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陆风华帐号全站通用,包括论坛、商城、网络家园等站点,登陆查看更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东陆风华通行证
x
我们曾经青春年少,我们曾经血气方刚,我们充满了智慧与梦想,我们要实现那个曾经自己一再追逐的避风港……你知道吗,我付出了多少,才来到了北大,你知道吗,我又跌倒过多少次而再一次爬起,可这次,我真的再也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压力和老师的侮辱,我还是选择了逃避,逃避这一切吧,去我那个没有喧嚣安静的地方……
相关消息——
2009年6月28日晚,北大新闻学院研究生贾昊从高高的楼上跳下,当场殒命。一个年轻轻的生命,一个曾经非常优秀、全面发展的学生,瞬间就抛下了所有的梦想、追求、无依无靠的母亲…
据说贾昊从小就很优秀,钢琴考过十级,以优异成绩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200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攻读硕士。
据说他的导师谢新洲从他研一开始,就让贾昊成为其儿子的家庭教师,教其儿子整整三年英语,而且是免费。
据说他的导师谢新洲曾许诺他继续攻读其博士。而他将报考时,导师又不允他报考,据说他导师已经允诺了别人读博。
如果贾昊按期于2008年毕业,那么这场噩梦也许就不会发生。可是他因为优秀的外语和综合素质而被选拔为奥运志愿者,做了一年。到2009年毕业时,他的考博梦被打破,留校机会被人顶替……一次次的失望,让他身心俱疲,直到一周前,《时尚》杂志终于接受了他、将给他北京户口,并让他做一个策划。那个周末,当他熬了三天三夜完成了《时尚》的任务,兴高采烈去上班,已经到了单位楼下。他的导师谢*州电话强行要他回学校,要求周五、周六、周日三天紧急帮其做课题。他实话告诉导师自己要上班、自己太累了,导师竟气急败坏地大骂侮辱他。
贾昊忽然如泄了气的皮球,他没有上楼去上班,扭转身回到与母亲共住的小屋。母亲没有工作,与他相依为命,并依靠他的打工费用生活。
之后,尽管有朋友、一位外校老师好言相劝,他似乎就栽到了一个黑洞里。他二十多年来的艰辛学习、奋斗、荣誉、未竞的梦想,都被隔离在他的身外。世界真的很可怕。导师几年来紧逼的神情和无情的责骂、自己隐忍的日子、蒙受的羞辱……压倒了他,压垮了他。
外校老师请他住到家里、让他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同学劝慰他,而他不停地想诉说、诉说,但他并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然后,他终于从高高的楼上飞身而下。一切都不可挽回……
贾昊死了,他的导师谢新洲也人间蒸发了……
安息吧,年轻的贾昊! 节哀,昊母和朋友们!
以下是新闻学院的通知——
据说北大和新闻学院已定性:贾昊的死与导师无关,与学校、学院无关。6月30日北大新闻学院电子邮件告知全院教师,严禁外传消息。措辞是“不幸坠楼身亡”。通知全文如下:
各位老师好
6月28日晚,我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贾昊不幸坠楼身亡,该学生是单亲家庭,母亲无收入来源,我院师生若有自愿捐款者请与学院办公室联系。此事家属提出希望不在任何媒体发表和上网,请各位老师、学生严格遵守。捐款可不必付现金,只需回复邮件报捐款数额,待从您的期末超工作量奖金里扣除即可。捐款截至到7月2日。
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枫时评:
作为全国的顶尖学府,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其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栋梁们的出现,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什么导致了这样悲惨的结果?是学生心里素质低?是一些博士生导师的素质低?还是教育的缺失呢?种种的问题都会涌出我们的思绪。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好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的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定的基础。生活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在荆棘之中又有多少强者的出现,怡说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样的一个年轻生命就轻易的放弃了,可你想过了没有,你可以一起了之,不再有压力之争,可是你的老母亲听到如此消息还会不会继续地活下去,你是他怕唯一,可是你却让他丢掉了“拐棍”,再坚强的母亲还能承受如此打击吗?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为人师表,树立榜样,可是你是怎么做的,这样育人吗?难道你的老师是这样育你的吗?你是受人尊敬的,是受人瞩目的。但你不能“以老卖老”啊!发生事件后你还消失,这样的导师还怎么样你的学生继续尊重你,以前的仰视现在要变成鄙视吗?我想这样的转变你是不会接受的,也接受不了。如果你还有一点师德,就站出来说清楚事情的真相,这是所有人想要的答复。
现在教育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高校一味地追求高分却忽略学生整体的发展培养,这样也导致了不良后果的发生。对于教育的改革,以实现综合素质地培养和提高为目标,让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这一具体内容在全国高校的实施,将会很大程度上的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更好的发展来自于最大程度上的真诚!让我们期待事实真相的揭开。(日辰江枫)
北大应该告知事实真相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大研究生贾昊于6月28日跳楼自杀,死因与其谢姓导师有关。昨天,贾母证实儿子自杀一事,称她正与学校协商解决。北大新闻学院一负责人表示,此事仍在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学校尚不便回应。发帖人署名“知情者”称,贾昊于2006年考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6月的最后一周,贾昊在上班途中接到谢的电话,被骂后不久跳楼身亡。
另据报道,该研究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曾“带着母亲就读”。试问,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他怎么说轻生就轻生了呢?用北大一位老师的话说:早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即使不发生在该同学身上,也会在别人身上发生的。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会“早料到”呢? 这种事情也有其必然性吗?那这个必然性又是什么?熟悉该研究生的同学说,贾昊一直在帮自己的导师做研究,在帮导师的儿子做家教。既然如此,那位姓谢的导师怎么会说自己的弟子“无用”呢?他的“有用”或“无用”标准又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现时的高校,学生要想毕业,就必须先给导师打工,其中包括给导师抄写和整理论文、替导师撰写科研报告、给导师的子女辅导、帮导师做一切可能的家务,等等。这叫潜规则,高校的潜规则。想必北大在这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吧!那位姓谢的导师说自己的弟子“无用”,是因为这个不争气的弟子没有帮助导师抄写论文吗?是给导师的儿子的辅导效果太差吗?可无论如何,那位姓谢的导师有什么权利判断一个研究生“有用”或“无用”呢?他对贾昊同学的死该负什么责任呢?
北大,这个中国第一学府,这个中国无数孩子梦想的地方,应该有勇气告诉社会事实的真相。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童 泉)
新闻报道:
北大研究生校外跳楼身亡 专家:师生关系走向功利
6月28日晚上10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研究生贾昊,从高楼上跳下,当场殒命。网上盛传,贾昊之死的导火线,是他在拒绝帮助其导师谢新洲完成课题后,谢新洲的一句辱骂:“你真是个废物!”
一时间,谢新洲成了众矢之的,更多网友甚至质疑当下高校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贾昊的逝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离去也引来人们的深思。
压倒贾昊的最后一棵稻草
贾昊从小就很优秀:英语八级、钢琴十级、歌声优美、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选拔为奥运志愿者、打工供养没有工作的单身母亲。
师从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主任谢新洲。读研之后,他的生活中频频出现压力和挫折:代写论文、免费家教……除了这些,曾经允诺继续攻读其博士的谢新洲,又“爽约”不允他报考。
此后,贾昊先后在两个单位实习,做了很长时间的廉价劳动力,但最终都因为“满员”,无法如愿就业。直到其结束生命的一周前,《时尚》杂志终于接受了他。而《时尚》交给贾昊的第一份工作,就让他连续三天不眠不休。
6月28日,终于完成任务的贾昊来到杂志社上班。走到单位楼下时,他接到谢新洲的电话。谢新洲要求他回学校,周五、周六、周日三天紧急帮其做课题。他实话告诉导师自己要上班,太累,此后便遭到了导师的指责。
或许是由于工作压力,……当日晚上10时,贾昊在一位朋友租住处小睡一会之后,便从高楼跳下,当场身亡。
堵不住的消息
贾昊逝世后,网络上原版照登了一段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全院教师发出的通知:“6月28日晚,我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贾昊不幸坠楼身亡,该学生是单亲家庭,母亲无收入来源,我院师生若有自愿捐款者请与学院办公室联系。此事家属提出希望不在任何媒体发表和上网,请各位老师、学生严格遵守。”
记者联系到贾昊一位徐姓同班同学,其证实了贾昊母亲目前的确由于过度伤心,不愿面对媒体。“我们几个同学现在每天轮流陪着阿姨,同时也正在跟校方协商沟通。”徐同学同时向记者证实,贾昊跳楼之前加班和导师的电话均是事实,包括读研期间曾免费为导师的孩子做家教。
尽管如此,贾昊跳楼的消息依旧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最为热闹的当然是北大未名bbs,然而记者登录论坛后发现,关于贾昊跳楼的消息,总是在不到十几分钟后被删除。
天涯论坛上的帖子一度被删除之后再次出现,截止昨日下午3时,浏览量达七千余次,回复78条。而昨日中午,各大新闻网站,开始出现对于这件事件的报道。
网友评论也声势浩大,大多数评论直指贾昊与导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或许并非贾昊选择结束生命的单纯原因,但网友的共鸣反映出了对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指责。
北大宣传部门有关人员表示,此事由于不是在北大发生,故而目前尚处于调查阶段,对于网络流传的说法,也需进一步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