并困惑于自我身份的英国先锋派女作家,结果选择了投水自尽。
  因为同性恋题材的文字在目前还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一种文化,有关女性同性恋的印刷出版物还很稀少,但十三不靠所著的该题材小说《上海往事》却一度在北京图书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女性间这种缠绵和思念,矛盾与挣扎,曾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故此,网上有一句戏言,说十三不靠害了许多本来疑惑于自己是不是同性恋的女性一路奔进了这个圈子,结果发现与同性相爱的感觉虽然美丽却也苦不堪言。
  而在以往的女性文学作品中,从张洁王安忆到陈染林白,再到卫慧和安妮宝贝等,这些女作家的作品虽不像《上海往事》那样写的纯粹是“她和她的故事”,但也出现了雄化的女性以及她们相互之间的爱和欣赏,还有既是同性恋又是异性恋的双性恋女性,同时超性别意识的出现,对于女性对性及性别的认识上作了非同寻常的表现。这些文字的扩散,对于世人了解女性同性爱恋的现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众媒体作为制造社会舆论的最主要的工具,无论电视、电影,还是书刊、网络等,其发挥的巨大功效都是无法被忽视的,相信女性同性恋在媒体中的形象也将更真实化、具体化、深入化。


六女性同性恋的性行为

  首先说何为爱情?人类所认识的爱情的普遍意义是什么?即存在于两人之间,使人能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一种综合的(既是生理的,又是社会的)互相倾慕和交往之情。
  肉体间的交往即爱人间的性行为。性是组成爱的重要不可分割部分,没有性的爱可能是崇高的,但也可能是苍白的,不堪一击的。
  那种只有精神爱的柏拉图之恋于爱的全概念来说是不完整的,就如某些出于种种目的和原因结合在一起但没有感情的所谓爱人,同样带着某种缺陷。
  性行为作为维持爱人关系的一种行为手段,反映在女性同性恋上面,同样不可忽略。
  爱上一个人,即包含着身体上的亲昵需求,女性同性恋者同样会对对方的身体思念不已,渴望得到这种来自于身体的甜蜜冲动,幸福体验,从而让爱成为息息相关、名副其实的存在。
  而女性感情的细腻,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女性同性恋之间的性行为几乎可以无处不在,包括微笑、凝视、牵手、拥抱、交谈、抚摸、亲吻、叹息、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同床、指交、口交等。自然,最诱人的一种是裸体互相的纠缠和唇舌在阴部的舔吸及手指在阴道的进入。
  一般在PT恋上,T大多主动,首先会去拥抱爱人,进行抚摸。在两个不分上,也会有差异,一个会显得主动些,另一个被动些。
  作为做爱前戏的爱抚,有个女性同性恋者这样说,“个人觉得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可以先搂着她,跟她说几句情话,比如‘你真美、你很性感’之类的,在心理上先让她感到舒坦放松,然后开始亲吻她的嘴唇、耳珠、耳背、颈部、乳房、小腹、腰……”
  女性因为性欲唤起比较缓慢,非常需要温柔的抚摸。甚至有的女性同性恋者直言之所以喜爱同性就是喜爱女性的这种温柔的做爱方式。
  女性间的插入一般以手指作为性器官,但这和男性的插入非常不同,男性插入以满足己欲为先,女性的插入却主要是为了制造对方的高潮,然后在爱人娇吟的高潮声中感受另一种满足和快乐。当然这是相互性的。
  女性的手指作为一种性器官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如男性般的射了就泻,不会软绵无力,只要在心理上愿意,可以很长时间,几个小时都可以。
  “和女性做爱根本没有性爱的结束点,像一个圆,一周又一周地循环。”(海特《海特性学报告》)
  同性恋获得的性高潮在与异性恋、双性恋获得的频率比较上,“有半年以上关系的异性恋女性每周性高潮4·7次,同性恋女性6·2次,双性恋女性8·8次。自述对快感感觉"强烈"的异性恋女性占48%, 同性恋女性80%;双性恋女性86%。”(李银河《同性恋亚化》)
  只要身体不觉得疲倦,女性高潮可以不断重现。这其实也是一个原因,女性一旦选择为同性恋后就几乎没有人会自愿再退出。
  这并不是要标榜女性这种性行为,异性恋中的男性同样也有一双手,如果他愿意也可以用手指去刺激女性,并让女性因此达到高潮。只是这样做的人会比女性同性恋者多吗?
关于性爱频率,众说不一,有一天一次的,二三天一次,五六天一次的,还有因为分居,见面不容易,就有近半个月或一个月或几个月一次的也有,但见了面可能一天做三四次也有。
  关于性爱时间,半个小时或几个小时,长短不一,有一个T说,“其实我连续做五六个小时也不是问题,但怕我女朋友累了,一般做两个小时就停止了。毕竟太纵欲对身体不好,我们都已满足了,也就歇着了。”
  关于性爱过程,也是因人而异,各有所好,保守一点的可能会是拥抱、亲吻、抚摸、插入,而浪漫一点可能更讲究调情过程,或更注意技巧。不过性爱经验是可以积累的,也可以学习尝试并找寻到一种最适合于自己和爱人的方式。
  “第一次,我们做的时间很短,大概十多分钟,可能我太性急,我的手过早地伸入,又过早地插入,她似乎也迫不及待,高潮来的很快,后来我们不那么心急,有一次我们做了三个多小时,她一共来了七次高潮,我也来了三次。”
  这上面所说的,只是发生在一对相爱的女性同性恋之间,但作为一个群体,层次不同,修养不一,也存在一些玩性的女性。
  在酒吧,是滋生“一夜情”的最好场所。因为抵挡不了寂寞而随便找个人进行爱的实践,这些因性而开始的故事,大多数经过一个夜后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也有的会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再分手,有的可能会维持更长一段时间,甚至一辈子。
  也有一些女性同性恋者的性渴望显得比较单纯,说只要在一起,彼此一个眼神肯定就会觉得幸福无比。这部分女性同性恋者认为,女性相爱更是因情而起,和性没多大关系,她们以为若可以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即使一生没有性也是足够愉快的,只要存在彼此欣赏、彼此维护、彼此照顾的那份坚韧之情,如此携手一辈子也是幸福。
  故此有许多异性恋者一直以玩笑的态度对待女性同性恋,也不在意两个女性间的性行为,认为她们是比较深厚的友情关系而已,所以如果那名女性是双性恋,也可以接受异性的亲热,大部分男性都可以容忍这种关系。
  “许多异性恋者以为,两个女同性恋在一起什么也做不成,当然,这种推测就像以为两个男同性恋在一起只做肛交一样的偏颇。事实上,女同性恋者之间既有感情的交往,也有性活动。女同性恋者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异性恋霸权和“男性生殖器霸权”的挑战,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性倾向的多样性和身体快感的多源性。”(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一些女性描绘与同性做爱后的感觉好像吸了毒,再也无法抛弃这种感受,甘愿一生陷在其中,哪怕遭受世人非议。
  一个处在热恋中的女子这样形容她的思念,“谁能想象到我有多想她?我尤其想她的身体。我想把她叼在嘴里,拎在手上,抱在怀里,始终形影不离。只要一天不见面,我的思念便着了火一般,渴望她会站在我面前,每时每刻都是属于我的女人。”
  这个世界,爱各具特色,爱也无所不在,也可以无所不包,性爱的快乐也不该局限于异性之间。只要心中有爱,甜蜜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前提是彼此喜欢,不要强迫他人。

七个体自我意识

  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拥有众多角色,都在有意或无意中做着一个个角色,并随着时间地点和内在状态的转换而变换着自己的角色。
  既然已是一名女性同性恋者,便也决定了这一角色的存在。不管是公开的还是隐蔽的,这一角色如何表现,是不是要偏离这一角色范畴,甚至是不是要脱离这一角色,大多取决于自我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和意识,而这种认识和意识,不但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更是与自己的个性、信仰、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等相关连。
  故无可否认,在女性同性恋这一群体中,关于自我身份的认同,有的人自我意识强烈和清晰,有的人自我意识模糊和微弱,也有的人自我意识抗拒和憎恨,还有的人自我意识从容和幸福等等。如此,各人的情绪也将不同,也将有不同的展露和发泄。
  “我的生活充满了朝气。作为一个女同有什么不好呢?难道和大部分人一样就好吗?我爱我所爱,恨我所恨,我是属于自己,我是独立的,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不知道该如何好?我不想放弃自我,真正的我不是这样的,可是在父母、朋友、同事面前我必须带着面具生活。也不是担心他们知道了会如何,只是不懂,一个拉拉该如何去和他们交流?好像我很笨,不懂得怎样去生活。”
  “我对自己感到无能为力,如果我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多好,我想我一定会快乐许多。不知道上辈子犯了什么罪?老天这样折磨我?我为自己感到羞耻,很多时候我想去死了算了。天啊,我为什么要去喜欢一个同性?好像我的脑子出了问题。”
  “我必须要告诉和我一样清醒认识到自己是女同志的朋友一句话:认识到自己是女同志绝不是悲哀的一件事,而是值得自豪和庆幸的。因为我们领先于社会一大步,已经提早考虑我们更爱吃大米还是白面的问题。”
  以上四位女性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有很多一部分女性习惯了等待,也满怀自知之明,很清楚当今现实,默默地爱着,默默地走着,前途未明,未来难卜,但求认真过好今天。
  “我和她在一起生活,我们也很相爱,但我们的父母并不知道这事情。自我意识我们是就行了,并不需要别人来承认,包括我们的父母。如果有一天父母知道了,我想一定会有办法解决,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相信很多事都是循序渐进的,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问题是,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焦躁,只要你真诚地面对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人活着,首先要考虑的是基本生活,如果一对女性同性恋对目前的生存环境还算满意,如果能和所爱的人默默在一起,那何必说出来?何必自招麻烦引来世人的怪视?尽管很多女性同性恋者在心里呐喊,我们是性觉醒的先锋,我们是自由神的旗手,但英雄毕竟少有,现实是如此残酷。再说台湾同性恋女作家邱妙津,其创作的《鳄鱼手记》不但获得1995年时报文学奖推荐奖,也是首部以女同性恋者的身份去描绘女同性恋心路历程的先声。可这样一个满腹才华的女子也无法逃脱环境左右个体命运的苦闷,不过二十六岁,就选择了自杀。
  “一个完全坦荡的,敢于承认的,敢于面对的时代,并没有到来。”(季伟《禁忌的改写——剖析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同性恋现象》)
  一个真正开放的,属于女性同性恋的时代的确还没到来。大部分女性同性恋的自我意识不够挺立,也不愿以真实身份站出来,除了我们的社会还不够开放还没有给女性同性恋者一个宽广的天空,也因为这些女性具有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毕竟,安全回家是最基本的一点。而想要革命就得付出代价,很少人甘愿去做炮灰,暂时得过且过吧。
  “我是一个女人,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女儿、妹妹、朋友、同事......作为一个女人,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有一份可以为之奋斗的工作,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朋友圈......当然,我有时也会脆弱、虚荣、狭隘、眼光短浅……可是,我可以自豪地讲,作为一个女人,我奋斗了,把握了,付出了,得到了,爱了,恨了,笑过,哭过,醉过……所以我是幸福的。”
  一个女性同性恋者的角色不仅是一个女性同性恋者,如果所处的社会关系复杂,所担任的角色也将更多,但是如果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这一种身份,坦然面对,生活必将更精彩。
  关于社会不认可同性恋这一现象,有一些女性同性恋者表示无奈,有一些表示愤慨,但更多也是表示了理解。
  任何人也不可能理解所有事情。因为人们不理解地球是圆的,所以布鲁诺被烧死了,这并不是那些人们的错。而现在人们能够理解地球是圆的,也是因为有整个文明进步的奠基,而并不是因为我们比从前的人更聪明了。
  “理解那些不理解的人们,同时也找找自己的原因。我们究竟做了什么去寻求人们的理解呢?除了在网络上,我们又在什么地方公开争取过自己应该得到的权利呢?可以说我们做了,但是做的太少。我也理解那些不愿意公开身份的同志,所以也能理解那些不支持同志的人们。”
  笔者以为,真要社会理解并接受女性同性恋,应该有人站出来,有一部分人站出来,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清楚表明自己的身份特征,女同们想要争取的权益才可能受到世人重视,社会才更容易承认这个群体,该群体的活动空间也将逐渐宽广,所受的阻力将越来越小。


八 交流和社区文化

  台湾男同作家白先勇说同性恋的世界是一个黑暗王国,“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政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国民。”
  作为女性同性恋者,也是如此,晚上,可以在网上对着某女甜言蜜语地说“我爱你!”或在酒吧谈天说地,喝酒猜拳,交换几个暧昧的眼神,开始一场刻骨的恋情,可是天一亮,就走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地,做着世人眼里的好女人,甚至是好妻子,好母亲。
  这样的白天和黑夜,完全是两种人生。
  但这样的女性同性恋者至少还有一个场所可以与同类进行工作生活及情感上的交流,而处在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还无能力上网更无条件去酒吧的女性同性恋者其生活状况仍是处在封闭孤独和惶慌焦虑中,可能仍会拼命压抑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病的,只是不知道如何治疗。
  而很多目前可在网上交流的女性同性恋者,在十年前又何尝不如此?
  女作家明水(化名)是一名女性同性恋者,同时也是一名演员,2004年10月,和在一家日航公司当会计的女友在上海某饭店举行了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例女性同性恋的婚礼。但在1996年前,明水一样感到自己孤立无助,觉得自己是世上唯一的同性恋者,直到一个美国室友告诉她一个同性恋者交友的网址,一个别样丰富的世界才出现在她眼前。
  “我渴望有一个地方,可以大声地说,我是一个女子,我爱的也是一个女子。”
  “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女性同性恋者,一旦爱上某个女子,心里就会如此渴望。”
出于某种个人需要和为同类服务的精神,自1998年始,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很多女性同性恋网站和论坛应运而生。目前影响较大的纯女性网站有拉拉俱乐部、深秋小屋、花开的地方、阿拉岛、女人香等。且有很多综合论坛,如西陆社区、天涯社区、新浪论坛等,都为女性同性恋者开辟了专区,任大家畅所欲言。
  这些在现实交往中受到众多阻碍的女性同性恋者便开始在女同网站论坛上进行交流倾诉和沟通。
  网站的功能可以说是女性同性恋者的精神家园,很多人在网上交友,恋爱,然后将这种关系延续到现实中,虽然多数以落寞分手为结局,但毕竟也爱过一场,网站毕竟为很多人提供了彼此认识的桥梁。
  当然网站论坛的功效不仅仅是供大家谈谈情说说爱,相互之间也有许多对人生理想及未来的探讨。比如讨论:女性同性恋者是如何摆脱压抑情绪的;如果暴露了身份该怎么办?关于与男同建立婚姻家庭;女性同性恋的未来,同性婚姻真的会合法吗等,还有更深层次的讨论,如关于同性恋的社会建构,关于同性恋的政治影响,且如何形成一套健全的社会法制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等,自然更多的是以女性同性恋为题材创作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不但述说着大家的故事和心事,也充实着大家的生活。
  而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酒吧首先为女性同性恋者提供了交流场所。
  大约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前后,北京男女同性恋者开始在酒吧聚会,同性恋酒吧相继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出现。
  而后,各类自发活动开始出现。目前,某一些城市的女性同性恋者之间的集会多是先在网上发布消息,说明时间、地点、参加事项等,活动的举办者一般为个人网站和酒吧经营者,但只有短效性,缺少持续性。
  由于经济来源闭塞和女性同性恋者的自我意识还不开放等原因,目前在国内的女性同性恋者还不能形成社团型连锁组织,不过积极从事此类活动的个人和群体早就存在。
  1992年9月2日,北京红枫女热线诞生,以排解妇女的各类心理困惑为目的,其中也接受女性同性恋和双性恋问题的咨询,虽然有网友反映,当时做此热线咨询的人未必能正确看待同性恋,但至少将此问题提到了桌面上,至少让大家有了倾诉的机会。
  随后,在上海、重庆、武汉、昆明等地相继出现了专门关于女性同性恋问题的服务热线。在云南,去年还成立了女性同性恋社团——云南省红十字会——“爱咨家”咨询服务中心,其项目宗旨是建立一个免费咨询服务中心和社会公益宣传窗口,以平等、关爱、参与的原则开展免费咨询服务、社区、同伴教育培训等活动,通过宣传、培训、外展、咨询、网络、媒体、帮助等工作来促进女性同性恋的健康成长。在北京,为了对内促进女同志文化建设,对外改善女同志社会处境,社区工作小组“同语”在圈内活跃人士闲的组织下也已经开展起来。“我们的工作除了为女同社区提供服务,开展健康教育、文化建设等活动,特别强调在不同的人群中寻找共同的语言,搭建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希望借此改变社会对同志的歧视态度,改善同志的社会处境,争取同志的平等权益。”(爱白/华文同性资料中心)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花开的地方”华人姐妹网,于2002年1月1日由一对les情侣创建,同时开创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女同网络电台;在网上开设了第一家LES商店,开创“花开”品牌;第一个制作具有LES特色的宣传T恤;又精心打造“花开三周年”纪念饰品;并在上海成立“花开1088酒吧”,为广大女同网友在现实中也有自己的交流场地;更难得的是“花开”网站多次参与并组织有关女同方面的公益活动,为了在社会上宣扬女性同性恋的真实健康形象作了积极的推进。
  目前,在北京、深圳、成都等一些城市的女同们虽有不定期活动,如开展学术演讲,进行篮球、羽毛球比赛,或集体郊游等,但对于全国的女同们来说,毕竟人数太微,这只是始步阶段,要让所有的女同们都活得健康快乐而充实自信,漫漫长路,还遥遥望不见其边。
  笔者以为,作为女性同性恋中普通的一员,既然已困顿于自身的环境并明白应有的权益与责任,大部分人又怎么会不思进取?虽然只能靠网络论坛等一些虚拟社区来向世人告知女性同性恋真实地存在着,且活得丰富多彩,但终将百川入海,汹涌成浪。


九女性同性恋运动为什么不见起色

  2005年3月6日, 作为官方的同性恋网站,爱情白皮书(中华同志网)开展专题讨论:中国的女同志运动因何而落后?
  当社会一样不接受男女同性恋现象时,但女同志能获得的社会关注和资源帮助却远远不及男同志,这虽然有目前让人头疼的艾滋病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女性自我的参于意识和权力意识及团结意识欠缺造成。
  作为一名女性同性恋者,和另一位女性在一起,明明两情相悦了,并以为此情不渝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束缚?为什么要遭受世人的责难?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却无奈地分手。如果大部分女性同性恋者总是默默承受,不去声明自己的权利,也不敢正视自己的权利,那么社会又如何知道你的需求?
  连你本身都无法理直气壮,又如何要求社会普遍接受?又如何要求立法机构对同性婚姻进行立法?
  有网友认为,这是女性自我权利意识唤醒的历史缺失。
  “在现代中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妇女运动历程,解放前中国的革命精英们就意识到女性的诸多不平等地位,来自家庭、宗族和封建思想等的压迫,这些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婚姻、生育、工作权、受教育的权利等方面,在49年建国之后,中央政府颁布了《婚姻法》等一系列法律,保障了妇女与男子的平等地位。但是这些权利并不是靠妇女自身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得的,不是靠不懈的斗争争取来的,而是至上而下,由男子主导的国家权利机构“下放”和‘赠与’的。”
  大家都知道,目前同性恋在国内的境遇是,没人说你犯法,但是不少人在心里鄙视你为不洁,为怪物,为不道德者,或是社会丑恶现象。
  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女性同性恋者却以为个人的幸福感并不与社会的是否认可有直接关系,这样的结果是即便有许多在社会上过的很不错的女性同性恋情侣却也不会公开自己的身份。反正吃饭穿衣,冷饿自知,有的时候,幸福或不幸也只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在私下里解决,张扬即使是异性恋也是不好的。
  这一种隐蔽性存在,社会就无法在短期内了解女性同性恋者的真实生活状况,无法给予女性同性恋者以公正的评介,更不必说是法律的待遇。
  而造成女同们普遍隐忍个性的特征原因,又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文化。
  遥想我们的历史,当猿一步步进化成为人,当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替代,当某些人不幸被沦为奴隶,当某些封建贵族可以随意判决他人生死,当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和“女子与小人难养”,还提倡什么“仁”和“义”,企望统治者们施“仁义”于天下时,这儒家学说便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极力推崇。因为几乎每一个统治者都以为自己高高在上,都可以施“仁义”于天下,以为自己是天下的主宰。
  尤其孔大圣人这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狠狠击伤了被父辈期望需要传种接代的好些同性恋者的慌张心灵。
  孔大圣人又言“女子与小人难养”,本意可能不是歧视女性,却让后世儒者为了维护其男性中心地位提供了据点,不断编造出一条条绳索套在女性的脖子上,无理扼杀女性的才情,原则上轻视女性的创造力和智慧。什么三从四德,什么三纲五常,可哀整个封建王朝,女性没有地位,女性一直低人一等,女性的命运一直隶属于男性。照理说而今政府承认女性是半边天,是女性思想与行动可以自由奔放的时代,女性所受的待遇正基本和男性一致,可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不过五十多年,改革开放也只有二十多年,一种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个性就是一种社会习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脱胎换骨,女性在处理性与爱的问题上仍普遍趋向于受压制和被忽视,能忍便忍,能隐就隐,尤其是女性同性恋,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更没话可说了。所以说如今的女同运动如死水微澜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这历史文化的遗传也导致了今日社会的性别教育,鼓励男性优秀,鼓励女性平庸的。男性优秀,才能够获得社会认同,才能吸引女性;女性平庸,才能安分守己,做一个贤妻良母,用小女人的温良凸显出大男人的伟岸,才能被男性所以爱。这个教育影响我们年,如今还带着巨大的惯性。这个磁场还波及到女同志群体内部,君不见TTPP老公老婆正搞得热闹非凡么?”
  还有女性认为,女同志运动需要带头人,需要领导人,更需要社会阶层的支持。
  “主导中国同志平权运动资源力量的人,恐怕在意识上并没有怎样思考过女同志的能力。或许他们也在想女同志‘压力小’、‘上不了街’等等。但是缺乏资源支持和声音支持的女同志,何以去‘运动’?”
  另外,该群体存在的一些腐败分子和混在其中的某些不良现象也妨碍了社会正确看待女性同性恋,某些利用该身份骗财骗色者,之所以宣称自己是女性同性恋者,是“因为逐渐认识到此身份有一种含糊不清的诱惑力,她们甚至希望诱惑可能喜欢“坏女人”的男人。这些喧嚣的狂热分子(她们显然是女性同性恋者当中最引人注意的)使公众舆论本来就认为是邪恶和装腔作势的东西,更加名誉扫地。”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还有,女同自身因受环境压迫,表现出的消极心理和自杀行为,也一样不利于该运动的前进步伐。
  “和人的所有行为一样,同性恋是导致虚假、失衡、受挫、谎言,还是相反,会带来有益的体验,这要取决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方式——是不真诚的、懒惰的和虚伪的,还是明朗的、慷慨的和自由的。”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团结与向上,正确正视自己,并敢于接受现实,摒弃虚假、失衡、受挫、谎言等,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积极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如果“环境”总不认为女性同性恋者的权益真实存在,如果女性同性恋者自己不去制造这个“环境”?而是等到男性同性恋争取到权益后再把这权益分给女性同性恋者,那么,中国的女性同性恋运动将继续处于沉默状态,只能凭历史的脚步,缓慢而行。


十(结语)如何看待同性恋问题

  在恒久之前,在天地不分的时候,宇宙一片混沌,谁知道什么生死,谁知道什么男女,是偶然一声巨爆,成就了星云,成就了地球,成就了生命,成就了我们。人类有幸成了这地球的主人。
  然苍茫大地,寂廖星空,仍前不见其边,后不见有尾。人生也短短几十年,恍如一梦,微比渺尘,谁爱谁?谁愿意和谁在一起?又不妨碍谁,干吗要去计较诅咒让别人不痛快?
  试想人活着的意义还不是为了争取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幸福?宇宙无穷奥妙,依然有待今人和后人去不停探索,科学与文明的进展,都是在一步步解放我们身体上的束缚和心灵上的禁锢,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相信也将会以一种公正和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只是时间问题。而时间的缓慢或快速又取决于个人和政府的态度积极程度。
  首先是政府,如果对于同性恋者仍抱以一种晦涩的态度,采取冷漠置之的做法,那么同性恋者在社会上的活动仍会遭受无形压力,因为从根本上讲,冷漠就是一种忽视他人存在而不接受的态度。
  但是政府凭什么要积极面对同性恋问题?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政府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何其多。而同性恋问题也不是几位专家提出来就可以解决的。比如李银河提出的“同性婚姻立法提案”,为什么会在人大会上遭到冷遇?因为民间尚不具备这股急需同性婚姻立法的集体势力,即使存在,也只是一股暗潮,分散于各地,尚未形成的一股潮流。
  当然工作是互动的,当同性恋本身开始昭示自我真实面目的时候,政府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而同性恋者的生存境况也将得到改善。如此良性循环,同性恋与社会的关系将渐渐自然,并完善。
  所以建议所有同性恋者,不要再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躲躲闪闪,既然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大可以理直气壮地,心平气和地,做一个自己眼里的正常人。
  这世界原就丰富多彩,多种生活习性都可以并存。阳光并不是单纯的白色,而是七彩色。不信?就想一想为什么这世上有黑人白人黄人棕人?为什么没有彻底相同的两个人?为什么水中的鱼又如此多品种?再去看看花园里或路边的野花,除了五颜六色,除了有雄性的和雌性的,还有雌雄同体的,比如默默无闻的紫花地丁,就可以自己受精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反对去否认去扭曲事实。
  同性相爱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同性相爱的恋人是不是可以如异性恋男女一样拥有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这问题还有待世人去了解去认识去评判,需要有兴趣的人们首先去关注去行动。
  笔者以为,不管你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对人对事以真诚是最基本的道德。一个视婚姻为儿戏视感情为交易的人终究得不到人们的认同,而勇于直面现实,勇于维护应有的权利,并勇于承认事实的人,终将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想想山顶洞人的时代到今日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历程,虽然文明演进的程度是如此缓慢,但是文明毕竟日渐在演进。
  作为一个关注此问题的人,笔者相信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终将会成为现实,只要这世上,仍有无数相爱的两个女子(或男子)在盼望在梦想,某一天,对彼此的家人宣布她们(他们)要结婚了,要择一个良日办喜事,要邀请亲朋好友出席她们(他们)的婚礼,然后忙着办置家具布置好新家,在新婚那一天,亲人和朋友都来了,就如对待异性恋夫妇一样,报以一种温馨的祝福,祝福她们(他们)白头偕老永远恩爱。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国内看到许多同性结婚的事实,同性相爱再也不会遭到世人的怪视和非难。

遊客 发表于 2007-5-10 20:52:40

“如林青霞在《东方不败》中的扮相,在女性同性恋者中得到一致赞美。”
我一直存在一个疑问,我发现喜欢李宇春的大多是女生,男生一般都不喜欢,当时就觉得奇怪,不知是否可以做以上这个解释 ...

lanaxie 发表于 2007-5-11 15:35:03

一般来说男生都比较喜欢美丽温柔、娇小可爱型的,李宇春在审美上确实有些异化。我觉得喜欢她的人里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男生的,而且喜欢她的人大多也不是喜欢她的造型,更多的应该是被她的舞台表现力所感染吧!

要说到假小子这个问题的话,就要分析我们社会心理在这方面产生的影响了。小时候做假小子可能是受父母的潜意识中的愿望影响比较多一些。像我小时候,玩具基本上是枪、炮、车,女孩子的玩具很少,这个主要怪我爸。长大以后,就是青春期以后,如果继续做假小子状的话,这个除了父母家庭的影响外,主要还是她自己受社会潜意识的影响,对成为强者的追求的潜意识影响下,可能是有意识、也可能是无意识形成的一种状态吧!

其实,虽然社会意识中的强者基本都是男性,但是女性也可以成为强者,并且是无须装扮成为男人也可以成为强者的。成为女性强者,也并不一定就需要抹杀女性天生柔情似水的一面的,柔也是可以克刚的。说着说着又要讲到女权上去了,好了打住!

[ 本帖最后由 lanaxie 于 2007-5-12 19:24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