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社会 发表于 2007-6-13 22:28:22

两则读书笔记

本帖最后由 淘来淘去 于 2016-5-29 15:40 编辑 <br /><br />身体是存在的揭密(读书笔记No.22)
我认为,在当代社会中,身体不仅仅经常呈现为一个无力与无奈的主题,而且也呈现为一个有力而凸显的主题。对身体的漠视与淡忘,不仅是对意识与意义的马虎与忽略,而且更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删减与剔除。因为对身体的态度与对思想的态度是全息对应、镜象同构的,因为身体的呈现态就是精神的现象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复杂的内涵就是身体存在的事实。存在的秘密不是政治的,伦理的,甚至不是形而上学的,而是面孔的,表情的,甚至是身体本身的。所谓生活的事实,说到底,它实际上是一种身体的现实。因为社会的、历史的千维万象都会在身体的这儿聚焦、汇集、成像、揭密,所以,离开身体的存在事实去奢谈人之外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
对我来说,如果一个地方的身体普遍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凹陷、干瘪、缩窄、扭曲、变形、丑陋、鬼祟的状态,那这个地方就没有任何资格去自诩它文化的高深、道德的挺拔、精神的优异,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聒噪自己国族的英明、制度的进步、历史的前卫。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切所谓文化、道德、精神的东西其实、并且也只能是为身体的审美,或审美的身体服务的。不仅为这种身体而存在,而且也只能被这种身体所证明。满足的是什么?不能带来的又是什么?(读书笔记No.104)
但我认为这种对社会的宏大设计与对自然的总体改变,即使在最好的意义上讲,也仅仅体现的是设计者和改造者一种貌似牛拜与冲天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意气,一种仿佛气吞山河实则好高骛远的幼稚激情,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给社会与自然带来了无以穷尽、无以描绘的困厄、痛苦、灾难与悲剧。因为他们把存在的诸要素——更不要说未来发展的那种无限丰富性与可能性——仅仅作了一种所谓科技理性与革命理性的简单抽象与处理。在这种简单化原则的驱使下,他们所追求的就只可能是社会的符合革命几何学原理的所谓粗线条、平直、方正、单调、单一的视觉效果,而不是任何实际存在的、内含于生活的真切而细微的理性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设计的社会有点类似于勒库布西耶设计的城市——比如巴西利亚和昌迪加尔——它们之被建造仅仅是用于从飞机上看起来好看,从远处了望起来“提神”的,而不是用来近距离打量、观赏的,更不是用来让人入住,而且住得身心舒坦的。这样的社会如同这样的城市,由于排除了异质性、多元、自生发、自生长的自然扩展逻辑,排除了民间自然形成的那种珍贵的“街头协议”、个体的创造,以及各种微观层面的和谐氛围,所以它除了只能满足那些牛气设计师们所谓的革命好奇心与革命好胜心外,的确不能给社会的公民或城市的居民带来哪怕是一丝一点的福祉与好运。

www.138317.com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