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keqk1213 发表于 2007-6-20 08:34:51

中国人碗里缺什么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中国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均是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配比不均衡所致。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补充必须强调平衡。

  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均衡是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

  比如:维生素A得到维生素E的保护。维生素A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

  维生素B群、D、E及钙、磷、锌要成一定的比例。

  维生素B1、B2、B6必须符合1∶1∶1的比例。

  维生素B2与C要成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6一起增加摄入量为上。

  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

  钙

  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要求的800毫克的50.6%。因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

  维生素B2

  维生素B2

  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二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8毫克,仅占要求的1.3毫克的61.5%。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等症状。

  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中国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为维生素A,319微克来自p—胡萝卜素的转化),仅为要求的800微克的59.5%。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眼睛干涩、怕光等现象。

  中国人缺乏的营养素锌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0毫克,比要求量少20%,属中国人缺乏的营养素。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儿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

  维生素B1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2毫克,离要求差11.3%。

  硒中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2微克,离要求相差11.7%。

  铁调查食物摄入数据,中国人每天摄入铁已达到要求,但在进行调查饮食的同时又测定了10万人的血红蛋白,发现缺铁性贫血仍十分严重和普遍。

  据调查后分析,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黑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另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铁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仍然广泛存在着贫血现象。

  维生素C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数维生素C已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

  中国人不缺的营养素磷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058毫克,要求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钙最佳的比例为1∶1,如果磷大于钙的摄入量,钙的吸收就会被破坏。中国居民实际摄入比例为钙∶磷=405∶1058,钙与磷的比例严重倒置。

  铜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0毫克。过量的铜有明显的毒性,且铜过量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摄入的铜是多了而不是少了。

  女士不缺维生素D因成年妇女维生素D的需求量为5微克,仅为儿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国成年妇女已达到5微克的标准,故不缺维生素D,但儿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妇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泛酸中国居民饮食范围较广,而泛酸广泛地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中国人不缺泛酸。

  维生素E我国儿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摄入的维生素E偏高。儿童、青少年摄入过量则有较大风险。

  镁镁缺乏症患者并不多,几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呕吐情形严重或注射大量缺镁输液,才会发生缺镁症状。过量会引起运动肌障碍,且会妨碍体内铁的吸收,建议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

  在肝内的储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在中国缺乏维生素B12的人十分罕见。

  补充营养素的误区营养素缺乏,中国人与西方人不一样。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总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因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

  所以,中国人缺的营养素与西方人大不一样。

  曾看到一个在中国销售的西方国家配方的产品,阅读其配方表,发现中国人压根儿就不能服用,比如:“含50毫克的磷”,中国人摄入的磷已经超量,如果再服用磷,岂不使中国人更缺钙!

  “含2毫克的铜”,中国人摄入铜已达2.4毫克,已超过2.0毫克的国家标准,如果服用该配方,不仅对健康不利,而且干扰锌的吸收。

  “含钙100毫克”,中国人均摄入钙约400毫克,离800毫克的标准相距甚远,所以中国人应每天另补充400毫克的钙。现只补100毫克,仅满足25%,不知能起多大作用?

  有的儿童配方不含锌,而锌恰恰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迫切需要补充的,其重要性名列维生素和矿物质首位。

  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的做法不利于健康。
  主要有以下缺点:1.人体内营养仍达不到均衡。多数人缺少的营养素并非一种,服用单一补充产品后,仍然缺乏多种营养素。而营养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这样会干扰营养素的效果。

  2.同时服用几种单一补充产品,有可能造成另外的营养素过量或流失。
  3.经济上不合算。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或有营养知识的朋友帮助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再根据该方案购买相关产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碗里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