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风华BBS

 找回密码
 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东陆风华论坛18周年庆(2005.3.28-2023.3.28)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专业历年考研复试信息汇总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云南大学历年考研复试信息汇总
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学院考研QQ群号码
申请东陆风华实名认证免费领取云大考研考博真题如何申请云南大学考研论坛VIP会员?VIP特权?
东陆风华-云南大学各省校友&云南省各地州校友QQ群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图片 &宿舍图片&图片云大 东陆风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云南大学2021年考研复试信息分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946|回复: 5

怀念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1 16: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陆风华帐号全站通用,包括论坛、商城、网络家园等站点,登陆查看更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x
我至今仍很难忘记第一次见到鹰的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
  当我们登上山峰时,已是气喘吁吁,顾不上俯视万山峻岭葱茏峥嵘的景色,显示人登山顶我为峰的自豪,便-头扎在陡壁上一块长满青苔的石板上,让疲惫的身体得到片刻的歇息。突然有人喊:”看,那只鹰!”随着那喊声,我们陡地从石头上一跃而起,视线牢牢地钉在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我看见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中写意,自由自在地飞翔着。神圣的翅膀抖动着,切割的气流嚯嚯有声,苍茫中雕塑千古肃穆,连空中的一朵白云都像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一个急转,像一次新的生命诞生;一次上扬,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在林海之上高山之上天空之上盘桓,一圈,两圈,又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喙,犀利的双眸,苍灰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那傲视一切的神态,那翅膀搏击的声音,那阳光下呼唤刚烈的彪悍,似乎比雄狮更英武,比猎豹更灵敏。在这片旁人无可企及的空中,我一次次抬起头,又一次次羞愧地闭上眼,天空湛蓝,高远得让一切都无法藏匿,除了鹰投下的赤裸裸的影子。望着它远去凝成的小黑点,我也仿佛助生双翼,融入苍茫高空。鹰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如此美妙。
  从那以后,鹰就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它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失色。鹰那矫健的羽翅,打击空气,穿越云层,俯瞰亘古如斯的山脉和沧桑,巨变的原野,那种自由逍遥的神情,令我啧啧称叹,遐思无限,也触动我对人类的羁绊的感喟和对光荣丶崇高丶尊严和神圣的向往。那就是人类精神的飞翔__这是人类真正自由和高贵的飞翔!在高空,人类良知和理性的翅翼在太阳下-闪-闪,让我们每-个渺小的人类个体,在深深地忧患中满怀对未来的信心。
  我常常在想,鹰是怎样才学会搏击长空的?是天赐它一双翅膀吗?它在原始之初,同其它鸟儿一样,匍匐在大地上,一定是面对强于它几十倍,几百倍的猛兽追杀,猛然间发现了辽阔的天空。于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向往丶渴望丶挣扎和奋斗,以无数的鲜血丶失败和牺牲为代价,才飞到天上去的。鹰与鸟不一样,鹰是鸟的叛逆,它离太阳最近,独自与辽远的苍天为伴。它不屑于鸟儿飞穿于杨柳间的感伤,以绿肥红瘦鸣叫离愁;它不孱于卧树杈屋檐的窝居,寄求柴草的安逸;它不萦绕于在河之洲,关关雎鸠求偶的欢爱。它知道比地球大的是太阳,比太阳大的是宇宙,横空求索,才是真正的人生。它背负青天,始终主宰着自己的飞翔,它冷冷地沉默着,俯瞰世界的歌与哭丶爱与恨,它无言地呼唤风暴,只有在风暴闪电中,才显示出生命的壮丽与辉煌,哪怕是在风暴中击碎,哪怕是在天空中洒尽全身热血。它飞翔的姿态是永恒的,甚至超越了上帝和时间。它必定是孤独的,没有伴侣也没有归宿,它的翅膀就是它的家。飞去,抖开壮阔乌亮的翅膀,低垂于高山之上,携滂沱的雨云,带一阵阵野性的山风和林莽间木叶松脂腐殖荫凉的气息,以胜利者的骄傲睥睨匍匐大地上的峰峦和猛兽。归来,只不过是又一次万里远翔的小憩,银钩铁爪踏成孤峰绝壁,永远保持着欲飞未起之势。桀骜不群之气,雄健豪迈之姿,鹰在我心中竟几近理想中的完美!
  多年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鹰那矫健的身姿了。我曾无数次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竟寻不到它半点踪影。没有鹰的天空还算什么天空,没有天空的世界还算什么世界。我还听见天空中那决绝的长啸,噗然而起,直追云帆苍狗的身影吗?冥冥中,我听到来自上苍的声音:”鹰不会消失的,永远不会。它就在你胸膛里盘旋,只要你还不曾低下高贵的头颅,它就不会舍你而去,它就会时时告诉你,什么是愤怒和力量!”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云南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信息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

 前几天,我又非常“荣幸”地收到了一封XX文学编委会的信,说我在西北某报发表的一篇杂文被他们看到了,非常精彩,他们准备将其收入《2007中国微型文学经典》一书,如果我同意,就速回信告诉他们。
  之所以说又非常荣幸,是因为我以前已多次非常“荣幸”地收到过这样的信。我写作时间不长,文笔还没有达到鲁迅的水平,可就得到了全国各地众多“编委会”的青睐,这着实让我感动,我曾忍不住偷偷地用手绢擦过眼泪。可这次我不擦眼泪了,因为我知道这是骗人的玩意儿。
  要说我的文章写得不好,我不承认,不好怎么会被一家省级报纸的副刊发表呢?编辑在编我的文章的时候不可能是还没睡醒。但要说我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好得已经成了经典了,我同样是不承认。全世界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可能称得上经典的有多少呢?就凭我四年的写作功夫,就能创造出经典,你以为我是曹雪芹哪?这显然是夸大其辞、用来骗人的招牌。
  我也有了知识产权意识。文章是我写出来的,从法律上讲,这知识产权就属于我,你凭什么说用就用?表面上是你来了封信,征求我的意见,可我不同意你愣用我能知道吗?我除了眼睁睁地看你“盗版”我还能干什么?更可气的是在算经济帐上,按说他用了我的东西该给我钱吧,他不,他让我给他汇钱,他说这本书一套是50元,让我必须得购买两套以上,否则就不“经典”我了。两套以上就得一百元以上啊,我这不是比窦娥还冤吗?一让我汇钱我就明白过来了,原来这经典的含义是你必须汇钱“经他的手点”。一篇文学作品是不是经典得看写作水平,跟钱没有关系。但他让它有关系了,你给钱就是经典,不给钱就不是经典,经典竟可以这样确定,不知当年的《红楼梦》曹雪芹给了谁钱。
  我这样一分析,你肯定觉得我很聪明吧,可以前我是弱智和傻瓜,每次人家请我入瓮,我都入得美着呢,脑袋象一团浆糊,一点不开窍。我记得我第一次被骗入一本《世界华人艺术家大辞典》时,激动得象入洞房,更象是范进中举,差一点就疯了。我当时虽才发表了两三篇作品,可觉得自己影响太大了,我想象连美洲的克林顿和非洲的曼德拉都读到我的作品了,否则我怎么成了世界华人艺术家呢?这了得吗?于是毫不犹豫地就按人家要求寄去了500块钱,那可是我半个月的工资啊,可当时什么都不想了,我只陶醉在世界级大艺术家的虚幻当中了,你说我傻到了什么份上 。
  我的经历不是特殊的,因为搞写作的人几乎都碰上过这种事情,这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好多人说起来怒火燃胸膛,气得不行。可我相反,我不恨那些骗子,我恨我自己。如果我当时不贪图那个鸟虚荣,我怎么会被别人骗呢?是我在被别人占便宜前,也早有了想占别人便宜的心态,所以才会上当受骗。作家余杰说我们老怨袜子臭,其实是脚臭,我们不就是那臭脚吗?如果我们都不那么虚荣,都不那么死要面子,任凭你来多少信我们都置之不理,还会存在那样一个骗人的“产业”吗?不会的,早就关张了。
  世界上的好多丑恶其实正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嫉妒也会使人进步

 嫉妒者忌妒也,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之谓也。看似贬义,实则有很多内涵和外延。其中“也会使人进步”便是其中之一。
  愚以为: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只不过各人的程度不同罢了。就个人的看法而言,嫉妒的后果当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消极者,有怨恨却不把其嫉妒之心理言语直截了当地摆到桌面上来,而是尽其所能地把它统统转化成为对被嫉妒者的缺点和毛病的讽刺挖苦,甚至是诽谤诋毁,更甚者还会生出置被嫉妒者于死地的想法,而后幸灾乐祸,到处炫耀自己的杰作。其实质只不过是通过贬低别人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而已,这种人只会在无休止的诽谤谩骂中葬送自己的一生;积极者,有怨恨但更多的则是反责诸己,何以同自己实力相当甚或是还不如自己的人如今会比自己强了起来呢?这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呢?等等。毕竟人们嫉妒的总是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人啊,人家的际遇变了,才能得到发挥了,名誉地位提高了,自己因此而产生不满或怨恨,甚或发一通牢骚,当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牢骚发完雄心在,怨恨完后弥差距,“不服气”自然而然地就转化成为了自己迎头赶上的潜在动力。
  想想看,一个人如果对原来同自己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或者其际遇境况还不如自己而如今又高高在上的人没有嫉妒之心的话,那么,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人家就是比自己强!只是自己错误的把人家当成了同类人而已,其实人家只不过是暂时的“虎落平川”“龙游浅水”罢了,若遇山水,必会龙虎生威。如此承认人家比自己强,那就说明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自然就不会生出嫉妒之心了。嫉妒之心往往是针对原本实实在在同自己势均力敌而又今非昔比的人产生的,一旦产生这种心理,自己就会陷入无边的烦恼和痛苦之中的。因为要承认别人就是比自己强,本来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而要排解这种痛苦和烦恼,必然就会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攻击,揭疮疤等,二是暗下决心,努力奋斗,赶上并超过被自己嫉妒的对象。正是基于第二点意思,所以,才得出嫉妒也会使人进步的结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自己的奋斗付诸东流的话,就还有可能会生出破罐破摔的想法。这当不在“嫉妒也会使人进步”之列的。
  基于上述看法,愚以为,嫉妒当有度,攻击虽可排解郁闷,但诽谤却是犯罪,知不足而奋起,需切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箴言。一个人如果能把嫉妒之心转化成为不断奋起的动因,那么,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己而言,都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向学生宣誓纯属无聊之举

“从我做起,杜绝校园伤害,我当身体力行;杜绝各类体罚,我当以身示范。因为,我是你的老师……”这是成都市磨子桥小学80多名教师在学校近1600名孩子面前庄严宣誓的内容。(6月5日《成都商报》)
  当读者朋友看到这一则新闻时,相信会感叹:怎么又是宣誓?对于宣誓活动,民众现在不但产生视觉疲劳,甚至非常反感。这也难怪,时下流行什么都要来宣誓一下,公务员宣誓当官后永不贪污、领导干部在党旗下进行廉政宣誓、医务人员进行廉政宣誓拒绝红包回扣、老师向学生承诺不乱收费、闯红灯者被要求当街举手宣誓、毕业生宣誓简历不注水……包括上面新闻中提到的教师对学生的不体罚宣誓,这能起什么作用呢?如果这些道德自律有用的话,那还要法律干什么?
  必须明白的是,宣誓应该是宣誓者自愿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想法、一种追求。宣誓活动是神圣的,宣誓者宣誓时应该是忠诚的,内心自觉只是宣誓活动要取得效果其中的一个必要前提,否则,宣誓活动想要达到目的只是组织者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回过头再看看那些宣誓者,有多少人在宣读誓言时是发自内心的呢?我猜想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就拿教师向学生宣誓不体罚来说,宣誓后的效果会怎么样,我想有跟没有没什么两样。试想一下,宣誓对于那些罚学生“吃苍蝇”、“舔屁眼”、“互打耳光”、“用刀子割手”、“用脚踢墙”、“舔皮鞋”……的教师能有用吗?这些人性已泯灭、良知已消失的教师会因为宣誓就能改变他们原有的做法吗?不要夸大了宣誓的作用,只有法律才是真正的保护神。对于宣誓这一社会现象,早在明朝就有贤人发表了这样的看法:“朝廷大事,苟一心持正而峻法以行之,谁敢不肃,乃必假之盟誓耶?”为什么我们的认识反而退步了呢?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向学生宣誓纯属无聊之举”。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孝道呐喊

 人民网载(来源《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南京5月17日电(记者郭奔胜)江苏省阜宁县日前做出干部考察工作补充规定,首次将是否遵守“孝道”作为干部社区征询意见范畴,凡是不孝敬父母的干部一律不得提拔重用。
  人民网载(来源《光明日报》):6月1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有一项内容非常引人关注: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尽孝道,拒不承担赡养等义务,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将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这一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行政惩戒工作的专门行政法规,而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个人“孝道”做出具体规定,还是第一次。
  看罢这两则报道,我感到很悲哀,无法排遣的愁绪与忧虑让我陷入了莫名的痛苦之中。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把“忠”“孝”二字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的,古时候讲忠于帝王,且强调“百行孝为先”;如今则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且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虽说“忠”有变化但“孝”意未改,仅就“孝道”而言,原本属于该为之事,现在却要用法规的形式予以约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悲哀,而约束的对象又是掌握一定公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这则更是让人感到痛心。世风日下,“孝道”堪忧,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断然的措施,以法规的形式重塑“孝”风。这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窃以为:一则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孝道”确实出现了危机,再一则说明了我们国家仍然一如既往地重视“孝道”,另一则也说明了令不少人羡慕的公务员的“孝道”确实让人担忧。
  “孝”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父母在不远游”说的就是为尽“孝道”,孝敬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讲的就是血脉的延续、亲情的延续。失却了“孝”就失却了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一根本,那还能叫“人”吗?恐怕只能算禽兽不如了吧。想想看,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甚至是虐待父母的人,还会有什么可憎的事情干不出来的呢?生养之恩不报也就罢了,可虐待老人又是为了哪般?促其死以求解脱乎?我们的国家毕竟是一个讲究法制的国家,如此解脱之法不但为道德所不容,而且为法律所不容。记得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情:说是一位年迈的老母亲因无法生存而把自己的儿子告上了法庭,庭审之时,这个儿子还振振有词地说:他母亲养了他二十年,而他已经将母亲养了二十多年了,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已经报完了,根本不需要再继续奉养母亲了。面对此情此景,律师站起来说话了: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母亲生你的时候是从自己身上掉下了一块肉,如果你也能够从自己身上割下那块肉还给你母亲的话,你们才能算是两清了,你以为如何呢?听到这一问,这个儿子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了。是啊,他还能再说什么呢?毕竟那个犯众怒的“死”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来的,遑论割肉还母了。
  记得还曾看到过这么一则笑话:言说一子嫌父年老且又体弱多病,欲弃之。一日,将父置于筐内背出,其幼子相随,及至峰顶,将欲抛之,幼子曰:筐不可弃。问之为何?答曰:尔后用之负你。其人汗颜,复负父归,善养之。呜呼,美德代代相传,恶行世世模仿,好在此人还没有丧尽天良!
  《论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虽说强调的是礼仪,但却也明确地告诉人们:生养死葬,当为人子本分!我为人子,我亦有子,我之本分不担,何望我子担本分?道理如此简单,却总是有人犯糊涂,若不给以当头棒喝,恐怕自也会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吧。
  尤其是作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本就掌握一定的公权,走仕途一道当无疑也,若此辈“孝道”不扬,必会殃及民众。古语云“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不仅仅指学识,而且还含有品行的意思,即学高身正方可为官。是谓“修身”“养性”方可“治国”“平天下”也。对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而言,品行之中,“忠”“孝”当为重中之重。“不忠”“不孝”亦是统治者的大忌。所以,“不忠”或“不孝”之徒的仕途,一般是很难走得通的。建国以后,我们共产党人则一直强调忠于人民忠于党,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中就有一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试想一个寡廉鲜耻不孝敬父母的人又如何能忠于人民忠于党呢?行政机关的公务员都握有一定的公权,自当为民之表率,如若这些人失却了“孝道”的话,那么上行下效的结果必然就会使我们这个民族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原以为尽“孝道”当与经济因素有关,如古人之所云:“仓廪实而明礼仪”,可如今看来,这句话实在是值得商榷,“明礼仪”必须建立在“仓廪实”的基础上,而“仓廪实”未必就一定能“明礼仪”。据悉:2006年,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华人孝亲敬老研讨会”上,一份关于北京、上海、厦门等中国七城市“孝心”的调查显示,孝心最弱的地区,却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广州。这一现象足以告诉世人,孝不孝不是经济负担的原因造成的,而是道德沦丧的问题造成的。中华孝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想林在谈到“孝文化”的时候曾这样说过: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本来有着浓厚的孝道情结,但是,十年“文革”洗劫了中国的孝道精神,子女要与父母划清界限,甚至批斗殴打父母成为平常事;“文革”结束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社会上异化出一股一切向“钱”看的风潮,宁可要钱不要父母,打骂父母、公婆等恶劣事件也常见诸报端。由此看来,“孝道”若再不加以弘扬,若再不用非常手段加以教化和约束的话,那么,我们要创建的和谐社会也必将会成为一种美丽的奢望。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刘蕴华说,目前,许多家庭都是“421”结构——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宠爱骄纵成风,致使许多孩子长大后自私自利,缺乏责任心。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不有意识地进行孝文化教育,他们又怎能有孝心呢?更何况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维持在3亿—4亿。中国将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的人民政府又如何会坐看“孝道”的日渐衰微呢?“孝道”当从娃娃抓起,更应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抓起。
  真诚地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的“孝道”规定鼓掌!盼“孝道”行天下,“爱心”满人间!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2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东陆风华APP客户端 http://bbs.ynutx.net/appbyme_app-download.html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陆风华,凝聚云大人的力量 ( 滇ICP备07500061号-1 )

GMT+8, 2024-5-13 11: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