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18 18:03:22

于建嵘二三事

刚听完于建嵘这位大名顶顶教授的讲座~,想起些东西,哈哈~!好象是去年的事情~!
不知各位看了这些对这位教授怎么~~??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006-7-30/000/170/614/2577368/2577368_h.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22/Img225297657.jpg

学术界罕见的骗局:评于建嵘的成名之路

                                                         

作者:严晋



  于建嵘是近年学术界迅速走红的新星,后起的大腕。他号称“行走在乡间”,“用脚写作”,为农民代言。果真如此,我们理应为向他致敬,送给他最高最美的礼遇。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让人大感意外,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甚至铁一样的事实都证明,他在做了有限的调研后,做的更多的竟然是大肆编造和炒作。也可以说是三分调研,七分编造,十分炒作。在当今学风浮躁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开始强调调研,如果是深入到弱势阶层中调研,就更能引起人们的高度赞誉。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但是,假借调研的幌子,而大肆编造,这无疑是更危险,更为可怕的,因为它比书斋里的编造更有欺骗性。



  第一,据社科院的消息,于建嵘目前只是一个副研究员,但他却对无数的媒体谎称他是研究员,而且在公开的简历上竟然称,2003年8月博士后出站就被评为研究员(http://hanlin2.hbu.edu.cn/zhfa/shizi/yujianrong.htm)。根据于的经历(见<南方周末>报导),他有很多年没有做学问,出道较晚,评职称自然也较晚,这本没什么,但他却极为虚荣、极为着急又以极为少见的大胆,篡改自己的简历,到处声称自己是研究员。他曾对媒体说“学者最大的危险是说假话”,但自己却在最最清楚的职称上说假话。



  记得不久前读了社科院政治学所王焱先生的几篇文章,王先生的学术功底不知比于建嵘高出几个档次,而且年过半百,但仍然是个副研究员,每篇文章也都明确地署了副研究员。这并不影响大家对王先生的尊重,不会怀疑他的水平。据悉,社科院方面的学者中像王先生这样有真水平资历也较深的副研究员还有很多,但还没有谁敢像于建嵘这样肆无忌惮地在职称上撒谎。



  对一个篡改自己简历的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更会篡改和编造调研内容,根据需要编造数据,篡改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以下的事实雄辩地了这一点。



  第二,于的一篇成名作是关于 “农民有组织抗争”的,后又在这篇文章基础上组装出了《当代中国维权农民群英谱》。那么,这些农民群英是些什么人呢?新华社的资深记者W先生看到此文后,慕名前往H县调查“群英谱”中这些 “农民英雄”,惊讶地发现,本地的绝大多数农民并不认同他们。如“群英谱”中的某某,长期霸占本组的鱼塘承包款至今一文未交;所谓“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某某,被军事法庭判刑10年释放后回老家的,有家有室却一直霸占一个农民的妻子;“群英谱”中的某某,复员后在供销社工作,对抗政府主要是因为超生四孩被开除回原籍;“群英谱”中的某某,在作小学教师时因强奸幼女被判刑,长期流动在外因年老无法生存而回原籍,由于户口是属于另一地区的城镇居民,要求享受“五保户”待遇被村委会拒绝而与镇政府对抗,后被镇敬老院收留后就立即成为了宣传政府的使者;等等。这样一些边缘化且不稼不穑的人,能否真正代表农民?记者W先生发现,他们要么向农民集资维生,要么要挟当地政府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自从今年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就发现他们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再也没有任何市场。



  这些就是于建嵘笔下的农民领袖,有组织抗争的组织者,依法抗争的带头人。这足以说明,于建嵘并没有认真了解当地农村情况,没有摸底,否则就是在心理和价值上有问题,或者心怀不轨,为了造轰动效应而不惜一切------这完全可能,从他篡改简历的做法上可以看出,他有这样的胆量。



  于建嵘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出轰动性的结论的:“中国农村出现了有组织的抗争”。尽管过去学术界少有人怀疑过其调研真实性,但早有人对这一结论本身提出了质疑,认为他把“个体的调查,上升为整体的概括”,是片面的概括。比如,就有人指出“H县出现的状况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就此认为整个湖南和江西、湖北的农村形势也是如此,更没有理由因此得出中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民有组织、大规模抗争”的结论(风云一号:<我看农村形势——兼与于建嵘博士商榷“农民有组织抗争”>,“http://www.usc.cuhk.edu.hk)



  于建嵘也正是利用这一编造的片面的然而又极具新闻价值的说法,制造了轰动效益,据说还惊动了党中央。是否惊动了党中央,姑且不说,但着实惊动了相当多的老外。因为这正是他们感兴趣和所希望的,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出现了农民有组织的反抗,而且是血泪深仇,这足以让老外们兴奋不已。于是,就如google里显示的那样,外国记者纷纷采访他,把他的发现全球化了。



  第三,2004年9月初于建嵘发表了使他名气再度飙升的文章<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研究>。请看,这出骗局又是如何演出的?其报告称:



  “1、课题组对中央某媒体观众电话声讯记录进行了专项统计分析。2004年1月1日至6月30日,该栏目共接到观众电话和声讯62446次(条),其中有关三农问题的为 22304次(条),占总数的35.7%,居于首位。而在三农问题中,反映农村土地问题的电话和声讯共有15312次(条),占总数的24.5%,占三农问题的68.7%。有关村民自治方面为1612次(条),占总数的2.6%,占三农问题的7.3%;民工工资纠纷为1301次(条),占总数的2.1%,占三农问题的5.8%,税费问题1195次(条),占总数的1.9%,占三农问题的5.4%。

  

2、课题组分析了自2003年8月以来中央某媒体近2万封观众来信,在已分类处理的4300封中,有1325封涉及到农村土地争议,占已处理来信的30.8%。



3、课题组在2004年6月15日至7月14日对720名进京上访农民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在有效的632份问卷中,进京上访原因涉及到土地问题的有463份,占有效问卷73.2%。



4、2004年元月以来,课题组共收到172封农民控告信件,信中涉及到土地问题的109封,占来信63.4%。



5、课题组收集的2004年以来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87起因土地而发生的警农冲突,占总数的66.9%。



  6、课题组在2004年3月至6月,分别到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及北京、广东、浙江、河北、山东、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进行了专项调查。从有关部门获悉,2004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39万件,清还农民征地补偿费欠款87.4亿元,占欠款总数的59%;全国核减各类开发区4735个占年初6741个的70%,规划面积从3.75万平方公里,压缩到1.34平方公里,压缩了2.41万平方公里。”



  初看起来,读者一定会被这样如此高层的信息来源和如此充实的用数字说话的调研所成果折服,更不会怀疑其真实性。然而笔者最早对其产生怀疑,却正是起源于这里。因为尽管本人只是三农问题的爱好者,但对如何做科研如何搞调研却并不陌生。因为很显然,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假设62446次电话和声讯,每次3分钟;4300封观众来信,每封10分钟;632份问卷,每份30分钟;172封农民控告信件,每封15分钟;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每起20分钟;则总共需要254478分钟,4241小时,按每天10小时工作时间,则需424天。外加到9个省的调研,每省按7天计,又需要63天。这样,仅完成原始的调研和材料理,就需要近500人天,更不要说对材料的后期分析研究。也就说这些工作,如果主要由一个人来做的话,前后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但从于最早公布的结果看,这项研究只用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笔者曾想他可能领导了一个庞大的课题组,所以靠群体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惊讶地了解到,这项工作基本是他一人完成的。怎么可能完成呢?奥秘只有一个,就是编造。



  这从他上面叙述中,也可以得到清楚的印证。他说 “课题组在2004年3月至6月,分别到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及北京、广东、浙江、河北、山东、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进行了专项调查。” 调查了哪些县(我想搞农村调研,最起码应该明确到县吧) ,调查出了什么结果,他只字不提,却反而要“从有关部门获悉”,说全国大面上的数据。这大概只能说明,他并没有进行所谓的调研,这些省他甚至根本就没有去过。



第四,于在发布<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后,话音未落,旋即(也就隔了两个月)又在信访问题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根据<南方周末>的报导,他的基本观点是要取消信访制度,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于完全有权利持这样的一家之言,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不同意他的观点。但问题是,他同样又在编造和炒作。



一方面,调研本身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颇令人怀疑。周炯然在“隔靴搔痒的奏章——与于建嵘商榷信访制度调查报告中提法的商榷” 一文中(www.gongfa.com/xinfangzhoujiongran.htm) ,就对“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针对上访人群的调查”提出了怀疑,“由于没有看到(也很难看到)调查报告的全文,故而只能针对有关报道中传递的信息。”并认为“于建嵘列举的资料和他分析的症结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 与他在土地问题上的表现一样,这次,同样是简单地公布了调研的数据和结论,同样没有完整的报告。不同的是,上次是分类处理了中央某媒体近2万封观众来信中的4300封,这次是“分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多封控告信”(<中国信访制度批判——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可以肯定,这就是在明目张胆地说假话编故事,因为他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分析完“2万多封控告信”,决不可能。另一方面,他又在大肆炒作。法学界一位朋友说,“于建嵘打败了信访局”,<南方周末>则说,由于于建嵘的作用,“信访条例修改稿最终暂缓通过——在几乎最后一刻他阻止了已经箭在弦上的改革。” 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新的<信访条例>不是很快就通过了吗。这样的炒作,也未免过于胆大,过于不顾一切了。



  第五,根据google上的搜索(感谢google),于建嵘很有颜面的一件事情,是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做了演讲。网上有数百篇他的“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活动与政治——2003年12月4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把自己咀嚼了多遍的内容,再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展现一把,100%出于炒作的心理。对国外大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午餐会,Seminar多如牛毛,几乎每天都有,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种小型学术活动上,主讲人的演讲时间很少有超过一个小时的。但于公布出来的演讲内容却竟然有洋洋近万字,更何况于不懂外语,需要翻译----北京一位了解于建嵘的朋友说,于连最基本的英语会话也不懂,是会把“How are you?” 理解成“怎么是你”、把“How old are you?” 理解成“怎么老是你”的水平。所以他要把那些东西讲完估计至少也得三到四个小时,显而易见,他又说了假话。



  于建嵘的致胜法宝就是强调调研,自称有3/4的时间(有时又说是2/3)在基层,但根据google搜索情况看,这也是大有水分的,因为他很多的时间花在了到处开会、做报告和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上了。



  读者朋友们:美女作家用身体写作,芙蓉姐姐自暴其丑,对她们的成名,我们并无多少反感,因为炒作做在了明处,她们境界虽低但起码没有骗人。于建嵘的情况则很不同,他在调研的幌子下编造、炒作,欺骗了学术界,欺骗了社会,其隐蔽性和胆子之大都是学术界少见的。因为,今天有相当多读者认为他“在农村做踏踏实实的调查,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岂知他有一份的证据,说出了十分的话,而且所谓证据也多是伪证。



  学者应该有最起码的境界和职业操守,为了成名而肆意妄为,终有一天会无法收场的。我们望他好自为之---能不能稍微诚实些?



于建嵘致《新语丝》的公开信



  新语丝网站:



  你在2005年10月8日刊发了严晋的《学术界罕见的骗局:评于建嵘的成名之路》。我认为这篇文章恶意攻击了我的人格,严重侵犯了我的合法权利。现就有关情况申明如下:



  一、本人2003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职称评定为教授(湖南省人事厅颁发的证书号为A01031000000000086),2003年底我正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中国社会社科学院2004年1月16日发给我的工作证在我的职务一栏上标明的是“研究员”(社科证字第13031号)。



  二、本人反对把那些为了农民的合法权利而抗争者说成是“地痞流氓”。而且我认为,严晋应提供他文中引述的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报告的出处。据我所知,对衡阳县抗争农民的这样描述出自陈文胜所写的一篇题为“中国三农学界的五种倾向”的研究文章(见三农中国网 2005年8 月28 日)。陈文胜是衡阳县三湖镇党委书记,而我所调查和颂扬的正是衡阳县包括三湖镇在内的那些被欺压而奋起抗争的农民。我根据这些调查已写成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调查》一书,其中就有我从2000年3月至今的跟踪调查记录。我还保存了数十次访问这些农民的全部录音资料。



  三、关于对土地问题调查统计需要多少时间问题。中央某媒体提供给我的电话和音讯资料是利用电脑分类登记的,我只要按照自己的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就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四、我们课题组对2万多封上访信进行分类处理是有记录的,现在分类处理的情况还在资料室里。相关调查表也封存在案。



  五、2003年12月4日我是应邀从华盛顿到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进行演讲的。由于我从大学开始就是学习俄语的,根本不懂英语,因此我在国内外进行的所有演讲都是用中文表达的,而且讲的是湖南土话。由于有中英文的投影,来听的数十人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和学生,其中有许多普通话讲得比我还好,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翻译。



  综上所述,我认为“严晋”用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测来攻击我的人格,是真正的“肆意妄为”。我要求最初发帖的你站根据法律和职业操守来处理这起恶意攻击事件。在我看来,任何人和任何媒体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否则就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特此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于建嵘

  

身份证号:430404196209010539



                                                                           2005年10月9日 于哈佛



答于建嵘《写给杂种方舟子的信》

                            ·方舟子·

    我本来对这次有关于建嵘学术道德问题的争论没有任何立场,除了就于建嵘
的职称问题提了个疑问外,也没有发表过任何评论,不过是提供了个争论平台。
而且自己觉得对争论双方也是很公正的,于建嵘的辩解和陈愚为他所做的辩护,
虽然里面有批评新语丝的言词,我也照登。

    但是今天收到于建嵘这封破口大骂的来信,还是让我吃了一惊。我此前虽
然对这位“著名学者”一无所知,总以为他毕竟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在研究机
构任职、正在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的高级知识分子,起码的教养还是应该有的。
看到于建嵘对别人的进一步质疑不予答复,却恼羞成怒,如街头小流氓一般对我
破口大骂,连“你是你母亲与严晋这些地痞流氓乱交结下的怪种”这种脏话都骂
得出口,不由让人对其学术道德和人品都产生极大的怀疑。

    我们都把于建嵘当学者对待,哪知道他根本就不把自己当学者,也不打算遵
守学术道德。“我从来就不把自己当成一位学者,也从来没有打算在学术界讨生
活。我是一位通过当律师和经商解决了温饱后,为实现研究工农大众生存状况这
一理想而混进学界的边缘人。在我这里,你所熟悉的那些学者的道德顾虑和生存
压力根本不存在。”这些自白说得很好,让人明白了这位许多人心目中的“著名
学者”有着怎样的学术道德观念。

    至于于建嵘主动发给我的《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
我是在半天前收到的,在收到他的这封骂信之前,还没有来得及看,57万字的著
作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看完。即使看了,我也没有义务向于建嵘汇报我的读后感。
现在知道了于建嵘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学者”,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看了。
我不相信一个无视学术道德、言行和“地痞流氓”没有什么不同的人能搞什么值
得信赖的考察。于建嵘所研究的“衡阳县维权抗争的农民”是不是地痞流氓,我
不知道;但是,于建嵘是一个被人们误当成了学者的地痞流氓,却是可以肯定的。

    被揭露出学术道德有问题,无力反驳便破口大骂,这种人我们见得多了,不
过多是以匿名的方式当蒙面汉,表明其还知道一点廉耻。敢于署下真名的还不多
见,以前有一位“环保人士”、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总工
程师、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范晓有过这样的勇气,而于建嵘又胜过了范晓。但
是我也知道,有的人为了能够炒作自己出名,弄虚作假、坐牢流放、求人起诉他,
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这种勇气,不过是渴望出名的勇气,如果真以为他有什么
正义、良知,那就上当了。我如果没有对中国司法丧失了信心,倒是乐于去帮他
一把。

    最后,问一个“学术”问题。于建嵘声称:“我知道,这是你惯用的手法。
有许多学者受到你以学术打假的名义伤害后,你就是采取这种方法来对付他们的。”
能否有名有姓有根有据地列出几位这样的学者出来?如果列不出来,我们可以把
这当成于建嵘惯于信口开河,在做所谓的“考察”时随意编造数据的一个佐证。

附:

  写给杂种方舟子的信

  方舟子:
  为了满足你充当“学术法官”的理想,我把新完成的专著《当代中国农民的
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发给了你。在这部57万字的著作里,不仅有我的研
究报告,还有我从2000年至今的调查访谈笔录及各级法院的判决和广大农民写的
各类材料。我原认为你是一位受过教育和有起码良知的人,你会对衡阳县维权抗
争的农民是不是“严晋”之流描写的“地痞流氓”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然而,你
没有给我任何回音。我知道,这是你惯用的手法。有许多学者受到你以学术打假
的名义伤害后,你就是采取这种方法来对付他们的。这一次你失算了。因为,我
从来就不把自己当成一位学者,也从来没有打算在学术界讨生活。我是一位通过
当律师和经商解决了温饱后,为实现研究工农大众生存状况这一理想而混进学界
的边缘人。在我这里,你所熟悉的那些学者的道德顾虑和生存压力根本不存在。
为了研究中国的工农问题,我连坐牢流放的打算都有,还怕因得罪你这样的人渣
而影响所谓的社会形象或地位吗?!而且,我还是一位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
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湖南人。因此,如果你不能就我颂扬的衡阳县维权
抗争农民是不是“地痞流氓”作出“判决”,那我就要告诉你,从你乱咬人的性
格来看,你是你母亲与严晋这些地痞流氓乱交结下的怪种。如果你认为我的这些
话伤害了你,你可以到我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我,我十分盼望用你的起诉来
炒作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于建嵘
  身份证号:430404196209010539
  住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通州区华兴园17-551
  2005年10月14日


【方舟子按:这位“著名学者”活脱脱就像杨志卖刀中的牛二。哈佛大学费正清
中心怎么会堕落到请了一个无聊到裸奔哀求别人告他的牛二去当访问学者?】

  再致杂种方舟子的信

  方舟子:
  我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位学者,更不是什么学院派的“著名学者”。我宁愿
做你们所说的“地痞流氓”也不愿意象你及严晋之流又当婊子又立牌。你们的学
术道德规范不就是根据什么“新华社资深记者”的几天采访来否定我几年的跟踪
调查吗?!你动不动要那些被你攻击的人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不然就是
“无力反驳”。现在我说“你是你母亲与严晋这些地痞流氓乱交结下的怪种”,
你也可以找证据来说明自己不是啊。事实上,你提供不了任何证据。那是不是你
已经承认了自己就是一个“怪种”呢?!这就是你的流氓逻辑。我知道,对付你
这样的人渣,绝对要放得下斯文,就要用更流氓的手段。你认为我是利用你这样
的“名人”来炒作自己,算你说对了。只是还不够,你有胆量就到法院来告我。
你现在以对中国的司法制度失去信心为由而不来成全我。那好,你公布自己的地
址和身份,好让我到你有信心的美国法院来告你。我现在美国本来就无聊,有你
陪着玩是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于建嵘
  身份证号:430404196209010539
  住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通州区华兴园17-551
  2005年10月14日

[ 本帖最后由 九月方向 于 2006-10-18 18:12 编辑 ]

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18 18:05:10

网民评于建嵘事件

  于建嵘这人搞的所谓学问,从其一开始出道时就让人感觉味道不正。一两年
的所谓“调研”,就可以号称“行走田间”,“用脚写作”,除了暴露当今学术
界的苍白与萎缩之外,是会让真正的实践型学者耻笑的;由某个地域的调查(而
且其调查的真实性尚在可疑之中)推出普遍性的结论,更是让人笑掉大牙的“学
问”;而其 “研究”过程及其后的一系列“学术”+意识形态的炒作过程,以及
用结论来剪裁甚至伪造证据的学术作风,却挺符合网络上XX主义者们的胃口,所
以成为明星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从于的几个著名“研究”来看,其人选题和造势的功夫了得,投机角度和火
候也把握得很好,不愧多年的商场历炼。

  据说,于在出道前,其在家乡经商也是有一定靠山和背景的。而其人前往学
术界投机,与其靠山的倒塌有关。(此靠山为其岳父还是其他,不是很清楚)。而
其时,于本人已经资产颇丰(上百万?)。所以于的确有资本有热情也有理想来投
身于农民的抗争维权这种高尚的事业上去。这段故事系未确证消息,有好事者可
以去其家乡 (湖南衡阳?)做个调查。本ID不为其真实性负责。:))

  还插一句:按照心理学常识,一个人老羞成怒多半是因为被人踩着了痛处。
何况于老兄都农村学者了,都田野里行走那么多年了,新语丝几段小文就急成这
样,未免太让人看穿了罢。

(队长别开枪)

于建嵘跟新语丝急也为了炒作他自己。他自己知道学术界不买他账,所以自称边缘
人。

(starfire)

于建嵘,这么狂,这么粗,何许人也?

读了于建嵘“写给杂种方舟子的信”,很难想象这种人还能完成“57万字的著
作”,真是无赖之徒一个。从基因皇后事件开始方舟子的文章大多我都看了,方
舟子有些时候语言比较犀利,似乎不够留情面(其实这是很难得可贵的),但是
他都是有理有据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

(hotbravery)

知道吗?正是因为这种人打着为农民说话的口号搞欺骗所以更加可恶。
读了其他的文章,指责他严重捏造数据,虚报身份。
现在他就抗出农民旗号使赖耍泼,这种人为什么要捏造数据?
为什么要夸大身份呢?这种造假就是背弃信念。不要脸。

(bluesea)

于建嵘肯定被戳到了痛处,老羞成怒
虽然脸上贴了正义的标签,但是骨子里的下流本性还是暴露出来了。
舟子还是很冷静的,可能要向王京武律师咨询一下。

(不打)

这个于建嵘真G8差!

典型的受迫害妄想症患者。一腔子不知何来的深仇大恨。

(qfqs)

  于建嵘的迅速成名多少和炒作有点的关系,但关系并不大。在本人看来,于
建嵘的成名主要是某种政治势力利用他的结果。如今利用的目的早已达到,于建
嵘对这股政治势力已经没有用了。岂止没有用,他那张乌鸦嘴还很有些讨嫌!方
舟子和化名严晋者对于建嵘的攻击,也许就是某一政治势力抛弃于建嵘的信号。

  方某人对f-l-g落井下石,骂基督教、骂杨玉圣,骂余-杰,骂杨支柱,骂丁
林,骂王怡,骂许志永.总之,凡某D所痛恨或不喜欢的人,方必痛骂之。方某一
贯利用对手言论受到限制这一点,对他人极尽辱骂之能事.于建嵘这回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大快人心。

姓方的一贯骂f-l-g,骂基督徒,骂民运人士,骂自由主义者,这跟所谓"学术打假"
有什么关系?他本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值得怀疑. "打假"很可能是个幌子,我们不
能因为痛恨弄虚作假(我比你们更痛恨,我因为不肯做假结婚证而错过福利房\经
济适用房,损失几十万元.我们学校至少有5个现在还是单身的人因为做假结婚证
分了房改房或经济适用房(不包括以"人才"名义分房的),而我这个快做父亲的人
只能举债买商品房),就放任这个以"打假" 为幌子的流氓肆无忌惮地污蔑和侮辱
有信仰\有良知的人.

方舟子从不涉足政治?打击不同信仰自49年以来一直就是某D最大的政治!

今日中国对基督教徒和发愣功徒落井下石的人,都是历史的罪人.

(杨支柱)

败了……于建嵘好歹也是受过教育的人,说起话来怎么和街痞子一样?

(ember)

虽是湖南人,而且来自粗话连篇的湘西,但还是对于失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自己的激愤,丢一句“奶奶的”“你娘的”也许还是条我
们南蛮子的话。可是“你是你母亲与严晋这些地痞流氓乱交结下的怪种”这样的
话放出来,感觉就是小人了!!!

在湘西,骂句“杂种”,顶多就是打一架,如果放出信中的这句话,那是要动刀
子的!如果将新语丝中的相关事件一摆,只怕惹来的是群殴。

(天堂坡)

来个“伪问题”:到底是学者成流氓了,还是流氓成学者了?

(烟有害也不戒)

湖南师大的教授算个卵。
来来去去的,都是学校随便封的,好多呆了几个月就跑了。

(爱国人士)


于建嵘、温铁军等人或许对中国农民做过贡献,但是实质的效果不咋地!

尤其那个温铁军,杀农民者正是这个号称“农民代言人”的他!

方舟子是个值得尊敬的、很犀利的人物!

于建嵘还是等你建立了农民协会再讲贡献吧!

你的农村调查比起《中国农民调查》到底哪个更有分量?

依附于同治政体而卑躬屈膝的知识分子根本没有彻底独立的人格!

(旷野孤狼)

学术造假是不好,承认就是了;写文章用假证据是不好,承认就是了。被打假了
不说话活得好好的多了去了,有点良心的用得着死皮赖脸开始骂人?莫非你还觉
得大家都造假你少造了点假还吃亏了?

(farlong)

方舟子有理有节,好样的。
于建嵘无理乱咬人,失去做人底线。

(狠抓落实)

于建嵘没道理。

为农民辩护是可以的,但不能把自己的论争水平降低到农民都不如的地步。

(黄石牛)

我本来对这个事情没啥兴趣,现在反而感兴趣了,还特意发了一个贴

这个贴子的回复者有一些对于先生很熟悉,谁说说,于先生到底是研究员还是副研
究员?

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无须任何道德评价.

(米老排)

米老排已经把核心问题提出来了,就这么简单——于健嵘到底是社科院的研究员
还是副研究员?

第一个回合:在方的平台上,严提出于不是正研究员,于回答我是湖南师大的教
授,社科院发的工作证上是研究员。

第二个回合;方自己提出,刚看到社科院网站上发布新闻称于是副研究员,严和
于都没作出正面回应。

其实,接下来的事情就跟简单了,于回应一下就是。如果社科院网站新闻错了,
那么于应该对公众作出说明并要求单位更正;如果没错,那么就应给出自己工作
证上和社科院官方认定的职称之间矛盾的解释。

可惜,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于对方丧失理智的破口大骂。湖南人大多勇武
或许是真的,俺自己就是湘蛮,但实在看不出于先生这种做法里面到底有何血性?

学术俺不懂,职称俺还是明白的,谁说谎俺还是看的清楚的。于先生到底是否社
科院的研究员,就这个核心问题,我等待回答——这个核心问题跟于的学术,方
的人品,于的良心,方的平台,是不是湖南人,有没有为公众说话,去不去法院
打官司,没任何关系!

(石扉客)

民主自由派要注意,你们的表态将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于的表现极差,毫无道
理可言:一点小事情,你愿意澄清就澄清,不愿意澄清就不要理会。破口大骂算
什么?
现在讲产出讲得太多,严重缺乏严谨,容易出漏洞,方这样的人喜欢跳刺,只能
怪自己,如何能火冒三丈?
不能因为为若势群体说话,就具有了天然的道德地位。
此外,我认为维权不是严格的政治行为,民主自由派将政治行为泛化,骨子里是
民粹意识作怪,根本没必要对维全过分亲切。

(真右)

看不出来方舟子在于建嵘的问题上有什么出错之处,没有见他有观点啊?虽然于
建嵘的学术观点有值得赞同之处,但他的有些自称表扬的话确实很令人怀疑。
“严晋”的话并非是方舟子的话,其中如果有什么不实之处,他方舟子也不可能
事先去调查一番。
这份公开信却只是说明于建嵘只是一个流氓。

(yw-yves)

方舟子的新语丝只是发表了正反双方的意见,于建嵘的辩解也同样发表了,于建嵘
有必要这样破口大骂吗?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世纪沙龙上常有同样几个人(ID基
本是同一天注册的)反复发贴大骂方舟子,却不能进行有理性的辩论,真是可怜.难
道这些人以为世纪沙龙的网友都弱智到看不出谁是谁非吗?

(萧十一)

支持于建嵘的都是马甲吗?本人杨支柱,因为无法注册,所以从朋友那里借了个"
春江水暖"的id.方某一贯利用对手言论受到限制这一点,对他人极尽辱骂之能事.
于建嵘这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快人心.

(杨支柱)

看不懂

职称确实不是很重要,但澄清一下也是可以的。方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于以
什么理由告上法院?究竟是什么让于口不择言,撒泼骂人?是不是要把方打倒在
地,再踏上一只脚?

(loujie)

方舟子不过是允许一篇批评于的文章发表在《新语丝》网站上,还有什么呢?谁
都可以被批评,不是吗?

(红塔山)


于剪嵘不是老实做学问的人,对他的人格和心态不作评论,但他的文章确实不怎
么地,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色彩很浓。他到农村所谓的调查,只不过是蜻蜓点
水式,是带着有色眼镜猎奇,说实话,他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太肤浅了。相反,
倒是严晋的文章比较实在。

(水墨烟云)

于建荣应该骂严晋,而不是方舟子,这正如一个人在广告栏上贴出了骂你的小广告,
你只能去找贴小广告的人,而不能去找做广告栏的人.骂方骂得没有道理.

(mxm1)

这混帐于兼容自己垃圾还不算,还要扯上全体湖南人给他垫
背..........

(陈宫)

一个真正研究社会问题的学者,就享有不受质疑的权利?有人质疑了,就是杂种?网
上有旁观者不反对甚至支持这种质疑,就是"这些杂种",就全是杂种?

你说你是个什么鸟玩意啊?你才是个杂种!

(狮子王008)

  过去,我支持于,并听过他的讲座
  现在,我不会再听任何于的东西也不会再支持他
  因为通过这次事件
  我认识到了他和他的粉丝们是什么素质和货色
  这样的货色,真的能给中国农民带来幸福么
  可能是,比较残暴的变成了更加残暴的
  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了的
  不择手段的人,总是不能信任的

  从于建荣对方舟子骂人的恶毒和肮脏来看
  此人称道的那些英雄们是什么货色也就一目了然了

(吴承寿)

于建嵘写给方舟子的信实在够恶俗的,有理由相信于建嵘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雨后小荷)

从于大学者的“杂种”反应来看,严晋和其他网友的质疑正中要害。

(fuzhouman)

于建嵘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被人无端诬蔑,而愤怒而骂人,正说明
于建嵘是一个真实的人。

(余以为)

是人就有造假的可能,就有犯罪的可能,就有被揭穿后气急败坏的可能。

  于建嵘在衡山搞“天下鬼都”、在海南搞“水上观音”,
  这些旅游地产项目占了农民土地没有?征地补偿到位没有?对得起自己的良
心吗?

(专打泼妇贱人)

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18 18:05:50

网民评于建嵘事件(二)

方先生,
起初以为这次您碰上真的土匪了,而看过他重复那些他以为厉害的招数---最为
恶毒的谩骂---的时候,不仅斯文扫地,连作为一个男人起码尊严也没有保留。
忽然觉得就是小时候看过炉边烤火、浑身卷毛、萎靡拖沓,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
会露出残缺发黄牙齿狂吠的癞皮狗形象。看来起初觉得他是个土匪算是抬举他了。

您要惩罚他,就让他继续吧;您要宽恕他,给他时间吧...总之不要被如此泼妇
骂街过多打扰了自己。

(qiusir)

农村中的农民问题其实就是势力问题.于建嵘给我的感觉是农村几派势力中的一派.
他应该是成长在城乡结合部.有城里人的狡猾.又有农村中的野蛮.从他的行文中
可以看出他那种野蛮的本性.这就是中国农村的问题的所在.刁民和暴民并存.这
种地方出毛泽东!

(中原)

救救于建嵘
搞精神病学的朋友,是否可以诊断一下这个于建嵘,是不是有受虐狂倾向,或者
就是一个受虐狂?从他的信看,其流氓无赖的嘴脸,已经很清楚了。感觉从医学
上,他象是有什么毛病。从治病救人的医学根本出发,希望搞精神病学的朋友,
伸出援助之手。

(lll)

那个于建嵘确实有毛病,方舟子作为公众人物,
其真名实姓不是明摆着的吗.要告让他告去,扎呼什么.

(goophy)

于某是“纯种”,双隐性纯合基因导致的“狂躁强迫症”。

(Latino2)

世纪中国是一个什么论坛?
各个论坛上都有骂舟子的帖子,但是好歹大多数论坛也就是贴出来罢了。为什么
世纪中国这个论坛上对于骂方舟子的帖子还要加大拇指呢?而且是破口大骂的那
种。

(组胚)

“东林多败类”。看了于建嵘的信,和杨支柱后面的评论就能理解这句话了。

(Amsel)

于建嵘《写给杂种方舟子的信》本身已经把自己暴露无遗.方老师还偏偏写了一
篇回复,我个人认为不应该跟着种人较劲.

(je2ccc)

但是既然《新语丝》登了于建嵘的来信,如果方舟子不回应的话,那不就等于给
他自己做了宣传。至于是不是较劲倒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
场就可以了。大家会根据两方面来自己判断的。

(袁无涯)

支持新语丝,支持方舟子,于建荣此人典型流氓一个,不允许媒体批评,在美国
好好学学什么是民主自由,别认为自己渡一层金回来更猖狂的不得了。把你气死
可能这个世界更安宁,还少了一个造大粪的。

(cqy)

读过于的这封信后,他的其余文字就不必再读了。

(Ardel)

  嘿嘿;我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不在乎职称;何必挑大的说/有人问我是干什
么的;我说我是科学院院士;对方说;不对吧;你是科学院把门的吧。我回答说;
靠;我才不在乎当官呢。

(享受孤独的黑夜人)
       
  这个事情方舟子除了提供平台,也就是附加了一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网络页
面文字,提出了一个疑问,于研究员何至于破口如此大骂?
  有性格算什么品质?夸一个人真性情是好话,那是说一个人不虚伪,我想怎
么也不至于是骂街吧?最怕的是野蛮的“有性格”的人。有话就不能够好好说?

(冯俊杰)

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18 18:06:59

网民评于建嵘事件(三)

于建嵘的“朋友”

出了事赖到"朋友"身上, 这种事见得多了. 反正"朋友"无名无姓.
只不过既然于建嵘授权去"恶心"方舟子", 就不要推出"朋友"做
挡箭牌. 能做得出还担当不起? 就算于建嵘真不知情, 既然授权,
事后几天都不去看一下授权写出的是什么文章? 可见于建嵘是
一个不负文责的人.这样的人写的文章有什么可信度?对于严
晋的批评, 也没见于建嵘给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反驳. 干脆否认是
自己的作品算了. 不知社科院现在是怎么招人的. 听说有钱在
中国可以买官做, 难道研究员的位置也可以买到了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建嵘的朋友, 真是拿得出手啊?!

(谢益群)


中国为何会出现这么多“流氓”文人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人最想做的一直都是“君子”,而建国以来,中国却出现
了如此多的“流氓”文人,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不“好好说话”,这些“流氓”
为何能够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故国滋生,我百思不得其解。

更不可想象的是,想当年,康生、张春桥、姚文元何等威风,攻击对手还局限于”
牛鬼蛇神“之类的文明语言。
而现在,于建嵘、项武义虽得宠总是平民,漫骂他人却用上“怪种”、“舔屁股”
这样的“泼妇”言辞!

真是不可思议,希望有网友能够给出解释,谢谢大家!

(冤死活该)

看了于建嵘的道歉信,不禁失笑。
于建嵘把自己说的好像很无辜,不过表现的很无知。他也把大家都当成是无知的
人了。

(mr_madaha)

于建嵘,无知的流氓
于建嵘,我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胆大包天了,除了流氓品性外,还很无知,电脑
网络知识也没懂多少。

(hotbravery)

这人是到哈佛去做访问学者吗?果然如此。那他是怕哈佛那个中心因他骂人把他
的资格取消。其实特简单,把他的骂人信翻译一下寄给那个中心。他不卷铺盖卷
也没脸见人了。

(Enlighten)

今天在上海火车站看到一流氓,想起了于建嵘

今天中午(10月18日)经过火车站,在民立路一斑马线外,很多人等着过马路。
在我接近他们的时候,看到一男子本来离开那一堆人,却又往回走,听到他口里
说“你再说一遍”,可能是和人群中一个妇女刚才起了争执。接下来发生的让我
目瞪口呆。在他们又吵起来后,这个男的径直一脚踹倒那个女人,等女的爬起来
接近他理论时,又是一个耳光扇过去。大家都在旁观,靠近他的人没有人阻止
(可能也是始料未及)。看得我生气,正准备上前拉住他,嘴里同时喊着“快打
110啊”。结果这男人撒腿跑了,那个女的在后面追,可是明显追不上,那个男
人还不时回头,嘲弄那个女人。

下午就想到了于建嵘,流氓气、匪气如出一辙。

(高登)


世纪中国论坛上的一处好戏:

前两天杨支柱上串下跳,大叫骂得好…………结果。等到了一封道歉信,下不来
台了:

杨支柱看到了于建荣的道歉信之后,被当头泼了一盆凉水,一整天没有出声,终
于在晚上开始胡言乱语了起来:


"童先生认为于的道歉体现了他(于)的修养,值得肯定,但人家方舟子却认为于的
道歉恰好证明了他是一个敢做不敢当的懦夫."
但我看这道歉信既没有证明于的修养,也不能证明于是一个懦夫.这次我倒相信
方舟子的猜测:骂方是"杂种"的信大概就是于自己写的,或者是他串通朋友写的.
但我并不认为他是出于懦弱才道歉,他的道歉也是预谋的!现在看来张律那个文章
分析是对的,我是错的.于没我想象的那么卤莽,却远比我想象的要狡猾.他应该
是在跟方玩这样的游戏:你不交代"严晋"是谁,我就不交代骂你是"杂种"的朋友是
谁!你让我吃一只蚊子,我就让你吃一只臭虫!用过去的地址告诉人家去起诉, 同
样不证明于是懦夫,他不过想多折腾一下方舟子而已.方如真到北京来起诉,不但
成本高,而且对胜诉没信心.尽管如此,于还想让他写个错误地址,让法官恶心他
一下,可见于用心之深.不过以我现在对于的看法,他当然是不肯承认这一点的,
否则他就不会道歉了.
---------------------------------------------------

这一段是被打了一耳光之后的胡言乱语。

从今以后,凡是在"文明的学者"面前,于可以拿"朋友"当挡箭牌,以标榜自己也是"
文明的学者";尽管骂人"杂种"的余威仍然足以让攻击他的伪知识分子胆寒.而在
密友的圈子里,于大概不妨承认自己向方舟子道歉并不是因为怯懦,并用不出卖"
朋友"来显示自己义气.这样一个人,方舟子惹不起,愚笨如本人当然更惹不起.
----------------------------------------------

翻译:于建嵘你这小子也太不够意思,我辛辛苦苦帮你顶了半天,说了一大堆骂
得好之后,结果你下撤退了,把兄弟晾在一边啊。

(组胚)


我觉得,还是方舟子有道理
就此事而言,方不接受于的道歉是有道理的。
第一,如果骂娘的两封信,的确是从于的信箱发出的,那么于说不是自己写的,
而是朋友干的就毫无意义。这个理由如果可以成立,任何人就都可以这么干,然
后推给所谓的朋友了事。
第二,如果是于委托朋友全权处理这件事,那么出了任何问题与这位朋友也没有
关系,责任、后果还是要由于本人承担。于当过律师,这点道理不会不懂。
第三,如果于没有委托朋友全权处理这件事,但这位朋友却违背于的意愿干了,
那么这位朋友越权了。对此,于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责任,那么需要公布这位朋友
的真实姓名、地址;他如果因为哥们义气而不愿公布,那么他也没有必要把事情
推到这位朋友身上。
所以,结论一:是不是朋友干的,是不是真有这位朋友,都没有意义。结论二:
如真是朋友干的,但出了问题却推到朋友头上,这叫不够朋友,甚至也可以说是
出卖朋友。

(木木)

对于来说,事情只能越描越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真右)

"于的朋友"骂人是恶毒了些,但不如此也很难揭示方舟子审案原告可以蒙面的荒谬.
我肯定不会这样骂人.但是我一直觉得对方这样的无耻之徒毫无办法。因此方舟
子被骂,我就高兴.

(杨支柱)

我原来还不太理解老于为何那样骂方舟子,现在明白了,骂得好!

(康不德-)

  可惜,你的老大已经服软了。写亲笔信向方舟子道歉了。并且为他的无理与
无礼编造了一个极为可笑的借口。
  你这一声叫好,只是徒然暴露了你的下三滥嘴脸。

(北望中原)

  我这个老乡一开始就错了,老实承认错误不就得了?虚荣心谁都有,不奇怪。
  现在这么一搞,虽然是道歉了,但仍然是犹抱琵琶羞羞答答的。
  唉,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所有人是傻子。

(资深助教)


看起来于建嵘根本不是糊涂虫,不过就是有点当别人都是糊涂虫的样子

(轮台客)

  骂人是声东击西的战术。目的是搅浑局面,金蝉脱壳。
  
  但是,网上骂人和现实生活中区别很大,本质不同,能达到的目的也不同。
  
  现实生活中骂人是比声音大,骂人的词汇丰富.....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
骂架还要讲道理的.....
  
  而网上骂架最终还是要靠讲道理,讲逻辑的。光靠Copy一些问候母亲的话,
没多大作用。想搅浑局面,金蝉脱壳也不可能。

(zzyyx)

  方舟子不厚道,一贯如此,可悲的是他每次出击,一剑封喉,一招毙命,从
无例外。

(吃饱了混天黑)

  于建嵘同学还回个鸟的马枪啊
  本来就是个副研究员还是研究员的虚荣心问题,不吭声方也不会怎样,毕竟
是那个“严晋”在借着方的地皮在搞,方根本插不上嘴。方搞的人里,个个理由
都比于更有搞的理由,但于现在短裤都给彻底扒得精光了,还回个鸟的马枪。
  
  这种时候只能劝于免了争竞之心,认载算了,那么多人最后都死在方手底下,
于死得难看些也不冤,再鼓捣挑动于去和方打嘴仗莫不是想看于的笑话。
  
  帮人要厚道。

(黄章晋)

  这更让我坚信"人如其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有些文章写得冠冕堂煌的人,
哎...

(西丁木)

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18 18:07:36

网民评于建嵘事件(四)

看了新语丝新到资料,真是笑死了。这个于建嵘还真是个网络盲。有线网络要有
什么设置?再复杂也就是DHCP,DNS,PROXY。而且他不光是网络盲,连WORD都搞
不定,都不知道WORD文件是会记录创建者名字的。

这点上他倒是应该plead for stupidity。

(eng)

于建嵘提起裤子就不认帐
于建嵘在裸奔之后突然羞耻心发现,于是赶紧找了一块遮羞布,然后对大家说
“我没有裸奔过啊,你们不诚实!”

(不打)

于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你们暂且饶过他一回吧.

好歹算是人民内部矛盾, 称不上敌我矛盾.

(妖魔)

人过了25岁就不再会改了

因此对待无耻的人就是把他打倒,让他不能再害人。

(home)

方先生,你好!

我是新雨丝的读者。最近看到有关于建嵘的事,觉得有必要说几句。于本人我不认识,
但他的书《岳村政治》我读过。而且也在报上经常看到他有关上访的评论。我也是一个
关心中国上访的研究者,又是对于的做法表示赞赏。毕竟中国现在为弱势群体说话的人
少。至于于是否为此有个人目的,我就不清楚了。但从于给你的信中看出他这个人还是
一个血性的人。虽然言辞与其身份极不符。但错了以后还是能够道歉(尚放不下面子)。
我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希望于能够真诚道歉,方先生也能宽大为怀,一笑泯恩
仇。朝过夕改,君子与之。不知两位以为然否?

(晚成)

愚见荣给方舟子写悔过书很可能是因为看到昏昏说可能在美国被告上法庭。

所以三跳的算账理论文科牛还是很会应用的:

万一被告上法庭,那哈佛的奖学金就泡汤了。

根据这个算账理论,想想每个月米比索(老中医好的定义)进项的丢失,他就认
为钻到方舟子胯下还算得上是上策。

(笑笑)


杨支柱对轮子的恐怖行为盛赞有加

我记得当年轮子到处围攻别人的时候可是他们得势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容不得
批评、辱骂”?连杨支柱都做不到,说轮子能容得了“批评、辱骂”,简直就像
说希特勒是和平主义者。

借杨支柱的一句话,关于杨的弱智,以前有人编过故事。过去我是不信的,现在
有些信了。都说文学作品总是有些夸张的,可是再夸张也没有杨自己发的帖子夸
张。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包你捧腹大笑。

附在天涯上看到的杨支柱评论:

  方辱骂余杰、王怡、许志永,我跟贴反对,他写专文辱骂我。因为涉及很多
敏感词,我根本无法回击,所以特生气。就跟当年fl-g围攻何祚庥一样,并不是
因为容不得批评、辱骂,而是因为无法反批评、反辱骂。

  人性跟智慧是相通的。将心比心是我们理解别人常用的方法。一个没人性的
人在判断大多数人的反应上都会出错,而一个有人性的人只有在判断没人性的人
时才出错。从这个角度讲,人缘好就意味着在对人的洞察上智慧高。至于方舟子
咬余英时的文章,那是蚍蜉撼大树,没啥道理也没啥作用,请见下文。从方维护
和吹捧的人也可见方没啥人味,这些人是郭沫若、杨振宁、何祚庥、余秋雨......

(bingo)


零星看到过一些于建嵘的东西,看上去挺认真的,没想到居然是个泼皮兼低智商
的家伙。

基本证明一个道理:凡在媒体出风头的所谓知识分子,多数是无赖。

(urfriend)

  小一个月不上网,上来就看到场无聊的架,让老农有一种恶心成趣的感觉。

  支柱大兄弟让俺太失望了,咋就在这件事上退化成煮熟的鸭子的那张嘴了呢?
  
  问题与主义,支柱大兄弟这马甲名字起的真合适:在这事上你的问题是乡愿
加私怨冲昏你还不算傻的头脑,让你不加思索就向方开了炮。而这事让于搞得恶
心到如此地步时,你还在奉行死抗硬拗的主义。
  
  记得网上曾言支柱兄弟是湖南人,老农不幸,曾的湖南人有过些渊缘,对湖
南人的优秀是深为钦服,但对湖南人的混蛋也深深领教过。支柱兄弟要多些湖南
人的优秀少些湖南人的混蛋,才不枉老农我对你粉丝一场啊。。。。。。

(中国老农民)


  请勿公开的对象仅仅是电话而已,而方舟子却把它扩大到整个地址,给了于
建嵘一个轻松的反驳点,这实在有点不应该,本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看错了,
还以为地址也不公开”就可以了,也就能顺利地结束这个小问题了

(GcJuly)

  方舟子说的是“事实上我在登出来稿时一般都删掉来稿后附的联系方式,除
非作者自己希望保留”
  
  于当时说希望保留了吗?没有!不但没有,他还说某电话不可公开。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正常人的正常思维都是,不公开他的地址。
  
  若是公开了,说不定于又要说方舟子你这个XXXXX竟然公开别人的地址,而
那杨良心又要吃了兴奋剂一般上窜下跳了。

(无机物保护协会)


  我来说一句:
  
  至少在世纪学堂,很多(!!)骂方舟子的回帖是于建嵘本人的马甲。有网
友与于建嵘qq为证。

(演进)

  问题似乎很明显了,于的做作太拙劣
  不想多看了
  方舟子虽多有毁贬之谤,却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支持他

(空手党)

《写给杂种方舟子的信》、《再致杂种方舟子的信》

光看这两封信的标题,就能看出人品的优劣及个人修养.
于XX肯定不是什么好X.

(sj_qd)


这个于建嵘据说是社科院的副教授,怎么会是这样的德行?

于建嵘显然不大懂得电脑,甚至不懂得自己的电脑出来的文件是会留下记录的。

这等水平就同生物学博士斗法,实在是勉为其难呀。

(Ichbin)

于(副)研究员就是人们说的那种:傻奸傻奸的。

(昼短)

从民事关系而言,于建嵘授权或委托其朋友给防舟子写信,那么朋友的话语就代
表于建嵘。因此,于建嵘不能批评朋友,而只能批评自己。在此意义上说,于建
嵘对防舟子的道歉完全是言不由衷的,是虚伪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个朋友根本就是虚构的。

(狠抓落实)

方舟子是老大侠,精通电脑网络,这位“衡阳嘛嘎”于建嵘岂是他的对手。
我在8年前就上他的新语丝,那时候挺热门,海外华人的好帖子很多。
记得他和何作庥最早斗轮子功,(那时还没定为邪教),想不到连他的新语丝一
块儿被封掉,大约是敏感词过滤程序的关系。后来几启几封,他不再议论时政,
专于国内学术打假,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杨澜夫妇的假学历等)。我就不太
爱上那儿了。

(Jiulian)


  看“新语丝”上两人的文章,觉得陈文胜说得有道理些,而于建嵘《致杂种
方舟子的信》让人觉得纯粹一个地皮流氓,很难再对他作什么评价了。

(luoxiaohao)

于建荣搞得自己下不了台了,何苦呢,当时谨慎一点不好吗?为什么急于发表那
么激烈的言论,多观察与思考,再说话,就免了自己那么多尴尬。

(牛牧羊)

于建嵘同志估计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方也别穷追猛打,对方多少有些学术建树,还是要面子的。
见好就收吧。

(情怀依旧)

老饿狼 发表于 2006-10-22 11:47:42

TO 九月方向

这些争论在听讲座之前听说,中国学术界,不管是方舟子还是于,都可以说为些虚名在争论,要我说的话, 只能各打五十大板,你不能因当时南方人物周刊歪曲报道了何作休的谈话就把鄢烈山所做的一切抹杀掉~
不否认该文中,是有赞扬于的话,但主基调是批评.
当然不是说批评不好,问题楼主一言不发的上来就发那个无聊的争论.关于你听的于先生的讲座内容一句不谈,不是每个人都听过讲座,这样的帖子一来怕就存了主观误导的嫌疑.关于体制,关于民主,关于自由,关于讲座的内容你不讲,一来就发名誉之争,诋毁人家的学术研究,企图让他在人格上就不具备优势.你倒是不妨发表你的高见来驳斥于先生,发个这种东西出来,一来就抹杀了于先生的全部.连尊重都谈不上,和断章取义有什么两样?
如果要回答你帖1里提出来的话题.我觉得不管他后边为人怎么样,我被他的讲座所折服.我去过农村,看过基层,他说的情况,他提出的解决之道,确是有道理.不管当年和方舟子的争论如何,至少我很尊敬他的学养.云大很少有老师敢如此直接大胆的说问题,甚至,演讲达到他的水平.
听朋友说他在本部的讲座上提到了"知识分子要团结"这样的概念.中国人真是一天窝里斗,自己水平不到,就先来抨击人家做人~人家求名利,人家没水平.实在不喜欢.
希望你不是校方的所谓舆论引导员.

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24 20:08:07

TO老饿狼

当然不是说批评不好,问题楼主一言不发的上来就发那个无聊的争论.关于你听的于先生的讲座内容一句不谈,不是每个人都听过讲座,这样的帖子一来怕就存了主观误导的嫌疑.关于体制,关于民主,关于自由,关于讲座的内容你不讲,一来就发名誉之争,诋毁人家的学术研究,企图让他在人格上就不具备优势.你倒是不妨发表你的高见来驳斥于先生,发个这种东西出来,一来就抹杀了于先生的全部.连尊重都谈不上,和断章取义有什么两样?
汗~!本人说的很清楚,突然这位“教授”来到云大,突然想起去年的一起“学术界之争”。本人只是引用和转了当时的一部分观点过来而已,对于他们具体的人物,由于本人位有接触,当然感觉也只能够是从这些间接的方面了。
我没有要诋毁他品德的动机,更没有要诋毁他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想法。只是感觉,应该能够从一个侧面对某人物进行部分了解。材料摆在这,大家怎么看是大家的事。
就象老饿狼同志你,摆这些材料在你面前,你同样可以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三弄农学者。而说实话,这些材料在我闹中形成的和你的不同。
另外,你说去年的南方人物周刊的歪曲报道很让我疑惑,你怎么断定它的报道不客观?
此外,从他上次在洋浦演讲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风范”,本人不敢恭维,时时说着:我们不知道共产党要个什么样的农村,一副典型的御用学者嘴脸。而且说实话,本人觉得他所提到的建立农会之类的什么改革措施,在三农学者方面并没什么独到见解,相比而言,李昌平等人比较他强多了。
此外,我敢断定你写下这些时根本没认真读过那些有关他的资料报道。看到负面的就以为是别人诋毁他,嫉妒他什么的~汗~

[ 本帖最后由 九月方向 于 2006-10-24 20:09 编辑 ]

呼吸阳光 发表于 2006-10-24 21:36:32

那天没貌似在本部看到欢迎于建嵘的横幅哦,不知道在云大骗了多少???

老饿狼 发表于 2006-10-25 14:05:12

TO 九月方向

  先说可辩解的:去年南方人物周刊关于何的报道,可以杂志查看原文.而何在今语丝上一连写了七篇文章反驳南方人物周刊的某些采访细节~在此后南方人物周刊没有发出任何采访记录来证明他们当时刊登的内容和采访内容一致.后去询问过新闻写作课老师,确实证实那篇报道有比较主观的倾向.说白了疑似有歪曲事实的可能.
  我不明白兄说的"时时说着:我们不知道共产党要个什么样的农村,一副典型的御用学者嘴脸。"为什么成了御用学者的嘴脸?是针对他那种"我就是给D的意见的人,D就是听我的"这种气势.还是说你觉得他的观点好象就是给国家做事于是成了"御用文人".若你认为是前着,那算他性格里面太嚣张,但至少他的意见会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标准(不论多少),而后者的话,我无话可说,站在如此强势的体制外,倒不如进入体制中试图去改变它,这样机会要大些,而且基本在体制内他是那种有勇气的人:看到了问题并且勇敢的站出来说话.不明白御用文人这个词怎能加诸其身.
  不争辩的:我当初回帖的意思是:当天洋浦有几个人去听讲座了你自己也看见了,上来不置可否,不谈学术给坛子里的人说说讲了些什么就一棍子从非学术的地方把他人品全部灭掉.我觉得这完全不利于大众去分辨清楚一个人.当然坛子里是个自由说话的地方而且通常现在废话远多过讨论.所以我的激烈言辞是过了.那么现在我也只把定义这个帖子本身不是讨论于本身的学术,那也没必要争辩什么了,我闭嘴.
  现在知识分子自由派之间实在不团结,我想更宽容看待同类的言论,实在无可厚非,动就"不知道在云大骗了多少??? "的打上结论```实在好

九月方向 发表于 2006-10-25 16:29:58

TO 老饿狼

首先,对于你说的歪曲事实报道方面,我还是无法认同,我上面所转的材料全部缘于去年的南方周末,而且我没有故意地把材料区分开来转(即我没有只转负面或只转正面的),除了三篇在新语丝上的公开信外,其他的网友观点我也全部转全了.但认真阅读后,我发现后面的网友观点几乎都是你所谓"负面的".当然,这不是我有意为之,网友观点如此而已.
另外,你所谓的我滥"御用学者"这个词.呵~!,我不知道怎么和你辩解,如果你上次在洋浦听了他的讲座的话,我很难相信你依旧认为他是位讲真话,了不起的学者.期间演说中,除掉我所提及的这点外,还可以说说他实际的所谓的"行走田野"的口号,他自称是2/3的时间行走田野调查(而且是个体调查),但实际上也许就是陪同D进行所谓的"视察".而且更多的时间应该是他自己所谓的"报告成果"及"学术演讲".
至于你说面对强大的体制只有融入体制或许才能够更好地饯行.当然抛开这个问题本身,我相对赞同这种说法,但我认为真正的学者在社会种种不公与矛盾面前,即使是再强大的体制也无法阻挡他说最为言辞激烈的"真相"的.
你说他属于体制内比较有勇气说真话的人,当然表面上或许是这样,但我更认为与其说些不关痛痒的真话(而且对现实也无多大实际益处,除了他自己名声远洋外).倒还不如闭着不说.象他所谈到的专家们说到体制问题基本上就不敢去碰了,我看他本人也就到此为止,也没碰什么.另外,他演讲本身的很多内容是我自己所怀疑的,他所提到的他调研中的县乡干部的反应中,我觉得被他自己加工不少(根据我自己所了解的乡镇干部的具体情况).当然这点是我主观感受.
此外,在他说到他参加的中国乡村发展论坛以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过程中,他说他怎么怎么喜欢某人的做法就给某人颁了个一等奖,特等奖什么的.我很难相信一个有组织的会议论坛的奖项会是由某个人凭个人喜好来颁发的,我们可以想象他说这些话后面所隐藏着的他的一种思维方式(显然我认为是相当官僚化的).
另外,他提到国台办以损害大陆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台湾农民的利益时,他说大陆农民由于组织的缺失只能够是沦为沉默的大多数.但我想问的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三农专家","农民的喉舌"的"江湖学者"------他自己.为什么在此刻也失语了呢???

当然,如果按照低些的标准,所谓的"中国国情"来说的话,或许你所谓的偶尔站在体制内说些真话就能够算是个"了不起"的学者的话,那我也没有意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于建嵘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