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风华BBS

 找回密码
 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东陆风华论坛18周年庆(2005.3.28-2023.3.28)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专业历年考研复试信息汇总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云南大学历年考研复试信息汇总
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学院考研QQ群号码
申请东陆风华实名认证免费领取云大考研考博真题如何申请云南大学考研论坛VIP会员?VIP特权?
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省校友&云南省各地州校友QQ群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图片 &宿舍图片&图片云大 东陆风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云南大学2021年考研复试信息分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291|回复: 4

把帝王的秘籍掀开——解读《周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27 17: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陆风华帐号全站通用,包括论坛、商城、网络家园等站点,登陆查看更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x
?作者:苕木匠?
  
  序
  
  圣人回来了,如旭日东升。
  是来参会的。当然是圣人峰会,你有票吗?
  第一个签到的是孔丘先生,因为他离我们最近,辈份也小。
  接着推门的应当是孔先生梦寐以求的周公,然后依次为他老先生顶礼膜拜的周文王、成汤、禹、舜、尧、炎、黄……
  不知这位以“复礼”为己任的孔先生见到这些“制礼”的先圣后,会作何种感想?只知道他在见过级别低得多的智者——道家祖师爷老聃后,曾有过如下一段深情的赞叹:
  “鸟,我知道它会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会在地上跑的,我们可以用网逮住;会在水里游的,我们可以用钩钓上岸;会在天上飞的,我们可以用箭射下来。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是如何乘风驾云而上青天的了。我现在所见到的老子,真像一条龙啊。”
  当然,这是过去的老皇历了。今非昔比,他们在世间的地位己经有了颠倒:孔先生早就稳稳当当地坐到了圣人的席位上,而老先生还在与鸟兽同巢。可不,老先生这次就还没有拿到峰会的门票。
  为什么会这样呢?两个字:顽固。不错,他是有“清静、无为、不敢为天下先”的三样老宝。但都三千年了,这三件宝一点改变也没有,可见他老先生太不懂包装和推销的技巧。其实,他死死抱着的宝现在白送给人,又有谁会要?反正我苕木匠是不要。你想啊,他这几样破东西哪一样实用,哪一样能把肚儿填个饱?
  我心中的宝就应当是几只具有阿里巴巴神灯那种功能的饭碗。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饿了时手一伸,就是一桌两荤两素的四菜一汤在面前摆好——对,只要这干部下乡的标准就行。真的够了,多了浪费。
  呵呵,这可不是梦想,我还真有这么一套碗,也是三样:
  铁碗——国营企业职工的身份(别人说的);
  铜碗——从小就喜欢,也会那么一点点的木工手艺(自己这样认为);
  金碗——祖传的一本名叫《周易》的宝书(师傅的教导)。
  铁碗在十年前被人打破了,时称下岗。破碗卖了一万五千块钱,是由几级领导按我近三十年的工龄精确地算出来的。放心吧你啊,不会算错。
  破就破吧,破了才自由。于是我用那卖铁碗的钱办了一实木家具厂,干起了我喜欢的职业。乐于来钱,又来钱于乐,当然是铜碗啰。当我把印有“厂长”两个大字的名片递给来人时,眼睛一般都会望着窗外蓝天上悠悠飘着的白云,而不是和过去一样老盯着地上找那不知什么时候才会突然冒出来的钱包。
  呵呵,不好意思,没有人按名片上的称呼叫,他们只管我叫木匠,大概是一个人的厂子实在是太小。又因为我对传统工艺的痴迷而不太理会效益,被大伙封了一个“苕”字。不是具有活血化瘀之用的那种值物——凌霄花的“苕”,而是红苕的“苕”,傻瓜的意思。呵呵,有点……那个。但也不是完全无益哦,是不是有种感觉,叫:“厚道”。
  “这年月,厚道是不能当饭吃的。”谁说的?像人话吗?但却非常不幸地在我身上应验了。这不,用料如此好、做工这般细的家具竟然没有人要。唉,这铜饭碗看来也要破了。破就破吧,我不在乎,还有金碗呢。
  呵呵,《周易》是金饭碗?谁相信?我也不信,是小时候教我的师傅说的。他说过无数遍,我还是不相信,打死我也不相信:谁会往这本又脏又破的书上扔钱呢?荒唐。但我现在信了,从媒体上读到有人靠解释圣贤书而赚大钱的消息后就信了:原来盛世己到,圣人们要来了。
  《周易》不是圣人周公所写的经典吗?不是经典中的经典吗?手握《论语》的孔圣人已经到达,怀抱《周易》的周公、文王们又还会有多远呢?孔子的粉丝都能赚大钱,那么孔圣人都朝思暮想的周圣人的票友不是应当赚得更多?赚他个盆满钵满……呵呵,这么多钱,我该往哪儿放……
  稳住,不要急,放钱的地方再慢慢商量,先把肯投钱的主儿找到要紧。这不,我现在就来找场子放碗了。好,就是这里。这里人多,应当可以碰到三两位刚卖了千里马,又出门找热闹地儿寻宝的马贩子——讲错了,是知人识马的伯乐大德……哈,哈哈,钱?谈钱多俗气。苕木匠厚道,三二百万随便给点就行了。是金碗啊,老板,少了连碗底子都盖不上哟……
  “不好了,《心得》女士遇到《丧家狗》,他们打、打、打,打起来了,客人《孔子很着急》,接待主任《庄子很生气》,快去找狂犬疫苗来为女士《解毒》。”屋内有人边喊边往外跑。正在这时,我的手机也响了,是去接圣人的朱先生打来的:
  “苕木匠吗?周公的飞碟己经出发,准备接驾。”
  唉,看这接待工作搞的。还才来了一位小字辈的圣人就闹成这样,周公到后会如何?这一大群老资格的圣人们到齐后又会是个什么样?担忧。心里一边想,一边对门前拥挤的人群说:
  “请大家让一让,让一让,给周公留条道。”
  什么?你只是来看孔圣人的,没听说过周公?唉,看你们这书读的。好吧,趁周老还在路上,我先把他老人家的代表作——《周易》给大家略作介绍。下面是请著名诗人:打油•张先生制作的海报:
  
  亦儒亦道亦入庙,
  古经排序座最高。
  三千年前锁一挂,
  九州书生迷了道。
  推卦择地赶鬼嚎,
  修身立命投帝好。
  一朝说破谁人信?
  春梦正浓嫌人吵。
  
  “哎,张三,发什么呆?还不快把《周易》的布景挂起来,展开。”
  
  
  
  
  第一章 从有关周朝的小故事讲起
  
  一、 不该存在的孩子
  
  他一出世就闪着灵异的光芒:
  开口即把自己的名字唱响。
  他将恩惠普施给四方,
  自己却朴实得如下人一样。
  他能将未来展望,
  又可把细微辨详。
  
  他顺应天道的方向,
  又能体察民众所想。
  他仁爱而威严,
  他诚实又慈祥。
  他将自己点亮,
  使民众神往。
  
  他利用万物而使民生兴旺,
  却又知节省而不惘。
  他教民众生产之方,
  又使民众乐于模仿。
  他既随季节的规律而把号角吹响,
  又知道如何应对突然面对的灾荒。
  
  他的神态郁郁而端庄,
  他的道德嶷嶷又高尚。
  他的行为顺天而应时,
  他的衣着朴素又大方。
  
  他治国有如灌溉的河水般流淌:
  公平、普遍、不带自我的倾向。
  因此啊,因此啊,
  只要是日月所能照耀的地方,
  只要是风雨所能吹淋的土壤,
  没有哪里的人不来投、来降。
  
  这是对很早、很早、很早的四、五千年前,一个名字叫高辛的君王:帝喾的赞扬。他是黄帝的曾孙,圣人尧的父亲,夏朝的开国之君启的曾曾祖父。一个在史圣司马迁眼中几乎完美的领袖。
  但老天爷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的好处占尽,所以也给帝喾安排了一点点闹心的事。他的正妃娘娘:一个叫姜原的女人为他生了一个别人的孩子。
  伟人的胸怀与常人总要有一些不一样才行,所以他既没有如后来的贤人们一样将娘娘扫地出门,也没有如当今的男人般暴跳如雷,甚至连责怪帝妃的意思都没有,只是不想认这个不该来而来的孩子,于是就让人将这个新生的婴儿扔掉了事。
  据说:这个孩子被扔到了一条狭窄的巷子里,但所有经过的牛马都能避开而不践踏到他。又将他扔到野外的森林中,但森林中恰好有很多的人。再将他放置到水渠内的冰面上,这时飞鸟都跑来用它们的羽翼为他覆盖和铺垫……这些神话有多少真实的成份,我们不得而知。但不论如何,他得救了。被允许留下来。当然,也给这个不该存在的孩子留下了一个记号:取名为“弃”,应当放弃或曾经放弃的意思。一个使人感到羞辱的名字。
  正是这个不该来而来,想扔又扔不出去的人的出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个弃就是三千年前大闹中国,又为三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制定规则的以周公、文王为代表的周族的始祖。
  即使是生在帝宫,弃的不正常出生也决定了他的待遇不会好到哪里去。但不公正的待遇及被羞辱不仅可以压倒一个人,有时也是会成为另一些人财富的。弃的经历就是如此。
  弃在小的时候因为受到歧视而没有人同他玩,他就选择了苎麻、豆类等植物作为玩伴,“挖窝子、点黄豆、种生”地看它们生根、开花和发芽。成人后,这种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也就自然地变成了他的特长。他知道了什么样的土地适宜于种植什么样的作物,并开始在适宜于五谷生长的地方有计划的种植起来。饥饿的民众也随之效仿。
  因为他的功绩显著,他的同母兄弟尧继承帝位后,就认命他做了掌管农业的官,负责教导人民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的发展使过去靠天吃饭的人都得到了极大的利益,国家也因此而兴旺起来。所以到舜帝时,就给弃封了一块叫邰的地方以为奖励,位置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封号为“后稷”,另立姬为姓。也因为他是农业生产的第一人,民间又将他称为“农神”。
  
  http://www13.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3822487&Key=347620842&strItem=no01&idArticle=320052&flag=1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云南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信息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7: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流亡
  
  在陶唐、虞、夏三代,周族均为农官,并由此而兴盛。当时商族人的祖先契与周族人的祖先弃一样同为尧帝的大臣,任司徒,主管人事。
  在夏朝四百多年的演变中,商族茁壮成长,并利用夏桀腐败无能的机会成功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而这时的周族因为拥护夏王的原因与商族结冤。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过就跑。于是周族人在他们的头人带领下,放弃肥沃的土地,有组织地向西方戎狄游牧民族居住的边境地区逃亡。
  流亡之初,周族处境艰难,经过不窋、鞠、公刘三代领导人的斗争,最后总算在山区争得了一块较为稳定的地盘,并在公刘的儿子庆节时期建立了国都,即邠邑,山名也称豳,在今陕西省郴县和句邑县一带。
  公刘时期,是周族人相对平静的一段时期,所以经济发展得不错,是周族人的第一次复兴。之后,经过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八代领袖的变迁,传位到古公亶父,从而开始了周族的第二次复兴。

三、古公创业
  俗话说:时间是化解仇恨的良药。老美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两句话都可以为古公亶父时期的商周和谈这一重大事件作注。这时的商朝内部腐败加剧,部族起义不断,边境冲突频繁,国势已呈衰竭之势,急需要有人来帮助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权。而周族在贫瘠的山区苦撑多年,也非常想重振昔日的雄风,再现过去的辉煌。于是一个“以土地换和平”的三赢协议产生了:商族允许周族回到肥沃的原住地周原平原,使之从此走向富强之道。商族则在结束与周族人长期敌对状态的同时,利用周族的力量对抗狄戎民族,既减少了军费,又稳定了西部的边疆。还有一个赢家是狄戎族,他们得以收回被周族长期占领的失地。
  周族迁移后,那些原来与周族为邻,多年来就是古公亶父的支持者与被保护者的小部落也纷纷下山投靠古公,搬到周原来继续与古公为邻。因为这些长期与狄戎族为敌的人在周族搬迁后,根本就无力抗衡狄戎族的报复打击。背靠大树好乘凉。对古公而言,这都是些一线的炮灰,况且还可由此赚到得民心的好名声,不收白不收。
  古公亶父在周原筑城修屋,归附的小部落则在四周以邑为单位定居。为了抵抗共同的敌人戎狄民族,也为了有序地发展生产,他们必须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达成某种统一,于是,一个以周族为中心的新型小国就在周原形成了。
  这个小国虽然属于商的下属国,但它却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的另类国家。因为周族具有夏朝的文化底蕴,又同时熟悉商及戎狄民族的文化,在农业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加上泾渭两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及在长期对商对戎狄族斗争中培养成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部族精神,这个小国多年积聚的力量一下子得以释放,从而非常迅速而有序地发展壮大起来。
  实力的壮大激起了周族的野心膨胀,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古公亶父的心中产生了夺取商王政权的雄心和计划。《诗经•鲁颂•宓宫篇》说﹕
  “后稷的孙子,
  正是这个名叫古公亶父的大王。
  率民迁居到岐山的南面后,
  就开始策划,准备灭商。
  继位者文王和武王,
  更是将大王的旗帜高扬。
  秉承上天的使命,
  牧野一战把商亡。
  这首诗是鲁人追述祖德的宗庙诗。诗称灭商的计划由古公亶父开始制定和实施,周文王、周武王不过是继承其遗志而完成者。
  
  
四、到敌人的后方去
  
  协议的保证是和婚。这个历史的使命落到了古公亶父的第三个儿子季历身上,由他与商族的贵族女子太任通婚,生下了周族未来的接班人姬昌——那个在死后被封为周文王的周族开国君主。
  古公亶父一共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由老三季历与商女通婚以产生具有商族血统的人来继承王位的协议,毫无疑问是破坏了当时嫡长子继承制的成规。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古公还要装着笑脸对外宣布:是因为古公自己喜欢姬昌这个小孙子的原因,才废除了老大和老二的继承权。但打落的牙齿往肚咽也不是白咽的。事实证明,坏事有时也可以变成好事,古公就正是借此机会为商朝的灭亡布下了两枚威力无比的定时炸弹。
  季历的两个兄长泰伯和仲雍哥俩,对外宣布自动放弃依惯例应有的嫡长子继承权后离开周原,带着人马顺流而下,到敌人的后方去。这一漂就漂到了长江的中下游一带,在商王的背后建立根据地,这就是后来的吴国前身。
  武王伐纣的前夕,这支队伍带领着东方的夷族发生大规模叛乱,严重消耗了商王实力,并拖住了商王的主力部队,以至于《左传•昭公十一年》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将商朝的灭亡归于东夷的叛乱,而不是武王的暴动,可见其炸弹的威力非同一般,不是闹着玩的。
  古公走出这步表面上自翦羽翼的妙棋后,很快就取得了商王的完全信任。成了“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古公亶父死后,季历继承了父亲的君位,称公季,或王季。这时的商王赋予王季代商王征战的权利,并在物资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正是在商王武乙和文丁的大力支持下,周族先后征服了周围的戎狄部落,既为商朝解除了西北方外来民族的威胁,同时又扩展了周族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军事实力,使之从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了西方的霸主。这时,周商关系出现了一个急转弯。
  季历在位第26年,周族大胜戎族,并俘获戎族三个大夫。在向商王献捷时,季历被商王文丁处死。这真是季历做梦都没想到的倒霉事。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啊。早知如此,又何必把对手消灭得太快太干净。当然,假打也不一定就能活得了,因为,由商族挑选的主角姬昌要上场,不能再等了,你这个周族的纯种季历不能成为绊脚石。
  这时的姬昌已经46岁。他继承父位后,号称西伯。从此,周族进入周文王的时代。
  
五、文王兴国
  
  姬昌的体内的确流着商人的血,但父子的情更深。所以,他对商族的推举应当不会感恩戴德的。当然他也没有反抗的余地和必要,还是化悲痛为力量,卧薪尝胆地积蓄实力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了实力才会有发言权。于是,他上台后广施仁政,从土地改革开始,采用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
  他所推行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广泛地实行井田制:也即将九百亩田按井字形划分为九块,八家各耕种其中的一块,中间为公田,由八家共耕,收成为租税。这八家组成一个自然小村落,共用一口水井,也因此而成为周族行政区划的最基本单位。大小官员也都有分地,子孙继承作为公禄。
  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他又施行了一系列省刑罚、薄赋敛、轻瑶役、宽民力的改革制度。如商贾往来不收税收﹔捕鱼不禁止﹔犯罪不连坐等等。这些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也自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
  这些改革不仅影响了国内,对邻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许多小国的庶民和奴隶纷纷逃往生存条件相对宽松得多的周国,由此引发了邻国贵族对周族的不满。为了缓和这个矛盾,姬昌又制定了“有亡荒阅”的法令,即所有逃亡的奴隶都可逮捕,然后送归原主。这样,他的系列改革计划不仅得到了平民阶层的拥护,也得到了贵族的广泛支持。
  最重要的是,有许多或天真或失意的贵族及怀才不遇的谋士,如孤竹国国君伯夷、叔齐及大夫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等人也纷纷前来投靠,使得周族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又迎得了大量的人才储备和良好的口碑。
  这时候,有一个人开始难受,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周族的邻居:一个叫崇的大国国君虎。他的封国在今河南省嵩山县附近,位于中央政府的商族国都朝歌(今河北洪县境内)与周族的封国之间。由于他与周国为邻,各方面受周的影响最大,所以对周的意见也最为强烈。比如,虽然逃走的奴隶大多被送了回来,但他们回来后依然会冤声载道,搞得国内矛盾越来越激化。于是他就跑到商王那里去告状,说周族这样干下去,最终的结果是对商王不利。因为得人心者得天下,连诸侯国的国君及大夫们都跑到他那里听差,岂不是另立中央了?由此引起了商王帝辛的警觉,于是在姬昌继位后的第三十五年,发兵周国城下,将年已八十多岁的姬昌逮捕归案,囚禁在距当时的商王城朝歌仅数十里的小城羑里(今汤阴城北数里)。
  姬昌被商王囚禁了六年,直到一个在后来帮助姬昌改变了周族命运的人加入到周族的阵营,姬昌才得以被释放。这个人就是传奇人物吕尚,中国最大的忽悠——大家所熟知的姜太公。
  
六、忽悠商王上贿榜
  
  吕尚也叫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师尚父等。姜是姓,吕是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子是先生的意思。姜的后人封他为太公。周文王姬昌曾说﹕“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所以,也自号太公望,这个太公是指文王的父亲王季。周武王曾娶姜太公的女儿为妻,又聘他为太师,故以父礼、师礼待他,尊称他为师尚父……这么多称号,看着就让人晕。由此也可见吕尚是周族历史上多么重要的一个角色。不简单吧。史书一般称他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谋略家。民间一般把他视为神仙、异人。其实,他也是中国文字记载中最早、最大的一个忽悠。
  据传说,吕尚是炎帝神农氏的远裔,伯夷、共工、蚩尤的后代。从小聪明好学,平时喜欢演习宫廷礼仪及战场阵法,精通数术,深察天地之道,通晓人事之理,熟知共工、蚩尤及黄帝的兵法。学成后周游列国,寻师访友,进一步研究历代兴衰治乱之源,安邦治国之道,兵家制胜之略及战阵之法,由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军事理论和治国韬略。
  可惜他一生怀才不遇,游历七十国而未得到赏识,普通人的谋生方式他又不内行,所以总被人看不起,称他为无用的狂人。一直到七十岁时,他还在商都朝歌城中卖牛肉以维持生计。卖肉之余,他也在市场上摆个卦滩,以《易》会友,传道说教,观察政情,预测朝政,以图有人赏识。因他精通《易》理,见多识广,又善于察言观色,他算的卦常常很“灵验”而名震朝野。
  他在朝歌一共生活了八年,与姬昌被囚羑里的时间大致同时。当姬昌听说了吕尚的名声后,就去拜访他。姬昌问他有什么本事?他回答了八个字:
  “下屠屠牛,上屠屠国。”
  我最差的本事是杀牛卖肉,最大的本事是推翻国家政权。
  这可是最对姬昌心病的良药,他听后暗喜,就派自己的得力大臣散宜生、南宫括、闳夭三人去拜吕尚为师,向他求教。吕尚教他们的第一招,就是收集天下最漂亮最漂亮的美女及最稀罕最稀罕的宝马、最难得最难得的珍珠送给商王以救姬昌。
  拿了人家的手软。见到漂亮妹妹的帝辛大概是觉得被囚六年的姬昌还算厚道,加之姬昌已经是接近九十岁的人了,量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所以在得到了这些宝贝后,就送了一个顺手人情,放虎归了山。
  糊涂的帝辛当真成全了姜太公的计谋,并由此成了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受贿第一人——呵呵,大忽悠姜太公给他放的一个贿榜状元。大忽悠自己则从此鲤鱼跳龙门,登上了兴风作浪,呼风唤唤雨的宝座。
  
七、姜太公钓鱼
  
  西伯姬昌被姜太公设计救出后,深知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欲拜他为国师,将灭商的重任托付给他。但吕尚的才能虽大,地位却只是一个卖肉的屠夫,还是个糟老头子。姬昌如果拜他为国师,不说别国笑话,诸侯不服,就是本国的文武百官就难于接受,将来政令如何行?没关系,吕尚的口袋里可能缺银子,但肚子里多的是办法——咱们来钓鱼吧。
  他跑到商王抓不到,姬昌正好来的渭水南岸“隐居”。每天都装模作样地在河边深潭处钓鱼。他用的鱼钩是直的,也不上鱼饵,而且离水三尺。一个七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不疯不颠,每天乐此不倦地在那里胡闹,不引起轰动效应那才是怪事。
  在戏的高潮来临前,他又派人到处传谣,说他钓到了一条大鲤鱼,鱼腹中有兵书《玉铃篇》。又说他钓到了一块玉璞,上刻“周受命,吕佐昌,德合于今,昌来提。”丑角的戏演得差不多了,老生周文王开始出场。
  周文王一生勤俭,从来就反对打猎之类的铺张浪费活动,这次也破了例,要打猎。不仅破了例,而且一贯谨慎的他还非要将这次出猎搞得大张旗鼓不可,生怕别人不知道。出猎前又请早就安排好的人装模作样地算卦,结论是这次出猎什么野兽也打不到,得到的将是一位辅佐霸王的神仙。果然就见到了这个白胡子的“神仙公公”姜子牙。
  见面后,文王当众背台词﹕“我那可怜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说过了,应该有高人来帮助周国。你才能让周国得以兴旺发达啊!你真的是这个高人吗?我老子望你望得好长时间啊!你就叫太公望吧!”随之大礼伺候。
  姜太公自编自导,文王主演的这出戏演得怎么样?又是化妆,又是弄鬼,又是卜,又是梦,又是预言,说假话连死了四十年的父亲都搬出来做干证。真不知道他父亲怎么不早一点报梦,也好免那几年担惊受怕的牢狱之灾,也免得这个神仙公公起早摸黑地多卖那几年肉。
  懂得“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的真实意思了吧。二个七老八十的人把满朝百姓及文武百官哄得团团转,就为了把屠夫包装成神仙。
  神仙上了坐,好戏才开头。
  
八、堵嘴的法术
  
  姜太公坐上国师的宝座后,果然为周文王提出了一系列灭商兴周的政治、军事策略,并在短短的十四年时间内导演了从灵台请命、吞并小国、观兵孟津、会盟诸侯到大战牧野等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推翻了强大的商族政权。
  孙子在他的著作《兵法•用间》篇中说﹕“周之兴也,吕牙在商。”认为周武王能够打败帝辛的原因是姜尚在商的时间长,熟悉商王情况并从事了一系列搜集情报、挑拨离间的间谍活动的原因。这是从又一个角度肯定了姜太公对周族的重要性。
  其实,吕尚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促使周兴商灭,最重要的原因既不是因为吕牙在商,也不是他会盟诸侯和大战牧野时的调兵遣将,而是他成功地包装了文王姬昌。他包装文王的手段就是《史记》中所说的“阴谋修德”。
  所谓的“阴谋修德”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达到让人相信你正当的结果。这话有些绕口,也不好听是吧。其实前面的姜太公钓鱼就是一场阴谋修德的把戏。让杀牛的屠夫来当国师通不过,包装成“神仙”不就服气了吗?
  包装姜太公只是开个头,包装文王才是关键。为什么呢?因为文王的伐商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
  《淮南子•道应训》引武王问吕尚的话说﹕
  “寡人伐纣天下,是臣弑其主,而下伐其上也。吾恐后世之用兵不休,斗争不已,为之奈何?”
  文王、武王在经济上、军事上、人才上都做好了灭商的准备,但在政治上还有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顾虑就是﹕商王是受天命的正统之君,而周文王、周武王只是商王的臣子。以臣弑君是犯上作乱,言不顺,名不正,得了天下后人民不服怎么办?所以,武王提出这个问题来求教于姜太公。姜太公的回答很妙,他说﹕
  “甚善,王之问也。夫未得兽者,唯恐其创之小也。已得之,唯恐伤肉之多也。王若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道全为无用之事,烦忧之教。”
  意思是说﹕你问的非常好啊。打猎时深怕猎物伤得不够厉害而让野兽跑了。得到了猎物又怕猎物伤得太重,使好肉不多而没有了收获。你想坐稳打下的江山,把人民的口堵住就行了,什么道啊,德啊,都不要当真,都是做给人看的,是多余的说教。
  姜太公的这句回答非常重要,点破了天机,也正是其阴谋修德所要达到的目的。姬昌祖孙三代行善积德(没有这积累是万万不行的),但聚集的人气依然不够造反所需,吕尚只稍加点拨就形成灭商之势,里面的学问是很深的。这堵嘴的法术就是其中之一。
  包装吕尚是铺垫,授命姬昌才是正戏。商王不是有天命吗?军民百姓不是因为怕违抗天命而犯天颜,不敢攻击商王吗?手握神仙资格证的姜太公这个白胡子老头就是来请天夺商王之命而授予姬昌的。
  授天命要道具,光他钓一块玉璞起来的小伎俩还不行,吕尚选择了灵台做他的道具。《诗经•大雅•灵台》说﹕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姬昌在姜子牙的导演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灵台。
  灵台相当于现在的天文台,是古人观天象的地方,修高本为消除周围遮挡物的影响,以便于观察。古人观天象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活动,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观察日月星辰的常规运行,以确定历法,指导农时;二是观察天象的异常变化,如彗星、流星等,以寻求它们发生的可能意义。
  一般说来,为了统一政令,灵台是只有天子才有的,诸侯国不设灵台,设了也没有用,就像我们现在的时间都用北京时一样。如果每个地方都报一个时,岂不乱了套。但因为这种观察时间漫长,需要专门的人才,帝王的授时又十分准确,加之包括帝王自己在内的古人对天象的产生原理并不清楚,就使得灵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像灵台是帝王与天对话的地方,是帝王接受天命的场所,因此,灵台也就成了天命所有者的象征,成了帝王的专用品。帝王也正好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姜子牙精通其中的奥妙,于是以修灵台作道具。有了灵台,才可以请天命。有了天命,才可以授姬昌。授了天命,姬昌才摇身一变,由西伯变成了周王。有了天命所授予的大王旗,造反才合理合法,才有号召力,才堵住了人民的嘴,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才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各诸侯国“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地统统归顺于周族。也才可能有了后来的观兵孟津(演习)、会盟诸侯(检阅)、大战牧野(实施)、灭商成功(胜利)、分封诸侯(结局)各场戏。这就是吕尚对姬昌的包装,也正是他们使用的“阴谋”和所修的“德”。
  这里需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装神弄鬼的姜子牙自己从不迷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骗人,为了包装文王姬昌的需要,为了抬高姬昌的“德”的需要。他所著的《六韬•王翼》说﹕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
  多么精辟的言论,这也是为姜太公自己的所作所为作下的最好注脚。
  姜太公不信占卜,不信鬼神,他重视的是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心向背。他深信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这就是他阴谋修德地以装神弄鬼来包装文王的原因。
  经过文王和姜太公阴谋修德、恩威并重的苦心经营,在十年的时间里,周族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为西到密(今甘肃灵台县),东北到黎(今山西黎城县),东到邘(今河南沁阳县),南到长江、汉水、汝水三个地域,已经取得了商王朝三分之二的天下。这时灭商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九十七岁的文王已等不来灭商的那一天,在公元前1051年逝世。
  王子发继承王位,称周武王。
  
  (需要特别对涉世不深的年轻朋友们解释一下“道全为无用之物”这几个字。姜太公所说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心慈手软,不要做东郭先生;二是在对待民众的不同意见时,为了统一思想可以采取一定的非常措施。也即常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说,作者是想告诉武王:为王者不能为“道”、“德”所累,而是要活学活用。而且这句话是对为王者办大事时所言的,不是普通人就可以受用。如果我们将这句话解释成人可以坏事做尽,甚至只做坏事,不做好事,不讲道德,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没有周族三代所积的德,所聚集的民心,他姜太公有什么本事翻天呢?所谓“以正治国,以奇治兵”。姜太公在此是在周族用“正”的基础上用“奇”。如果搞错了,有一天难堪下不了台的时候说:这是跟姜太公学的,是苕木匠告诉我的。我可不认这帐啊。呵呵。在后面我们会看到,《周易》这本书中的“孚”字很多,作者是十分注重于立德的。)
  
九、成王败寇
  
  文王逝世的第二年,武王以姜太公为太师,四弟周公旦为太宰,在孟津这个地方进行了一场实战前的演练。这场演练依然是以美名远扬的文王名誉进行的,所以特意用车载着文王的牌位。在当时“小国感其德,大国畏其威”的背景下,姜太公作出了迟到的人将被斩首的严格规定。效果不错,有八百个诸侯带着他们的队伍加入到了反叛商王的行列。而武王以“还不知道上天是否允许我们去攻打他们”为理由结束了这次演练。实际上,武王和姜太公只是想检阅一下自己阵营的实力,本没有做好进军的准备。
  演习的成功坚定了他们灭商的信心,剩下的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据说,姜太公这时派间谍到商朝挑拨离间,自己则虎视眈眈地等待商族的变化。而商族的内部也的确正在发生着一场生死的较量。
  从成汤革命推翻夏桀政权而建殷商王朝以来,如何消除统治集团内部日益严重的腐化堕落现象就始终是商王们的头疼事。在五百年的时间里,商王们曾数次迁都以改风气,但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第二十六代帝王帝乙时期,官民普遍的迷信及饮酒作乐的风气达到了极点,严重地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物极必反。就在商朝眼看就要灭亡的危及关头,一个可能的救星接替了帝乙的王位。这个人就是帝乙的小儿子——智勇双全的帝辛。
  帝乙的长子名叫微子启,是小老婆生的儿子。正妃娘娘所生的辛后出。但依当时普遍采用的嫡长子继承制,王位只能够由辛来继承。所以,微子靠边站,喝凉风,辛则坐上了帝王的宝座。
  帝辛身高力大,且从小就聪明能干,能说会道,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面对几百年积蓄下来的商族恶习及这些恶习所造成的即将土崩瓦解的政治局面,他锐意改革。
  他的新政从改革当时迷信的礼乐制度开始,并大量启用包括妇女在内的一批进步青年,企图以此清风荡涤历史的污泥。他的改革如果成功,即使不能够完全挽救即将死亡的政权,也应当起到一支强心针的作用,让这个政权得以缓一口气地继续存在下去。但非常可惜的是,他的改革失败了。
  是因为他年轻气盛,政治经验不足,不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也没有能够充分尊重老臣?还是受到改革冲击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太大?或者是姜太公的挑拨离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或者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反正他失败了,而历史不能象走象棋一般悔棋,不能再来一次。
  在这个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可怜帝王与旧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并最终决裂时,他绝望了,并在绝望之中杀反对他的王子比干,囚太师箕子。这时,心存忌妒地为姜太公实施计划的少师微子带着象征国家权力的礼乐器、带着对美好报酬的梦想,投奔到了敌对的阵营——虎视眈眈的武王军前。
  机会来了,上天灭商的批文下来了。
  “将军”,武王说。
  帝辛被将死了。虽然他在主力部队应对东边叛乱的同时,也临时组识了七十万的抵抗力量,但还是被武王将死了。
  和历次改朝换代的战争一样,战场上血流成河,可以漂起木棍。
  他是投火自焚的。宁死不屈。
  不,在周人的眼中,对他盖棺定论时,他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的。对,就给他的棺材板上钉上“纣王”两个可耻的大字,让后人啐骂吧。
  历来就有“不留千古骂名”的俗话。其实,能留千古骂名的人都不是小人物,而是帝王将相才有的权力。“纣王”这个名字就是千古第一骂名。他不是帝辛的本名,而是周武王及姜太公他们送给他的。
  “纣”字的本义是马车上套马的皮带。称帝辛为“纣王”是骂他对待如马般善良的国民管得太紧,相当于暴君的意思。也是从此开始,在帝王死后,就由后一代的王臣们根据其在位时的表现给他取一个名字钉在棺材板上让人或敬或恨。如西伯姬昌因为以德服民而称为“文王”。姬昌的儿子发因有以武力推翻商王之功而称为“武王”。姬昌的孙子涌因为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而称为“成王”等等。
  这个称号也叫谥号。当然,这类骂名是否属实,也是有问号的,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因为战争的结局是实力和计谋较量的结果,成王败寇又是历史的惯例。帝辛是败君,罪名当然只能由着周族为掩盖自己弑君的罪行和得天下后的得人心而安。真实的情形如何,是有许多地方可作进一步探讨的。
  帝辛变成“纣王”的这一年,是武王继位的第五年——公元前1046年。
  也是这一年,喊了五百多年的“帝王”的职称变了,不再叫帝王,而改为“天子”。王子发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周天子。
  
十、封邦建国
  
  武王坐上天子的宝座后,释放了因反对帝辛的改革而被囚禁的百官贵族,又将商朝国库的粮食分发给贫弱的普通民众,同时展出代表国家权力的九鼎及宝玉……为了更好地统治全国,也为了感谢曾经帮助过周族的部落、方国及大臣们,他还采取了论功行赏,分封诸侯的分封建国制度。这个制度也叫封邦建国,体国经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封建制度。
  这个制度是由周天子将特定的区域及区域中的民授予诸侯国君,诸侯又将自己的国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样层层分封,就形成了由天子、诸侯、卿、大夫组成的各级首领及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个制度与过去商王朝时期的部落联盟制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更紧密,更易于管理,也因此使得政权更为稳定。
  分封制的实质是权利的重新分配,而土地大小和质量及人口数量的多少是区别权利大小的关键。当时的受封者主要有三类人﹕
  一是姬姓宗室贵族及帮助周灭商的功臣,如武王之弟周公被封于鲁,弟鲜封于管,弟叔封于蔡,远戚召公奭封于燕,最大的功臣吕尚被封于齐等﹔
  二是历代帝王的后代,如封神农的后代封在焦,黄帝的后代封在祝,尧帝的后代封在蓟,舜帝的后代封在陈,大禹的后代封在杞等。这些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家族;
  三是依商灭夏时的惯例,封商帝辛的长子武庚为侯,以保存商的祭祀,安抚商遗民。但为了防止其造反,又将商地化分为三部分,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带兵各据一部,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武王分封的区域和受封者相互的关系非常复杂,充分考虑了如何有利于巩固周族政权,即“以藩屏周”的目的。
  分封制是由武王时期开始全面实施的一种新的国家制度,但它不是武王的创造,而是文王时期施行的井田制的放大。井田制和分封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权利、义务与土地、人口相联系,其目的就是强化社会组织,巩固社会秩序,这也是周族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特点。如果说分封制与井田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们所实施的区域的大小有别。井田制是在周族内部施行的一种制度,而分封制则是推行到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周朝的一种基本制度。
  忙完分饼子的事,把那些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军阀门打发走后,该整顿朝纲,过过当帝王的瘾了。于是在武王取得胜利的两年后,他上门拜访了商王当年的太师箕子,向他寻问保天下的方略。箕子告诉了他治国的几条基本规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尚书•洪范》的内容。这个基本准则也就成了周族的临时国策,直到周公制礼作乐后形成了自己的规则为止。
  武王在位只有短短的八年。在灭商后的第四年病逝,长子成王涌继位。这时发生了一件对周族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周公摄政。
  
  
 十一、周公摄政
  
  周文王一共有十个儿子,依次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在文王的这十个儿子中,老四周公旦的能力最强,多才多艺,也自视甚高,并深得文王的宠信,一直就是文王的得力助手。
  当时的王位继承制主要有三种:为主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一般正确情况下大都如此;二是兄死弟及,一般在嫡长子能力有限,而兄弟的能力又特别强时采用;三是君王指定,一般在非常时期采用,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季历对古公的继承。
  季历之后的周族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季历之后是文王。文王死后,由老二武王发继承了王位(老大伯邑考早逝)。
  这种以血统而不是以能力排序的继承制度,在能力最强的周公看起来是很不公平的,但在兄长面前他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而当武王死后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年幼的儿子时,他不干了,他对王位有了跃跃欲试的野心。
  距离太近了,近得让人旋晕,这个王位。再不动手,更等何年。机会来了就干吧。于是他依然摄政——小毛孩滚一边玩去,让老子来。
  夺王位可不是好玩的事,要慎之又慎,所以周公并没有直接说老子要当王。而只是说成王太小了,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国事,弄不好诸侯不服管而暴动就麻烦了,所以我来帮帮忙,当几天代王。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话说得再好听也不行。
  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不合理,因为当代王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当的,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够当的,也还要讲个规矩不是。譬如买股票排队,也还要有一个先来后到,是吧。你周公自己说要当代王就当代王怎么行呢?于是朝廷内外反对声一片。
  反对周公的人中呼声最高的是管叔鲜,因为在他看来要摄政也轮不到你老四,而应当是我这个老三才对,顺序不是在那里明摆着吗?所以他要反。唉,周公最恨的就是这个血统论了。
  既然你管叔要当这个刺头,我就把你先灭了吧。
  灭了你,我不就可以“弟及”了吗?
  热闹开始了。
  
  
  
  十二、逆我者亡
  
  写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说一下当时的力量格局了。
  周朝当时的权力制度是王下面为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他们对天子负责,是朝政的制定者,天子的保卫者和王令的传达者。三公之下是冢宰,也即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是王命的执行者,天子的大管家。太宰下面是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百官。
  成王即位时,外公姜子牙为太师,是王室的智囊。地头蛇——周族的家族领袖召公为太保,是王室的盔甲。周公为太傅兼太宰,掌管着朝廷的行政权。
  周公摄政后,各怀心思的周族权力集团被明显地分为三派:
  一是以周公为中心,主要由行政官员及忠于周公的诸侯国组成的权力集团;
  二是以成王为中心,由召公、姜太公所领导的周王室及外戚的势力集团;
  三是由管叔、蔡叔、霍叔等武王众兄弟、成王众叔组成的外围军事集团。
  周公要篡夺王权。
  召公及姜太公要为成王保护王权。
  三叔不服周公的篡权。
  一时间这个新生的政权上空乌云密布、雷声振天。
  周公的篡权要想成功,就必须清除掉另二个集团的中心人物成王和管叔。两人比较,掌握兵权的管叔对周公的威胁更大,也更容易拿下。所以周公摄政后,首先就将矛头指向管叔鲜,要拿他开刀以除后患。
  兄弟相杀,外人不愿插手。所以周公对诸侯的调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说服他们,他做了两件事使其行为合法:一是向成王借旗帜﹔二是给管叔安罪名。
  他先说服姜太公和召公,同意其打着成王的旗帜去平叛。两公也同意了。不是相信周公摄政的诚意,而是权益之计。因为强权之下不得不借。也可能有坐山观虎斗的心理吧。
  周公借到王旗后,还得借武庚、淮夷等周族敌人的名。只有将管、蔡的不满上升到投敌叛国的高度,才能使周公的征伐名正言顺。所以他对外宣传:因为担心三叔与武庚反叛朝廷,所以我周公临时摄政。果然他们就反了,看我有先见之明吧。并不是我想兄弟相残,实在是不得不杀啊。我现在就要起兵去镇压,大家都跟我来吧。可笑的理由和逻辑不是,三叔反的是周公的摄政行为本身,如果他不摄政,又哪来的反叛。这逻辑不通的谎言竟然清清楚楚地记在史书上。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唉。
  应该说周公这两手都是对姜太公灭商计划的活学活用,最后的结局也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实践。周公的“平乱”很顺利,或许是对手的士兵们敬畏王权,或许是士兵们都不愿参与这场对他们自己而言毫无意义的战斗,或许是管叔的部队中出了叛徒,也或许是管叔们本来就没有准备对抗等等原因,反正战斗的结局是一边倒。对手的部队基本上没有抵抗,或就地投降,或望风而逃。周公于是杀商王武庚及三哥管叔,囚小兄弟蔡叔,贬小兄弟霍叔为民。然后将商族遗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分给武王灭商时投城的微子,建宋国以存商祭。一部分封给幼弟康叔封,建卫国。
  头脑简单的莽汉管叔太好对付了。
  但周公的篡权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平坦,因为还有两个狡猾狡猾的老家伙在那里布局呢。特别是那个满脑袋鬼点子的姜太公,可不是吃素的。
 
十三、高手过招推太极
  
  在周公解决三叔的问题时,姜太公和召公也并没有闲着。两个人一边调兵遣将防守王城,一边商量阻击周公的对策:在周公锋芒正锐的时候,既应当避免与之正面交锋,又不能放其走进王城。对,上上策应当是维持双方实际控制区的现状,以待时变。那就试一试吧,于是派成王的小叔叔、周公的九弟、还是一个十多岁小毛孩的封带着一株“异母同颖”的植物去见周公。
  所谓的“异母同颖”,也即有两个主杆却在上面合成一处、只有一个共同顶端的植物。这在今天杂交架接普遍的时代当然不稀奇,但在当时却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幼稚的唐叔封是作为成王的特使,高高兴兴地带着宝物来见兄长的。
  但周公一见这玩意就来气,因为他明白这是召公和姜太公这两个老头在捣鬼。意思是分而治之,周公主东的意思。或者说,召公和姜太公借这颗植物向周公传达的是王城己经由成王主政的信息。是明确告之周公﹕你想摄政,门都没有,你不能再回王城了。就用已经抢到手的半个饼子充充饥,当个半王吧。还只是暂时送给你当一当的半王。
  周公这时的处境其实不妙:身处三叔及商的势力范围,难于得到民众的支持,东边是尚未平息的淮夷之乱,而西边的根据地又传来了政变的消息。
  姜太公和召公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为成王要权,除他们乘周公在王城的势力较弱之时控制了王城局面外,看中的应当也正是周公当时的困境
  周公对自己的处境是清楚的,对召、姜二公的势力和才能更是不敢轻视,所以,他选择了先站稳脚跟这条路。
  他用两年时间将东边各反抗势力扫平。立足已稳后,周公开始还手了。他写了一首名叫《鸱鸮》的诗送给成王:
  
  猫头鹰啊!猫头鹰!
  已经抓走我的孩子,
  不能毁坏我的家。
  恩爱呀,辛勤呀,
  生养孩子多么可怜呀!
  
  趁着天还没有下雨,
  我要取那边家乡的泥土,
  修缮好我的门窗。
  如今你这些手下的人啊,
  也可能要来侵害我。
  
  我的手上没有足够的材料,
  我去揪那开了花的茅,
  我去积攒没人要的小草。
  我的嘴已经累病了,
  唉!我没有安定的住所。
  
  我的羽毛凋零,
  我的尾巴残破,
  我的破屋摇摇欲坠。
  在刮风下雨的飘摇中,
  我只能发出惊恐的鸣叫。
  
  读这首诗的感觉好像很凄凉,其实诗中充满了杀机。
  如果意译的话,这首诗的第一段大意是说:“王权我可以不要,但你们不能阻止我回到周原故士这个家乡。为了取得周族现在的这个王权,我辛勤努力,付出了很多,不容易啊!”这是在对成王摆功劳,倚老卖老。
  第二段的大意是说﹕“乘着你们还没有攻击我,我还握有兵权的时候,我要在你们所占据的我的故乡找地方修好我的王城。但你的手下人啊!可能要欺负我,不让我完成。”当时的召公在王城统率王师,保卫成王,阻击周公。而姜太公已经到齐国就封,并着手夹击周公。
  第三、四两段的大意是说﹕“我这么做是不得己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我给你们解释得嘴都病了,你们还是不相信我摄政的好心,还是不让我回家。我可怜啊!人到晚年却还没有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
  高手过招有如太极推手,看似平常,却是很厉害的啊。这首诗又厉害在哪里呢?
  周公威助成王,如果还是不让我回王城,我就要另立山头,筑一个新的王城给你们看,给大家看,让民众都知道我们之间的矛盾。
  这有什么厉害的呢?因为大凡有成就的政治家,一般都是要有“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本领的,否则干不长。譬如我们前面说的:周公想篡权,但又怕天下不服,所以就说我只是代成王主政。召公想为成王要回权力,就送周公双杆禾,也没有公开王室的矛盾。
  周公现在作这首诗告知成王,他将要筑王城,这无疑是威胁成王将向天下公开王室的这个矛盾。而一旦公开,成王肯定很难堪,哪有一国两都的道理。所以,成王对周公的这首诗及诗中的威胁很是不满,但又不好发作,因为是成王派唐叔赠“命禾”任命的他这个“二王”啊。所以,我们说这首送给成王的诗是很厉害的,将允许周公回王城(不敢),或者允许他筑王城(不想)之间进行选择的难题推到了成王的手里。
  成王该如何做呢?这还真是一个考验双方智慧的难题。
  
十四、借力打力
  
  “想要夺回来,就先给他吧。”
  这就是成王和他的智囊们想出来的办法。
  要筑新王城,你就筑吧。如果要我们的成王也点头,当然也行,但有条件。条件就是把政权还给我。
  经过双方很多“外交上”的努力,最后达成了“以周公还政于成王,换取成王对周公主东的公开承认”的这么个协议。当然,这个协议要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史记•燕召公世家》所说的:“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注意啊,这种政治格局是完全违背周族的封土建国制的,所以,所谓“召公主西”的说法不过是为成王捡面子的说法,还是“堵嘴”的伎俩,实际上是成王和周公东西分治。在《洛诰》中,成王也说得很清楚﹕让我们二人共同主持朝政吧。
  成王与周公达成的这个交换协议,在当时看来应该算是一个表面上双赢的协议。对周公而言,能够掌握由天子公开承认的大半个江山的实权,并同意筑王城规模的洛邑作为居住地,他己经心满意足,总算没有白“摄政”(篡权)一场。而且如果与成王公开叫板,他并没有十分胜算的把握。他深知王权本身的重量,因为他打的仍然是成王的旗号。他也清楚召公和姜太公的份量。他的精力也已经有限。
  对于成王而言,能从已经被周公夺去的政权中要回一半,而且得到了周公不夺王城丰的承诺和表面上对成王王权的承认,即“还政于成王”,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胜利。当然,对成王而言,这仍然不过是要回王权这面旗帜的权益之计。
  协议达成后,一座从周武王开始二百多年里的十多个周王一个也没有去住过的奇怪的新王城——洛邑(今洛阳附近)就在王城丰(今西安附近)的西边很快产生了。
  开城仪式是由成王亲自主持的。
  在这个仪式上,成王正式主政,周公伏首称臣。
  发球权总算到了成王的手里。
  成王准备发球了。
  成王要发球了。
  成王真的发球了。
  发球:姜太公听令: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到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吃球。周公傻眼了。
  高手过招地推来推去,最后是成王借力打力地一使劲,就一招致胜,将周公打翻在地,口吐鲜血。
  为什么?征伐权是一个很重要的权力,实际上它就是王权的代理权。姜太公的齐国因为获得了这个权力而兴旺。周族也是因为当时得到了商王所赐的这个权力而称霸。周公“主东”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征伐权。有了这个权就可以控制下属各国,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各项利益。现在成王将周公所主之“东”中的这么大范围的权力给了姜太公,周公还主哪个“东”呢?这不是为挤兑他而下的战书吗?
  周公当然是个聪明的人,知道大势所趋,这个强讨恶要来的王城看来是住不安稳了。你们怎么能不按合同办?太不守信誉了,太不讲规矩了。
  唉,还是快跑吧,逃命要紧。
  既不向你召公、成王筑起的铜墙铁壁的“西”跑,也不向他姜太公布下了天罗地网的“东”跑。我向南跑。
  周公头都不回地一口气跑到了支持者楚王的地盘,也即今河南省的信阳一带。这到是个可进(看有没有力量)可退(可以逃到天崖海角)的好地方。
  “来啊,你们。怎么不来了?”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早知道这句话不对,这王权还不得,我就不还多好呢,反正又再借不成了。
  不还行吗?死得更快、更难堪。所谓落花流水春去也。
  周公篡权的这条不平坦的路总算走到了尽头。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7: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以人方便,自己方便
  
  捕小鱼的网中,
  困住了大鱼鳟和鲂。
  我遇到的这个人,
  身着天子的龙袍绣裳。
  
  大雁只能贴着小洲飞翔。
  周公想回家而没有住所,
  请你再住一个晚上。
  
  大雁只能贴着陆地飞翔。
  周公想归家却不能实现,
  请你再住一个晚上。
  
  是因为他穿着龙袍啊!
  才不让我们的周公回去啊!
  不要使我的心里悲伤。
  
  这是首周公的“流浪者”之歌,记录在《诗经•豳风》中。
  不好受啊,由人上人变为流浪者的日子。
  胜利者成王的日子就好过吗?就可以开怀大笑了吗?也不见得。因为成王看到,当时的局势并不一定对自己有利。
  周公摄政的七年是内讧的七年,通过这七年的争斗,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呢?
  周公摄政之初,周朝的权力集团分为三块:一是周公的官僚集团;二是管叔、霍叔、蔡叔的军事集团﹔三是以成王为中心的召公、姜太公的王权集团。这三个集团都是周王室的势力。
  但经过七年的内争后,到周公还政于成王前后,周朝的实际权力分别由召公、姜太公和周公三股势力主宰,属于周王室的只剩下不到一半。可见周王室的内争时期,真正从中获利的是召公和姜太公,而王室的权力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当周公被迫流亡后,摆在成王面前的是一个难于收拾的局面:召公和姜太公的势力因为没有了周王室的势力约束,有抛弃成王的可能。而周公的势力集团又处于受牵连的境地,不可能听命成王。树倒猴狲散,有的可能会投靠召公、姜太公。有些忠于周公的势力甚至于可能在各地反叛。
  至此,成王也看出了自己的危险境地,并反思了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不过是权力,而劝降周公比消灭周公的利益应当更大,所以,这时的成王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接回周公。
  当然,这又是一个交换的过程,又是一个新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为﹕周公放弃政权,并辅助成王统一周朝的政令。而成王不再追究周公篡权的责任,保障他的安全并让其享受王者的待遇。
  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协议。对周公而言,可以在保护自己名声及封地的前提下安度晚年而善终。对成王而言,可以顺利地接管周公的势力集团,而且因为这个势力集团的存在,使得召公和姜太公及其它势力集团不敢有野心存在。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取了最大利益,使自己的力量迅速增强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天子。
  真是以人方便,自己方便啊。救人的同时不是也往往救了自己吗?
  
  
    
  十六、将功补过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领袖。所以当他一时糊涂的大梦做醒,回到洛阳后,就明智地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成王,有益于周王室,也有益于自己的事。其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担任成王的太师进行东征。《周本纪》载: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这是成王唯一亲自参与的一场战争。
  这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有没有必要由成王亲征是一个问题。但成王选择了亲征,而且是以周公为太师。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它向全国宣告了两条信息:
  一是成王已经具备主政的能力;
  二是王权得到了周朝整个权力集团的支持,从而结束了成王和周公东西分治的局面。
  这也是周公将功补过,辅佐成王的一个最好的实际行动。
  这次东征是周公最后的一次参政活动。也是他开始为统一全国政治思想工作所做的第一件事。
  晚年的周公开始写书。
  他要把周族的历史写出来。
  他要把自己的从政经验写出来。
  他要把自己的委曲写出来。
  他要把江山一统后的规矩写出来。
  …
  他写的和编的书形成了一系列属于周朝自己的礼乐文化,彻底改变了建国十年来依然遵循殷礼的做法。《周本纪》载: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正是在周公的大力辅佐下,也只有在周公的真心帮助下,周室的秩序才得以很快恢复,成王的权利才得以迅速加强,并由此开始使周朝结束内争,获得了数十年之久的繁荣昌盛的政治局面,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成康之治。
  为了表彰周公晚年的贡献,为了加强内部的团结,也可能是为了兑现曾经的协议,成王特许周公的封地鲁国世代享有天子之礼乐,并将周公葬于周文王附近。
  不论如何,周公可谓是善终。
  当然,周公也有着太多的遗憾。
  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如何完全保证自己的名声不被毁坏。
  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他曾经做过很多努力:在《周书》及周公其它著作中,他一再强调唯德是用,有德则王的思想,实质上是在对知情者为自己的摄政行为辩护。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有德有才的王者之才。他还编撰了一些诸如曾经求神代武王及成王受过的虚假故事向不知情的人辩护……
  大幕将落之际,周公念念不忘的也是他自己的名誉问题,《诗经•豳风•狼跋》正是其心情的写照﹕
  狼前行踩上了自己的胡须,
  后退又绊上了自己的尾巴。
  周公的忠诚有如赤子,
  仿佛新生的喜鹊。
  
  狼后退绊上了自己的尾巴,
  前行又踩上了自己的胡须。
  周公的忠诚有如赤子,
  名声道德洁白无瑕。
  
  一代伟人周公,就是在这种悔恨中,在这种担扰中死去了。
  他晚年的工作没有白做。因为五百年后,又一个伟人孔子理解周公,欣赏周公。并在他及其学生们几千年的辛勤努力下,洗清了他的罪名。
  从周文王的时代开始建立的那面道德的旗帜,被周公他老人家高高地举起,又被孔子接过后代代相传,一直就高高地飘扬在中国的大地和天空,直到如今,直到永远。
  安息吧,我们的周公。
  
  关于周族开国前后的小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为止了。
  我们为什么只讲到这里,而不接着讲成王、康王的故事了呢?
  因为我们不是仅仅为讲故事而来。
  因为再讲下去人就要跑光了,谁还买你的狗皮膏药啊?
  当然,更是因为周公开始写书了。
  因为我们发现他的书桌上,有一卷刚刚完成的书的封面上,契刻有两个我们想见的大字:《周易》。
  因为我们要入正题了——我们来看他怎么写,写了些什么吧?
  
  包子的皮厚了一些,是吧?不要紧,馅子也不会太小的。
  
  
第二章 《周易》的来龙去脉
  
  把周族的那些小故事,那些悲欢离合、恩恩怨怨、杂七杂八的陈谷子烂芝麻事先收起来吧。让打累了的周公、姜尚、召公及成王们到后台去歇一歇吧,直到我们再叫他们出场的时候为止。
  挂好布景后,我们该清理舞台了。
  张三,把架梯搬下去。
  李四,把阿庆嫂的茶壶找出来。
  王大麻子,扫地。
  我们准备说《周易》。
  
  
  一、 挑点大师的毛病
  
  提到《周易》,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易经》、八卦,算命、占卜。学《易》的人一般也的确是从《易经》、八卦学起,先学阴阳、五行,象、数、义、理,再学《系辞》、《彖》、《象》……
  整个学习的过程是非常累的一件事,而且学到最后一般不外乎是这么三个结果:
  一是耐心不够,只看过叁、两本书,学了一、两家的东西就自以为懂了的人,开始用那小半桶水在那里荡:帮人家择个八字、看个风水、起个卦,或者自以为是地持这一家之说去反对其它的各家各派。反正是老子学的最正确,天下第一,地上无双;
  二是读书认真,好追根溯源的人,发现越学矛盾越多,越学越糊涂,解又解不开,放又放不下,最后干脆丢开。爷们不学了;
  三是博览群书,记忆超群又“大肚能容”的人,最后得出一个《四库提要》中所说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论出来混饭吃。这也是易学界的大佬、专家、权威们的基本功。有了这个基本功也就可以收徒了,反正你问不倒我这个导师。至于究竟懂没懂,只有自己心里有数。
  当然,古今中外像本木匠一样不知天高地厚地敢站出来拍胸说:老子真的是懂了的人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数的人,包括这些拍胸的人及以此为职业的学者们大都还是比较谦虚的,都会在私下或在心里说:《周易》真的是不好学,搞不懂。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中国佛学研究的哲学博士陈坚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实在的学者。
  他在二零零五年第三期《周易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易经的意义的来源》的文章。其开头两段是这样写的:
  “有两件事促使我写这篇文章。
  “第一件事是,我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已能看报读小说了。有一次,他闲来没事,在我的案头上随便翻书。过了一会儿,他拿了一本《易经》过来问我:‘爸爸,这是什么书呀?’接着,他又在我面前打开《易经》。我一看打开的这一页记载的是‘师’、‘比’、‘小畜’、和‘履’这四卦的内容。他指着其中的卦爻辞满眼疑惑地问我:‘这些话乱七八糟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呀?’我一时语塞,但是他的这一问却似禅宗的‘棒喝’,让我有一种‘顿悟’般的心头一震:我确实了解易学史上许多人(比如王弼、二程、朱熹等)是怎么解释《易经》的,可是,你若问我这《易经》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真还不知道,而且说实在的,我从来也没有追究过这《易经》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此时,我猛然发现了一个我以前从来没感觉到过的事实,那就是我头脑中所装的原来都只是别人对《易经》的解释而自己对《易经》却是一无所知。我当时愣了一会便敷衍地搪塞了一句:‘等你读大学了,你就知道了。’
  “另一件事是:一个跟我学中国禅学的法国留学生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突然拿出一本《易经》来对我说:‘我对《易经》有兴趣,但我怎么能看懂《易经》呢?我把它从头到尾都看了,但还是不知它究竟讲什么,好像没什么意义,难道你们中国人都能读懂它吗?’说实话,我当时有点紧张,不知怎么回答他,思忖了一会,最终也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跟他讲了《易经》的一些概况,皆属老生常谈,末了就说了些推卸责任的话,大意思,我不是专门研究《易经》的,他如果对《易经》有什么疑问,可以到易学研究中心去请教有关专家,如此云云。”
  对于一个主攻中国哲学的博士、大学教授来说,《周易》这类书应当是了如指掌才对,但陈教授却说自己虽然“了解易学史上许多人是怎么解释《易经》的”,“自己对《易经》却是一无所知”。
  一个专家在自己专业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时候,承认自己竟然不懂本专业的知识,是非常少见的,所以程教授的这份坦诚及他应对小孩和洋鬼子的那种机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可敬、可爱。
  他这种矛盾的表述实际上也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他所知的历史上对《周易》的各种解释道理不充分,说服力不够,因此陈教授没有能够接受;二是作为专家学者的他自己,对这本专业内的书也没有能够看明白,陷阱太多了。
  山东大学是我国研究《周易》的知名学府,陈教授所在的哲学系还成立了“易学研究中心”,并主编了《周易研究》这本在我国易学研究领域影响十分广大的杂志。对于这样环境的这样一个专业学者来说,竟然自称自己并不懂《周易》,其他的普通人对《周易》的理解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陈教授之所以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不懂《周易》,原因还在于,这种困惑并不是他个人的迷糊,而是学术界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问题。是一个使有些人感到自豪(因为神秘,所以觉得伟大),有些人感到尴尬(因为说不清,所以感到无奈)的问题。也因此是一个大家都不以为意、更不会以为耻的问题。
  哲学博士没有把这本书读懂,他让洋鬼子去问的专家是否能强一些呢?前不久我在电视上正好看到的一个专家画面告诉我,他们也强不了多少,大家都彼此彼此。
  那是春节前后的一个深夜,我调电视频道的时候,十分偶然地正好看到一个笑眯眯的学者说:“《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大意如此,原话记不清)”。我当时就开玩笑地骂道:“又在胡说八道地害人”。当我定神看过电视上的字幕后,才知道这个人是我国名牌大学的一名博导。而且不是普通的博导,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周易》专家,一位有名的大佬。
  我为什么要笑骂他呢?因为《易经》是个比《周易》大的概念,所以无论如何,“《周易》”也不应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这就正如二不可能等于一加三的道理一样简单。
  所以我不用继续听他吹牛就知道,他后面讲的不可能正确,只会误导更多的人。
  我说专家讲错了,大家可能以为我才是在吹牛。其实说清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把几个概念及其演变的过程搞清楚就行了。这几个概念就是:“《易》、《周易》、《易经》、《易传》和易学。
  好了,我们学《周易》就从为这位专家挑毛病开始吧。
  就从比较二和三谁大,一加几才等于二之类的小学生的问题开始吧。
  实际上,《周易》这部让我们今天又爱又恨的书,本来就是一部儿童读物。
  当然,不是一般的儿童所能读到的物。

一、 帝王的秘籍——储君的教材
  
  我怎么知道《周易》原本只是一本儿童读物的呢?从学习的“学”字和教育的“教”字的甲骨文文义上知道的。
  学习的“学”字和教育的“教”字这两个甲骨文的含义,分别是“双手举‘爻’以教膝下之子”和“单手持‘爻’以示人”(抱歉,我不会上传甲骨文,有疑义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学”字的繁体字字形“學”变化不大)。
  这两个字中所持的“爻”就是卦的基本单位。而卦是《易》的章节。
  三个爻组成一个经卦。六个爻就组成一个别卦,也就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那种卦。
  学“爻”就是学卦。
  学卦就是学《易》。
  因此,我们知道了《周易》不过是古代小孩子们的基本教材。
  甲骨文是商末周初的遗物,所以我们肯定的说,至少在商朝时期,卦就是孩子们的教材了。
  有人可能要问:我们前面说“在周公的书桌上发现了他写的《周易》”,这《周易》上的爻怎么会跑到商朝的甲骨上去呢?问得好。
  《周易》上的爻当然不会跑到商朝的甲骨文中去。商甲骨文上的爻指的是《连山易》和《归藏易》中的爻。这是两本与《周易》十分相似的书:一本形成于夏朝,一本形成于商朝。姜太公当时在卖肉之余摆摊卜卦用的就不是《周易》,而是这两本《易》。
  这两本书已经失传,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我也许知道一二,但在讲清《周易》之前,讲不了),但有两点在史书上却记载得十分明白:
  一是这三本书是一个系列的品种,相互之间具有某种关联。譬如从其产生的时间来说,就有一个先与后的顺序,《连山易》最早,是《归藏易》的源。《周易》最晚,应是前两本的流等等。
  二是这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由六十四卦组成。不同的只能够是卦画的排序及卦爻辞(如果这两易也有卦辞的话)。
  《周易》与《连山易》、《归藏易》这三部书都是古代儿童的教材,也统称为三《易》。但这个教材却不是一般人所可以学得到的。因为在春秋之前,私人不允许著书立说,只有官方才可以办学校,只有贵族的子弟才可以入学,才可以有书籍,因此,只要是教材就与贫民不沾边。而且这三《易》更为特殊,连有入学资格的贵族子弟也是不让读,读不到的。
  晋国有一个大学者韩宣子在被派往鲁国任大使时,鲁国的太史让他看了一眼《易象》这本书后,他感叹不已地说:原来周朝的礼仪都在鲁国保存着啊。可见《易》这部书当时是作为秘籍存在的,可能只有周天子和鲁国才有。
  鲁国为什么会有这部书呢?因为鲁是周公后代的居住国, 周公曾摄政当国, 算得上是半个天子。周公在世时, 享受天子的待遇。周公死后,成王特许其封地鲁国世代享有天子之礼乐。更为重要的是,周朝的礼仪制度的制定者就是周公(实际上,周公正是《周易》的作者,这点我们要在解读完该书后才可以理解)。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鲁国才可能完整地继承了周王天子的礼仪制度,而晋国则享受不了这种待遇,自然也就与《易》无缘。诸侯国无《易》,连韩宣子这样见多识广的学者也没有见过《易》, 可见《易》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学, 都能用的,也可见《易》的珍贵程度非同一般。
  天子的孩子们学的当然不会是董永和七娘要学的耕田、织布之类的农家活,他们学的应当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帝王之术,因此,我们说《周易》这部书是帝王的秘籍,其内容应当与储君需要具备的知识有关。
  这三部书在当时也被称为《易经》。这个名字的来历与当时书的制作工艺有关。
  上古的时候没有纸张,一般是将字契刻或书写在兽骨或竹简、木牍上,其中的竹简可以用牛皮绳穿成一卷成为书。这种书的制作过程有些像织布,而人们将织布机上的纵线称为“经”,横线称为“纬”。因此,古人也就将开卷看书时横在书中的那根穿书的绳子称为“韦(纬)”,而将竖着的契刻有文字的竹简称为“经”。后来又引申为作为古代书的通称。于是,这三本《易》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易经》。
  至于《易经》究竟都讲了些什么?当时的普通人都不知道,否则还叫什么狗屁秘籍?
  好了,这一节我们就讲到这里,请记住以下三点:
  一、《周易》的源是《连山易》和《归藏易》;
  二、这三本书都是天子国储君的教材,春秋之前的整个周王朝,除鲁国外,其他诸侯国可能没有。也因此,大家并不知道这三本书都讲了些什么;
  三、《易经》这个名字在春秋之前是这三本书的通称和统称。


 三、宝书沦落
  
  春秋后期,周室衰败,礼乐崩坏,原来掌管《易经》的周室史官也纷纷离开王室。他们离开时同时带走了自己当饭碗一样捧着的书,并将它们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诸侯国国王,以为进身之路。《易经》及有关周礼的典籍才逐渐在诸侯中传开,并最终流入民间。宝书开始了其沦落天崖的历程。
  沦落之初,人们是这样理解《易经》功用的:
  “《易经》中包含有伟人所遵循的四条原则:用以讲说道理的时候,遵循《易经》卦、爻辞的内容﹔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候,遵循《易经》卦、爻变的道理﹔用以制造器物的时候,遵循《易经》卦、爻象所表示的形状﹔用以卜筮预测的时候,遵循其所得到的结果。”
  或者说,当时的人们认为,作为天子储君教材的《易经》有四项主要功能,即作为人的言论、行为、制造器物和占筮的依据。我们现在从《左传》、《国语》中选取四个小故事,来说明其在王宫沦落之初,古人是如何应用《周易》的。
  1、《庄公二十二年》记载:有一个周王室负责占筮的太史官,带着《周易》这本书跑到舜的受封国向当时的国君陈厉公献宝。陈厉公就让他给自己年幼的儿子敬仲算一算命,看今后的命运如何。进献者奉命占筮,得到了《观》卦“ ”变成《否》卦“ ”的结果。这个卦变是《观》卦六四爻变。《观》卦六四的爻辞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于是,周太史说﹕这个人将来恐怕要代替陈侯而拥有一个国家。但不是在这个国家,而是在别的国家。不是在他的身上发生,而是应在他的子孙。时间是在陈国衰亡之后。结果果真如此,等到陈国第一次被楚国攻克,陈恒子则开始在齐国拥有了强大的势力。后来,楚国再次灭亡陈国,陈成子则取得了齐国的政权。
  2、《襄公九年》记载:鲁国国君鲁宣公死后,他的妻子耐不住寡居的寂寞,与鲁国大夫叔孙侨如通奸,并且干预国政。因儿子成公对其不信任,她则与叔孙侨如于成公十六年密谋推翻鲁成公。结果阴谋失败,叔孙侨如被驱逐出国,穆姜则被囚禁于东宫。
  刚被送入东宫时,她用《周易》占了一卦,问自己的前途如何。占得《艮》“ ”变为《随》“ ”卦。穆姜是太后,权力曾经很大,史官不愿得罪她,故讨好地对她说﹕“《随》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会很快出去。”穆姜自己学习过《周易》,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她说:“我出去是没有希望了,因为《周易》《随》卦卦辞说:‘元、亨、利、贞,无咎。’‘元’是人得以生长的根本;‘亨’是美好的品性相聚积的结果;‘利’是道义添加后的产物;‘贞’是事物应保持的主体。要有仁爱之心,才可以生存。要有美好的品德,才符合于天地的规律。要有利于物宜才合于道义。端正的行为要巩固,才能办好事。如果这样去做了,就不会受到侮辱。所以,虽然处于《随》卦的境地,也不会有大的问题。现在,我作为一个不应干预政治的妇道人家而参与动乱,本来地位低下而又没有仁爱之心,不能算‘元’。使国家不安定,不能算‘亨’。自己的行为反而害了自身,不能算‘利’。丢弃寡妇的位置而生情爱,不能算‘贞’。有四德的人,处‘随’之时不会有问题。而我什么都没有,难道合于‘随’卦的卦辞吗?我自取邪恶之心,能没有灾祸吗?一定死在这里,不能出去了。”
  前一例的主筮者主要依据“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爻辞来判断占筮结果,然后以卦象说明爻辞的来历和确定时间、地点。
  第二例则是分别以卦名的含义和卦辞的含义来判断结局,不管卦变和卦象。
  这两个故事主角都是将《周易》这本书当成了占筮的工具。而以此同时,更多的人却不这些用《周易》。譬如荀子、知庄子、孔子等。
  荀子就说:“善《易》者不占”:真正领会和掌握了《易》理的人不用占筮就知道结局。反过来说,占筮的人是因为《易》没有学好。
  楚国名将斗廉也说:“占卜是为了解决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疑问,又有什么需要占卜的呢?”在他们看来,《易》理学通了,就胸有成竹,遇事有主张,依照《周易》的道理去做就行了,结局一定是好的,根本就不用占筮。而《易》没有学好,就会遇事无主见,就疑惑,就要求助于占筮来帮助自己拿主意。好了,我们现在来看“善《易》者”又是如何运用《周易》的:
  3、《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进攻郑国,郑国国君郑襄公向晋国求救。晋国就派桓子荀林父率领中军,彘子先毂作为辅佐,去解救郑国。部队刚行军至黄何边,就听说郑国已经被楚国攻破而投降,荀林父也就准备收兵回国。但作为军队副统帅的彘子刚愎自用,违反中军统帅恒子的部署擅自出兵,渡过黄河向楚军开战,逼迫统帅桓子为救晋军不得不战,最后惨败而归。
  当时担任晋国下军大夫的知庄子,在得知彘子不服从命令而擅自渡黄河的消息后,引用《周易》《师》卦初六爻爻辞,对其行为和由此可能带来的战争结局作了分析和判断。《师》卦初六爻爻辞为:“师出于律,否藏凶。”意思是说:军队出征,以严明的纪律为胜利的保障,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彘子违反命令的行为,正是违背了这段爻辞,所以,知庄子作出判断说:“这些军队很危险。”“如果与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会战死,即使幸免而回,也一定会受到严重处分”。战争的结局被他言中。
  4、《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郑简公时,诸侯国中只有晋国和楚国最强大,他们交替着主持诸侯的结盟,也就是当霸主。襄公二十八年,应由楚国主盟,于是郑国派大夫游吉出使楚国。
  游吉高高兴兴地到达楚国的边界汉水时,楚国人却拒绝他入境,让他回去,理由是上一次晋国主盟时,是郑国国君亲自前往,而这次楚国主盟,却只派大夫前来,规格太低了,不合规矩。游吉的面子受到了伤害,回去后心中不平,就运用《周易》《复》卦上六爻“迷复,凶”的爻辞为依据,臭骂了楚王一顿。
  他说﹕治国的根本是修其政德,而楚国恃强凌弱以满足自己的权势欲,是抛弃了修德的根本,其结局就将如一个想回家又迷失了方向的人一样,将是凶险的。他因此判断“楚王将死矣。”结果是当郑简公与鲁襄公、陈哀公、许悼公去参加会盟,刚到达楚国国境线汉水时,楚康王就死了。
  这两则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占筮而直接引用《周易》爻辞,将爻辞之义与事件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对照,然后对其结局做出判断。《周易》卦爻辞在此成了真理的标准,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孔子也曾引用《周易》《恒》卦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的爻辞说:“南方人有句话:人如果没有恒心,不能够去做巫师和医生(古代的巫与医是两件不同的事,但却是同一个人来承但的)。这句话说得好啊!《周易》上说﹕不能长期坚持自己的德操,经常违背道义去行事,就会承受羞辱。孔子说:一个人的结局如何,不用占卜就可从其行为上知道了。”
  孔子这里直接引用《周易》的爻辞说明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与知庄子和游吉对《周易》的运用是一致的,都是将《周易》的卦爻辞看成是做人的标准。而且,孔子“不占而已矣”的观点和荀子“善易者不占”的说法也完全吻合。他们都是将《周易》一书的创作目的理解为是作者为后代子孙制定的行为准则。在他们看来,一个真正懂得《周易》又遵从《周易》原理行事的人,应该是品德高尚,方法得当的人。他一定料事周全,言谈有理,行为有节,制物精密。而《周易》没学好者,遇事就迷惑不定,就要靠占筮来帮忙拿主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以上就是《易经》沦落之初的典型应用实例。从中我们发现两个特点:
  一是分为迷信的占卜和行为标准两派。后者略占上风。智者大都持后者的态度;
  二是大多是引用《周易》文本,而有关《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应用几乎绝迹。
  人们将这个时期学者们对《周易》的各种解释统称为《易传》。“传”就是传授的意思。“《易传》”就是“传《易》”,是自以为懂《易》的人对《易》的解释。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请记住最后面的这几句话。至少要记住这样一句话:这个时期的所用人对《周易》的解释都可以被称为《易传》。譬如,本木匠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话,现在所发的帖子也是可以被称为《易传》的。
  
 四、孔丘乱世编教材
  
  春秋战国之际,周王室日落西山,周公建立起来的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国家制度失去了对诸侯国的约束力,没有谁还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诸侯国内部也是大夫主政,甚至于陪臣坐庄。
  乱了,乱了,全乱了。
  乱世中有三个诸侯国鹤立鸡群。这三国就是晋国、齐国和楚国。而曾经为周王室制定规则的周公的封国鲁国却是危机四伏,只能够看这三个大国的脸色行事。在昭公七年的时候,甚至于发生了一件让鲁国国君及全体国民感到十分羞辱的外交事件。
  当时的楚灵王建成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建筑——章华台(在今湖北省潜江市境内),并想搞一个落成典礼,请各国诸侯来开开眼界,以此炫耀炫耀。鲁昭公当然也在被邀请之列,他就带了大夫孟僖子一同前往楚国凑热闹。
  当时的随行大夫一般都要承担类似现在外交部长的事务,为自己的老板安排好各种应酬,不使他难看。这个任务在当时被称为“相礼”。要命的是鲁昭公这次带来的孟僖子不善于社交场合的那一套应酬之术,结果途经郑国,郑君简公在国都城门慰劳昭公时,孟僖子却不知如何答礼。到了楚国后,楚灵王在城郊举行郊劳礼欢迎鲁昭公时,他老先生又不知道怎么做好。最后连楚灵王送给鲁昭公的宝物都被楚国的大臣重新骗回去了。
  这一连串的洋相发生在鲁国自己的君臣身上,在当时的鲁国人看来,是将制礼作乐的老祖宗周公的“底子”都掉干净了。所以,孟僖子回国以后,就下决心研究礼仪,向懂礼的人学习。
  孟僖子失礼事件不仅对孟僖子个人的打击很大,对鲁国当权者的刺激也很大。当时的鲁国国君昭公有名无权,实力强大的是被称为三桓的季氏、孟氏、叔氏三大贵卿集团。其中季平子掌握着国家最高的权力,所以,他就在贵族的子弟中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特殊人才招聘大会,并成功地将贵族中的聪明人一网收尽了——外星人都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是吧。
  这一来就把希望上进的孟僖子搞得投师无门。还好,有一个季平子不想要的人在那里等着。这个人姓孔名丘。也就是那个被大儒朱熹说成是:如果没有这么个人的出世,我们中国人就会如生活在漫长的夜晚一样分不清糖稀和鸡屎的人,那个被历朝皇帝封为“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人,那个近一百年来被打倒在地并被踏上亿万只脚后却依然没事,最近正在拍拍尘土,乐呵呵地重新慢慢站起来的那个人——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出身贫寒,跟周族的祖先弃一样是个私生子。但他又比弃幸运,因为他所住的小街区上不缺伴玩,邻居大都是办红白喜事的一帮吹鼓手,热闹得很。所以他从小就混在他们一起,在跑腿凑热闹的同时也学会了不少接人待物的礼仪,学会了一些乐器,加之他像貌堂堂,身材魁梧,十多岁时就已经一米七、八,所以他成了当地有名的一位活跃气氛的知客先生。
  季平子招聘的时候,他跃跃欲试地以为机会来了,并自称自己的那位谁也不知道的父亲就是当时的一个已经死亡多年的流亡贵族叔梁父,以此资格而去报名。
  当时负责招聘考试的是季氏的家大夫阳虎。阳虎看着这年轻人眼生,又翻了翻贵族子弟的户口本,的确没有孔丘这个名字,所以他认定来人完全是假冒伪劣产品,就对他说:“我家老爷招的是贵族子弟,你个街头小混混跑来干什么。”毫不客气地把他赶跑了。
  真是一个投师无门,一个报国无路啊。于是孟僖子和孔丘两人在考场外一见如故。孔丘成了孟僖子的家臣、师爷。
  下人不能当师爷,这是规矩,否则有辱家门。得把孔丘包装包装。于是孟僖子就找到鲁君昭公为孔丘通融。他对鲁君说:我这里有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懂得很多的规矩,如果这些规矩都能够落实的话,季平子那小子就应当把权力还给您老人家了。
  这时的鲁君其实比孟僖子更需要孔子这样的人。因为他做梦都希望周公所制定的那一套制度能够得到遵守,那样的话,他自己就有权了,哈哈。君就应当高声说话,要像个真正的君,臣就只能在一边听命,说话轻点。季子还不快滚下台去。这么一想,他当然也就同意了孟僖子的计划。
  两人一合计,还得让他先到周天子那里进几天修,顺便取把尚方宝剑回来的好。于是给孔子放了一个使臣的职位——这点权他还是有的,又不是什么能弄十万八万的肥缺。
  此时徒有虚名的周天子当然支持鲁昭公的计划,天子的梦比诸侯的梦还香呢。于是他对孔丘说:“啊,想要几本破书闹革命是吗?支持支持,库房取去吧。”
  又把管理员叫来:“啊,谁,那个老聃啊,鲁老板派小孔来找几本书,你给他介绍介绍,看哪几本书合适,就送给他们吧。”
  老聃虽然看不上这个小青年,但老板的指示哪敢不从,所以只有照办。
  孔丘当然不会客气,把《诗》、《书》、《礼》、《乐》、《易》等这些记有周天子礼仪制度的书,这些周王室学校的教材都搬回来了。当然,有些鲁国本来就有的书就免了。
  搬回来有什么用呢?老季又不会读。读了也不会照着去做。
  没关系,咱们办学校,培养自己的人,然后去宣传。
  于是,在鲁昭公和孟僖子的暗中鼎力支持下,他的平民学校办张了,并贴了有如下内容的一张招生广告:
  “三婶、四叔、五爷的孩子们,都来吧。只要想读书就都来吧,书读好了不论自己的老爷子是挖土的老农,还是杀猪的屠夫,都照样可以和贵族的子弟一样当官。”
  嗨,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么好的机会还有不学的?孔先生的学校立马暴满。孔丘也从此成了孔子——姓后面加一个“子”,那是尊称,是大师的标签。为什么加个晚辈的称呼——儿子的“子”反而成了大师呢?是取其赤子之心、道德榜样的意思。
  但是问题来了,教师太少啊,而且所招的学生大都是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贫民子弟,这书太多了,讲不完啊。没关系,咱们办学的方针不是就为了学习礼仪及想通过这种学习从而恢复周礼所规定的秩序吗,那就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统统删除吧。
  怎么删?有“仁”、“义”、“道”、“德”四个字的留下来,其它的统统送到伙房去,成年老柴,发火好得很呢。于是他的学校教材解决了——大约是周天子学校原教材的十分之一。
  孔子带回的书中,当然也包括《易经》,但《连山易》和《归藏易》是夏、商两朝的古书,显然不属于周礼的范围,而且还可能没有文字。怎么教?学生问我,我答得上来吗?办法是有的:
  “杂七杂八的,什么东西,也送伙房吧。”
  从这时起,从孔子办学开始起,《易经》这个名称成了《周易》的专称。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请记住三点:
  一、《易经》这个概念至少从孔子办学开始起变了,从三《易》的通称,变成了《周易》的专称。缩了三分之二的水。
  二、由于孔子的教材是从周王室请回的权威教材,因此“经”字的含义这时已经不仅仅只是指书,而是成了权威的象征,上升到“经典”的高度了;
  三、这时五经的排序是《诗》、《书》、《礼》、《乐》、《易》。《易》处于摆尾的位置,而不是和后来一样跑到前面去了。
  
 五、孔子的变性手术
  
  《周易》虽然被孔子作为教材保留了下来,但这却是一本奇怪的教材,因为孔子办学期间并没有教过。或者说这本书发给(如果有书发的话)学生后是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三十多岁的孔子自己并没有将这本书看懂。而且,这时的孔校子忙得很。他要抓紧时间办速成班,组织力量斗季平子。斗争失败后,则走上了一条漫长的流亡之路。
  士为知己者死。孔子一生都在为知己者鲁君昭公、孟僖子及其继承人卖力。都在为恢复周初的政治秩序而忙碌。但他是很不得志的,除了五十二岁那年在鲁国受到短时间的重用外,他一生都在流亡中度过。都在周游列国,到处推销他的那帖没人要的复辟牌狗皮膏药。直到近七十岁时,他才开始安静下来,承认自己的复辟梦破碎。
  但这个就要走到生命尽头的老头依然不甘心。他要作最后的一博。他要将自己的政治理念用文字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他希望自己的理想能由他的学生们完成。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孔先生开始违背自己办学之初只解释而不创作的标榜,“随心所欲”起来了。结果是诞生了两本新书:《春秋》和《孔氏易传》。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当时的各国均有类似的史书,只是名称不一而已,如晋国史书称之为《乘》,楚国称之为《梼杌》等。这些史书由各国史官负责写作,忠实地记录本国君王的言行和有关的国家大事。为了记录的真实性,往往是两个史官寸步不离君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记•晋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说:
  成王年幼的时候,和叔虞开玩笑,把桐树叶削成珏的形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封你”。史官在旁记下此事,同时请成王确定吉日封叔虞。成王说﹕“我是跟他开玩笑的。”史官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话一出口史官就记载它,礼仪就完成它,乐章就歌唱它。”于是,成王只得把叔虞封在唐地,这就是晋国的祖先。
  《史记•襄公二十五年》还有一则故事说:齐国大夫崔武子杀害了与自己的妻子棠姜私通的国君齐庄公,齐国太史就据实记下了这件事,写到:“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这个太史。古代的史官一般是世袭,兄死弟袭,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崔武子又将他杀了。太史还有一个弟弟继续如此写,崔武子见他们宁死不屈,不畏权势,也只得作罢。呵呵,再杀下去,齐国就没有太史了。
  从这两段故事可知,史官记《春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写的。而孔子从没有做过史官,既没有条件,也没有责任,更没有权利写《春秋》。但他为什么要写《春秋》,又是如何写的呢?孟子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
  “现在的世界都乱了套,都不按规矩出牌了。歪门邪道盛行。既有大臣把国君杀死的事发生,又有儿子杀害父亲的事。孔子害怕这种行为继续发展下去,所以就写了《春秋》这本书。”
  或者说,孔子写《春秋》只不过是以鲁国原有的史书为底本进行改编。原书是鲁国的史书,记实的写法,尊重事实,事件怎么发生就怎么写。但在孔子看来,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不符合周王室礼仪,孔子要将其改成依周王室礼仪应该成为的样子。
  譬如:楚国国君的实际地位是周王之下的“侯”,但他自称为“王”,孔子就将这个国君在书中的称呼一律改为贬称:“子”。“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地位较低者的称呼。
  又如: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践土大会诸侯时,曾召周天子赴会。而孔子认为臣召君有违礼仪,故将这一事件改为“天王狩于河阳”。说天子的这次行动是自己巡视——好威风啊,夹着尾巴的时候。
  孔子的写《春秋》就是这样按自己的美好意愿篡改历史。他的这种做法有如一个本想要女孩的父亲强行给自己初生的儿子做变性手术。大概孔子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虽然是到了老来无人情的年龄,也还是说出了:“我在《春秋》中偷偷地把一些事实给改了”及“今后懂得我志向的人将是因为《春秋》这本书,而怪罪我的人也将是因为我在《春秋》这本书中篡改了历史。”
  一个还算诚实、可爱的老头。
  不诚实能行吗?大家都知道的事盖得住吗?能打马虎的时候也还是要打马虎的。譬如对《周易》这本大家都读不懂的书,忽悠忽悠就没有关系。
  对,《周易》也是他在改编《春秋》的同时,选择的又一本他以为可以寄托其政治理念的载体。为了将这张王牌打好,他老人家还真是下了不小功夫的。晚年的他日夜都带着这本书。因为翻书翻得太勤,将穿书的绳子也翻断了多次。但可惜的是他依然似懂非懂。
  “唉,这破书怎么这么难读啊。如果再给我几年时间,从五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易》就好了,那样的话,对《易》的讲解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了。”他有一天这么叹息道。
  但不懂也不能让自己的学生看出来,否则还怎么当老师。所以,当有一天他的学生子赣问他:
  “老师,你也相信《周易》是本占筮的书吗?”
  他回答说:“当然,我的功夫也还不错呢,有百分之七十的准确率。就是现在占筮技术最好的那个叫周梁山的小子不是也不过如此吗?”
  也不知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又以什么为标准认定其准确与否的。当然,这个比率是个进退自如的比率。因为比百分之五十平均概率高,又不是百分之百的没有后退的余地。当然,要检验我这个老师说的比率是否正确,那可不行。我是有理由拒绝的。
  “我从不为别人占筮,不搞这一套。我学《周易》是从中学习有关道德的理论。占筮这类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技术是为了把它的道理弄明白。明白了道理是为了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观察到了事物的细微变化却依然不明白道理,就成了巫人。明白道理却没有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成了史官。我自己是直接从中读出道德的,我与史家巫人虽然用的是《周易》这同一种东西,但各自达到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看这话说的,一听就让人的脚丫子都生出敬意来。
  在孔子看来,他就是那个比巫人和史官站得更高的人。那么,孔子站得有多高呢?他又是如何从道德的角度解读《周易》的呢?他从中读出了哪些道德呢?大都记录在他及其学生们编的五本书中。这五本书就是《彖》、《象》、《系辞》、《说卦》和《文言》。
  我们这里不去一一分析这五本书的内容了。我在此想说的只有一点:他及其学生们合编的这五本书与《周易》本义几乎是无关的,说对的地方不会超过百分之五,比中彩还难。
  譬如《彖》和《象》两本书对六爻卦画及卦变原理的理解就完成是错误的。什么“动乎险中”、“柔上而刚下”,什么“天与水违行,讼”、“地中有水,师”等等,没有一句话是对的。《周易》的六爻卦画根本就不是由两个三爻卦画组合而成。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后面解读《周易》卦画时我们会详细解释,这里不讨论。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请记住以下几点:
  一、 孔子一直是戴着“道德”牌的有色眼镜在读《周易》这本书。也正是因为他的主观意愿太强烈,所以他虽然十分努力,却依然没能把这本书读懂。而且还不懂装懂;
  二、 他认为《周易》这本书从根本上讲是一本占卜的书,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 他晚年时与学生一起编写了《彖》、《象》、《系辞》、《说卦》、《文言》这五本书。但编写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释《周易》,而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念。说好听一点就是他自己说的:“托古改制”,就是现代人评价他的:是“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场对《易经》所反映的巫术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吧。其中的观念可能很好,但肯定不对,与《周易》这本书中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关系。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谈,仅就我们解读《周易》这么个学术问题而言,是有害无益的。
  
 五、强权之下缠裹脚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思想界十分活跃的时代。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没有老大管束的乱世,诸侯国为争夺生存空间必须斗智斗勇,使出全身的解数,于是鬼点子层出不穷地从师爷们的脑袋里头钻了出来。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这些文化人特受尊重,有的自大狂比老板的味口还大。而老板也奈何不了他们。想赶他们走人,还得重金相送,好言相劝,深怕得罪客人后再无献策的来者。但随着战国时代的完结,世道要变了。
  孔子之后三百年,小兄弟秦国一夜长大,想坐庄。并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平定六国,完成梦想。
  天下一统后,秦始皇为了强化王权,统一政令,也为了避免过去诸侯纷争的局面再次重演,决定废除周朝的封邦建国制,而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成了三十六个郡。
  “大王、二王、三王们通通滚开吧。本皇直接安排的郡守、郡尉、监御史们来接管了。接管后干得好就留下来继续干。干不好,就卷铺盖回家卖红苕去。哈哈,这些光杆司令比拥有军队、钞票及百姓的王爷们好对付多了。”
  但新政的推行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向自大的书生们就不同意,特别是自以为代表了传统正统观念的儒家学者,他们要伸出胳膊挡一挡这辆疾速奔跑着的大车。他们希望恢复过去的封建制度,并当仁不让地大谈其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种观念与当时秦国以法治国的理念完全不符。于是秦老大发火了。传旨:
  “把那些扰乱朝纲,大言不惭的迂儒拉出去,埋了。把他们的和所有其他人的狗屁书,统统烧了。留书不留头,留头不留书。”
  噪音没有了。《诗》、《书》、《礼》、《乐》、《易》五经也基本上完了。我怎么说是基本上呢?因为五经中的一本书——《周易》逃过了一劫。
  《周易》为什么能逃过这一劫?因为秦老大发布的禁令是这样写的:“秦史及医药、卜筮、种树的书可以除外。”《周易》正好是一本可以用来卜筮的书,所以这部本应首当其冲的儒家经典大难不死。
  我总是不理解秦老大为什么要给卜筮书留下这条活路,也许是老大想:让他们算吧,把自己的烂命算清白了安心做事。或者是想:有了什么大难,去怪老天吧,去求老天吧,免得跑来麻烦本王。也或者是他本人的书也没有读好,因此相信这些鬼打架的东西……反正《周易》这本书是留下来了,并传承不断,成了当时的显学。
  但这种传承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也正是“卜筮”两个字。或者说,只能是用来算算命运,择择风水什么的。如果想给本王讲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就先摸摸自己的脑袋有几颗,再算一算它们还能长多长时间吧。于是,这种传承的结果就是结出了流行于秦汉之际的大量纬书和谶书这么个怪瓜。
  这里所说的“纬”并不是指我们前面所说的“穿书的绳子”,而是取其“穿书的绳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深度(横向)上解释经典的意思。 或者说,“纬”字与战国时期的“传”字的含义基本相近。纬书从理论上对经书的产生及原理进行了追根求源的探讨,同时也夹杂着大量的迷信思想。
  现流传下来的《易纬》有《乾凿度》、《乾坤凿度》、《稽览图》、《辨终备》、《通卦验》、《是类谋》、《坤灵图》、《乾元序制记》等篇,其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以阴阳五行等天地的规律来解释《周易》及卦画的成因(这种解释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原始信息,对我们探讨《周易》的起源无疑是有益的)。二是以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异常来预测国事人情。
  “谶”就是占筮预测的记录和报告,可以用“天人感应”这四个字概括其内容。
  如果我们将春秋战国之际的“易传”与秦汉之际的“纬谶”比较一下就知道,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缩水和迷信的泛滥。过去的《周易》所具有的四项基本功用:作为人的言论、行为、制造器物和占筮的依据,现在只剩下这最不重要的最后一项了,而且还是如过去的妇女所缠裹脚一般严重走形,变得丑陋不堪。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请记住以下两点:
  一、 秦汉之际的《易纬》相当于战国的“易传”,是当时的学者对《周易》的解释;
  二、 《易纬》对《周易》的解读是被秦始皇缠住了的裹脚,又臭又不好看,从中是看不出《周易》的原样,是闻不到《周易》的体香的。或者说,在秦汉之际的人眼中,《周易》的功用缩水了四分之三,并与大量的洗脚水掺和在一起了。
  
  
 六、“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当时针指向汉武帝的时候,这个强势的皇帝感觉儒家的思想比较合他老人家的味口。于是下令道:
  “什么法家,墨家?什么黄老之术?所有阴谋阳谋的,统统见鬼去吧。今后的规矩从今天、日今、现在起,全部由孔先生的班子来调配和操办。”
  儒家时来运转了。过去被始皇帝逼得见不得阳光的儒家典籍也重新从墙壁、板缝里面钻了出来。对其所作的研究当然形成了热潮。于是有了“经学”的概念。所谓“经学”,也就是指对孔子过去所选定的教材:《诗》、《书》、《礼》、《乐》、《易》这五本古书及孔子所编的《春秋》的研究——哈哈,《春秋》也已经成经了。
  “哎,同一本书,怎么从墙缝里钻出来的东西与咱们课堂上老师教的不一样啊?”
  这是书生们当时的感觉。于是就有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分。所谓“今文”,就是秦汉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所谓“古文”,就是秦汉以前流行的文字——古文大篆,这是墙壁中的文献所使用的文字。
  就《周易》这本书而言。这时的今文学派的代表是孟喜和京房的易学。而古文学派的代表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孔子及其学生们所著的那五本书:《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加上不知来路的《杂卦传》和《序卦传》。由于当时所有的人对经书的注释均可称之为“传”,为了以示区别,这七本十篇书又被称之为《十翼》。“翼”是翅膀的意思。将这七本书称之为“翼”,是取其辅佐之义。相当于现在的学生们的辅助资料。“辅助”两字在此是标得清清楚楚的。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的区别如下:
  一、《十翼》注重于对《周易》卦爻辞的研究,而孟京易学关注的是卦爻象、卦爻数的研究﹔
  二、《十翼》以伦理道德等人事规律解《周易》,而孟京易学以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自然规律解《易》﹔
  三、《十翼》解《周易》的目的是为了人文教化,而孟京易学解《周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占筮的应用。
  注意啊,这时候的思想实际上是十分活跃的。以孟京易学为代表的今文学派、以孔子《十翼》为代表的古文学派及儒学派别之外的其他学派都是并存的。但这个好景不长,儒家的翅膀一硬,规矩也就变了:
  “滚吧,百花们”。
  于是从西汉晚期开始,先秦释《易》的著作也就驾鹤西去了。而从那时起的所有解释只能叫“易学”。随之,这七本十篇的《易传》还与《周易》合到了一起,被统称为“经”。魏晋时期的王弼又进一步将《彖传》、《象传》逐句拆开,分属于每卦卦爻辞之下,把《文言传》分属《乾》、《坤》二卦,其它四“传”则附于“经”后。一盘渗了沙子的《周易》就这样被这个神童调和得更均匀了。
  王弼易学一直被视为正统的易学。《十三经注疏》采用的就是王弼的版本。所以,现在的通行本仍然是王弼本。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应当如何称呼这个版本呢?是叫《易经》,还是叫《周易》?魏晋以来,这两种叫法都有,但这两种叫法却都是不对的。因为《周易》是一个专称,是有特指的,相当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是不能与别人共用的。而《易经》是一个代称,相当于现在董事长之类的职务名,谁在岗就可以如此称呼谁,也可以作为一群人的通称。而《易传》只是对《周易》的解读,相当于董事长的某个自以为是的小秘。我们能把这位张三及其小秘合在一起称为张三或董事长吗?显然都是不行的。
  如果我们将这个合本称为《易经》,那么又把《易传》放在哪里呢?因为“经”与“传”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我们将之称为《周易》,那么这时所说的《易经》才是真正的《周易》。有点饶口,是吧?我也觉得饶口。饶在什么地方呢?就饶在概念变了。对,就是概念变了。明明是白色的东西怎么转眼就成了“白加黑”。
  为什么要让它饶得这么复杂呢?因为孔先生早就说过:
  “要是没有一个正当的名誉,说话就没有人听。”
  《易传》没有人愿意听,我把它包装成《易经》或者叫它《周易》,不就有人听了吗?还是姜太公的老把戏——堵嘴的法术。孔子的弟子们把这把戏一用,我们所学的《周易》也就事实上成了学孔子的那一套治国理论,那一套道德思想。还是那一句老话,他说得很好,但说得不对。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可以把那些饶得累人的东西忘记,但请记住如下两点:
  一、 从西汉末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为止,《周易》及《易经》的概念十分混乱。大都数情况下,《易经》指过去的《周易》,而《周易》指过去的《周易》原文与《易传》的合称;
  二、 也是从此时起,书生们所提《周易》也好,所提《易经》也好,大都数情况下实际上是指《易传》,至少是只为《易传》唱赞歌。《周易》原文根本就不值一提。
  “化腐朽为神奇”。一盆美妙的盆景就这样由儒家的机器生产出来了:一朵叫《易传》的“鲜花”插在一堆叫《周易》的“牛粪”上。
  “哈,哈哈。讨了好,还可以卖乖。哈哈哈。”
  看把墙上挂着的那个孔夫子笑的。
  
  对了,写到这里,我们应当为第一节中所提到的那位专家说一句公道话了。他所说:“《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的话,原来不是他的错,是有出处的,是他师傅教错了,是他师傅的师傅的师傅……教错了,而根子就在这里。所以怪不得他。但他没有纠正这个错,就是他的错了。因为此《周易》非彼《周易》。包括有两个部分的《周易》是个假冒产品。
  端着一杯只有几滴牛奶的自来水,我们又怎么能够喝得出牛奶的滋味呢?
  “唉,这凉水怎么有一股腥味?”对,就是这么个感觉。
  
七、越学越远的“易学”
  
  “孔圣人坐的位置谁也不准抢。这是儒家定的规矩。不服吗?有本事你就让皇帝安排你来定这个规矩好了。”
  皇帝没有安排其他人来定。
  因此,从西汉开始的所有人对《周易》的解释就不能再像先秦时一样称为“传”,而只能称为“学”。也就有了“经”、“传”、“学”的区别。而其实,“传”与“学”是基本一样的东西,都是对“经”的解释。当然,也可以将“传”视为老师的备课笔记——虽然他们可能不是背的“课文”,而是记的六合彩。将“学”视为学生所写的心得。
  集中国古籍之大成的《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将这些勤奋的学生所做的心得分成象数和义理二大派别。
  象和数在易学中常常连用,其实象和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象是形状。数是数目和计算。譬如一个人,男、女、老、少、美、丑、胖、瘦……等原因而表现出来的形状特点就是象。你喜欢看你女朋友的脸,又喜欢看别人老婆的身材,就是象在作怪。
  而与其相貌特征有关的数字,如身高、三围、年龄等数字及推算这些数字的方法就是数。譬如你想买一台49寸的电视,又要算一算是这一个月还是下一个月才拿得出钱来,这些都是数。
  象数学派就是注重于对《周易》卦象、卦变的研究,以其所理解的道理而推导人事吉凶的学术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孟喜、京房、焦延寿,宋代的陈抟、邵雍等人。
  孟喜和京房的易学统称为孟京学派。这个学派的特点我们在前一节中己有经介绍。其实我们只要把眼睛睁一点点,就应当知道他们的易学观点与《周易》无关。因为我们在前面己经说过:《周易》与《连山易》、《归藏易》的相同之处是都由六十四卦组成,而区别就在于它们有不同的卦序和不同的卦辞(如果后者有卦辞的话)。而孟京易学的显著特点则正是不诠释《周易》卦爻辞和依据以《周易》不同的卦序来解释易理。因此,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得出结论说:他们的观点可能是《连山易》,可能是《归藏易》,也可能是他们自己发明的乱七八糟的《易》,但绝不可能是《周易》。
  “玄乎,这玩艺。”
  当时的学者们大都也这样想。
  于是,孟京易学因其与《周易》经文本义不符,且神秘而繁杂,在东汉时就逐渐为费直的民间易学——也就是讲孔子的《易传》的那一派所取代。义理学派由此开始引领风骚近千年。直到宋朝时,以北宋初年的华山道士陈抟及继承人邵雍为代表的高人们把《周易》玩出新花样来了,象数学派才又得以显露头角。
  这些新花样就是以各种图式解说《周易》原理。这些图式主要有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義八卦方位图、伏義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義六十四卦方位图、太极图、无极图等。正因为他们以各种图式解释《周易》原理,故又被称为图书之学。
  这些图式花样虽然把人看得眼花缭乱,其实只要你像孙猴子一样眨吧眨眼睛把神定住,就会发现这些图书的原理与孟京易学大同小异,都是将卦看成是演义天地自然规律的符号,都是讲阴阳、五行、时间、方位,都不讲《周易》卦爻辞,也都不同于《周易》卦序,它们与孟京易学所不同的仅仅是卦序的略为变动和表述方式不一样。换句话说,陈抟、邵雍的易学不过是对孟京易学的图形化。除了卦序上的略为变动外,其基本原理没有超出汉易的范围。
  这个学派还有一个特点是:尽量迴避和排除阴阳灾异说和天人感应说。或者说,他们在继承和发扬孟京易学时抛弃了已成为义理学派攻击目标的迷信部分。但同时,邵雍又提出了一个以天人感应说相似的皇极经世图。这个图将六十四卦卦序图和其制定的古代历史年表相参照,以说明人类历史演变过程。
  分析以陈抟和邵雍为代表的宋易图书学派,可以看出,不论是以图形取代文字表述,还是以皇极经世图取代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都只是汉易的变异。也都与《周易》的内容无关。
  
  我们再来看义理学派。
  “义”是意义。“理”是道理。事物的性质就是义。譬如我们说“她是一个温柔的女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人的“义”。然后给别人解释为什么要说她是“温柔的”?是“女孩”?就是“理”。
  义理学派就是注重于发掘《周易》卦名、卦爻辞及卦爻象中所薀涵的意义和道理的一派。
  这一派的真正祖师爷应当是孔子。他的《易传》就是说的义,就是说的理。但因为他老人家的金玉良言是“传”,并在王弼等人的鼎力相助下升格为“经”了,所以这个位子就空在那里了。
  孔子的徒弟很多:依次为商瞿、楚人轩臂子弘、江东人矫子庸疵、燕人周子家竖、淳于人光子乘羽、齐人田何……最有名的还有汉易的民间学派费直。但是编《四库全书提要》的各位大佬们开完会后把脑门一拍,说道:这个座位非魏人王弼坐不可,因为他在《易传》改名为《周易》的活动中立了大功。于是他这个小字派就成了易学中义理学派的创始人。
  “哈哈,编《四库》的这些大佬们也有看走眼,被忽悠的时候。被人操了祖宗,还在旁边鼓掌。”我在认真分析过王弼的易学后笑道。
  我为什么要这么笑呢?因为,王弼是个大投机者,把象数及当时代表了义理的正宗儒家学派都涮了。
  王弼是山阳人,只活了短短二十四年的他却是历史上公认的魏晋玄学大佬,可谓神童。他聪明过人,能言善辩,从小就特别喜欢老子的著作,才十几岁就把《老子》给注了。注完后,又突发奇想:
  “老子再用老子的《老子》把孔先生的五经也给他顶了”。
  可惜他的寿命太短,所以他的愿望没有完成,否则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五经还不一定是什么样子的。但他所注的《周易》还是完成了。这就是《周易注》和《周易略例》这两本书。
  《周易注》是对《周易》和《彖传》、《象传》、《文言传》三传的注释。《周易略例》是讲他对《周易》体例的理解。他的易学观点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杂交”。
  他一方面高举反对象数学派的旗帜,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汉易以体例解易的方法,提出一爻为主说、爻变说和适时说的新体例,取代孟京易学的互体说、卦气说、卦变说、纳甲说的旧体例。
  他一方面遵循《易传》以义理解经的原则,另一方面又抽取了《易传》的脊梁骨——儒家思想,而植入老庄的学说。
  他其实既不属于象数派,也不属于义理派。他什么派都不是,他的易学观点是将《易传》的特点与汉易象数学派的方法及老庄哲学嫁接后的杂交品种:一头非驴非马的骡子。他的基本观点是反儒的。所以我笑那些迂儒们把他错当成了活菩萨供着。投机高手,就应当是这样左右逢缘的哟。
  《四库全书提要》将王弼之后的继承者确定为宋朝的胡瑗、程颐,南宋的李光,杨万里。他们的易学观点不外乎三个特点﹕一是源于《易传》﹔二是杂于象数和老庄﹔三是脱离《周易》经文而自由发挥,而且时间越晚,发挥得越充分。
  
  历代易学的研究就是如此,不仅没有超出《易传》对《周易》的理解,而且是越来越随意地解释《周易》原文,以至于易学的发展不是让人们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正确地了解《周易》,而是使得人们的观点距离《周易》本义越来越遥远,以至于当代的易学将《周易》原文视同糟粕垃圾一样。
  
  近现代易学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疑古﹔二是彻底否定《周易》原文的价值﹔三是肯定《易传》及易学中的义理学派对《周易》的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哲学思想。
  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去书店翻一下现代学者们所著的书。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读到如下几句类似的话:《周易》及《易传》的作者不可能是文王、孔子等个人,而应是一个广大的集体。其创作不应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完成,而应该是在漫长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周易》卦画及卦爻辞则是来源于筮辞,是从殷周积累的大量筮辞中挑选整理出来的。其创作目的是便于算命时检查,作为判断吉凶的依据,是迷信的产物。而《易传》的作者通过对筮法以及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将古代的占筮升华为哲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等等。
  现代易学的这些观点,正是从孔子《易传》开始曲意解经以来,历代大师们“得意忘象”,“随时取义”的必然结果。这个结果就导致了一个有非常有趣的现象,这就是﹕
  当代易学界赞赏《易传》的思想,而《易传》视《周易》为宝贝,《周易》在当代易学中又被看得一钱不值。
  在孔子的眼中,《周易》如同钻石、金子般闪亮。也正是因为它的闪亮,他才想天方,设地法地把它借来披在自己的身上。
  但在今人眼中,《周易》却成了一堆死骨杇木。在今人眼中闪光的是孔子及其为首的儒家思想。
  这种状况有如那则买椟还珠的古老成语故事:楚人卖珠,郑人却只欣赏他装珠的木匣子。《周易》就是那颗被今人退还的没有了木匣子的可怜宝珠。
  “唉,好可怜的《周易》。抱回家吧,别人不要,我要,木匠要。还有跟在我帖后的这些朋友们要。”
  好,我们就把她抱回家。
  “别哭了,宝贝。我们现在就回家。回家后洗个澡,换花衣,让人看见你的本色有多美丽。”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7: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如何欣赏《周易》
  
  不施粉膏不插花,
  羊脂肌肤面带霞,
  闲坐山泉乱石边,
  掬流悠悠洗披发。
  羞煞桃花纷纷下,
  喜鹊枝头一时哑。
  谁家赤足野丫头?
  本色《周易》辞与卦。
  
  这当然是在写《周易》,你以为是在说你梦中的那个什么什么的人啊?你没有看出来?那是因为你还不会欣赏。而欣赏是一门技巧,是要学习的。好吧,“匪童蒙求我,我求童蒙。”我现在就来讲给你听,孔先生交待我收的那两块腊肉就免了吧。当然也没有听说谁要送,唉,看这世道变的。
  
  一、 把脸洗干净
  
  无论是个多么美丽的姑娘,首先你要把她给收拾干净了。如果你把大街上的那些个精神病人的行头安在她的身上,是肯定不会赏心悦目的,是吧。对《周易》这个野丫头也是一样,我们首先要给她洗脸。
  其实,我们的第二章就是为了给她洗脸而准备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清楚她脸上的哪些一层又一层的污垢了吗?如果还没有完全看清,那我就再指给大家看一看吧。
  读《周易》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三《易》”不分及“经”、“传”、“学”不分,是吧?我们先说“三《易》”如何分?
  《周易》与《连山易》、《归藏易》在春秋时期都是王室的宝贝,但到周王衰微后,流传于民间的只有《周易》,《连山易》和《归藏易》却失传了。大家想过原因没有?两种可能最大:一是孔子的删书;二是这两《易》的内容被王室禁止。孔子删书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就不谈了。我们这里只说一下后一种原因。
  在前面的小故事中我们说过:周文王和姜太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借当时的天文台——灵台大玩了一把瞒天过海、装神弄鬼授天命的把戏。这种玩法虽然前有古人,如商王武丁的“梦传说”,但他们玩得太大,并由此开了以天文知识愚弄全国百姓以夺取政权的先例,其后果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后世的大多数造反者在起事时都或多或少地对其伎俩进行了摹仿。正是因为此,当周族的统治者由在野党成为当权者后,深知这种玩法的厉害,所以,从周初起就有一道如下的禁令贴在了老百姓的门上:
   “老子玩过的天文这东西,你们就不要再在老子的地盘上玩了。如果有哪位胆大的非要玩不可,我就出点路费把你们远点送,高点送,送到天上如来佛那里去进修,当然,怕你上去了不回来,所以要把头留在地上。”
  后世的每个王朝建立之初,也都要把这个咒子重念一遍。而《连山》和《归藏》的内容可能正好与之有关。所以,这两本书就出不来了。就这么简单。
  但自古以来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我把《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心、肝、胆、肚、肠挖出来装到你皇帝让我们学,让我们考的这个《周易》的皮腔内不是就合法了吗?反正都是六十四个卦,越道你分得出来?”
  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大谈天文地理,搞得神神秘秘的所谓《周易》象数学派——当然,里面也渗杂了太多无知者或别有用心者的附会。
  对,象数学派中的许多合理成份就是《连山易》和《归藏易》。或者说,要寻找这两本古书的踪迹,在里面扒拉扒拉就会滚出来的。当然,对我们现在研究《周易》这本书而言,就让它们先靠边站吧。先回夏、商的老家歇着吧。等到有一天我们来讲《连山易》和《归藏易》的时候,会去请你们的,请你们上席坐。
  把“三《易》”分开后,也就把象数学派赶跑了。“经”、“传”、“学”的分开也就只剩下义理学派的东西在那里现眼。还需要解释吗?从孔子《易传》以来的历代易学义理学派们,不是基本上都在以《周易》注我,而不是我注《周易》吗?因此,我们只需要拿一条湿毛巾一边在《周易》的脏脸上擦,一边轻轻地念如下咒子,她脸上的污垢就都会被很快擦干净的。这咒子是:
  “让那些圣人的墨宝、书迂的爪印,让那些高僧的图画、大师的鬼符,让所有的‘传’,所有的‘学’,统统见鬼去吧。”
  是的,只需要如此这般轻轻的擦,轻轻地念,他们就会如免子见老鹰般跑得无影无踪。
  把他们都赶走,把他们留下的封条、污垢都擦去后剩下的是什么呢?剩下的就是《周易》美丽的脸蛋。就是由4165个我们天天在用的汉字及64个被他们讲得乱七八糟的卦画组成的《周易》原文这个精华。对,我们只要这些,多一个字都不要。
  再去读一读《周易》看,看感觉是不是好一些了?是不是能见到我们前面那首诗中的野丫头了?
  怎么?还是看不出来?
  唉,忘记交待了,还要把心稳住。
  好吧,明天教你安心。


一、 以平常心读《周易》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是这么说的:老和尚带着他的小和尚去化缘。路过一个没有船的渡口时,看见一个美貌的女人正在那里为不能过河而发愁。老和尚就把她抱了过去。小和尚十分疑惑,因为这个老和尚经常给他讲“女人是老虎,看见要躲开”的道理,你这个破师傅怎么自己就不躲开,就要说一套做一套呢?小和尚越想越有气,又不敢当面说。走了很远后,他还是忍不住把自己想说的话讲了出来。老和尚若无其事地反问道:“我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啊?”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人的心念。小和尚的道行不深,心念不净,所以老和尚要常给他讲诸如此类的道理,这时的反问也是在点穿他。也正是因为小和尚的心念不净,才没有能够看到老和尚心中的善念及所做的善行。
  俗家人对美的欣赏也是一样。无论多么纯情的少女,如果你总是算计着如何把她当着贿品去行贿你自己有求的老板,或者总想着把她弄到大街上去当招客的妓女来获利,那么在你的眼中又哪里会读出这少女心中蓝天白云一般存在着的圣洁呢?
  好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读《周易》需要有的心念。七个字:以平常心读《周易》。
  什么是平常心呢?佛家说“该睡觉的时间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这就是平常心。如果你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而是坐在一边为老公打破了你家祖传的茶壶生闷气,或者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而是睁着眼睛想:苕木匠那首小诗中的妹妹要是真的就好了,我一定把办公室的那个丑老太婆赶走……这就不是平常心了,要伤身体的哟。《周易》难于读通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平常心。读《周易》的时候不好好读,却偏要想歪心思。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的易学理论都是在两种不同歪心思中所结的果。我们先说象数的心念问题。
  都知道《周易》是一本难读的书,但学习它的人却依然很多。什么原因呢?因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学“功夫”的目的来的。他们希望从书中读出某种神秘的力量出来,学会后可以如诸葛亮一般借东风火烧曹船,布八卦阵挡兵十万。见阿扁不顺眼,手一挥就隔海把这小子的嘴给夹成真“阿扁”。见小日本有气,就祭一块小石子飞出去,把小泉那老家伙的脑门心打一个“大泉”出来。小布什更可恨,咒子一念,把美国大兵的电子兵器全给他废了,导弹反弹回去把他的白宫办公室打一窟窿,让他尿裤子,成一个真“布湿”……要不,能学会飞檐走壁、穿墙而过、隐蔽身形的功夫也行……最屁最屁也要学会预测哪一天能升科长,哪一天中奖吧。哈哈,隔壁那小子有台破车有什么好神气的?老子把《周易》的本事学会了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求着来见,还要排队,还要看老子心情好不好呢……
  看帖的各位中有没有人这么想过啊?如果有的话,我木匠就是最喜欢的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卦算得也是不错的啊。我掐指一算,就知道你最大的成就将是在某一城管懒得理的街角摆一卦摊为人算命,这样的话,你就要来找我买坐的小马扎。是不是这个理,呵呵,有钱赚了,当然高兴。
  其实,以《周易》行占卜、算命等方术,及当代有些人以计算机、生命科学等现代理论解释《周易》原理,都是将《周易》神秘化的表现,是非理性的,是反科学的。既不会见到《周易》中的智慧,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用佛门的话说就是“我执太重”。都是些无根无据的妄念,都是些心没长大的成人梦。当然,其中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合理内容出自于《归藏》和《连山》,对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有帮助,但对我们研究《周易》也是用处不大的。
  以平常心读《周易》,首先就是要求我们驱除这些妄念,同时将它的作者看成是平常的人,将《周易》看成是平常的书,不要作神通想。
  《周易》作者可能是有很高智慧的、很强能力的、很大权力的人类中的精英、豪杰类人物,但他一定是人而不是神。他一定也与我们一样要吃饭、要喝水、要生病、要蹲茅房。他一定呼不了风,唤不了雨,驱不了神,赶不了鬼。他不可能全知全能,他不可能连几千年后的今天的科学家们都还在努力探讨,仍未辨明的生命的奥秘、宇宙的奥秘、人类起源的奥秘在他的时代就已经了然于胸。他不可能知道飞机、坦克、导弹、卫星。不可能知道电灯、基因、计算机,不可能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发的帖子是怎么回事……一句话,他的思维方式不可能脱离其时代特征而存在。
  武王伐商王的时候,曾经依照惯例安排当然的卜官和筮官来预测那场战争的结局。
  “卜”是用烧龟板得兆头的方式求答案,是当时最古老,最流行的一种方式,我们现在所见的甲骨文基本上是“卜”的遗留物品。此方法,因为太麻烦,后世已经不用。
  “筮”就是用蓍草推演得出《周易》中的卦画,然后根据卦画及卦变来预测结局。此方法我们后面会介绍。
  当然的预测结果十分不好,都是凶兆,还是大凶的兆头。而且就在这个结果出来的同时,外面“哗啦啦——”的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吓得够呛,脸色苍白,双腿哆嗦。就在这关键时刻,姜太公上前,一掌就将那些占卜的工具及蓍草、龟板什么的全部推翻在地,说了八个字:
  “枯骨死草,何知而凶?”
  意思是说:我们这么多大活人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它们这些个乌龟王八的枯骨头,路边野地里的死草木,怎么就知道战争的结局会是不好的呢?他又对武王说了一番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及分析了周商双方阵营的力量对比,最终说服武王等周族当时的权力集团,发兵攻商,并一举推翻了商王朝。
  姜太公在他著的《六韬•王翼》中还说﹕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
  装神弄鬼的那些个玩艺儿,不能当真,只是用来蛊惑人心的,是谋略,而不是真理。多么精辟的言论。
  商周之际的这场剧烈变革是姜子牙一手促成的,而我们从姜子牙的行为思想中可以发现,至少在姜子牙的时期,周族领导集团是不信神鬼的,都不是神迷的巫婆,即使以前信,经过这场大战后也不会再信。由此,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一样:《周易》是一部形成于周初的周室王子们的教科书,而文王、武王及姜太公这些人如果想教好自己的子女的话,传授的当然只会是他们自己的真功夫,而不是他们本人都不相信的迷信方术。所以,我们不要将《周易》简单地视为迷信书。事实上,正因为《周易》可能是真功夫,才被作为王室的专用品而不得外传。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看:三《易》的存在本身是不是也能够证明《周易》只可能是一本平常的书呢?因为,如果《周易》是在《连山易》和《归藏易》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那么,《易》本身就应该是有缺点和错误需要不断完善的。如果说三《易》分别表述了不同的内容,那么,三《易》也就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不可能包罗万象。所以,《周易》虽然可能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可能是一本有着特殊用途的书,但不可能是先知先觉、无所不通的天书,它只能是其时代的产物,只能是如《诗》、《书》、《礼》、《乐》、《春秋》一样虽然有特殊用途,却依然普通的书。因此,我们要想正确地解读《周易》,就千万不要作神通想。而这正是历史上象数学派的一大毛病。
  以平常心读《易》,还要求我们去除功利的思想。要求我们不要因为功利的原因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周易》,不要把《周易》当枪使。而这正是在义理学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古代的书生们喜欢扮演王者之师的角色,而为了说服王者赞同自己的观点,往往打着古代圣贤的旗号说自己的道理,以死人压活人,拉大旗作虎皮。一但成了王者的座上宾后,又常常会将枪口转过来指向民众,借推销圣贤的书为名向民众大量灌输其时代所需的思想。可以说,义理学派从孔子《易传》以来就有曲意解经的倾向,后世诸生无不是将其作为政治的大棒在使用。他们的所谓“得意忘象”,得的是自己的意,忘的是《周易》本来的象。这也正是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易学观点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出发点可能很好,思想也可能不坏,但如果抛开政治的角度不谈,仅仅从研究《周易》本义这么个学术问题而言,却是有害无益的。
  以平常心读《易》,就是要纠正这一不正常的学风。我们要老老实实地、逐字逐句地去分析、研究、解读《周易》原文。或者说,我们要客观地对待它,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去寻求结合。要将《周易》这部争论了几千年而仍无结论的古书,当成是从没有被发现过,从没有被研究过的,刚刚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珍贵文物一样来谨慎对待,而不要将其看成是可以任人随意捏玩的橡皮泥。要将对《周易》的研究仅仅作为一种兴趣,而不是作为一种上进的工具,一个饭碗来研究。
  让自己的主观愿望暂时歇一歇吧。虽然这种愿望常常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有了这种平常心之后,你再去读《周易》时,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个美女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当然,这还不够,因为她还只是一具风化了的木乃伊。要她如那首小诗中所写的一样鲜活起来的话,我们还得借爱因斯坦的时间遂道用一用——把她送回到她所生所长的时代去。
  好吧,明天我们就来试一试,看怎么做才能把《周易》这个已经有些僵硬的小妹送回家。让她重新活过来。
  对,让她回到她自己的时代,回到她自己的亲人们中间去。那里才是她的生命所在。
  
  
一、 以正确的历史观读《周易》
  
  爱因斯坦的时空遂道看来是出了点什么问题,他自己进去后现在也没有能回来。唉,我们不指望他了,自己动手吧。自己来根据历史资料给《周易》这野丫头复原一个故乡吧。假是假一点,但比没有总是要好一点啊。
  复原的第一步当然是要确定她的诞生时间。
  
  1、 《周易》的形成时间
  
  关于《周易》的形成时间,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并不太多,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条﹕一是孔先生在《易传•系辞》中说的: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孔先生以卦爻辞的内容特点推测:《周易》记录的可能是周文王与商王帝辛之间的事。形成的时间可能是殷末周初。
  第二条信息是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孔先生未提作者问题,而司马迁肯定《周易》是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时所作。他的这个观点对后世影响甚大,历代易学大多将文王时代及文王经历作为《周易》的基本历史背景来研究。其实,这个时间背景是有问题的。因为司马迁没有提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他的这个观点,而且在《周易》卦爻辞中,有许多明显属于周文王时代之后的事件和人物,所以,以周文王的历史背景读《周易》读不通,也不可能读通。为此,我以为在确定形成《周易》的历史背景时间时,应该在更为广阔一些的时间段中去寻找。
  我们可以首先依孔子“殷末周初”的观点,将时间范围扩大到从古公亶父到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的整个兴周灭商的历程。如果这段历史仍然不符,还可以扩大到西周中期及晚期。西周晚期应为《周易》形成时间的下限,因为从《左传》中的诸多有关《周易》的记载看,在春秋初年,《周易》已经较为流行。
  在解读《周易》之前,是很难确定它形成的准确时间的,但以一种不带成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探索这个问题,应当是我们研究《周易》的一个原则。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找到与《周易》的内容相符合的历史,而只有找到了这段历史,才有可能从中找到解读《周易》的钥匙。
  事实上,从我们后面的注释中可以看到,当我们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古公亶父至成王时代时,《周易》已经能被解释通顺了。《周易》就已经复活了。或者说,孔先生虽然没有把《周易》完全读懂,但他对《周易》形成时间的判断还是正确的。
  我们最终确定的《周易》作者是周公,形成时间是公元前1036年——前1032年,也就是周公还权于成王之后在世的那几年。当然,理解这点要等到我们解读完《周易》全文之后,特别是最后的四卦。因为那四卦就是他老人家的自我总结。
  
  2.如果认识真实的历史
  
  确定了《周易》形成的大概时间范围后,我们就可以为它制作一个接近于当时历史事件的布景了,但问题又来了:不同的历史书对同一件事件的表述不一样。我们是依现在的大学课本呢,还是依司马迁的《史记》?是依据孔先生的表述呢,还是依据《尚书》、《诗经》等原始文件,或者是《逸周书》、《帛易》等考古文献及实物资料。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认识真实的历史。
  读历史书,我们会看到一个基本的规律﹕凡是亡国之君,大多是腐败、残暴透顶的大坏蛋,而开国之君,则大多是正义和道德的化身,这二类人泾渭分明。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史书中有许多类似于孔子“微言大意”的所谓“《春秋》笔法”。由此使得历史的记载并不完全真实,而是有如京剧中的脸谱,是经过涂脂抹粉后的戏装。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及周朝的开国之君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形象就是个典型。
  纣王的称号是周人灭商后送给他的一个骂名,他的本名为帝辛。商王帝辛是否有如周人说的那么坏,现在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真实情形有许多可进一步探讨的地方。譬如《史记》说﹕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依这段描述,武王伐商王时,商王的士兵不战而退,并反戈一击,为武王的大军带路。原因是他们憎恨商王,盼望着武王快点来解救这些受苦受难的士兵和商民。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上都是如此描述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的。在我们心中,文王、武王是仁义之师,而商王是暴君的象征。但如果我们将《史记》的描述与《尚书•武成篇》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尚书•武成篇》说﹕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两者比较,《史记》少了“血流漂杵”四个字。“血流漂杵”就是血流成河,可以漂起木棒。
  战争发生时,帝辛的部队已在东面平乱多年,元气大伤,其主力部队一时又抽不回来,为应付周武王的乘虚而入,可能临时组建了一些队伍,这些新兵缺乏经验而临战慌乱,挡不住周族的大军,有人叛逃是可能的。但帝辛的士兵们曾经作过英勇的抵抗也是事实。否则的话,是谁流出的血漂起了木棒?
  司马迁略去这四个字,无非是想掩盖这场由周文王准备,由周武王发起的战争的残酷性和夸大人心的向背,从而丑化失败者,为胜利者涂脂抹粉。
  商族政权毁灭在帝辛的手里,他当然有责任,但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除了商族执政数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腐败现象,而周族这支新生力量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外,最主要的还是从周族古公亶父就开始产生的夺权之心,及其四代人为此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谋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战争的实质是权力和利益之争,与善恶本没有关系。善恶只是催化剂,只是双方都竭力争抢的旗帜。我们这么说,并不是想为帝辛翻案,而只是想还历史于真实,只是想说明历史的评价往往是为胜利者唱的赞歌,往往夸大了失败者的罪恶和胜利者的仁义,只是想提醒大家读历史一定不能读死书,要看到其记录背后的真实。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成王败寇的现象再来读史书,对同一篇文章也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我们会从《史记》所说的﹕“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已,妲已之言是从”中读出商王帝辛的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文武双全且感情丰富的能人形象的一面。也可以将“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理解为商王帝辛对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讥。还可以从文王的“阴谋修德”和武王伐商时的“血流漂杵”中读出周文王的诡计和武王的残酷……
  历史的真实性除了受到胜利者改编的影响外,还受资料的佚失和后人有意篡改及误解的影响。长期的战乱、孔子删书和秦始皇的焚书等都是造成历史失真的主要原因。完全复原几千年前的历史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一定要做到两点﹕
  一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历史信息,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民间传说及最新考古资料等都应相互参照﹔
  二是要尽可能将自己置身于每个历史人物的位置上去观察当时的变迁,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感受,以此理解他们的决策和行为。而不要先在历史人物的脸上贴上坏人或好人的标签。我对历史的解读就是更多地从利益的角度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的。
  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尽量洗去覆盖在历史人物脸上的浓妆,才有可能从有限的历史资料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也才有可能为《周易》复原一个接近于真实的背景。
  对了,《周易》的历史背景我们好像已经画了一个放那里了,就是第一章中的那些个“周族的小故事”。线条可能粗了一些,赶不上现代的电影,但动画的效果应当是有的。在有大师帮忙修改之前,就先将就一点用吧。里面与教科书上的分歧最大的地方可能是关于周公的经历问题。我的主要证据就出在《周易》这本书中,后面我们在解读卦爻辞时就会慢慢看清的。
  3、全面运用历史知识
  “开始眨眼睛了。活了不是?”
  “她叽哩哇啦地说什么呢?”
  “唉,听不懂。”
  对,的确听不懂。因为时代变了。这野丫头虽然活过来了,但她们所说的话我们是很难听懂的。毕竟已经相隔三千年了。想一想近十年的好多网络“白话”我们都听不懂就可以理解了。
  让她们在这里叙旧,我们快去找资料来了解她们那个时代的语言习惯和文字内涵吧。
  中国的文字实在是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文字。因为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所做不到的。哦,认识我的朋友们千万别点穿我不懂“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语言的事。反正我是这样想的。我也是有依据的啊。
  因为中国的文字从其被发明以来至今都一直保存着其基本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依六种组合方式而成。这六种方式在古代称之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依周朝的规定,王子们八岁开始上小学,首先学的就是字的这六种组合方式。《说文序》是这样表述的: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周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 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今’‘长’是也。”
  如今的文字含义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文化发明了大量的“白话”,但我们依然是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特点上判断出它的原始意义的。而这个意义也就是我们的《周易》所形成的环境当时的意义。我们以《周易》卦爻辞中的“勿”字和“匪夷所思”这句词为例来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勿”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或“ ”,是个象形字。《说文》说:“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据称勿勿。”“勿”字的本义为古代大夫、士所建的半赤半白的信号旗,用途是为了招集民众。平时插在相对固定的地方不动,有了紧急情况时,就一边鸣锣一边招摇这面旗帜,让大家快速地聚集到旗帜的周围来共同应对。但人们现在已经完全不用这个本义,而是在大多情况下将“勿”字作副词用,相当于“不”字。
  我们现代的人在注释《周易》时,就是用的“不”这个意思。譬如《乾》卦初九爻辞的“潜龙,勿用。”《蒙》卦六三爻辞的“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师》卦上六爻辞的“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等等,都是以“不”训“勿”。“勿用”成了“不能用”“不要用”等谶语。
  如果我们考虑到文字内涵的变化,而以“勿”字的本义“聚众之旗”来训,文意就通顺多了。“勿用”就是“用勿”, 就是“招摇旗帜,聚集民众”或“得到民众拥护”的意思。以上三段爻辞大意则分别是
  “不在王位而能成为众人的领袖,是因为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
  “聚众抢亲,而遭遇到对方的武力对抗,不是也很狼狈吗?这种野蛮的行为不会带来安宁和利益。”
  “伟大的君王之所以能够获得上天赋予的使命,创建国家,因为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爻辞简明、贴切、通顺,没有任何迷信的色彩。
  再如“匪夷所思”一词 ,它出自于《涣》卦六四爻“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的爻辞。《现代汉语成语字典》上的解释为﹕“匪﹕通非、不是。夷:常理、常情。匪夷所思谓不是按常理所能想像的,形容事物或人的思想、言行离奇,不合常理。”
  现在的《周易》注释大多取这个意思来解释这段爻辞,譬如有一本书是这样解释的: “洪水冲向人群,将带来最好的结果。人群己经聚集在山丘上,否则后果难于设想。”真是梦幻般的注释。
  其实,这段爻辞的意思为:“瓦解敌人队伍中的大多数人,是能取得圆满结局的根源。瓦解敌人的队伍时,遇到他们山丘般顽固的抵抗,是行为不正的夷族所希望的。”
  “匪”:甲骨文写作“ ”,字形像装在撮箕中的垃圾,会意应当清除的物品,常用来比喻行为不正的人和事。
  “夷”:金文写作“ ”,本为矫正箭矢之意。古代中原人认为东方少数民族不守规矩,其行为应当得到矫正,故以夷族之名来称呼他们,意思是需要矫正其行为的民族。
  “匪夷所思”的本义应为:“行为不正的夷族所想的。”夷族在周初时曾屡次叛乱,是作者所代表的周族的敌人,故有此爻辞。
  成语字典上“匪夷所思”的含义也是正确的,但不是它的本义,而是其引申义。是从对夷族的轻蔑态度上引申出来的。引申的意思是说:你们就这么一点狗屁本事,怎么可以想这么天大的好事呢?想抵抗本王的军队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我们如果明白了这点的话,在解读《周易》的卦爻辞时,就应当发掘出卦爻辞中每个字词的本义去理解。而不是用其引申义。或者说我们要把文字也送回到《周易》的那个时代。这就正如我们不能用今天网络上的“同志”这个概念去理解三十年前的《红灯记》中的同志,不能以今天休闲屋里的“小姐”这个概念去读《红楼梦》一样。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周人的语法习惯,还要了解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凡是《周易》所涉及到的内容,我们都要将其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去研究。只有如此全面地运用历史知识才有可能解读《周易》这部奇书。
  说起来很复杂是吧,别怕,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读的。不用你去翻那些个一看就头疼的破甲骨文之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了。苕木匠已经帮你把田耕了。帮我把帖子顶一顶就行。
  
  好了,这一章就写到此了。请记住:正确的读《易》方法并不难,就是我们以上所说的三点﹕
  一、以《周易》原文为依据,不要参照历史上的各种解读。当然,在解读完之后,可以与之比较;
  二、端正学习态度,不作神通想,也不企图借题发挥﹔
  三、将《周易》放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去考证。考证它的历史事件,人物经历,政治制度,军事谋略,文化内涵,风俗习惯……
  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也是任何一个尊重科学的严谨学者都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事。而且一旦做到了,你就会发现《周易》原来是一本易学易懂又意味深长的书,是一本集周族开国的历史及政治经验于一身的书,是一本周族王子王孙们的最好教科书,是一本可以作为良师益友的人生指南书。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周易》并不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它要的只是与作者思想的融合,要的只是一种愿意静静地倾听作者声音的态度,要的只是一种老老实实做研究的精神。可惜,千百年来竟没有人这么去做,人们宁愿相信《周易》的神通,而不愿相信《周易》的平凡。
  嗨,真理往往是平凡的,正如美丽的鸟总是生活在山沟里一样。
  我们明天就来说这只最美丽的小鸟,这个最漂亮的野丫头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长得是个什么样子的?是王昭君的身材,还是唐贵妃的腰?
  
  明天开始写第四章:野丫头导游《周易》城。讲《周易》的结构及特点。由于我不能上传卦画,因此,请各位自己准备一本《周易》的书。只要有原文的卦爻辞,什么版本的都行。如果是买新书的话,在挑版本的时候最好能注意如下两点:
  一、《周易》卦爻辞与《易传》分开,也即“象曰”、“彖曰”之类的内容没有插入到卦爻辞中;
  二、卦爻辞的原文应当是如下排列的。这点最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卦变的规律及古人的阅读习惯。(括号内是我的批注。标点符号暂时不管它。因为我的这种标点在书市上是找不到的,在解读时我们会说明。“元亨利贞”的断句最好是如下例。)
  1、乾
  
  (原文) (卦辞): :乾,元亨,利贞。
  
  
  (爻辞):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爻后辞):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第四章 野丫头导游《周易》城
  
  当我们建立起读《周易》的正确方法后,她就可以复活了。
  当然,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力让她复活,也不完全是为了学雷峰做好事,日今也讲效益了不是?所以我们也是有条件的:她复活后要带我们旅游——参观她所生活的这个家乡,这个我们的孔夫子在世时常常梦寐以求的地方。
  “我们想知道的太多,想知道你们所居住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你们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你自己温馨的小家又是什么样子的?所有的所有的所有……我们都想知道。”
  “那好吧,请跟我来,会玩电脑的朋友们。”
  她使劲地跺了跺她还有些发缰的赤脚,又把她飘逸的长发用双手向后一甩,同时对我们这些隔着时空的游客说。
  苕木匠友情提醒:这不是在写小说。前面的话如果翻译过来,应当是这样的:
  《周易》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篇章结构(相当于城市的总体布局);二是卦的结构(相当于小区的规划);三是卦爻辞的结构(相当于户型)。
  “快跟上啰,这几天周公戒严,掉队后被抓去祭旗就麻烦了啊。可是要挖心的,你们那里的好多没心没肺的人就是到此一游时掉队的结果。”
  “这野丫头说的是真的?假的?”我旁边的一位胆小的朋友边问边向我靠了靠。
  
  一、《周易》的篇章结构及特点
  
   我们先来了解她们城市的基本布局吧,也就是《周易》的篇章结构及特点的问题。
  所谓篇章结构,也就是其卦序和分篇。它又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卦画的排列特征;二是分篇;三是卦与卦之间的组合特征。
  
  1、 卦画的组合特点
  
  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一些,趁野丫头去买门票谈回扣的时间,我就替她讲了吧。
  关于《周易》六十四卦的组合特征问题,孔颖达曾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八个字来总结,他的这个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二相耦”是说《周易》六十四卦都是每两卦为一组地排列在一起,如《乾》、《坤》为一组;《屯》、《蒙》为一组;《需》、《讼》为一组等等,这种特征使得《周易》六十四卦一共形成了三十二组卦。
  “非覆即变”是说每组的两卦均具有或“覆”或“变”的特征。
  “覆”是颠倒的意思。譬如《屯》卦和《蒙》卦是一组,其卦象分别为“ ”和“ ”。《蒙》卦卦象是《屯》卦的倒象,或者说将《屯》卦颠倒过来看就成了《蒙》卦,将《蒙》卦颠倒过来看也就成了《屯》卦。又如《需》卦“ ”和《讼》卦“ ”、《师》卦“ ”和《比》卦“ ”等都一样。《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五十六卦遵循以上规律。
  剩余的八卦是《乾》卦“ ”、《坤》卦“ ”、《颐》卦“ ”、《大过》卦“ ”、《坎》卦“ ”、《离》卦“ ”、《中孚》卦“ ”、《小过》卦“ ”。这八卦的卦象颠倒过来后没有变化,作者于是将其爻的属性相反的两卦排列在一起,形成《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四组,这就是“变”。“变”就是变化的意思,阴阳的属性完全相反就是变。
  《周易》六十四卦所具有的这种“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特征,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作者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安排呢?主要是为了阅读、记忆和使用的方便。
  我们在前面说过,古代没有纸张,一般是将字契刻或书写在兽骨、龟甲或竹简、木牍上,其中的竹简可以用牛皮绳穿成一卷成为书。《周易》一共六十四卦,如果每卦一简的话,就需要六十四支竹简。而采用“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组合,则只需要三十六支竹简,这样就减少了竹简的数量,使书轻便了许多。而且这种非覆即变的组合规律使得六十四卦抽象的符号更容易记忆。
  “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卦画组合特点,就是《周易》卦序的基本特征之一。
  呵呵,没有人鼓掌,看来木匠没有讲好,当个翻译马马虎虎,这个导游还不够格。那就等这个野丫头来接着给我们讲吧。
  
  2、《周易》的分篇
  
  “我们这座城市共分为三个大的城区:
  “一是北边的王城,也就是国王及大臣们办公的地方,这里面有三十栋房屋,第一栋叫“乾”,最后一栋叫“离”;
  “二是南边市区,相当于你们的市场和居民小区,也是三十栋建筑。第一栋叫“咸”,最后一栋叫“节”。这两个城区是均匀分布的;
  “三是建在山顶的周公馆,这里是是周公的私地。有四栋豪华型别墅,分别叫“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野丫头带着大家边走边有板有眼地说。说完后就把眼光转向了我。
  哦,该我来翻译了。“各位,她的意思是说:《周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上经三十卦,讲做王做官的道理;二是下经三十卦,讲为人处事的道理;三是最后的四卦,是周公的自我总结。”
  读过《周易》的人可能有些奇怪,是吧。心里在嘀咕:
  “不是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吗?怎么多出一条尾巴出来了?”
  “是啊,好像还是一条‘狐狸的尾巴’。”哲学教授饶弯先生发话了。这正是他研究的专业。他想到了《未济》卦“小狐汔济,濡其尾”的卦辞。
  “大家不要着急,野丫头我会带大家一个区一个区,一间房一间房地参观的。看完后你们再自己做结论吧。”哼,她还蛮会省事的,让别人自己看。
  “听导游的,没错。”我帮腔道。又对身边的这位教授小声说:“只是当她带我们进商场的时候,可得把钱包唔紧一点啊。”
  
  3、《周易》卦序的特点
  
  当野丫头带着我们来到洛河边的一个丁字型码头广场时,只见石板铺就的街面上一尘不染,临街的商铺内或站或坐着三三两两打扮古朴的小老板。看见我们这些奇装异服的陌生客,依旧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做着自己手头的事情。而野丫头也并不与他们说话,只是朝他们点头一笑,然后径直把我们带向广场的中央。
  原来这里横卧着一块巨石,足有三丈六尺长,二丈四尺宽,一丈二尺高。红中透紫的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一些似曾相识的文字。
  “各位网友(奇怪,野丫头什么时候也上网了),这块石头上面刻着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简介。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块石头的来历。他可是有些背景的哟。他是当年姜太公大战纣王时,怕压不住这一代帝王,特意带了周族的国宝去昆仑山找王母娘娘换回的镇妖石。
  而这镇妖石原来是太上老君的门卫,只因“七天大圣”孙猴子当年大闹天宫时,偷走了老君的仙丹,所以被玉帝以失职罪判在冰雪中思过,于是就被压在了这昆仑山三千米冰雪下。这过一思就是七七四亿九千万年哪。原来,而今的成药已经不好卖,老君到国外学习先进的西丹制造技术,竟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话说有一天,如来佛电脑故障,就到王母娘娘这里来上网。突然收到一个“SOS”——“快来救我”的国际求救信号,就掐指一算:子、丑、寅、卯……知道了是这个东西在呼他。就对王母娘娘说:“唉,这小子也怪可怜的,你就把他先收下吧。”王母娘娘想了想,她正差一块踏脚板,就把这小子弄出来放到了床面前的地上……
  嗨,苕木匠如果去写神话小说怎么样?不胡吹了,这不都是为了给大家赶嗑睡嘛。
  下面是我整理的《周易》卦序的特点。请诸君品读。
  
  
  《周易》卦序的特点
  
  上篇
  
  为王之道在于顺天应人,所以《周易》上篇以《乾》卦开头。“乾”字的本义是观天象以察时变。能顺天行事,则可以笼络人心,《乾》卦讲述的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民众的支持需要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所以在《乾》卦之后接《坤》卦。“坤”字的本义为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地,是发展经济的源泉。《坤》卦讲述的就是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有了天适、地利、人和的基础,就可以立国,所以在《坤》卦后接《屯》卦。“屯”字的本义是草木始生、种子破土而出,象征新政权的建立。《屯》卦讲述的就是周族灭商建国的史实。
  建国后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所以在《屯》卦后接《蒙》卦。“蒙”字的本义是一种小而霸道的田间小草,象征着愚昧和无知。《蒙》卦讲述的就是如何对商族所代表的反动势力进行再教育。
  教育愚昧无知者的目的是要他们遵章守法、取之有道,所以在《蒙》卦后接《需》卦。“需”字的本义为等雨。阳光雨露是万物的养分,象征人类的生存资源。《需》卦讲述的就是获取利益的规则。
  不按规则地争夺资源,就会引发纠纷,所以在《需》卦后接《讼》卦。“讼”字的本义是有纠纷而寻求公正的仲裁。《讼》卦讲述的就是如何公平地当好裁判。
  不服从仲裁就会暴发争斗,所以在《讼》卦后接《师》卦。“师”字的本义为聚众。聚众就形成了军队和战争。《师》卦讲述的就是战争的取胜要素。
  取胜的关键是得到民众的拥护,所以在《师》卦后接《比》卦。‘比’就是亲密无间的意思。《比》卦讲述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有人来亲近就是人力资源的积蓄,所以在《比》卦后接《小畜》卦。“小畜”就是蓄民容众之义。《小畜》卦讲述的正是周族如何宽待商遗族的一段史实。
  商遗民是既得利益受到损失的群体,必然对新的统治者心怀不满,需要有人来监管,所以在《小畜》卦后接《履》卦。“履”字的本义是关注其行为的人,在此表示对商遗族的监管。《履》卦讲述的就是对怀有敌对情绪的人实施监管的策略。
  天下一统,就政通人和,所以在《履》卦后接《泰》卦。“泰”就是通畅、太平的意思。《泰》卦讲述的正是天下一统后,如何奖惩分明地对待过去敌对阵营中不同的群体。
  在太平的环境里,君王容易被身边行为不正的人包围和奉承,从而造成君王与臣民的隔绝,所以在《泰》卦后接《否》卦。“否”字的本义是话出口就被阻拦,象征君令不能下达,民意不能上传。《否》卦的主题就是从内部抓起,整顿朝纲。
  整顿朝纲是为了与广大的民众密切交往,所以在《否》卦后接《同人》卦。“同人”就是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意思。《同人》卦讲述的就是同心同德的道理。
  万众一心,国家就富强,所以在《同人》卦后接《大有》卦。“大有”就是收获丰盛的意思。《大有》卦讲述的正是如何合理分配年终收入的问题。
  “大有”之时要戒骄戒躁,所以在《大有》卦后接《谦》卦。“谦”就是谦虚,不自足、不自满、不自以为是之义。《谦》卦讲述的正是如何维护谦虚谨慎的国民精神。
  谦虚谨慎的人,行为一定安逸平祥,所以在《谦》卦后接《豫》卦。“豫”就是安逸、平祥的意思。《豫》卦讲述的正是如何进一步维护国泰民安的政治局面。
  安逸的生活也会有突然的变故,所以在《豫》卦后接《随》卦。“随”就是跟随的意思,随机以应变。《随》卦正是以周公平“三叔之乱”为例,讲述了对破坏安定团结局面者的惩处。
  变故说明内部有了矛盾,所以在《随》卦后接《蛊》卦。“蛊”字的本义为木器生虫,象征着内部的腐败。《蛊》卦以商王朝因腐化而灭亡为例,讲述了严以律己的重要性。
  处理内部的矛盾需要王者亲自协调,所以在《蛊》卦后接《临》卦。“临”就是居上视下的意思。《临》卦讲述了与民众交往的注意事项。
  君王亲临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所以在《临》卦后接《观》卦。“观”就是察视的意思。《观》卦以如何发现人才为例,讲述了为王者应当如何开阔自己的眼光。
  有了正确的认识,就懂得了治国的关键在于法律的规范,所以在《观》卦后接《噬嗑》卦。“噬嗑”的本义是人或动物吃东西时的动作和情状,象征惩罚犯人的刑律机制。《噬嗑》卦讲述的就是法律的实施问题。
  国家的治理不能仅仅依赖法律的约束,还需要领袖自身的感召力,所以在《噬嗑》卦后接《贲》卦。“贲”就是修饰的意思。《贲》卦讲述的就是如何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
  有了强大的感召力就可以夺取政权,所以在《贲》卦后接《剥》卦。“剥”就是削弱、侵夺的意思。《剥》卦以“三叔、武庚之乱”为例,讲述了在政权遭到削弱的情况下,周公如何维护王权,反而剥夺造反者的生存权力。
  被削弱的政权要想法恢复,所以在《剥》卦之后接《复》卦。“复”就是恢复的意思。《复》卦讲述了如何恢复动乱之后的国家秩序。
  “复”也有去而复反的意思,所以在《复》卦后接《无妄》卦。“无妄”就是没有期望的意思,这里指没有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而是仅仅依靠两地往来就获得利益的商业行为。《无妄》卦讲述的就是如何摆正农业与商业的关系。
  古代的长途贩运异常艰难,需要有优良的人才来承担,所以在《无妄》卦后接《大畜》卦。“大畜”就是“大人之畜”,积蓄人才的意思。《大畜》卦讲述的正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法。
  人才的积蓄需要物资来供养,所以在《大畜》卦后接《颐》卦。“颐”的本义为人的口腔,是人饮食的器官,象征财政供给。《颐》卦讲述的就是财政平衡的问题。
  有了财力的支持,所储备的人才就能挑起治国的重担,所以在《颐》卦后接《大过》卦。“大过”就是“大人超过”的意思,比喻贤良者代君王挑起治国的重担。《大过》卦正是以周公的摄政为例,讲述其注意事项和得失。
  大臣的权力太大,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而遭受陷害和打压,所以在《大过》卦后接《坎》卦。“坎”就是坑洼之地,象征陷阱。《坎》卦正是以平“三叔之乱”的过程为例,讲述他如何化解这场内乱。
  内乱消除后,才可能平定外患,所以在《坎》卦后接《离》卦。“离”字的本义为捕捉黄莺鸟。黄莺鸟歌声美妙,也象征对君王的赞颂之声。《离》卦正是以成王的东征为题,讲述周朝最终“平淮夷之乱”后,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
  莺歌燕舞的政治局面正是为王者所期望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周公还政成王,结束其政治生活之时,所以上篇“治国论”在《离》卦结束。
  
  下篇
  
  立身之道在于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所以《周易》下篇以《咸》卦起头。“咸”就是感,心心相印的意思。《咸》卦以男女婚姻内的爱抚为例,讲述了互尊互爱的原则。
  感情不能是一时之兴的权益之计,所以在《咸》卦后接《恒》卦。“恒”就是意志坚定、常久不变的意思。《恒》卦讲述的是坚定意志的灵活应用。
  要保持兴旺的局面经久不衰就要知进退之理,所以在《恒》卦后接《遁》卦。“遁”就是避让的意思。《遁》卦讲述的就是应当如何保护自己。
  能趋利避害,就可以成长壮大起来,所以在《遁》卦后接《大壮》卦。“大壮”就是十分强大的意思。《大壮》卦讲述的是如何以法制的手段制止暴力。
  有了强大的力量就可以向落后者灌输先进的思想,所以在《大壮》卦后接《晋》卦。“晋”就是进入、进取的意思。《晋》卦讲述的就是扩大军备、合并小国的道理。
  进入别人的领地就会遭遇对方的抵抗而受到伤害,所以在《晋》卦后接《明夷》卦。“明夷”就是贤明的人受到伤害的意思。《明夷》卦以商周两族曾经受到伤害的伯夷、叔齐、文王、太伯、虞仲、比干、箕子等贤良及反面教材纣王为例,讲述在人生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应当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外受到伤害后就想回到家中寻求安慰,所以在《明夷》卦后接《家人》卦。“家人”就是家中之人的意思。《家人》卦讲述了家庭的重要性。
  失败者回家后往往会受到家人的埋怨,所以在《家人》卦后接《睽》卦。“睽”就是横眉冷对的样子。《睽》卦讲述的是和解的方法。
  家庭的不和睦就会造成行为的困难,所以在《睽》卦后接《蹇》卦。“蹇”就是行走困难的意思,这里用于比喻王臣之间的矛盾。《蹇》卦讲述了和解的重要性。
  有了困难就要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所以在《蹇》卦后接《解》卦。“解”就是解除、缓和的意思。《解》卦讲述的正是和解的原则。
  缓解的办法首先是要公平执法,所以在《解》卦后接《损》卦。“损”就是减少、贬损的意思。《损》卦讲述了如何打击犯罪者。
  缓解矛盾不仅要打击犯罪,还要想法满足对方的合理要求,所以在《损》卦后接《益》卦。“益”就是增加、利益的意思。《益》卦讲述的就是利益的合理分配。
  利益的分配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所以在《益》卦后接《夬》卦。“夬”就是分决的意思。《夬》卦讲述的就是如何打击贪得无厌者。
  分裂之后就要另立门户,所以在《夬》卦后接《姤》卦。“姤”就是生育的意思,象征新集团的产生。《姤》卦讲述了妇女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有了新的集团,就要聚集人才,所以在《姤》卦后接《萃》卦。“萃”就是聚集的意思。《萃》卦讲述了造反有理的道理。
  聚集人才要采取封官许愿的方式,所以在《萃》卦后接《升》卦。“升”就是进献、上升的意思。《升》卦讲述了空手套白狼的方法。
  上升太快容易出现困境,所以在《升》卦后接《困》卦。“困”就是穷困、窘迫的意思。《困》卦讲述了周族当年如何接受商王的条件,从而走出困境的例子。
  解除困境的办法要得到财力的支持,所以在《困》卦后接《井》卦。“井”就是井田制的税收政策。《井》卦讲述了如何维护国家财政的收入与安全。
  有了人才的聚集和财政的支持,就可以推翻旧的政权,所以在《井》卦后接《革》卦。“革”就是变革的意思。《革》卦讲述了革命的时机问题。
  除旧是为了布新,所以在《革》卦后接《鼎》卦。“鼎”的本义为烹饪食品的器具,象征革新的政权机构。《鼎》卦讲述的就是应当如何当好新君。
  革旧布新要雷厉风行,所以在《鼎》卦后接《震》卦。“震”就是疾雷般震撼。《震》卦讲述的是政令的实施。
  新政的颁布是为了纠正过去的不良行为,所以在《震》卦后接《艮》卦。“艮”就是反观、回顾自己的行为,以停止错误的意思。《艮》卦讲述的就是如何打击抵抗新政的反动者。
  回归正道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所以在《艮》卦后接《渐》卦。“渐”就是逐步发展的意思。《渐》卦讲述了与反对者的逐步周旋。
  有了认识上的一致,就可以相互交融,所以在《渐》卦后接《归妹》卦。“归妹”的本义为少女出嫁,象征不同集团的交融。《归妹》卦讲述了合并不同集团时的基本原则。
  有了这种交融,就国泰民安,所以在《归妹》卦后接《丰》卦。“丰”就是丰满、富饶的意思。《丰》卦讲述了如何对待忠臣良将的问题。
  物资丰富了就有商品交换的愿望,所以在《丰》卦后接《旅》卦。“旅”就是有组织、有目地的行进,象征长途贩运。《旅》卦讲述了长途经商的注意事项。
  人员之间的异地交流就会带来信息的传播,所以在《旅》卦后接《巽》卦。“巽”就是传播君令的意思。《巽》卦讲述了政令颁布的条件问题。
  传播君令者应当善于言辞,所以在《巽》卦后接《兑》卦。“兑”的本义就是亲善、仁慈者的言说。《兑》卦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沟通。
  善于言说的人可以瓦解对方的信念,所以在《兑》卦后接《涣》卦。“涣”就是流散的意思。《涣》卦讲述了瓦解敌对阵营的要求。
  流散不可以没有节制,所以在《涣》卦后接《节》卦。“节”就是节制的意思。《节》卦讲述了实施勤俭节约政策的范围和时机问题。
  节制自己的欲念和行为正是立身之道的根本。节也有告一段落的意思,所以《周易》下篇以《节》卦为止。
  
  周公自述
  
  上篇三十治国论,
  下篇三十立身说,
  省下四卦写鉴定,
  免得子孙怨我错。
   自我标榜用《中孚》,
   大事化了认《小过》,
   是非曲折均《既济》,
   尚有遗憾要落幕(《未济》)。
  
 二、卦的结构及特点
  
  参观完这座古老城市的街道后,野丫头带我们来到了王城区。这里是禁区,本地平民及一般游客是禁止入内的。哈哈,我们现在享受的可是外宾的待遇。
  野丫头引我们来到一座巨大的牌坊前,指着牌坊上高挂着的“乾宫”两字对我们说:
  “今天天色己晚,‘乾宫’就要关门,所以我们暂不进去,先在外面看一看。我随便以‘乾宫’为例给大家大致讲一讲我们这里社区的特点。”
  “导游,你以‘乾宫’为例给我们讲你们社区的特点,难道你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也是与它一样的吗?”建筑系主任风水先生问道。
  “对,基本一样。你们的教科书上不是将我们这个时代确定为原始共产主义吗?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是基本一样的。当然,也是有些区别的,譬如君王的子弟需要学习治国的方略,所以在“乾宫”和“坤宫”内就各设有一栋供他们读书的教室,而我们其它的社区就没有了。再譬如王城区建筑的尺寸要比市区的大一些。还有就是住在王城的居民都是穿丝绸,而一般的市民只能穿布衣等等,但其社区的基本样式及布局还是一样的。”野丫头回答完,又接着说:
  “请你们把导游图拿出来,找到写有‘乾宫’两字的地方?”
  我补充道:“就是翻开《周易》这本书的第一页,也就是写有‘乾’字的那一面。”
  这一面上写着如下的字:
  
  ( ):乾,元享,利贞。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野丫头见大家都打开了书,就接着说:“每一个小区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只有‘乾宫’和‘坤宫’例外,因为它们太重要,所以比别的小区多一个部分。注意啊,我们今天只介绍社区的结构、作用和特点,不进去参观。”
  我接过野丫头的话说:“我来翻译一下:今天我们只学卦的结构和特点,所以,大家不要管卦爻辞的文字内容。过几天我们会逐句逐字地解释。请导游继续。”
  “‘乾宫’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王’办公室,门上贴有卦画( )为标志。第二部分是由六栋建筑组成的区城,门上分别标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的标志。它们是国王的孩子们生活及工作的地方。这些字中的‘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六个阶段,一个阶段为十年。譬如十岁以下的孩子就在写有‘初’字的房间里生活,十至二十岁的孩子就在写有‘二’的房间生活……往后依次类推。”
  “我们这里的学生一般是八岁开始上小学,学到二十岁止,学制是十二年,相当于你们那里的大学毕业。所以,标有‘三、四、五、上’的房间实际上是他们的办公和休息的地方……”这时有人打断了她的话,问道:
  “导游,那为什么每个房间的号牌上都还有一个‘九’字呢?”
  “噢,我正要介绍呢。这个‘九’字是表示男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凡是写有‘九’的房间就是男生的房间,我们这里可是男女生分开的哟,不象你们那里男女都在一个房间地上课,上课时不用心听讲,尽干些传纸条的丑事。”野丫头害羞地说。大家也都会心地一笑。
  “那女生的房间又是什么标志呢?”有人问。
  “女生的房间标志是‘六’,譬如‘坤宫’就是王室的后宫——女人们住的地方。它的格局与这里的一样,而门牌号码就写着‘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等,都有一个‘六’字。”
  “明白了。再请问导游,这些号牌旁边的字是什么意思呢?譬如‘初九’旁边的‘潜龙,勿用。’”
  “这是对他们这一个阶段学习或工作成绩的总结。相当于你们过去检查卫生时贴在门上的‘最清洁’‘清洁’‘较好’‘差’‘最差’的评语。”小丫头说。
  我有些纳闷:野丫头是怎么知道我们当年检查卫生这件事的,这可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正想着,风水先生提问道了:
  “‘乾宫’和‘坤宫’比其它的小区多出的一个部分又是干什么的呢?”
  “我们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这是教室。我们这里只有君王的子弟才可以上学,所以只有这王城中的‘乾宫’和‘坤宫’才各有一个这样的建筑。”丫头解释道。
  但大家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随着野丫头求助的眼光一齐转向了我。
  好吧,只有我苕木匠再来给大家解释一遍了。下面就是我对卦的结构及特点的解释:
  一、《周易》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相当于我们现在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二、每卦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卦画和卦爻辞。这两个大的部分又可以细分为卦画、序数词、卦辞、爻辞四个部分。其中《乾》卦和《坤》卦各多一条总结辞。譬如《乾》卦的“ ”就是卦画。紧接着这个卦画的“元亨利贞”就是卦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六个词是序数词。紧接着这六个序数词后面的是爻辞。最后一句“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是爻后辞。
  三、每个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而爻有阴爻和阳爻之分。两短横的“ ”称为阴爻。一长横“ ”称为阳爻。阴爻和阳爻分别代表着阴气和阳气。阴阳的概念最开始不是哲学概念,而是一个天文学概念,与日月的运行变化而带来的昼夜寒署有关。
  四、每一个卦画都是由其反卦经过由初至上的六个变化过程后形成的。譬如《乾》卦卦画“ ”就是由《坤》卦卦画“ ”演变而来,经过了由《坤》卦卦画“ ”变为《复》卦的“ ”、《临》卦的“ ”,《泰》卦的“ ”,《大壮》卦的“ ”,《夬》卦的“ ”,《乾》卦的“ ”这六个变化过程。或者说,每卦卦画实际上是该卦完成其变化后的结果。其变化是由下至上,也就是序数词所显示的顺序。或者说,序数词本身也可以被视为该卦六个变化过程中的一个过程的卦画,譬如“初九”相当于《复》卦的卦画“ ”,“九二”的意思相当于《临》卦卦画的“ ”等等。
  五、序数词不是正文,只是一个代码。其中序词“初、二、三、四、五、上”表明了卦变的顺序。“初”是开始的意思,表明卦画的变化是从这一爻开始变。“上”字则清楚地表明这一爻应当是处于上面的位置。所以爻辞的排列应当是依它指明的顺序由下往上排列的。之所以要这样排列,作者是为了模拟自然界植物生长时由下而上的这个方向。
   数词是表明爻的属性。“九”为阳爻。“六”为阴爻。
  六、卦画不是《周易》作者的发明,而是对前人的继承。卦画原作者的用途我们这里暂时不谈。《周易》的作者用《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对应于自然界或人世活动中的一个现象。他将这种摸拟的对象分成了六个阶段,每爻就代表了其中的一个阶段。爻辞则是对这一个阶段的总结。
  我们可以对卦象、卦辞、爻象、爻辞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打一个比方:
  卦画有如一个人六十岁时的相片。
  卦辞有如对这个人一生的基本总结。
  而爻象则分别是这个人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时的相片。
  爻辞是对这个人的六个年龄段的情况说明。
  提到某卦某爻就相当于说某年龄段的某某,只包含了这个人这个年龄段内的信息。
  以事举例也一样,如果以三峡工程为例,那么卦象有如完工后的三峡大坝的摄影照片,卦辞有如对该坝所作的概况性说明。爻象(序数词)有如该工程从奠基开始到最后完工期间的六个重要阶段的照片,爻辞则是分别对这六个阶段所作的说明。作者大概正是怕我们将爻象与卦象搞混淆,所以将爻象以序数词来表述,而不用六爻卦画来标注。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讲完后,我问道。
  “好像与我们过去学的不一样。”哲学教授饶弯先生说。
  “你是说卦象及卦变吗?。”我问。
  “正是。孔先生教我们说六爻卦画都是由上下两个经卦组成的,而按你的介绍,这上卦下卦都是不存在的,也变不了啊。”饶先生说。
  “这就对了,你能知道‘不存在’和‘变不了’这六个字,可见你看出了门道。我问你:按孔先生教的,你们读懂了吗?”我反问道。
  “没有。”
  “没有干嘛还抱着不放呢?不能按我们说的试一试吗?”我又反问道。他嘴里嘟囔着什么。但我什么也没有听道。
  
  唉,各位,不知道我这个木匠讲清楚了没有。如果是研究者的话,请将以上的话务必弄懂。如果只是一般的了解者,或者只是想学《周易》中的智慧,而并不以教《周易》为业的人,就暂时不管它吧。不会有影响的。因为总体上说,它主要是涉及到读卦爻辞的顺序和卦爻辞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原因。而这两点,本木匠会为大家把握和解释的。跟我读就行了。不对,应当是跟野丫头走就行了。
  
  “嗨,我们的野丫头呢。这导游又甩团跑哪里玩去了?”我问
  “是不是找她三千年没见面的情哥哥去了。”老不正经的风水先生说,大家哄堂大笑。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11-30 00: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5-27 22: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陆风华,凝聚云大人的力量 ( 滇ICP备07500061号-1 )

    GMT+8, 2024-5-6 15:4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