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1:13

我们应当怎么样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不同的
  
  。比如我喜欢作一些比较专心和安静的科研工作,但是这种生活会比较枯燥,可能很多人
  
  不太喜欢这样。对于那些组织和号召能力比较强的朋友,我觉得例如经商、管理能够更好
  
  的发挥他的才能,因此,我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一定要认识清楚,最
  
  需要避免的就是以己之短与别人的长处相竞争。我在一开始的职业生涯中,曾经犯过这样
  
  的错误,好在醒悟的不是太晚。
  
   还有一个因素需要我们重视,就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我们自己所喜欢的,前
  
  几天和西城朋友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颇有同感。周末我一个人呆在实验室里编着程序,
  
  秋风吹动窗帘,阳光柔和的洒在桌面上,喇叭里回响着悠扬的音乐。我忽然觉得,这就是
  
  我需要的生活,不需要太嘈杂,也不需要浮躁,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和解决我热衷的问题。
  
  这种简单而直接的生活就是属于我的。
  
   前天晚上我和实验室的师弟妹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对我读博士不太理解,因
  
  为他们觉得,凭借七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英语口语,硕士毕业时找个不错的、薪水
  
  还说的过去的职位应该不是太难。但是我不后悔我自己的选择,除了离家太远照顾不便以
  
  外,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符合我的要求,因为能够专心的做事一向是我的追求。
  
   但是目前,选择生活的自由还不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握,一部分的原因来自社会,目前
  
  社会上对于钱的看重,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钱搏命。我完全认同对于
  
  财富的追求,因为我觉得一种积极和健康的财富观,对于社会无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
  
  所不能接受的,只是一种唯钱是举的赚钱观点,不少的朋友都持很现实的观点:那就是这
  
  个世界钱说了算:如果年薪10万,那是毛毛雨;年薪30万,只能是还凑合;50万才算是拿
  
  得出手,说得出口;如果自己拥有一家公司,日进斗金,哇塞!这才是成功的标杆。如果
  
  一个人有天大的学问,做了不凡的成绩,如果没有一份闪闪发光的薪水,那只能说明他很
  
  失败,因为这年头,没钱的永远都是孙子。
  
   我不能说这种极端的看法有什么特别的不对,如果这种对收入的执着追求并不影响
  
  其他人的生活,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更何况现在贫富极不平衡的社会现实下,这种追求更
  
  有合理的解释。但是我要说,这种金钱观很容易让人走向一种迷途,也可能会影响人生道
  
  路上的很多关键性的判断,如果能够把对物质的追求下放到自己更重要的、用钱买不到的
  
  东西后面,或许以后后悔的决定会更少一点。
  
  
  
   有的时候,我也是很感叹钱在生活中的影响力,但是如果我们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
  
  钱上面,我们也会发现钱的影响力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1:52

非常感谢在QQ群上朋友们的支持鼓励,这段时间比较忙,再就是实验室不同于宿舍,自己是实验室年龄最大的师兄和博士,频繁上网聊天总是不太合适。虽然老师很少批评,但是总是如此也确实说不过去,对于朋友的回复,我只能是酝酿的更有条理一点,集中说明自己的意思。对于朋友们,我只能说声实在抱歉。
  上面“2006年9月10日”的个人经历,我深为佩服,毕竟人的起点不同,道路必定有直有曲,一种生活生活是否正确,我的意见是要以自己是否感觉到充实和喜悦为准,如果能够获得发自内心的喜悦,我觉得这已经领先那些困守职场、进退维谷的人一步了。
  我是个不太喜欢冒险的人,朋友说我是个“超级保守主义者”,这是我的性格特点决定的,不是我的优点。我感觉你在很多方面要比我优秀,最起码在做事果决方面要比我更出色,因此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好的前途。
  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你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3:14

 你好,很高兴能够认识你这个朋友!关于你的问题,因为我还不是特别了解你的情况,因此不敢说我的意见是不是有针对性,如果不是特别符合你的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邮件或站内信箱均可。
  
  我看你在回复中涉及两个问题:
  
  1.你现在24岁,你比较担心你的年龄成本是不是值得;
  2.现在你是专科学历,可能在社会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因此可能会对自己有些怀疑;
  
  我认为你的年龄不算大,27岁也不算大,但是我不了解你的家庭情况,如果家庭情况比较乐观,我认为你可以考虑进一步求学,因为在工作以后继续上学的难度比较大,还要有各种环境因素需要你协调;如果家庭情况比较紧张,我不建议你继续上学,三年的时间对于家庭来说不是个小问题。说实话,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说,自考学历仍然处于社会的边缘,而且我看到你的专业面向的是事业单位为主,这一点更不具竞争力。
  
  从我的角度讲,我认为如果你深爱你的专业,就必须盘算一下自己在读完本科的水平,是不是能够考上研究生。因为教育行业对于文凭很重视,这是个客观现象,不容回避,如果没有7成把握,我不赞同你继续上学的打算。
  
  如果你对你的专业不是特别感冒,我觉得可以考虑更换一下,利用已经学过的科目,寻找一下别的切入点,找一个口径更宽的专业来学,也许对于你会更有利一点。
  
  我本人比较赞同边上学边考自考的主意,这样各方面都能照顾上,但是这条路可能比较曲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协调。
  
  谢谢你的回复,希望能够再联系!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4:11

这些天没有上天涯,没有想到已经沉寂很久的帖子,被热心的网友再次顶了起来,还是比较意外,在此非常感谢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
  
  后面有些新朋友对我的经历有不同的看法,我自己认为这很正常,如果对一件事情总是有一致的看法,我觉得反而不正常。我想还是再谈谈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大家能够敞开交流一下,对彼此都有帮助,不论在哪个方面。
  
  对于“铁B阿童木”朋友的看法,我认为关键的地方在我们怎样看待成功和人生目标这个话题。
  
  说实话,在我离开那家企业的时候,单位曾经分过一套新住房,80平米而且首付只有4万,但是前提是必须十年以后拿房产证,在东部新城这个地方,这个价码和白送三十万没什么区别。但是我仔细考虑过后没有答应,因为自己感觉自己的事业基点不在这个地方,如果仅仅为一套住房把自己拴在这里,恐怕以后难免后悔。现在看来,这个决定不能说错,但是也不能说对,因为如果处理的好,可能这笔投资会有很大的回报,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将来可能会是一个累赘。我自己是个偏保守的人,当时只能采用这种相对比较保险的做法。
  
  另外我的一个考虑是在上学这个阶段,收入难免会受影响,尽可能的在家里留一些活钱,应付一些突发事件会比较从容一些。现在看来,这个算是多虑了,我母亲的身体很好,尽管她在我和我姐姐的要求下一直没有工作,家庭情况倒还一直说得过去,至于最终的改善,可能还要依赖于我毕业以后的工作来解决,我对此保有信心。
  
  另外,“铁B阿童木”提到的身体健康的问题,身体是我们从事工作、学习以及社会事务的基础,这一点,倒是我一直想提却忘了在文章中提到的事情。我的身体总的来说还算不错,比一比我一期毕业的同学,能够15分钟跑完3000米的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了,呵呵。其实我在学校的时候,体育成绩排名一直是比较靠后的,我父亲的去世,和我母亲的手术,时时提醒我身体的重要性。有一段时间,我姐姐因为学习过于用功而身体变得比较羸弱,现在自己也比较注意,至少这两年比她前些年要好很多。
  
  我自己身体之所以还说得过去,我觉得与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以及生活比较有规律有些关系。不过这半年由于压力比较大,身体的状况比去年有些下降,自我感觉应该算是处于亚健康边缘的状态,“铁B阿童木”朋友至少给了提了一个醒,也许我自己也该制定一个系统的健身计划,这点我一前有些忽略了。
  
对于“铁B阿童木”朋友在文章中提到的我个人的感情问题,我觉得虽然很尖锐,但是多少说到我的根本想法上了,应该说我当时确实符合“铁B阿童木”朋友说得心态。我自己的确没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性格上的问题,可能不是通过学习或者调整就能解决的,我自己以前也尝试过,但是没什么用处,希望以后这方面朋友们能汲取我的教训。

还有一个问题我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为什么读一个博士?我个人认为,如果想通过一个博士头衔获得挣钱的资本或者其他不太纯的目的,我觉得博士不读也罢,因为博士阶段本身比较痛苦,用“熬”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如果对于科研本身没有兴趣,这个阶段可能会是一个恶梦。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我读博士之前的思考过程,主要的考虑还是因为我对科研确实有兴趣,这点兴趣是我考博士的一个重要支撑。
  
  前些日子,我老师单独和我谈过,希望我可以在作博士课题的同时,为留校作些准备。因为手头同时有一个863项目和973基础项目需要我来做,他希望我能够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避免由于博士毕业后的适应期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师兄弟们大都支持我继续在学校里作些科研方面的工作,因为我留给他们的印象更像是一个老师,倒不太象一个在车间混过很多年的人,当然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我多少还是暴露出车间工作时的急性子和专横独断,不过已经不太严重,学校环境对我还是潜移默化的有所影响。
  
  我觉得,一人一个活法,我在一些方面是个实用主义者,有些方面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或许空想主义者更准确),这都是人的特质,我相信“铁B阿童木”在一些方面一定比我强很多,我必须承认,但是我也要承认有些是学不来的。我不是上帝,自己的弱点已经固化在身体里面,我们所作的是扬长避短,尽可能的作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作的事情。

还有朋友认为我是个考试机器,呵呵。我必须声明我还是一台生活和作实事的机器,实际上这些年我自己作的项目也很多,只不过我在文章中更侧重于学习,别的方面没有怎么提及。考试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觉得我们国内的考试不仅仅是痛苦,而且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浪费生命的过程。我在前面对于考试过多的利弊已经论述过一些,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前面看一下。
  
  其实我在国外的同学和朋友,也向我说起过国外的考试情况。他们在国外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不要认为国外的考试会很轻松,我们在博士“转正”前的系统化学习,基本可以把一层皮,考试的压力比这里应该说还要大一些。不过他们也说到,他们的考试更侧重于能力和学习的实质,成绩多少可以反映实际收获,而我们更多的是在考试后把所学的通通扔掉,这种考试,实际上是一种学习上的重复建设,最后磨练的除了考试能力,已经剩不下什么可以保留的东西了。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5:02

作者:都城南庄 回复日期:2007-2-13 11:38:43    
  ************************************************************
  ************************************************************
  
  明天就要回家了,这些天不能够继续和大家交流。
  对于“wcw_1982”朋友的遗憾,我自己颇有同感,但是也不完全同意,这让我想起在德国做项目时的经历。
  这次去德国,主要是德国定购了我们的设备,需要我们这边负责设计、加工、安装、调试的全部工作。说实话,不是因为我们技术比德国更高,而是因为我们的价钱更便宜,相同的设备如果由德国本土设计制造的话,价格不是几倍的问题,而是十几倍的问题。尽管我们自己认为我们的技术力量已经十分雄厚,同事也十分优秀(他曾是两届亚太机器人大赛的冠、亚军得主),但是相对德国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
  当我们经过一年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后,便运往德国进行现场调试。其中我们接触到了德国和我们国家不同的理念,对我的冲击比较大。


由于参加工作多年,已经在工作中养成了“抢工期”的工作习惯,主要的原因出于两点:
  
  一是为可能出现的问题预留时间,避免出现问题造成工期的拖延。事实上有些问题我们事前根本想不到,但是一旦出现以后就束手无策,我确实不想在德国人面前丢脸,丧失中国人的信誉;
  
  二是出于费用的考虑,时间越短费用自然越低。这次我们来德国本来是预留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我还是颇为担心,因为不知道设备在海上颠簸了一个月,会不会出现什么故障。因此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到了目的地后,就和甲方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在周末配合加班,但是不想被甲方一口回绝。这在国内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乙方要求加班是甲方求之不得的事,这让我很感意外。后来经过了解,这是德国的一贯规矩,不是针对我们,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
  1、德国对劳动保护规定十分严格,周末休息是法定权利,作为甲方如果要求乙方加班,必须给出理由并且加付相当的补偿,否则很有可能被起诉,尽管我们不要求加班费,甲方却不敢不给,因此甲方不太想造成麻烦,这种对弱者“霸道”的保护,是在国内无法接触的。
  2、我虽然有多年的设备设计调试经验,自身水平也得到了认可,但是却没有德国认可的资格证书,严格的说,还没有资格在德国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但是中国不属于欧盟国家,如果不出事的话,大家还能皆大欢喜,如果一旦出事就说不清楚。如果在加班期间出事,甲方有可能会吃大官司。我们雇主辛苦奋斗多年的终身教授也极有可能丢的一干二净。他对我们的要求是:不要太快,千万注意安全!


在德国的设备调试很顺利,我们原本两个月的工期,实际上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进展情况超过了我最乐观的估计,剩下的时间就是给德国人讲设备的使用和交接说明,这次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德国人,让我们有一次开了眼界:
  
  德国人的工作态度主要是通过看他们造的设备知道的,但是近距离交流我们才发现,他们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甚至说有些笨。对方一直在叮嘱:他们一般只了解自己熟悉的东西,不太了解不熟悉的东西,而我们一般是作一个系统出来,人人都是万金油。因此讲的一定要慢,不要太快,太快他们接受不了。
  
  事实上,我们确实发现了上述的现象:德国人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应该说相当的精通,一个40、50多岁的老程序员仍然会很高兴的编他喜欢的程序,但是给他讲一点硬件就很麻烦,看到他昏昏欲睡的样子很不忍心,只能每天讲一两小时就停下来,有时候自己都很疑惑:世界工业强国德国到底是怎么崛起的呢?
  
  我们在国内使用的软件绝大多数是盗版的,有时候多少是被逼无奈,因为没有人会为你配一套动辄几十万的专用软件,实验室更不会。我希望这种现象早点改变,因为使用盗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盗窃行为,这在德国已经形成常识。我们用的设备开发环境基本都是盗版的,当德国学生知道后大惊失色,深恐会吃官司。在我同事的安慰下才继续学习下去。说实话,我对这个德国学生下意识的害怕感到很羡慕,因为这种对不法事情反射式的躲避是一个法制社会应有之义,我们对于不正常的事情习以为常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才对。


在我们到德国后,住的公寓附近就挖了一条沟,这条沟做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只是看到周围圈了一道栅栏和警示牌。在我们离开德国的时候,也没有看到这条沟有什么变化,只是偶尔会有一两个人在下面出出进进,但是就是这样一条沟,在国内的话,也就几天就可以摆平的,但是德国人有口皆碑的高效率,为什么还摆不平呢?
  
  但是我还要提一句:我在德国一个来月的时间,就没有发现几条像国内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开膛破肚的沟。作为导游的师兄提到这一点,德国每个工程周期可能都比较长,但是基本都不会返工。我们附近的一座办公楼用了一二百年(楼前有个说明牌),上面的雕塑部分已经风化的很模糊了,但是还在用,用的还不错,这种在国内已经当成文物保护起来的建筑在德国处处可见,不同的是,他们还在承担着他们的使用功能,而不像国内那些古建筑一样圈禁起来只能远远观看。
  
  我在德国还发现这样一种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那就是挖沟的也很专业。这种专业化的社会协作,是我们应当很好借鉴的经验。马路上两个挖沟工人的工作状态,已经超出我们对于建筑民工的通常印象:他们有些会穿着很干净的工作服,一个开着玩具一样的袖珍铲斗在前面挖土,另一个在后面负责平整,每隔两小时会停下来喝杯咖啡,甚至可以洗洗澡凉快凉快,一到点就会开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工作车呼啸而去,这种工作更像是享受。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5:56

作者:都城南庄 回复日期:2007-3-6 1:29:37    
  ************************************************************
  ************************************************************
  
  
  看到这么多朋友关注这篇文章,我感到很高兴,不过今天还有更高兴的事:
  
  寄居在我宿舍里的小弟今天得到普林斯顿大学的offer,对方每月提供2000美元的资助让他攻读图像处理方面的硕士学位,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深造机会,当然也是他自身的实力获得对方教授的青睐。我们年龄虽然相差比较大,但是之间的关系却很融洽,可能是性格上还是有些相似的缘故,短短几个月就成了铁哥们。作为老大哥,我也为之兴奋不已。
  
  小家伙在科研方面极具天分,在前些日子刚刚在顶级会议上通过了一篇关于图像处理跟踪的SCI文章,同时还是国际数学建模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作为一名大四的本科生,殊为难得,但是颇为讽刺的是,他却在本校的研究生报送面试中被刷下马来,大概是因为他的总评成绩排名还不是很靠前。我感觉我们考核学生的标准确实很有问题,如果总是把优秀的人才推到国外去,对我们自身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损失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不论怎么说,我走了太多的弯路,所以对于优秀的弟弟妹妹,如果不能获得与之相称的发展机会,总感到很郁闷,这些天一直为他担着心,因为他一直没时间复习考研科目,研究生考试也没参加,如果申请不成功,本科毕业就只能到微软研究院作一两年的实习生。现在总算是有了不错的结果,我的心情也很畅快。


这位小弟的父亲是我原来硕士学校的一位老师,因为无法忍受自己本宿舍的舍友不分昼夜的看球和打游戏,就联系到我这里来住些日子,正好我也有地方,就欣然接受的这位老弟。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们彼此都感到收获很大,我更多的是在处理事情和工程上对他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他则在专业知识尤其是场景分类、统计数学方面对我帮助颇大。小家伙是一个很好学的人,自动化所、本校的学术会议几乎次次不拉,看得论文数量比我还要多一些,应该说是个难得的科研苗子,这次被本校剔出来却被普林斯顿录取,确实有些黑色幽默。不过能够去图灵奖、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的地方深造,应该说是上帝的有意安排。
  
  这也让我十分感慨,因为课题的需要,我经常和在费城作研究员的师兄交流意见,他也提到过:我们实验室的师兄弟的实力,不比任何美国实验室的实力差,但是他自己也提到另一点:那就是科研热情已经不能和美国的同事们相比了。
  
  对于科研本身缺乏热情对于搞研究的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前人没有经历的困难和蹊跷的问题,我们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时间去思考一个点,如果没有热情,谁去会长年累月的关注一个国际上很少有人知道的点呢?但是我们教育问题上,恰恰要命的就是不断地考验和消磨学生学习的热情,无休止的考试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最后让师弟们像逃难一样逃离校园奔向社会。我不是说在社会上没有我们的天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一批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人从事枯燥的科研基础工作,所有的灿烂泡沫都是沙上筑塔,到关键时候,只要发达国家抽走核心的东西,一切都会轰然消散。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于做一些表面上时髦的工作,对于实质性、基础性的难点,则是悄悄的绕过去,然后继续重复性的浪费着国家的资金,说实话,我只能是很痛心。
  
  不论怎么说,今天总是值得高兴的一天,希望大家和我能一起为小老弟将来的学业有成祝福!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6:29

作者:都城南庄 回复日期:2007-3-25 0:46:30    
  这些天没怎么关注自己的帖子,不想这么多朋友给了这么多鼓励和褒扬,自己确实感到很高兴,也很感激,毕竟自己写的东西获得大家的承认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有些朋友提了一些问题,我不能一一回答了,时间比较紧张,自己也很觉得抱歉,希望这些朋友们体谅一二。
  
  很多朋友提到是否继续求学的问题,说实话,我也不好说到底是求学好还是选择在社会上打拼更有前途。我自己做事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自己的家庭条件是否允许;二是这个选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三是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行当。目前我所有的决定都是基于这三个标准权衡作出的。我不知道这三个标准是不是适用于这些朋友,不过我想总会有些参考价值。
  
  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对于方向性的抉择,还是多花些时间长考一下。我感觉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这个大前提是错的,那么我们走的越快,可能失败也会越惨重。
  
  人生的路千万条,一个人有一个活法,有时候没什么可比性。例如“中专毕业”这个朋友就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发展的很不错。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前辈师兄唐世明,在人工智能方面作出很大的成绩,但是一直在中科院做科研,收入可能不会太高,他却一直是我的榜样,我觉得他同样成功。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是短暂的,重要的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获得真实的快乐和幸福,是最重要的。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7:14

作者:joycountryman 回复日期:2007-4-7 11:24:59    
  都城南庄兄,比我年长一岁,我的山东老乡,真的很佩服你,你的毅力、你的恒心。众多网友参与到你的帖子讨论中来,本身就是对你的精神的一种认可。我认真看了一下,大家的讨论观点不外乎两种,一是关于你毅力的,另一个就是关于当今教育现状的,特别是学历贬值的。看了你的个人成长描述再加上众多网友诚恳的评述,感觉很受启发,从心底里感觉好像是同众多的朋友、同学聊天,真的很舒服。在这里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个就是毅力与恒心的事情,其实我们从小就受过很多的中国传统5000年文化的教育,如何去做人、做事,老祖宗已经在一些格言、传统故事里描述的很好了,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把握,但是我们一直受着这样的教育,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能理解并掌握,而且教导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他们有几个真正理解并实践?现在的本本教育已经让我们很疲惫,认为这些都是唱高调了,都是名人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到。我一直到高中,都是这样认为的,自己学习又不好,整天浑浑噩噩的,什么“有志者,事竟成”等 的事情都与我无关。直到我唯一的叔叔发愤努力的时候,我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以他为榜样而努力学习,因为这个例子并不遥远,没有什么大白话,就发生我的身边。我叔叔大专毕业,因为自己不想做一名初中教师,想做一名大学教授,因此就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他压根就没有学习过英语,于是自己就制定三年英语以及复习计划,开始考研冲刺,当时他的单位离家大致2个小时的路程,可是他连春节都在单位的小宿舍里学习,最终他终于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而且他说面试的时候,什么复旦的都不如他发挥好,连导师都惊奇于他对《资本论》的熟悉程度,通过这个过程,他非常的自信,现在他也顺利成为大学教授,而且成果丰硕。我叔叔的成功对我来说非常震撼,尽管那时我不是很懂,但是我知道他做的很对,而且他也经常鼓励我,在我失意的很多时候,我确实从他哪里获取了很多的信心,对于我的个人发展,我叔叔公不可没。所以我认为,我们无论处于一个什么样子的环境,都应该奋发图强的,要居安思危的。所以我非常钦佩“都城南庄:的心气!
   再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很多的朋友说什么博士贬值什么的,其实我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特定阶段造成的,而且博士并不是全才,只是在某个特定的领域进行了时间长一些的学习而已,他们也有很多弱点的,抛开专业,他们就是普通人。象网上经常说什么女博士如何如何的,这些都是偏见。在现阶段的中国,不管社会如何,至少我们可以朝着我们自己喜欢的目标和方向去发炸你自己&完善自己,现在整个社会都很浮躁,铜臭味也很浓,但是我认为这并不会妨碍你我去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都城南庄“及其众多的相同经历的网友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也是刚刚博士毕业,现在一所高校做老师,其实我们的教育体制失败的地方确实很多,我想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教育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在当今的社会去立志和成才,而不是单纯的就学习而学习。
  至少--在我的课堂里,”都城南庄“兄的成长经历可以成为我激励学生发奋的一个案例。
作者:joycountryman 回复日期:2007-4-7 11:24:59    
  都城南庄兄,比我年长一岁,我的山东老乡,真的很佩服你,你的毅力、你的恒心。众多网友参与到你的帖子讨论中来,本身就是对你的精神的一种认可。我认真看了一下,大家的讨论观点不外乎两种,一是关于你毅力的,另一个就是关于当今教育现状的,特别是学历贬值的。看了你的个人成长描述再加上众多网友诚恳的评述,感觉很受启发,从心底里感觉好像是同众多的朋友、同学聊天,真的很舒服。在这里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个就是毅力与恒心的事情,其实我们从小就受过很多的中国传统5000年文化的教育,如何去做人、做事,老祖宗已经在一些格言、传统故事里描述的很好了,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把握,但是我们一直受着这样的教育,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能理解并掌握,而且教导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他们有几个真正理解并实践?现在的本本教育已经让我们很疲惫,认为这些都是唱高调了,都是名人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到。我一直到高中,都是这样认为的,自己学习又不好,整天浑浑噩噩的,什么“有志者,事竟成”等 的事情都与我无关。直到我唯一的叔叔发愤努力的时候,我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以他为榜样而努力学习,因为这个例子并不遥远,没有什么大白话,就发生我的身边。我叔叔大专毕业,因为自己不想做一名初中教师,想做一名大学教授,因此就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他压根就没有学习过英语,于是自己就制定三年英语以及复习计划,开始考研冲刺,当时他的单位离家大致2个小时的路程,可是他连春节都在单位的小宿舍里学习,最终他终于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而且他说面试的时候,什么复旦的都不如他发挥好,连导师都惊奇于他对《资本论》的熟悉程度,通过这个过程,他非常的自信,现在他也顺利成为大学教授,而且成果丰硕。我叔叔的成功对我来说非常震撼,尽管那时我不是很懂,但是我知道他做的很对,而且他也经常鼓励我,在我失意的很多时候,我确实从他哪里获取了很多的信心,对于我的个人发展,我叔叔公不可没。所以我认为,我们无论处于一个什么样子的环境,都应该奋发图强的,要居安思危的。所以我非常钦佩“都城南庄:的心气!
   再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很多的朋友说什么博士贬值什么的,其实我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特定阶段造成的,而且博士并不是全才,只是在某个特定的领域进行了时间长一些的学习而已,他们也有很多弱点的,抛开专业,他们就是普通人。象网上经常说什么女博士如何如何的,这些都是偏见。在现阶段的中国,不管社会如何,至少我们可以朝着我们自己喜欢的目标和方向去发炸你自己&完善自己,现在整个社会都很浮躁,铜臭味也很浓,但是我认为这并不会妨碍你我去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都城南庄“及其众多的相同经历的网友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也是刚刚博士毕业,现在一所高校做老师,其实我们的教育体制失败的地方确实很多,我想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教育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在当今的社会去立志和成才,而不是单纯的就学习而学习。
  至少--在我的课堂里,”都城南庄“兄的成长经历可以成为我激励学生发奋的一个案例。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8:14

作者:都城南庄 回复日期:2007-4-19 21:28:41    
  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是这些年来挺时髦的话题,实际上,也是变得越来越臭的话题,至少在网友里面就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说法。
  
  对于我来讲,我本身多少是有些知识的人,但是同样觉得这话是应该更完善一下,尤其是在现在的国内社会背景下。确切地说,应该是“知识影响命运”,他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各个方面。但是现在的社会心目中,“知识改变命运”等于“文凭改变命运”,如果“文凭改变不了命运”,那末“知识改变命运”就是瞎扯,所以说当人们认为文凭值钱的时候,“知识改变命运”就是真理;如果文凭不值钱,“知识”还有什么用呢?现在很多父母都在说“孩子上了大学都找不到工作,读书还有啥用?”在我看来,读书始终都是有益处的,不过为了一纸文凭而读书,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在现在社会的背景下,却多少由不得自己的想法。我明确反对的是“文凭改变命运”,而不是“知识改变命运”。
  
  很多朋友拿比尔.盖茨中途辍学创业来证明“知识无用论”,但是我觉得,盖茨放弃的是他不喜欢的职业、不喜欢的文凭,但是他没有放弃知识。我也深信:一个视知识如粪土的盖茨不会一直引领计算机软件业的潮流;不会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概念、新的研究领域;不会花大把的资金聘请最优秀的人才支撑他的微软帝国。盖茨每次灵光闪现的时刻,我觉得都是他知识和智慧的增长的表现。
  
  说实话,我们国家要么把知识分子神圣化、泰斗化、伟大化,要么就像文革一样把知识分子粪土化、妖魔化。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想法,让所谓知识分子个人有时候都找不到北:不是夹着尾巴做人、自艾自怜,就是自视过高;如果不是人上人,就觉得自己没脸见人。因此我在科研圈子奔走的时候,多多少少觉得现在的知识分子活得有些矫情,不够真实。
  
  当我在车间轮大锤的时候,自嘲是一个“低级知识分子”,但是现在想一想、做做比较:现在我的学习能力,与我在车间时轮大锤的时候没什么质的提高,反而有些退步。客观看来,车间里的我比现在的我更像知识分子。只是现在学历高了一些,好像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罢了。因此我始终认为知识不是一群人的专利,别人碰不得,甚至有时候我感觉一个农民、一个聪慧的工人同样是一个知识分子,我以前就是这么认为,现在更是如此。之所以现在大家追求知识,很大的原因是追求知识背后的文凭、带来的金钱利益等等,活得累应该说是这个社会给逼得。
  
  一个在美国混了很多年的中国人回来写到,不到美国不知道知识分子的不值钱。一种原因的美国的就业机会少,还有就是美国人的人力太贵,修房子、打扫卫生、整理花园都不得不亲自动手,不像国内可以很便宜的雇一个小保姆或者钟点工,一切就都搞定。实际上我说这就对了,凭什么一个工人就必须为所谓的中产阶级提供廉价服务,尽管你有钱,但是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不可以让你任意挥霍。
  
  一个我忘了名字的美国人曾经说过:“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学会过一种高贵、简朴和有尊严的生活”,这话当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很让人警醒。因为我个人觉得周围很多的普通人、普通的老百姓活得太辛酸,太卑微,太没有尊严,他们像草一样生长,绝少机会爬上社会的上层,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考上大学、挣大钱、成为人上人,不再像他们一样活得没有人样。我更鄙夷的是,在社会上已经混得不错的阶层,并没有表现出和他们身价等同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他们中的很多人,活得矫情、虚伪、势利、做作,还有骨子里透出来的优越感。他们中有太多的所谓知识分子,他们占据了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却没有俯下身子侍奉供养他们的百姓,哪怕是自己周围力所能及的普通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现的那么爱莫能助。
  
  如果这个社会有一天可以真正的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论他是农民、工人,还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官员,我觉得这个社会的发展机会才算是真正的到来。有本事挣更多的钱和拥有更大权力的人,当然有资格享受规定的服务,但是他们绝没有资格高高在上,攫取不属于他们的特权。只有这样,社会才不会刺激人们不断的奔竞、不断的唯利是图。这样的社会生活,才算得有质量、真实和快乐,做作的奢华只能让自己显得更虚伪和浅薄。
  
  同时,在这两天里,我们国家发生了两起大事故,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破碎了,希望大家能够为他们和他们的家庭祈祷!
  

lanaxie 发表于 2007-4-22 17:09:11

作者:无忌公子0 回复日期:2007-4-19 22:36:19    
  作者:铁B阿童木 回复日期:2007-2-7 23:51:00 
    LZ我可是从头到尾都看完了的
    LZ的十年就是一个考试记录表后面和别人扯淡的不算。,只说考博之前,你用10年的时间、家境的困窘、透支的健康(敢说LZ的身体现在不是很好)、还有爱情换来了一个博士的头衔,值的吗?
    如果当初你走别的路,比如说在原来的单位兢兢业业搞番事业,也做上10年,现在也许哪个姑娘和你都有小孩了,我认为哪个姑娘才是你真真喜欢的,第2个是你上了研究生,生活比较惬意后的一种放松。第3个你那个邻居妹妹根本就是为了赶紧娶个老婆去的。
    博士也就是一个谋生的资本,LZ用10年换这个资本不值当,也有人认为博士还有可以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
  
  =============================
  
  人活的就是一个自我认同感,而每个人的追求,自我认同的价值标准都是截然不同的。
  
  楼主花了十年光阴,弥补了自己高考,没有正规本科文凭的遗憾,走上了自己适合并且喜爱的科研道路,达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自我认同(否则也不会来发这个帖子)。我觉得对于楼主,这些比100万的房子,早早的结婚生子都有价值得多。
  
  祝贺并且祝福楼主,你是一个好人,你的经历对很多人会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激励和参照。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