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433 发表于 2008-10-23 11:35:05

远去的海埂基地,远去的中国足球(是球迷的请进)

http://www.dndnc.com/tempimg/w1.jpg

对于80年代的球迷来说,“昆明海埂训练基地”是一个不能抹去的记忆,而我本人
有幸就从小生长在春城昆明,因而它给我留下的记忆更为深刻。

80年代的昆明,像每个中国的城市一样,宁静人少,到海埂的路只有一条曲折的马
路,每逢国家队来训练的时候,骑车到海埂看国家队训练是每一个当地球迷最高兴
的事情,一般我们吃完早饭,到中午时分就骑车出发了,一路上大伙有说有笑,打
打闹闹,那是高兴啊!到了基地,立马就冲进去找国家队训练场地,一般训练时间
要到下午2:00左右,没关系了,大伙就地等待。时间到了,队员该出场了,呵,
你看他们排着队伍鱼贯入场,完了集合,教练先来一阵子训话,然后集体先跑几圈
活动活动筋骨,好,这下我们最期待的开始了,就是有球训练和分组比赛。当时那
看这些小子踢球可佩服了(那想到今天中国足球会踢成这个鸟样,呵呵,骂也没
用),为什么?国家队啊,那可是百里挑一的队员哦,看他们在场上那些传球、射
门,力量和速度和咱这些业余者比,那叫一个赞叹哦,到下午5:00左右,训练也
基本结束了,大伙也就意犹未尽的边走边侃,返程回家。

那时候我们做一个球迷,可不像现在的伪球迷那样,去了就去要签名、照相之类的
,去了是真想去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职业足球,看着这些国家队员在场上生龙活
虎所展现出来的足球魅力才是我们所期待的。还有本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对球员
身上的那些运动装备特感兴趣,80年代那时的运动装备可没现在那么好哦,当你看
到adidas的三叶草标记的时候,很多普通人都还不知道那是那个国家的(可不像现
在满大街收**的环卫工人也一身阿迪耐克,我算服了!)回去到体育用品商店看
,根本没有,呵呵,知道了吧,年轻的朋友们,那时候你要穿一件阿迪的运动外套
出去遛一圈,那在球友面前倍儿有面子。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如今的中国足球已经物是人非,80年代的那些国足名单:李
华筠、柳海光、马林、吴群立、李辉、朱波、池明华、贾秀全、高升等人如今有的
当教练,有的经商,有的已不知去向,正如中国足球一样正被人遗忘,而名噪一时
的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原来是中国足球梦想腾飞之地,现如今却被踢回"蛮荒" ,昔日
盛况只留在记忆。

下面附上一篇基地老人的采访和一些图片,喜欢足球的云大学生朋友们,本人从
小在昆工(学府路本院)长大,因为喜爱足球,也为了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以商
会友,欢迎来本人的433球迷用品专卖店参观参观。

地址:学府路理工大内

详细商品访问:www.km433.cn

http://www.dndnc.com/tempimg/w2.jpg
http://www.dndnc.com/tempimg/w3.jpg

海埂变迁-老人
  杨嵘,凡是当年跑过甲A联赛的老记者们都认得他。这位在海埂基地工作了22
年的老人,目睹并亲历了海埂基地从无到有,从不知名到出名……他在海埂,见证
了中国足球从繁荣到衰败。
  现在在海埂基地里,除了中超(中超新闻,中超说吧)两支球队、中甲(中甲新闻,
中甲说吧)两支球队以及乙级队一支、大学生队一支以外,还有韩国的球队、残疾
人运动员在训练,而前来采访的记者已经很少。“谁谁谁还在那个报纸吗?谁谁谁
是不是不跑足球了?”杨嵘对着记者如数家珍,尽管那些都已成过眼云烟。“是有
些冷清了。当时从11月到3月,这里总是人山人海的。”
  “1988年到1998年,是海埂基地最风光的10年。”谈起海埂,这位“老海埂”
便滔滔不绝,“因为海埂的自然环境与高原因素,许多运动队都喜欢将训练地放在
这里。当年我们有12块足球场,但根本不够用。球队进来训练可不是想来就能来的
,有些球队甚至打擦边球,利用中午其他球队休息时间,进来训练三个小时。”回
忆起当年的盛况,杨嵘的记忆清晰得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你知道当年滇池的水有
多清吗?维拉潘来考察时,看到这么清的水,高兴得直接跳下去游起泳来。海埂的
出名,还是依靠着联赛。1994年甲A联赛开始之后,中国足球火得不行了,球队都
来海埂集训,海埂的名气一下子就大起来。”
  足球集训当年被海埂基地放在了第一位,在所有的训练项目中,足球就是老大
。杨嵘回忆,“那时每年从11月到3月,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着足球在转,其他
的运动队想来都来不成。现在我们仍然是以足球为主,但服务对象越来越综合化
了。”杨嵘指的综合化,是海埂的足球符号色彩在减退,其他一些运动项目在增
加。“现在我们也有了综合球馆,什么陆上运动项目,自行车、跳水、游泳、篮
球、排球等等,都在承办,足球早已不是惟一。”现在,不少俱乐部都有了自己的
训练基地,而相继建立的不少大型基地(比如海南)也将海埂基地的生存空间压缩
了不小。面对这样的态势,杨嵘想到的对策就是自己的低价格,"海埂还是有自己
的优势,我们的价格便宜,一般俱乐部一人一天100元,体工队就更少一些,而且
高原训练容易出成绩。"
  杨嵘的脑袋里装着许许多多关于海埂的故事,但那都是关于一些球星们的轶事
,都属于甲A时代……

luoweining 发表于 2008-10-23 17:03:31

建那么好的训练基地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一再的让大伙伤心、失望、最后绝望了。足协也该可以取消了。

km433 发表于 2008-10-23 19:28:24

是啊,中国足球已经让三代人耗干了青春和热血,留下的只是无奈和愤怒,只有从曾经的记忆种才能找到一点慰藉。

freebird-3 发表于 2008-10-23 21:14:35

中国足球!!!!!----------:(04): 心上永远的痛

Mythology4 发表于 2009-10-16 13:05:48

#〓§〓〓〓〓〓§〓〓〓〓〓〓§〓〓〓〓〓§〓#
  ↓     ↓      ↓     ↓
 ☆★☆   ☆★☆    ☆★☆   ☆★☆
☆ 祝 ☆ ☆ 你 ☆  ☆ 幸 ☆ ☆ 福 ☆
 ☆★☆   ☆★☆    ☆★☆   ☆★☆
  ↓     ↓      ↓     ↓
  ※     ※      ※     ※













百万论坛大集合

Mythology4 发表于 2009-10-16 13:06:23

#〓§〓〓〓〓〓§〓〓〓〓〓〓§〓〓〓〓〓§〓#
  ↓     ↓      ↓     ↓
 ☆★☆   ☆★☆    ☆★☆   ☆★☆
☆ 祝 ☆ ☆ 你 ☆  ☆ 幸 ☆ ☆ 福 ☆
 ☆★☆   ☆★☆    ☆★☆   ☆★☆
  ↓     ↓      ↓     ↓
  ※     ※      ※     ※













百万论坛大集合

Firedrake7 发表于 2009-10-16 13:06:51

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













百万论坛大集合

Firedrake7 发表于 2009-10-16 13:07:51

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













百万论坛大集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远去的海埂基地,远去的中国足球(是球迷的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