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霍致穷小超人 发表于 2017-6-28 17:19:01

2016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复试经验

先说一下我的报考合分数情况,去年我报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新闻实务方向,我考了总分349分,这个分数线按往年经验上线肯定是没希望,所以就做好了调剂的准备。最后全国线下来A区线差一分,所以只能调剂B区院校了。可神奇的是中传最后因为押分的关系,竟然史无前例地走了国家线,也就是说我离进中传复试也就只差1分,但即便这样还是与我的一志愿遗憾地错失了 。

       说一句题外话,如果你报的一志愿很牛,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最后分数线奇高,二是会出现压分情况。一旦压分之后你没过线,调剂就会很惨,因为你的分数看着很低。当然调剂学校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些学校分数的含金量,像云大新闻学院还是很喜欢考中传的学生的。

       然后就开始着手调剂,我开始选择的学校是兰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兰大不用说调剂届的清华真的是,985的名号还是很重要的。海南大学是我的本科学院,算是保底吧。广西大学则是因为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广西师大出版社和南宁这座城市,很奇葩吧,有时候的选择都是基于感情的成分。

       所以开始的时候云大并不在我的选择范围之内,结果等我去查兰大信息的时候,兰大有自己的调剂系统,基本已经在复试了,所以晚了一步。但因为等我准备改志愿的时候其实很多都在复试了,然后差的学校自己又不愿意去。最后我的母校海大也狠心的拒绝了我,因为我没有跟学校联系,再加上跨专业考的原因,海大竟然要了一位分数跟我一样,只是本科专业也是新闻学的外校学生,为此我真的很受伤。

      后面已经到了4月上旬了,一天,一名跟我同考中传的同学在朋友圈发状态说,在自己被海南大学任职录取之后,云大又给他打电话说是又有名额了,又开放了调剂系统。但是他已经无法再参加复试了。

       此处划重点:1,一些学校在第一轮复试后,因为很多学生没确认录取或者是复试刷人过多的原因,名额会没招满,就会开放第二轮复试。2,调剂阶段,信息的获取和收集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我看到这条信息后,我就把兰州大学改为了云南大学。然后在我改了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云大老师的电话,也就是我现在的班主任。然后我的导师后来跟我说是她和班主任在那个系统里把我给挑出来的,所以这真的是缘分。导师还开玩笑说我当时接到电话一点都不惊喜,感觉以为是诈骗电话了,说实话还是挺突然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看到了。

       然后在我接到电话之后就开始订机票,第二天飞过去了,没有一点准备的时间。然后到昆明的第二天就直接复试、体检了,在复试的第二天就收到了确认录取的通知。等到成绩公布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在完全裸试的情况下,复试第一,总成绩第二。总成绩第一的是一位一志愿报考云南大学的本科来自广西大学的美女。

       现在进入正题:说复试的经历:

       因为是第二轮复试,所以人就特别少,可能是考虑到老师们有课程的原因,我记得是在下午报道递交资料,然后就直接让去二楼候场了。然后专业复试老师的话我记得应该有蔡勇老师、杨星星老师、曹云雯老师,还有一位记不清了。英语复试的老师是韦萍老师。

       英语复试和专业复试交替进行,序号靠前的先去专业面试,靠后的先去英语面试。我是先去的英语面试,然后专业面试。

       英语面试题目:自我介绍、爱好、对昆明的印象;抽到的题目是如何看待电视上娱乐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的现象?

       专业课面试题目:自我介绍、综合知识题:谈谈你所知道的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情况和对诺贝尔奖的认识。专业题:说说你对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的认识,新闻行业如何体现和贯彻这一理念?

       英语的自我介绍和专业课的自我介绍都市可以提前准备的,这一点就不啰嗦了,大家尽量找到自己的简历中与专业相关的经历和加以突出。英语话题我是分了分了两个方面来说的,用了两个专业的理论使用与满足以及娱乐化的现象。

       专业课面试的自我介绍主要介绍了我跨考的背景和之前的工作经历,以及与我选在考研的关系。说完之后问老师有什么问的吗,老实说你介绍的已经够全面的了,直接回答问题吧。然后我就开始读题,回答问题。第一个综合知识诺贝尔奖的问题我分了两部分来回答,第一部分关于获奖情况分为华裔背景的获奖者,和中国人获奖者,讲了莫言、刘晓波、屠呦呦三个人,然后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对诺贝尔奖的认识。主要是它的评审机制和偏好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的问题。第二个专业题,我主要从共享理念的背景(邓的共富理论、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到习大大的共享)、共享理念在社会中的体现:如在线教育和网约车。然后共享理念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主要从新闻媒体宣传职能的角度和生产机制的角度来诠释。宣传角度就是宣传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向民众解释这一理念。生产角度就举了中央厨房的例子,新旧媒体共享资源协同生产,就是共享理念的一种体现。

       经验: 1、自信有礼最重要, 自信的前提不是盲目自信和自负。

                   2、把经历和回答故事化,这样容易让老师顺着你的思路来进行,可以掌握主导权。因为复试的时间是有限的,你说的多就以为着老师可以问得少。如果你说不出来或者三言两语,老师就会揪着不放或者问各种问题。

                   3、实事求是,不会就不会,不要死撑。也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素养,用一些自己并不知道的专业术语,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属于自己挖坑自己跳的那种。

                   4、我是没有跟导师提前联系、没有找关系、顺其自然的那种,我觉得尽人事听天命就好,大不了复习二战,所以得失心不要太重。

kaoyan 发表于 2017-6-29 16:25:15

好帖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复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