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5> 或许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慧梅的潜意识里,一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持,鼓励着她.于是她努力学习,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从进入学校那一天起,直到初中毕业,除了她的哥哥------慧春,没有人能超过她.</FONT> < ><FONT size=5> 她和哥哥的关系很好,是很多邻里羡慕的一对兄妹,他们从来没吵过架,不管干什么都是一起,以致于闹出了不知道他们关系的人把他们误认为是恋人的笑话.其实那时的她就不明白什么是恋人,但他很希望哥哥永远属于她,永远也不离开她.慧梅现在想起都好笑,当初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每个小孩出生都会有一种情结,而且可以用物理现象来解释--------异性相吸.所以男孩子比较喜欢妈妈,女孩子比较喜欢爸爸.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父母惹人爱的程度来判断.慧梅就更喜欢妈妈,或许是因为代沟,尽管她一直不愿意承认,虽然喜欢妈妈,但对妈妈的依恋和对哥哥的依恋绝对不一样。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愿意和他说,也愿意和他呆在一起.慧梅从不喜欢把别人视为偶像或者榜样,但他例外.他很乖,很受爸爸妈妈的喜爱;成绩又好,是老师们手中的宝贝,于是她以前最大的理想就是赶上哥哥,和哥哥一起经历风雨,直到永远,但她并不想超越他.</FONT></P>< ><FONT size=5> 她出生的家庭并不平静,尽管她一直希望有个幸福,温馨的家庭.但从她记事时候起,这似乎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她的爸爸继承了爷爷的"优良"传统</FONT>,<FONT size=5>虽然他不会像当初爷爷对他那样对待他们,但还是让人无法忍受他酒后的唠叨和无理取闹,再加上和妈妈如狂风暴雨般的争吵.凡事都总要在经历过后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当初爷爷很喜欢"体罚"爸爸,这让爸爸很痛苦,以至于刻骨铭心,所以爸爸从未"体罚"过他们兄妹两 .也许男孩子的承受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女孩子强,或许他们更容易释怀,更容易装得无所谓.所以她不知道哥哥对于爸爸怎么看?但她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一定也和自己一样恨着爸爸,心疼着妈妈,只不过他更善于掩饰.慧梅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上小学的她每逢星期天爸爸必醉的晚上,她都会恐惧,担心:家里现在怎么样了?爸爸是否还在唠叨?妈妈呢?是否还在忍受枪林弹雨般的话语?她有没有哭了?慧梅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看到妈妈流泪,那眼泪让人心痛,让人怜悯,让人心碎,让人无法忘记,可它们惟独对爸爸不起一点作用.</FONT></P>< ><FONT size=5>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传输,影响和制约着孩子后天最原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婚姻生活的不幸,很自然的传给慧梅一个错误的信息:男人和女人为什么要结合?既然结合,为什不能相敬如宾,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她曾一度以为所有的家庭都如此,甚至于那时必然的.那时侯她还不懂爱情之类的东西,她只是很本能的希望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每天下课以后,可以和哥哥一起手牵着手,蹦蹦跳跳的跑回家,等待他们的是妈妈阳光灿烂幸福甜蜜的微笑和爸爸欣慰幸福自豪的面容,然后她给爸爸妈妈捶背,一起听哥哥把学校里面发生的趣事有声有色的描述给爸爸妈妈,让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所有的疲劳与烦恼.然后她边帮助妈妈做饭,边唱歌给妈妈听,时不时接过妈妈手中的扫帚,帮着扫几下,但最后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帮了倒忙,把妈妈辛苦扫起来的垃圾又扫开了,然后无奈的对着假装愤怒的妈妈吐吐舌头.到了晚上,全家人围着炉火,吃着东西,一起聊天,一起开心的笑,尽情的享受天伦之乐........</FONT></P><p>[此帖子已被 地狱幻想 在 2005-12-11 13:33:08 编辑过] |