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风华BBS

 找回密码
 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东陆风华论坛18周年庆(2005.3.28-2023.3.28)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专业历年考研复试信息汇总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云南大学历年考研复试信息汇总
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学院考研QQ群号码
申请东陆风华实名认证免费领取云大考研考博真题如何申请云南大学考研论坛VIP会员?VIP特权?
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省校友&云南省各地州校友QQ群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图片 &宿舍图片&图片云大 东陆风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云南大学2021年考研复试信息分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01|回复: 0

影响我的几本书 梁实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9 17: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陆风华帐号全站通用,包括论坛、商城、网络家园等站点,登陆查看更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x
我喜欢书,也还喜欢读书,但是病懒,大部分时间荒嬉掉了!所以实在没有读过多少
书。年届而立,才知道发愤,已经晚了。几经丧乱,席不暇暖,像董仲舒三年不窥圆,米尔
顿五年隐于乡,那样有良好环境专心读书的故事,我只有艳羡。多少年来所读之书,随缘涉
猎,未能专精,故无所成。然亦间有几部书对于我个人为学做人之道不无影响。究竟那几部
书影响较大,我没有思量过,直到八年前有一天邱秀文来访问我,她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她问我所读之书有那几部使我受益较大。我略为思索,举出七部书以对,略加解释,语焉不
详。邱秀文记录得颇为翔实,亏她细心的联缀成篇,并以标题“梁实秋的读书乐”,后来收
入她的一个小册“智者群像”,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最近联副推出一系列文章,都是有
关书和读书的,编者要我也插上一脚,并且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影响我的几本书”。我当时
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考生,遇到考官出了一个我不久以前作过的题目,自以为驾轻就熟,写
起来省事,于是色然而喜,欣然应命。题目像是旧的,文字却是新的。这便是我写这篇东西
的由来。
    第一部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我在十四岁进清华才开始读小说,偷偷的读,因为那
时候小说被目为“闲书”,在学校里看小说是悬为历禁的。但是我禁不住诱惑,偷闲在海甸
一家小书铺买到一部《绿牡丹》,密密麻麻的小字光纸石印本,晚上钻在蚊帐里偷看,也许
近视眼就是这样养成的。抛卷而眠,翼晨忘记藏起,查房的斋务员在枕下一摸,手到擒来。
斋务主任陈筱田先生唤我前去应询,瞪著大眼厉声咤问:“这是嘛?”(天津话“嘛”就是
“什么”)随后把书往地上一丢,说“去吧!”算是从轻发落,没有处罚,可是我忘不了那
被叱责的耻辱。我不怕,继续偷看小说,又看了肉蒲团、灯草和尚、金瓶梅等等。这几部小
说,并不使我满足,我觉得内容庸俗、粗糙、下流。直到我读到水浒传才眼前一亮,觉得这
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
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曾试图默诵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姓名绰号,大致不差(并不是每
一人物都栩栩如生,精采的不过五分之一,有人说每一个人物都有特色,那是夸张)。也曾
试图搜集香烟盒里(是大联珠还是前门?)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图片。这部小说实在令人著
迷。水浒作者施耐庵在元末以赐进士出身,生卒年月不详,一生经历我们也不得而知。这没
有关系,我们要读的是书。有人说水浒作者是罗贯中,根本不是他,这也没有关系,我们要
读的是书。水浒有七十回本,有一百回本,有一百十五回本,有一百二十回本,问题重重;
整个故事是否早先有过演化的历史而逐渐形成的,也很难说;故事是北宋淮安大盗一伙人在
山东寿张县梁山泊聚义的经过,有多大部分与历史符合有待考证。凡此种种都不是顶重要的
事。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一个个好汉直接间接的吃了官的苦头,有苦
无处诉,于是铤而走险,逼上梁山,不是贪图山上的大碗酒大块肉。官,本来是可敬的。奉
公守法公忠体国的官,史不绝书。可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贪污枉法的官却也不在少
数。人踏上仕途,很容易被污染,会变成为另外一种人,他说话的腔调会变,他脸上的筋肉
会变,他走路的姿势会变,他的心的颜色有时候也会变。“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过骄奢
的生活,成特殊阶级,也还罢了,若是为非作歹,鱼肉乡民,那罪过可大了。水浒写的是平
民的一股怨气。不平则鸣,容易得到读者的同情,有人甚至不忍责那些非法的杀人放火的勾
当。有人以终身不入官府为荣,怨毒中人之深可想。
    较近的叛乱事件,义和团之乱是令人难忘的。我生于庚子后二年,但是清廷的糊涂,八
国联军之肆虐,从长辈口述得知梗概。义和团是由洋人教士勾结官府压迫人民所造成的,其
意义和梁山泊起义不同,不过就其动机与行为而言,我怜其愚,我恨其妄,而又不能不寄予
多少之同情。义和团不可以一个“匪”字而一笔抹煞。英国俗文学中之罗宾汉的故事,其劫
强济贫目无官府的游侠作风之所以能赢得读者的赞赏,也是因为它能伸张一般人的不平之
感。我读了水浒之后,我认识了人间的不平。
    我对于水浒有一点极为不满。作者好像对于女性颇不同情。水浒里的故事对于所谓奸夫
淫妇有极精采的描写,而显然的对于女性特别残酷。这也许是我们传统的大男人主义,一向
不把女人当人,即使当作人也是次等的人。女人有所谓贞操,而男人无。水浒为人抱不平,
而没有为女人抱不平。这虽不足为水浒病,但是水浒对于欣赏其不平之鸣的读者在影响上不
能不打一点折扣。
    第二部书该数《胡适文存》。胡先生生在我们同一时代,长我十一岁,我们很容易忽略
其伟大,其实他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思想学术道德人品上最为杰出的一个。我读他的文存的时
候,我尚在清华没有卒业。他影响我的地方有三:
    一是他的明白清楚的白话文。明白清楚并不是散文艺术的极致,却是一切散文必须具备
的起码条件。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现在看起来似嫌过简,在当时是震聋发膭的巨著。他的白
话文学史的看法,他对于文学(尤其是诗)的艺术的观念,现在看来都有问题。例如他直到
晚年还坚持的说律诗是“下流”的东西,骈四俪六当然更不在他眼里。这是他的偏颇的见
解。可是在五四前后,文章写得像他那样明白晓畅不枝不蔓的能有几人?我早年写作,都是
以他的文字作为模仿的榜样。不过我的文字比较杂乱,不及他的纯正。
    二是他的思想方法。胡先生起初倡导杜威的实验主义,后来他就不弹此调。胡先生有一
句话,“不要被别人牵著鼻子走!”像是给人的当头棒喝。我从此不敢轻信人言。别人说的
话,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我心目中不存有偶像。胡先生曾为文批评时政,也曾为文对什么
主义质疑,他的几位老朋友劝他不要发表,甚至要把已经发排的稿件擅自抽回,胡先生说:
“上帝尚且可以批评,什么人什么事不可批评?”他的这种批评态度是可佩服的。从大体上
看,胡先生从不侈言革命,他还是一个“儒雅为业”的人,不过他对于往昔之不合理的礼教
是不惜加以批评的。曾有人家里办丧事,求胡先生“点主”,胡先生断然拒绝,并且请他阅
看《胡适文存》里有关“点主”的一篇文章,其人读了之后翕然诚服。胡先生对于任何一件
事都要寻根问底,不肯盲从。他常说他有考据癖,其实也就是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是他的认真严肃的态度。胡先生说他一生没写过一篇不用心写的文章,看他的文存就
可以知道确是如此,无论多小的题目,甚至一封短札,他也是像狮子搏兔似的全力以赴。他
在庐山偶然看到一个和尚的塔,他作了八千多字的考证。他对于水经注所下的功夫是惊人
的。曾有人劝他移考证水经注的功夫去做更有意义的事,他说不,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要把
研究学问的方法传给后人。我对于水经注没有兴趣,胡先生的著作我没有不曾读过的,唯水
经注是例外。可是他治学为文之认真的态度,是我认为应该取法的。有一次他对几个朋友
说,写信一定要注明年、月、日,以便查考。我们明知我们的函件将来没有人会来研究考
证,何必多此一举?他说不,要养成这个习惯。我接受他的看法,年、月、日都随时注明。
有人写信谨注月日而无年分,我看了便觉得缺憾。我译莎士比亚,大家知道,是由于胡先生
的倡导。当初约定一年译两本,二十年完成,可是我拖了三十年。胡先生一直关注这件工
作,有一次他由台湾飞到美国,他随身携带在飞机上阅读的书包括《亨利四世下篇》的译
本。他对我说他要看看中译的莎士比亚能否令人看得下去。我告诉他,能否看得下去我不知
道,不过我是认真翻译的,没有随意删略,没敢潦草。他说俟全集译完之日为我举行庆祝,
可惜那时他已经不在了。
    第三本书是白璧德的《卢梭与浪漫主义》。白璧德(Irving Babbitt)是哈佛大学教
授,是一位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保守主义学者,我选过他的《英国十六世纪以后的文学批评》
一课,觉得他很有见解,不但有我们前所未闻的见解,而且是和我自己的见解背道而驰。于
是我对他发生了兴趣。我到书店把他的著作五种一古脑儿买回来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
的这一本《卢梭与浪漫主义》。他毕生致力于批判卢梭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他针砭流行的
偏颇的思想,总是归根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有一幅漫画讽刺他,画他匍匐地面揭开被单窥探
床下有无卢梭藏在底下。白璧德的思想主张,我在“学衡”杂志所刊吴宓、梅光迪几位介绍
文字中已略为知其一二,只是《学衡》固执的使用文言,对于一般受了五四洗礼的青年很难
引起共鸣。我读了他的书,上了他的课,突然感到他的见解平正通达而且切中时弊。我平夙
心中蕴结的一些浪漫情操几为之一扫而空。我开始省悟,五四以来的文艺思潮应该根据历史
的透视而加以重估。我在学生时代写的第一篇批评文字《中国现代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就是
在这个时候写的。随后我写的《文学的纪律》、《文人有行》,以至于较后对于辛克莱《拜
金艺术》的评论,都可以说是受了白璧德的影响。
    白璧德对东方思想颇有渊源,他通晓梵文经典及儒家与老庄的著作。《卢梭与浪漫主
义》有一篇很精采的附录论老庄的“原始主义”,他认为卢梭的浪漫主义颇有我国老庄的色
彩。白璧德的基本思想是与古典的人文主义相呼应的新人文主义。他强调人生三境界,而人
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内心的理性控制,不令感情横决。这就是他念念不忘的人性二元论。中
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正是白璧德
所乐于引证的道理。他重视的不是élanvital(柏格森所谓的“创造力”)而是élanfroin
(克制力)。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是在于有多少事他没有做。白璧德
并不说教,他没有教条,他只是坚持一个态度——健康与尊严的态度。我受他的影响很深,
但是我不曾大规模的宣扬他的作品。我在新月书店曾经辑合《学衡》上的几篇文字为一小册
印行,名为《白璧德与人文主义》,并没有受到人的注意。若干年后,宋淇先生为美国新闻
处编译一本《美国文学批评》,其中有一篇是《卢梭与浪漫主义》的一章,是我应邀翻译
的,题目好像是《浪漫的道德》。三十年代左倾仁兄们鲁迅及其他谥我为“白璧德的门
徒”,虽只是一顶帽子,实也当之有愧,因为白璧德的书并不容易读,他的理想很高也很难
身体力行,称为门徒谈何容易!
    第四本书是叔本华的《隽语与谶言》(Maxims and Counsels)。这位举世闻名的悲观
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TheWorldasWillandIdea我没有读过,可是这部零零碎碎的札记性质
的书却给我莫大的影响。
    叔本华的基本认识是;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痛苦是真实的,存在的,积
极的;幸福则是消极的,并无实体的存在。没有痛苦的时候,那种消极的感受便是幸福。幸
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实质的存在。基于此种认识,人生努力方向应该是尽量避免痛苦,
而不是追求幸福,因为根本没有幸福那样的一个东西。能避免痛苦,幸福自然就来了。
    我不觉得叔本华的看法是诡辩。不过避免痛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慎思明辨,更需
要当机立断。
    第五部书是斯陶达的《对文明的反叛》(Lothrop Stoddard:“The Revolt against
Civilization”)。这不是一部古典名著,但是影响了我的思想。民国十四年,潘光旦在纽
约哥伦比亚大学念书,住在黎文斯通大厦,有一天我去看他,他顺手拿起这一本书,竭力推
荐要我一读。光旦是优生学者,他不但赞成节育,而且赞成“普罗列塔利亚”少生孩子,优
秀的知识分子多生孩子,只有这样做,民族的品质才有希望提高。一人一票的“德谟克拉
西”是不合理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克拉西”较近于理想。他推崇孔子,但不附和孟子的
平民之说。他就是这样有坚定信念而非常固执的一位学者。他郑重推荐这一本书,我想必有
道理,果然。
    斯陶达的生平不详,我只知道他是美国人,一八八三年生,一九五○年卒,《对文明的
反叛》出版于一九二二年,此外还有《欧洲种族的实况》(一九二四年)、《欧洲与我们的
钱》(一九三二年)及其他。这本《对文明的反叛》的大意是:私有财产为人类文明的基
础。有了私有财产的制度,然后人类生活型态,包括家庭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各方
面,才逐渐的发展而成为文明。马克斯与恩格斯于一八四八年发表的一个小册子《Manifost
der Kommuniston》声言私有财产为一切罪恶的根源,要彻底的废除私有财产制度,言激而
辩。斯陶达认为这是反叛文明,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打击。
    文明发展到相当阶段会有不合理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病态。所以有心人就要想法改良补
救,也有人就想象一个理想中的黄金时代,悬为希望中的目标。礼记礼运所谓的“大同”,
虽然孔子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实则大同乃是理想世界,在尧舜时
代未必实现过,就是禹、汤、文武周公的“小康之治”恐怕也是想当然耳。西洋哲学家如柏
拉图、如斯多亚派创始者季诺(Zeno)、如陶斯玛·摩尔,及其他,都有理想世界的描写。
耶苏基督也是常以慈善为教,要人共享财富。许多教派都不准僧侣自蓄财产。英国诗人柯律
芝与骚赛(Coleridgeand Southey)在一七九四年根据卢梭与高德文(Godwin)的理想居然
想到美洲的宾夕凡尼亚去创立一个共产社区,虽然因为缺乏经费而未实现,其不满于旧社会
的激情可以想见。不满于文明社会之现状,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凡是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对于贫富悬殊壁垒分明的现象无不深恶痛绝。不过从事改善是一回事,推翻私有财产制度又
是一回事。至若以整个国家甚至以整个世界孤注一掷的做一个渺茫的理想的实验,那就太危
险了。文明不是短期能累积起来的,却可毁灭于一旦。斯陶达心所谓危,所以写了这样的一
本书。
    第六部书是《六祖坛经》。我与佛教本来毫无瓜葛。抗战时在北碚缙云山上缙云古寺偶
然看到太虚法师领导的汉藏理学院,一群和尚在翻译佛经,香烟缭绕,案积贝多树叶帖帖
然,字斟句酌,庄严肃穆。佛经的翻译原来是这样谨慎而神圣的,令人肃然起敬。知客法
舫,彼此通姓名后得知他是《新月》的读者,相谈甚欢,后来他送我一本他作的《金刚经讲
话》,我读了也没有什么领悟。三十八年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林文铮先生是一位
狂热的密宗信徒,我从他那里借到《六祖坛经》,算是对于禅宗作了初步的接触,谈不上了
解,更谈不到开悟。在丧乱中我开始思索生死这一大事因缘。在六榕寺瞻仰了六祖的塑像,
对于这位不识字而能顿悟佛理的高僧有无限的敬仰。
    六祖坛经不是一人一时所作,不待考证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禅宗大旨尽萃于是。禅宗
主张不立文字,但阐明宗旨还是不能不借重文字。据我浅陋的了解,禅宗主张顿悟,说起来
简单,实则甚为神秘。棒喝是接引的手段,公案是参究的把鼻。说穿了即是要人一下子打断
理性的逻辑的思维,停止常识的想法,蓦然一惊之中灵光闪动,于是进入一种不思善不思恶
无生无死不生不死的心理状态。在这状态之中得见自心自性,是之谓明心见性,是之谓言下
顿悟。
    有一次我在胡适之先生面前提起铃木大拙,胡先生正色曰:“你不要相信他,那是骗人
的!”我不作如是想。铃木不像是有意骗人,他可能确是相信禅宗顿悟的道理。胡先生研究
禅宗历史十分渊博,但是他自己没有做修持的功夫,不曾深入禅宗的奥秘。事实上他无法打
入禅宗的大门,因为禅宗大旨本非理性的文字所能解析说明,只能用简略的象征的文字来暗
示。在另一方面,铃木也未便以胡先生为门外汉而加以轻蔑。因为一进入文字辩论的范围便
必须使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才足以服人。禅宗的境界用理性逻辑的文字怎样解释也说不明
白,须要自身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我看胡适铃木之论战根本是不必要的,因为
两个人不站在一个层次上。一个说有鬼,一个说没有鬼,能有结论么?
    我个人平夙的思想方式近于胡先生类型,但是我也容忍不同的寻求真理的方法。《哈姆
雷特》一幕二景,哈姆雷特见鬼之后对于来自威吞堡的学者何瑞修说:“宇宙间无奇不有,
不是你的哲学全能梦想得到的。”我对于禅宗的奥秘亦作如是观。《六祖坛经》是我最初亲
近的佛书,带给我不少喜悦,常引我作超然的遐思。
    第七部书是卡赖尔的《英雄与英雄崇拜》(Carlyle:On Heroes Hero 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原是一系列的演讲,刊于一八四一年。卡赖尔的文笔本来是汪洋
恣肆,气势不凡,这部书因为原是讲稿,语气益发雄浑,滔滔不绝的有雷霆万钧之势。他所
谓的英雄,不是专指掣旗斩将攻城略地的武术高超的战士而言,举凡卓越等伦的各方面的杰
出人才,他都认为是英雄,神祗、先知、国王、哲学家、诗人、文人都可以称为英雄,如果
他们能做人民的领袖、时代的前驱、思想的导师。卡赖尔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有一基本
信念,他认为人类文明是极少数的领导人才所创造的。少数的杰出人才有所发明,于是大众
跟进。没有睿智的领导人物,浑浑噩噩的大众就只好停留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中。证之于历
史,确是如此。这种说法和孙中山先生所说“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若合符
节。卡赖尔的说法,人称之为“伟人学说”(Great Man Theory)。他说政治的妙谛在于如
何把有才智的人放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去。他因此而大为称颂我们的科举取士的制度。不过他
没注意到取士的标准大有问题,所取之士的品质也就大有问题。好人出头是他的理想,他们
憧憬的是贤人政治。他怕听“拉平者”(Levellers)那一套议论,因为人有贤不肖,根本
不平等。仅管尽力拉平世间的不平等的现象,领导人才与人民大众对于文明的贡献究竟不能
等量齐观。
    我接受卡赖尔的伟人学说,但是我同时强调伟人的品质。尤其是政治上的伟人责任重
大,如果他的品质稍有问题,例如轻言改革,囿于私见,涉及贪婪,用人不公,立刻就会灾
及大众,祸国殃民。所以我一面崇拜英雄,一面深厌独裁。我愿他泽及万民,不愿他成为偶
像。卡赖尔不信时势造英雄,他相信英雄造时势。我想是英雄与时势交相影响。卡赖尔受德
国菲士特(Fichte)的影响,以为一代英雄之出世涵有“神意”(“divineidea”),又受
喀尔文(Calvin)一派清教思想的影响,以为上帝的意旨在指挥英雄人物。这种想法现已难
以令人相信。
    第八部书是玛克斯·奥瑞利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的《沈思录》
(Meditations),这是西洋斯托亚派哲学最后一部杰作,原文是希腊文,但是译本极多,
单是英文译本自十七世纪起至今已有二百多种。在我国好像注意到这本书的人不多。我在民
国四十八年将此书译成中文,由协志出版公司印行。作者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罗马帝国的皇
帝,以皇帝之尊而成为苦修的哲学家,并且给我们留下这样的一部书真是奇事。
    斯托亚派哲学涉及三个部门:物理学、论理学、伦理学。这一派的物理学,简言之,即
是唯物主义加上泛神论,与柏拉图之以理性概念为唯一真实存在的看法正相反。斯托亚派认
为只有物质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物质的宇宙之中偏存着一股精神力量,此力量以不
同的形势出现,如人,如气,如精神,如灵魂,如理性,如主宰一切的原理,皆是。宇宙是
神,人所崇奉的神祗只是神的显示。神话传说全是寓言。人的灵魂是从神那里放射出来的,
早晚还要回到那里去。主宰一切的神圣原则即是使一切事物为了全体利益而合作。人的至善
的理想即是有意识的为了共同利益而与天神合作。至于这一派的论理学则包括两部门,一是
辩证法,一是修辞学,二者都是思考的工具,不太重要。玛克斯最感兴趣的是伦理学。按照
这一派哲学,人生最高理想是按照宇宙自然之道去生活。所谓“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
而是上面说到的宇宙自然。人生除了美德无所谓善,除了罪行无所谓恶。美德有四:一为智
慧,所以辨善恶;二为公道,以便应付一切悉合分际;三为勇敢,藉以终止痛苦;四为节
制,不为物欲所役。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本分,致力
于整体利益。有时自杀也是正当的,如果生存下去无法善尽做人的责任。
    《沉思录》没有明显的提示一个哲学体系,作者写这本书是在做反省的功夫,流露出无
比的热诚。我很响往他这样的近于宗教的哲学。他不信轮回不信往生,与佛说异,但是他对
于生死这一大事因缘却同样的不住的叮咛开导。佛示寂前,门徒环立,请示以后当以谁为
师,佛说:“以戒为师。”戒为一切修行之本,无论根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
戒,以及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性戒,其要义无非是克制。不能持戒,还说什么定慧?佛所斥
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延伸与歪曲。斯托亚派的这部杰作坦示了一个修行人的内
心了悟,有些地方不但可与佛说参证,也可以和我国传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
及“克己复礼”之说相印证。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范伯鲁(Vanbrugh)的《旧病复发》
(Relapse)里有一个愚蠢的花花大少浮平顿爵士(Lord Foppington),他说了一句有趣的
话:“读书乃是以别人脑筋制造出的东西以自娱。我以为有风度有身分的人可以凭自己头脑
流露出来的东西而自得其乐。”书是精神食粮。食粮不一定要自己生产,自己生产的不一定
会比别人生产的好。而食粮还是我们必不可或缺的。书像是一股洪流,是多年来多少聪明才
智的人点点滴滴的汇集而成,很难得有人能毫无凭藉的立地涌现出一部书。读书如交友,也
靠缘分,吾人有缘接触的书各有不同。我读书不多,有缘接触了几部难忘的书,有如良师益
友,获益非浅,略如上述。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陆风华,凝聚云大人的力量 ( 滇ICP备07500061号-1 )

GMT+8, 2025-1-3 09:35 , Processed in 0.5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